山西第一大城市是太原,太原是山西的省會(huì ),位于山西中部。除地理中心外,太原還是山西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通、金融等中心,無(wú)論是GDP、常住人口,還是城區規模、城區常住人口,均位居山西第一。而山西公認的第二大城市,則是大同,其綜合實(shí)力在全省僅次于太原。
不少省份的第二大城市,其GDP在省內也能排名前列,例如山西周邊的河北、河南、陜西、內蒙古等,那大同的GDP在山西的排名怎么樣?據悉,大同2020年的GDP為1369.90億元,低于太原(4153.25億元)、長(cháng)治(1711.60億元)、運城(1643.60億元)、呂梁(1538.04億元)、臨汾(1505.20億元)、晉中(1468.80億元)、晉城(1425.70億元),位居全省第8,比朔州(1100.50億元)、忻州(1034.60億元)、陽(yáng)泉(742.20億元)3市高。
再來(lái)看河北、河南、陜西、內蒙古第二大城市的GDP。河北第二大城市是唐山,其2020年的GDP為7210.9億元,比石家莊(5935.1億元)高,位居河北第一,是河北的經(jīng)濟中心城市。河南第二大城市為洛陽(yáng),其2020年的GDP為5128.36億元,僅次于鄭州(12003.04億元),位居河北第二。
陜西、內蒙古第二大城市的爭議頗多,陜西爭議主要集中在寶雞、咸陽(yáng)、榆林,內蒙古爭議主要集中在包頭、鄂爾多斯,從多項經(jīng)濟數據來(lái)看,寶雞、包頭似乎更勝一籌。寶雞2020年的GDP為2276.95億元,僅次于西安(10020.39億元)、榆林(4089.66億元),位居陜西第三。包頭2020年的GDP為2787.36億元,僅次于鄂爾多斯(3533.66億元)、呼和浩特(2800.68億元),位居內蒙古第三。
可以發(fā)現,河北、河南、山西、內蒙古第二大城市的GDP在省內的排名較高,基本在前三,這一現象存在于全國大部分省份。
此外,大同的常住人口也較少,2020年為310.56萬(wàn)人,位居全省第7。GDP、常住人口不占優(yōu)勢的大同,為什么是山西第二大城市?
大同城區規模山西第二。城區規模是評判城市大小的重要指標,大同有4個(gè)市轄區(平城區、云岡區、新榮區、云州區),數量與長(cháng)治并列山西第二。大同市區坐落在大同盆地中部,平城區為中心城區,平城區東西兩側為云州區、云岡區,新榮區則位于平城區西北,與大同中心城區之間隔著(zhù)近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
受限于地形,大同市區東西較長(cháng)、南北較窄,全市以平城區為發(fā)展中心,云州區、云城區為副中心。大同建成區面積125.2平方千米,僅次于太原(340平方千米),位居山西第二,也是山西僅有的建成區面積超過(guò)100平方千米的普通地級市。建成區面積排名第三的是晉中,為84平方千米。
大同城區常住人口山西第二。城區常住人口是劃分城市大小的主要依據,大同城區常住人口127.28萬(wàn)人,僅次于太原(372.97萬(wàn)人),同樣位居山西第二。按城區常住人口劃分,大同在全國屬于Ι型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萬(wàn)人~300萬(wàn)人)。城區常住人口排名第三的是長(cháng)治,為75.48萬(wàn)人。
此外,大同還是山西三個(gè)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是山西北部的中心城市,及山西的“北大門(mén)”,城市地位在山西蠻高。大同底蘊深厚,因豐富的煤炭資源,一度是全國有名的大城市,而因經(jīng)濟結構單一,大同的GDP因此被不少省內城市趕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