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 蚧
為壁虎科動(dòng)物蛤蚧 Gekko gecko (L.) 除去內臟的全體。亦名蛤蟹(《日華子本草》)、仙蟾(《本草綱目》)、大壁虎(《中藥志》)等。味咸,性平。入肺、腎經(jīng)。功能:補肺益腎、定喘止嗽。主治:虛勞、肺痿、喘嗽、咯血、消渴、陽(yáng)痿。內服:煎湯,3~6g;研末服 1~2g,1 日3次;浸酒服用1~2對;或入丸、散。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脂溶性部分分離出5個(gè)結晶,4個(gè)為甾類(lèi),其中之一為膽固醇;從醇提物脂溶性部分分得膽固醇酯、甘油酯、糖脂、磷脂,并分出21種脂肪酸;醇溶性部分含18種氨基酸,以甘氨酸、谷氨酸含量最高,并分出一具有抗炎活性的多肽;水溶性部分含18種無(wú)機元素,以鈣為主。尾部含鋅量比體部高42倍,游離氨基酸含量尾部也高于體部。
蛤蚧體、頭、足均含有無(wú)機元素(如鋅、銅、鐵、錳、鈷、鎳、鉀、鉬、鈣、鎂等)和氨基酸。亦有報告指出,蛤蚧有10種微量元素,其中含有高量的鈣(39.49mg/g)、磷(15.73mg/g)、鋅(0.405mg/g)。
用薄層掃描-吸光度比例系數校正法測定了蛤蚧中5種磷脂組分的含量,其中以磷脂酰乙醇胺含量最高(71%),其次為磷脂酸和溶血磷脂酰膽堿。并采用 GC 法分離和測定了9種脂肪酸成分,以亞油酸、棕櫚酸、油酸和亞麻酸的含量較高。
藥理作用:
1. 性激素樣作用 研究表明:蛤蚧有性激素樣雙向調節作用,總體上看,其尾部的強度大于體部。
a. 雌性激素樣作用:蛤蚧的乙醇提取物,可延長(cháng)正常雌性小鼠的動(dòng)情期,對去卵巢鼠則可出現動(dòng)情期,并使正常小鼠的子宮及卵巢重量增加。用蛤蚧體、尾醇提取物3g/kg給小鼠皮下注射,每日2次,連續6日,可使幼年雌性小鼠子宮、卵巢增重,蛤蚧體的作用與雌激素(2mg/kg,皮下注射)的作用相當,而蛤蚧尾的作用則強于雌激素;亦可使幼年雌性小鼠陰道口開(kāi)放時(shí)間提前。
b. 雄性激素樣作用 以小鼠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的重量為指標,蛤蚧(品種未注明)醇提取液表現雄性激素樣作用,其效力較蛇床子、淫羊藿、海馬為弱。實(shí)驗表明:用蛤蚧體、尾醇提取物3g/kg給小鼠皮下注射,每日2次,連續6日,可使去勢大鼠、小鼠精囊和前列腺重量增加,蛤蚧尾的作用強于蛤蚧體,但弱于丙酸睪丸素25mg/kg皮下注射。用蛤蚧再生尾醇提取物3g/kg給去勢雄性小鼠皮下注射,每日1次,連續6日,亦能使精囊和前列腺增重,但對去勢大鼠、小鼠均未見(jiàn)蛋白同化作用。亦有報告指出,用蛤蚧醇提取物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0.1g/kg給雄性小鼠灌胃,每日1次,連續10日,均可使睪丸增重。報告者認為,蛤蚧尾部的作用強于蛤蚧體部,可能與其尾部的含鋅量較高有關(guān)。
2. 抗炎作用 蛤蚧醇提取物的水溶性及脂溶性部分,對甲醛性大鼠踝關(guān)節腫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炎癥及冰醋酸所致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顯抑制作用。并可使幼年大鼠胸腺萎縮,降低大鼠腎上腺內維生素C含量。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與腎上腺皮質(zhì)有關(guān)。水溶性部分能使雄性小鼠睪丸增重,脂溶性部分對雄性小鼠睪丸和雌性小鼠的子宮均可增重。
3.平喘作用 有報告認為,蛤蚧體和尾醇提取物給豚鼠肌肉注射,對乙酰膽堿所致哮喘有明顯對抗作用,但鮮蛤蚧水煎劑給豚鼠灌胃,則對乙酰膽堿所致之哮喘無(wú)明顯平喘作用。離體實(shí)驗證明:蛤蚧體和尾醇提取物對豚鼠離體氣管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水煎劑則無(wú)此作用。亦有報告指出,蛤蚧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對乙酰膽堿及氣管痙攣無(wú)解痙作用。
4. 對免疫功能的作用 有人認為,蛤蚧提取物有非特異性免疫增強作用。蛤蚧提取物給小鼠腹腔注射能顯著(zhù)增加脾重并能顯著(zhù)對抗潑尼松的免疫抑制作用。顯著(zhù)提高小鼠對炭粒的廓清指數,增加網(wǎng)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提高正常小鼠免疫后血清中溶血素含量。實(shí)驗表明:蛤蚧體、尾醇提取物給小鼠肌肉注射,能增強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和提高抗體效價(jià),而頭則無(wú)明顯作用;尾提取物可提高小鼠淋巴細胞轉化率,而頭和體則作用不明顯。蛤蚧醇提取物給豚鼠皮下注射,能增加白細胞移動(dòng)性、肺和支氣管吞噬細胞對細胞的吞噬能力和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蛤蚧體和尾的作用強度無(wú)明顯差異。
5. 其他作用 蛤蚧醇提取物給小鼠灌服,可顯著(zhù)延長(cháng)小鼠在缺氧條件下的存活時(shí)間;亦可使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小鼠血糖降低。蛤蚧醇提取物給小鼠腹腔注射,能延長(cháng)小鼠游泳時(shí)間。
蛤蚧尚有抗衰老作用,其醇提取物能延長(cháng)雌性果蠅的平均壽命及半數死亡時(shí)間、增加其在每分鐘內的飛翔時(shí)間及提高其在低溫下的存活率。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 治療慢性支氣管哮喘
a. 蛤蚧1對,烏賊骨240g,焙黃后研為細末,加入白糖或冰糖并研細(500g),混勻,每次20g,空腹白開(kāi)水送服。治療12例,均在3~6天見(jiàn)效,其中1次而愈者8例?!采綎|中醫雜志 1966;(3):46〕
b. 紫河車(chē)粉500g,蛤蚧粉200g,桔梗、陳皮各150g,研細末裝膠囊,每粒含藥0.25g。發(fā)作期 每次3~4粒,每日2次,緩解期每次1~2粒,每日2次,均空腹服。治療58例,痊愈24例,顯效29例,進(jìn)步5例?!布种嗅t藥 1987;(5):24〕
c. 蛤蚧2對(去頭足),冬蟲(chóng)夏草、川貝母各60g,海螵蛸80g,冰糖80~120g。喘重者加白果仁60g,頑痰黏稠不易咳吐者加葶藶子30g,形寒肢冷吐白色泡沫痰者加白芥子適量。上藥共研細末,為1療程量。每次8g,每日早晚各1次,開(kāi)水送服,服完為止。每年2療程。治療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116例,支氣管哮喘12例。結果:顯效51例(39.8%),好轉59例(46.1%),無(wú)效18例(14.1%)??傆行?5.9%?!仓嗅t藥研究 1990;(2):36〕
2. 治療酒皶鼻 蛤蚧粉、石膏(煅)各15g,輕粉、川黃柏各7.5g,青黛4.5g,共研細末,用50~120ml 芝麻油調勻備用。用時(shí)加入冷水,以涂在皮膚上不往下流為度,涂藥前先以溫水洗凈面部,再將藥膏涂于患處,每日2次。治療44例,治愈14例,顯著(zhù)進(jìn)步25例,惡化5例。(調藥膏時(shí)避免與金屬器皿接觸)?!仓腥A皮膚科雜志 1988;21(3):236〕
3. 蛤蚧在男科病中的應用 男科病因復雜,補腎是關(guān)鍵。作者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加用蛤蚧治療不射精、無(wú)精蟲(chóng)、陽(yáng)痿,均獲效。其中3例病人之妻懷孕?!步髦嗅t藥 1991;22(1):16~17〕
方劑選用:
1. 治療虛勞咳嗽及肺壅上氣:蛤蚧一對(頭尾全者,涂酥炙令黃),貝母一兩(煨微黃),紫菀一兩(去苗、土),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鱉甲二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皂莢仁一兩(炒令微黃),桑根白皮一兩(銼)。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棗湯下二十丸,日三、四服。忌莧菜。(《太平圣惠方》蛤蚧丸)
2. 治療肺嗽,面浮,四肢?。焊蝌灰粚Γù菩垲^尾全者,凈洗,用法酒和蜜涂炙熟),人參一銖(紫團參)。上二味,搗羅為末,熔蠟四兩,濾去滓,和藥末,作六餅子。每服,空心,用糯米作薄粥一盞,投藥一餅,趁熱,細細呷之。(《圣濟總錄》獨圣散)
配伍效用:
蛤蚧配伍川貝母、桑白皮 蛤蚧補肺氣;川貝母清痰熱;桑白皮清肺平喘止咳。三者伍用,有補益肺氣、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療肺虛而有痰熱之久咳痰喘。
蛤蚧配伍人參 蛤蚧補益肺腎、定喘止嗽;人參補益肺氣以定虛喘。二者合用,使其補肺益腎、納氣定喘之功效更著(zhù),用于治療肺腎兩虛或腎不納氣之久咳喘急、動(dòng)則更甚、四肢浮腫等癥。
蛤蚧配伍生地、麥冬 蛤蚧補肺定喘;生地清熱滋陰;麥冬清熱潤肺止咳。三藥合用,有清熱滋陰、潤肺定喘之功效,用于治療肺、腎虧虛所致之久喘或痰中帶血者。
【注意事項】
宜忌:外感風(fēng)寒喘嗽忌服。
“陰虛火動(dòng),風(fēng)邪喘嗽,二者禁用。”(《得配本草》)
毒副作用:蛤蚧醇提取物脂溶性部分給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5.24g/kg 左右,水溶性部分的半數致死量與其相近。
蛤蚧醇提取物給小鼠灌胃的最大耐受量大于135g/kg。用相當于成人劑量50、100和200倍的鮮蛤蚧乙醇提取物及相當于成人劑量50倍的蛤蚧腦勻漿給小鼠灌胃,用相當于成人劑量25、50和100倍的哈蚧乙醇提取物給犬灌胃,觀(guān)察72小時(shí),各組動(dòng)物均未見(jiàn)毒性反應。
臨床曾有應用蛤蚧定喘丸致上消化道出血1例的報告。
【醫家論藥】
“昔人言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蛤蚧補肺氣,定喘止渴,功同人參;益陰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近世治勞損痿弱,許叔微治消渴,皆用之,俱取其滋補也。劉純云,氣液衰、陰血竭者宜用之。何大英云,定喘止嗽,莫佳于此。”(《本草綱目》)
“蛤蚧,其主久肺勞咳嗽、淋瀝者,皆肺腎為病,勞極則肺腎虛而生熱,故外邪易侵,內證兼發(fā)也。蛤蚧屬陰,能補水之上源,則肺腎皆得所養,而勞熱咳嗽自除;肺朝百脈,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肺氣清,故淋瀝水道自通也。”(《本草經(jīng)疏》)
“補肺潤腎,益精助陽(yáng),治渴,定喘止嗽,肺萎咯血,氣虛血竭。”(《本草備要》)
“溫中益腎,固精助陽(yáng),通淋,行血。蛤蚧尾能治疝。”(《本草再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