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史記》稱(chēng)《易》?!吨芤住分苑Q(chēng)《周易》,周文王之故。據《史記周本紀》,西伯(周文王)在伏《易》八卦基礎上作六十四卦。伏羲《易》為八卦,沒(méi)文字。周文王《易》為六十四卦,有文字,即卦辭、爻辭。儒家尊的是《周易》,又稱(chēng)《易經(jīng)》。道教尊的是伏羲《易》,不稱(chēng)《易經(jīng)》。后人稱(chēng)伏羲《易》為先天八卦,周文王《易》為后天八卦。周易,包括六十四卦卦符,卦辭,爻辭。別無(wú)其它。托名孔子作《易傳》,與《周易》合為一書(shū)。誤導后世經(jīng)與傳不分。其實(shí)《易傳》不是《周易》而是易學(xué)。太極,陰陽(yáng),乾為天,坤為地,不是《周易》卦辭爻辭,而是《易傳》之辭。分清《周易》與《易傳》,入門(mén)就很容易了,《周易》只有筮占吉兇之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