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
面粉、紅小豆、白糖、豬油適量、發(fā)酵劑。
“制法”
①將小豆煮爛,開(kāi)鍋后一次一次打出豆皮,用小火充分煮爛后,用勺子將豆子搗成泥加入白糖和大油,充分攪壓。
②將發(fā)好的面團,分成雞蛋黃大小的面劑若干個(gè),把每個(gè)面劑略搟成片。
③將拌好的豆沙餡包到面皮里,將口捏緊向下放平。上蒸籠蒸15分鐘左右。
“特點(diǎn)”
皮薄餡大,豆香濃厚,營(yíng)養豐富,可當主食也可作為加餐食品。
“制作關(guān)鍵”
豆子和白糖、大油充分攪勻,使餡更加細膩。
三鮮餡包子“主料”
面粉100克,面肥10克,豬肉末50克,海米20克(水發(fā)),韭菜50克。
“輔料”
香油、熟豆油、醬油、精鹽、味精、姜末、堿面各適量。
“制法”
①將面粉放入盆內,加入面肥、溫水200克和成面團,待酵面發(fā)起,加入堿液揉勻,稍餳。
②將海米切成細末放入盆內,加入豬肉末、醬油、精鹽、味精和少許清水攪勻,最后加入香油、熟豆油、切碎的韭菜,拌勻,成為三鮮餡。
③將餳過(guò)的面團搓成條,揪成50克4個(gè)的面劑,搟成中間稍厚、邊緣較薄的面皮,包入三鮮餡,捏成包子,碼入屜內,上籠用旺火蒸12分鐘即熟。
“特點(diǎn)”
餡鮮香味美,適口。
“制作關(guān)鍵”
海米一定要用水泡漲后再切末拌餡。拌餡時(shí),醬油不宜放得過(guò)多,否則影響鮮味。
蔥油蝦仁面“主料”
細面條200克,水發(fā)蝦仁15克,蔥丁40克。
“輔料”
植物油10克,醬油、味精、白糖、料酒。
“制法”
①將炒鍋置火上,放油燒熱,下入蔥丁爆鍋,出香味時(shí)加入切碎的蝦仁炒一下,放入醬油、白糖、料酒,各炒幾下盛入碗內。
②將面條煮好后,分撈盛在存醬油、味精的碗內,再將蔥油味汁沖入,拌勻即可。
“特點(diǎn)”
鮮香爽利,含豐富營(yíng)養素。
“制作關(guān)鍵”
要把蝦仁切碎,這樣易于消化吸收。
餛飩皮250克,肉末125克,薺菜300克,海米末(或蝦皮),香菜末、紫菜各適量。
“輔料”
香油、精鹽、味精、白糖、料酒、醬油。
“制法”
①將薺菜洗凈,放沸水鍋內燙一下,撈入涼水內過(guò)涼,擠干水分切碎。肉末放入碗內,加精鹽、味精、白糖、料酒、香油及清水25克,攪拌上勁后,加入薺菜調和成餡。
②將餛飩皮放在左手掌上,挑入餡心,包成餛飩。
③將海米末(或蝦皮)、香菜末、紫菜、醬油、味精放入碗內,再將餛飩放入沸水鍋內煮熟,撈入碗內,澆入原湯,調勻。
“特點(diǎn)”
營(yíng)養豐富。薺菜有“菜中甘草”之稱(chēng),含多種寶寶必需的營(yíng)養素。
“制作關(guān)鍵”
薺菜要用水燙一下再改刀切末,不經(jīng)水燙,不能直接往肉餡里拌。
肉卷“主料”
面粉100克,面肥10克,半肥瘦豬肉25克。
“輔料”
香油、醬油、精鹽、味精、蔥末、姜末、堿面各適量。
“制法”
①將面粉放入盆內,加入面肥、溫水和成面團,待酵面發(fā)起,加入堿液揉勻,稍餳。
②將肉餡放入盆內,加入蔥姜末、醬油、精鹽、味精、少許清水,攪成粘糊狀,加入香油拌勻成餡。
③將餳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搟成長(cháng)方形薄片,抹入肉餡,卷成卷,按籠屜大小分成段,碼入屜內,用旺火蒸15分鐘,取出稍晾一下,切成3厘米長(cháng)的小斜段,碼入盤(pán)內即成。
“特點(diǎn)”
面潔白暄軟,餡鮮香味美。
“制作關(guān)鍵”
面片搟得要薄厚均勻,餡抹勻,肉卷要切得大小一致,肉卷的大小要看蒸屜大小而定。
千層糕“主料”
精粉100克,面肥10克。
“輔料”
植物油,精鹽,堿面,清水。
“制法”
①將精粉放入盆內,加入面肥、溫水和成面團,使其發(fā)酵。至前半發(fā)起時(shí)對入堿水,揉勻稍餳待用。
②將面團搟成0.3厘米厚的薄片,抹上一層油,撒上精鹽,卷成卷,用手按成寬10厘米的條,用旺火蒸25分鐘取出,稍晾一下,從中間順長(cháng)切開(kāi),然后切成方塊即成。
“特點(diǎn)”
層次分明,筋軟適口。
“制作關(guān)鍵”
面要發(fā)得嫩些,片要搟得薄些,這樣可使糕層多,筋軟。
南瓜250克,糯米粉200克,豆沙餡125克。
“輔料”
白糖25克,植物油15克。
“制法”
①將南瓜洗凈切塊蒸熟,冷卻后去皮攪碾成糊狀,加入糯米粉和白糖,搓拌成粉料,散鋪在籠屜中蒸熟,放入涂過(guò)油的盆中晾冷,再搓成長(cháng)條。揪成10個(gè)劑子。
②將劑子按扁,包上豆沙餡,收口按成圓餅,即成南瓜餅。
③將平鍋置小火上,燒熱刷油,把餅坯排入鍋內,用小火煎至兩面呈淡黃色即成。
“特點(diǎn)”
香甜軟糯,特別是維生素的含量居瓜類(lèi)之首,另外,還含有葫蘆巴堿、腺嘌呤、精氨酸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zhì)。
“制作關(guān)鍵”
煎南瓜餅要用小火,以免把餅煎糊。
丸子燒白菜“主料”
肥瘦相間的豬肉餡100克,凈白菜200克。
“輔料”
植物油1千克(實(shí)耗50克),醬油,精鹽,料酒,味精,水淀粉,蔥、姜末少許,高湯(水)。
“制法”
①將白菜切成2厘米長(cháng)、0.5厘米寬的條;肉餡放入盆內,加入蔥姜末、醬油、料酒、精鹽、水淀粉、攪拌均勻,擠成直徑1.5厘米大小的丸子,下入七八成熱的油內,炸成金黃色撈出待用。
②將植物油放入鍋內,熱后,下入蔥姜末熗鍋,投入白菜條煸炒斷生,加入醬油、精鹽、高湯(水)、丸子,開(kāi)后加入味精、料酒,勾芡即成。
“特點(diǎn)”
丸子酥香,白菜軟爛,色澤金黃。
“制作關(guān)鍵”
白菜塊要切得小一些,燒得要爛。
肉末胡蘿卜燉豆腐“主料”
豆腐500克,肉末,胡蘿卜,蒜苗各適量。
“輔料”
植物油、精鹽、醬油、味精、蔥花各適量。
“制法”
①將豆腐切成1.5厘米見(jiàn)方的??;胡蘿卜洗凈擦絲;蒜苗擇洗干凈,切成1厘米長(cháng)的段。
②用熱油鍋煸炒肉末后,放入蔥花、醬油,炒出香味后,放入胡蘿卜絲繼續炒,待胡蘿卜炒塌后,加入豆腐和水(以漫過(guò)豆腐為度)。待豆腐燉至漲發(fā)入味后,加入蒜苗、精鹽,起鍋前加入味精即成。
“特點(diǎn)”
色紅、綠、白,極美觀(guān),味鮮美,營(yíng)養豐富。
“制作關(guān)鍵”
胡蘿卜、蒜苗要燒爛。豆腐要燉透,防止把豆腐弄碎。胡蘿卜擦絲炒。幼兒吃后易消化。
海米炒油菜平菇“主料”
油菜150克,鮮平菇、海米適量。
“輔料”
花生油、香油、精鹽、味精、料酒、白糖、姜末各少許。
“制法”
①將油菜擇洗干凈,切成1厘米見(jiàn)方的丁,鮮平菇切丁用開(kāi)水汆一下;海米用開(kāi)水泡發(fā)后,切成碎末。
②將花生油燒熱,下入姜末稍煸后,放入海米略炸一下,再放入油菜盯平菇丁炒透,加入料酒、精鹽、味精、白糖,翻炒幾下,淋入香油,盛入盤(pán)內。
“特點(diǎn)”
色澤美觀(guān),鮮美香郁,能增進(jìn)食欲,助消化,含多種營(yíng)養素,宜寶寶食用。
“制作關(guān)鍵”
適應寶寶咀嚼特點(diǎn),菜切得要碎,燒得要偏爛一些。
綠豆芽炒肉絲“主料”
瘦豬肉100克,綠豆芽適量。
“輔料”
炒菜用油80克,滑肉用油1千克(實(shí)耗45克),精鹽,醋,蔥、姜絲,水淀粉各少許。
“制法”
①將綠豆芽擇洗干凈,控凈水分待用,瘦豬肉洗凈,切成細絲,放入盆內,加入水淀粉、精鹽上漿,用熱鍋溫油滑散,撈出待用。
②將油放入鍋內,熱后下入蔥、姜絲熗鍋,投入綠豆芽煸炒斷生,加入肉絲翻炒均勻,加入精鹽、醋,翻炒幾下即可出鍋。
“特點(diǎn)”
酸咸脆嫩,清香利口。
“制作關(guān)鍵”
要選擇鮮嫩、短粗、無(wú)根的綠豆芽做原料。炒菜時(shí)火要旺,要大火急炒。不能放醬油。
熘魚(yú)片“主料”
凈魚(yú)肉、雞蛋清、冬筍。
“輔料”
豬油1千克(實(shí)耗200克),香油,精鹽,料酒,味精,醋,水淀粉,蔥、姜末,高湯。
“制法”
①將凈魚(yú)肉片切成長(cháng)3厘米、寬2厘米、厚0.3厘米的片,放入盆內,加入雞蛋清、水淀粉上漿。
②將冬筍切成小骨牌片。取大碗一個(gè),放入高湯、料酒、精鹽、味精、醋、水淀粉、香油,對成白色芡汁。
③將炒鍋置火上燒熱,加入豬油,燒至三成熱時(shí),將上漿的魚(yú)片放入鍋內滑散撈出,瀝凈油。
④將鍋內油倒出,少留底油,熱后,用蔥姜末熗鍋,再放入冬筍片煸透,然后放入芡汁,待濃稠后,投入滑過(guò)油的魚(yú)片,翻攪均勻即成。
“特點(diǎn)”
魚(yú)片潔白滑嫩,鮮香適口。
“制作關(guān)鍵”
片魚(yú)片的刀要快,否則容易把魚(yú)片弄碎。魚(yú)片滑油時(shí),油溫不能過(guò)高(比滑肉片的油溫還要稍低些)。
冬瓜蛋花湯“主料”
冬瓜,雞蛋。
“輔料”
雞湯1千克,植物油,精鹽,味精。
“制法”
①將冬瓜去皮,切成菱形小片;雞蛋磕入碗內,攪勻待用。
②將植物油放入鍋內,熱后下入冬瓜片煸炒幾下,加入雞湯燒開(kāi),淋入雞蛋液,下入精鹽、味精,盛入盆內即成。
“特點(diǎn)”
湯鮮味美,營(yíng)養豐富。
“制作關(guān)鍵”
冬瓜片要切碎,片不要太大,要燒爛。不要放醬油,口不宜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