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shī)·唐風(fēng)·揚之水》
揚之水,白石鑿鑿1。素衣朱襮2,從子于沃3。既見(jiàn)君子,云何不樂(lè )?
揚之水,白石皓皓4。素衣朱繡,從子于鵠5。既見(jiàn)君子,云何其憂(yōu)?
揚之水,白石粼粼6。我聞?dòng)忻?,不敢以?sup>7人。
【譯文】激揚之水滾滾流,白白石頭鮮明亮。素色衣衫紅衣領(lǐng),隨君跟從到曲沃。既已見(jiàn)到那君子,還有什么不快樂(lè )?
激揚之水滾滾流,白白石頭白溜溜。素色衣衫紅錦繡,隨君跟從到鵠邑。既已見(jiàn)到
激揚之水滾滾流,白白石頭白明凈。
【說(shuō)明】這是一首敘事的山歌,敘述了一群人跟從君子到了晉國曲沃,由此而開(kāi)始了新生活。這幅遷移的景象,如果放在我們現代旅游途中,該是多么的美麗。見(jiàn)到君子,跟隨君子,還有什么不快樂(lè )的呢?各人有各人的人生道路,君子有君子的人生道路,我也有我的人生道路,所以歌者最后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不去請求人。
——————————————————
【注釋】1.鑿:《集韻·鐸韻》:“鑿,鮮明貌。”這里用為鮮明之意。
2.襮:(bo博)《爾雅·釋器》:“黼領(lǐng)謂之襮。”元歐陽(yáng)玄《漁家傲》:“貂袖豹袪銀鼠襮,美人來(lái)往氈車(chē)續。”這里用為衣領(lǐng)之意。
3.沃:地名。春秋晉地曲沃的簡(jiǎn)稱(chēng)。
4.皓:(hào耗)《小爾雅》:“皓,白也。”《孟子·滕文公上》:“皓皓乎不可尚已。”《韓非子·楊權》:“曼理皓齒。”曹植《洛神賦》:“延頸秀項,皓質(zhì)呈露。”《后漢書(shū)·劉龐傳》:“有五六老叟,龐眉皓發(fā)。”這里用為白、潔白之意。
5.鵠:(gǔ壺)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聞喜縣附近。
6.粼:(lín林)這里用為形容水流的清澈或石的明凈之意。
7.告:《易·蒙·辭》:“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書(shū)·大禹謨》:“稽于眾,舍己從人,不虐無(wú)告。”《詩(shī)·衛風(fēng)·考槃》:“獨寐寤宿,永矢弗告。”《禮記》:“夫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這里用為請求之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