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不少人都存在氣血耗傷的情況
今天把補氣補血的方法總結一遍
值得為全家人收藏!
1、黨參山藥粥
功效補氣養血,適 用于低血壓伴氣血兩虛者。對頭暈乏力,氣短懶言,面色蒼白的人群療效較好。
具體方法:黨參30克,山藥、 薏苡仁、蓮子各15克,大棗10枚,糯米50克。所有材料淘?xún)粢黄鹑隋?,加適量水,小火共煮成粥。
2、山藥白扁豆粥
材料:鮮山藥30克,炒白扁豆15克,粳米30克,白糖適量。
做法:取砂鍋一個(gè),放入粳米、炒白扁豆、適量的水熬至半熟時(shí)加入備好的鮮山藥片,繼續熬至成粥,根據個(gè)人口味加入適量的白糖即可。
3、淮蓮黑豆老鴨湯平補氣血
用料淮山30克,蓮子30克,黑豆30克,老鴨半只,生姜4片,大棗4個(gè)。
制作要點(diǎn):老鴨洗凈斬件,放入砂鍋,加入淮山、蓮子、黑豆和姜棗,加水淹沒(méi)食材為度。武火煮開(kāi)后改文火再慢燉1小時(shí),加鹽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平補氣血?;瓷叫云?,歸脾肺腎經(jīng),可健脾補腎、養肺潤燥;蓮子益氣養心,黑豆健脾養血。三味藥物補而不燥,滋而不膩。
4、烏雞板栗煲
材料:烏雞1只,板栗100克,紹酒30克,鹽、白糖、芝麻油、蔥花、姜絲適量。
做法:烏雞剖開(kāi),洗凈切塊,焯水。鍋中放油,燒熱,入蔥花、姜絲,炒香,入雞塊、板栗、紹酒,加點(diǎn)水武火燒開(kāi),轉砂鍋,文火燜酥,加調料,即可享用。
功效:烏雞,具有養陰退熱、補氣血、補虛強筋等功效,老少咸宜。板栗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鈣、磷、鐵、胡蘿卜素等營(yíng)養成分,具養胃健脾、補腎強精等功效。
5、 核桃紅棗湯
做法:紅棗(去核)6枚,糯米150克,核桃25克,鹽適量。將核桃仁浸泡,去皮,搗碎;將紅棗浸泡,洗凈,搗碎;將核桃、紅棗、糯米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成湯,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補益氣血,調和脾胃,養心安神。
1、龍眼
龍眼性味甘,平。主要功用為“開(kāi)胃益脾,養血安神,補虛長(cháng)智”?!渡褶r本草經(jīng)》說(shuō)它可治“五臟邪氣、厭食,安志,除蟲(chóng)毒,久服強魂魄,聰明,輕身不老,通神明”。
古有治療思慮過(guò)度、勞傷心脾、健忘怔忡、虛煩不眠、自汗驚悸的“歸脾湯”,就是用龍眼肉、炒酸棗仁、炙黃芪、焙白術(shù)以及茯神各50克,木香、人參各25克,炙甘草12.5克,配制而成的。
2、花生
《本草綱目拾遺》中寫(xiě)道,花生仁“味甘氣香,能健脾胃,飲食難消運者宜之”。食之可以起到開(kāi)胃、健脾、潤肺、祛痰、清喉、補氣等功效,適用于營(yíng)養不良、脾胃失調、咳嗽痰喘、乳汁缺乏等癥。
3、栗子
中醫認為,栗子性味甘溫,有養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止血和消腫等功效,適用于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腰腳不遂、小便多和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
古人用栗子治病、滋補的方法很多。用于栗子30克,加水煮熟,放紅糖適量,每晚睡前服1次。對體虛、氣血差。
4、薏苡仁
中醫認為:薏苡仁具有健脾益氣、除濕的功效,比較常用的方法就是用薏苡仁煮粥。
具體做法是:將薏苡仁50克,洗凈后放入鋁鍋內,再加水適量,先用旺火燒開(kāi),后用文火煨熬,待薏米粥熟后,加入白糖適量即可服用。
5、銀耳
歷代中醫學(xué)家都認為,銀耳有“強精補腎、潤肺生津、養胃補氣、和血”之功。作為營(yíng)養滋補品,它適用于老弱婦孺和病后體虛者,還具有扶正強壯作用。
用冰糖、銀耳各半,放入砂鍋中加水,以文火加熱,煎燉成糊狀的“冰糖銀耳湯”,透明晶瑩,濃甜味美,是傳統的營(yíng)養滋補佳品;用銀耳、枸杞、冰糖、蛋清等一起燉制的“枸杞燉銀耳”,紅白相間,香甜可口,具有較強的健身功能。
1、黨參
為臨床常用的補氣藥,功能補脾益肺,效近人參而為較弱,適用于各種氣虛不足的病癥,在臨床上常與黃芪、白術(shù)、山藥等配伍應用。
2、黃芪
黃芪健脾益氣,且具升陽(yáng)舉陷的功效,故可用于氣虛乏力及中氣下陷等癥。在臨床上用于補氣健脾,常與黨參、白術(shù)等配伍;用于益氣升陽(yáng)而舉陷,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3、山藥
山藥性平不燥,作用和緩,為一味平補脾胃的藥品,故不論脾陽(yáng)虧或胃陰虛,皆可應用。
4、大棗
本品功能補中益氣,用治脾胃虛弱等癥,每與黨參、白術(shù)等配伍,可加強補中益氣的功效。
5、黃精
本品有補中益氣、潤肺的功效,對脾胃虛弱,體倦乏力等癥,常與黨參、白術(shù)等藥配合應用;對肺虛燥咳,常與沙參、天冬、麥冬等配合應用。
6、熟地黃
熟地能補血滋陰而養肝益腎,凡血虛陰虧、肝腎不足所致的眩暈,均可應用。補血常與當歸、白芍等同用;補肝腎常與山茱萸等同用。
7、當歸
當歸功能補血,常與黃耆、黨參等配伍,用治血虛體弱;因它又能活血,故可用于調經(jīng),為婦科常用時(shí)藥品。治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行愆期或過(guò)少,常與熟地、白芍、川彎等配伍。
8、阿膠
阿膠善于止血,對一切失血之癥,均可應用,然以咯血、便血、崩漏等用之較為適宜。對出血而出現的血虛癥候,應用阿膠既能止血,又能補血,有標本兼顧之效。
9、桑椹子
本品功能益肝腎、養陰血,對于陰血不足的眩暈、失眠等癥,常與熟地黃、白芍等配合應用;對肝腎不足、須發(fā)早白、耳聾目昏,又可配合何首烏、女貞子等同用。此外,本品有滋潤腸燥的作用,血虛腸燥便秘亦可應用。
補氣養血大全集,值得為家人收藏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