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脂肪肝屬本虛標實(shí)之證,以邪實(shí)為主,病位在肝脾腎三臟,脂肪肝病因與過(guò)食肥甘厚味、飲酒過(guò)度、久臥久坐、體豐痰盛、感受濕熱毒邪、情志失調、久病體虛等有關(guān)。下面一起來(lái)看看出現哪些癥狀說(shuō)明您可能患脂肪肝了以及按摩哪些養生穴位可養肝。
出現脂肪肝有5征兆 常按5養生穴位可養肝(圖)
征兆一:惡心、嘔吐、腹脹
輕度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損害,可伴有惡心欲嘔、厭油、上腹飽脹等不適。惡心的癥狀常常單獨出現。
征兆二:食欲不振
出現脂肪肝有5征兆 常按5養生穴位可養肝(圖)
征兆三:疲倦乏力
中度以上脂肪肝可以有倦怠、易疲勞的表現。
征兆四:內分泌失調
出現脂肪肝有5征兆 常按5養生穴位可養肝(圖)
征兆五:維生素缺乏癥
脂肪肝時(shí)由于脂肪堆積合并飲食中維生素缺乏,那么人就易出現多種維生素缺乏癥。臨床可見(jiàn)周?chē)窠?jīng)炎、舌炎、口角炎、皮膚淤斑、角化過(guò)度等。少數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齦出血、鼻衄等。
征兆六:蜘蛛痣
出現脂肪肝有5征兆 常按5養生穴位可養肝(圖)
征兆七:黃疸
黃疸是由于體內膽紅素代謝障礙,致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滲入組織,將鞏膜、黏膜和皮膚染成黃色所致。脂肪肝時(shí)黃疸類(lèi)型常為肝細胞性,該型黃疸常伴有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癥狀。少數脂肪肝病人會(huì )出現輕度黃疸,在肝內脂肪被清除后黃疸即消退。
出現脂肪肝有5征兆 常按5養生穴位可養肝(圖)
穴位按摩養肝護肝
脂肪肝的防治與五大穴位息息相關(guān)。這些防治脂肪肝的養生穴位,可采取按摩療法或針刺療法刺激穴位,以達到輔助治療脂肪肝或預防脂肪肝的目的。
三陰交
足三里是足陽(yáng)明胃經(jīng)的主要穴位之一,“三里”有理上、中、下“三焦”之意?,F代醫學(xué)研究證實(shí),按摩足三里穴可使胃腸蠕動(dòng)有力而規律,并能提高多種消化酶的活力,增進(jìn)食欲,幫助消化降低血脂、血液黏度。
出現脂肪肝有5征兆 常按5養生穴位可養肝(圖)
豐隆穴

出現脂肪肝有5征兆 常按5養生穴位可養肝(圖)
太沖穴
太沖穴為足厥陰肝經(jīng)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具平肝潛陽(yáng)、行氣解郁之功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