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歸經(jīng)】苦、澀,平。歸心、肝經(jīng)。
?、?《履巉巖本草》:“味辛澀,溫,無(wú)毒?!?/p>
?、凇兜崮媳静荨罚骸靶晕?,味苦澀?!?/p>
?、?《生草藥性備要》:“味甜,性平?!?/p>
【處方名】仙鶴草、龍牙草。
【功用主治】收斂止血,止痢,殺蟲(chóng)。廣泛用于各種出血之證,例如: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咯血、衄血,赤白痢疾,勞傷脫力,癰腫,跌打,創(chuàng )傷出血等證。
?、?《履巉巖本草》:“葉,治瘡癬?!?/p>
?、凇兜崮媳静荨罚骸爸螊D人月經(jīng)或前或后,赤白帶下,面寒腹痛,日久赤白血痢?!?/p>
?、?《生草藥性備要》:”理跌打傷,止血,散瘡毒?!?/p>
?、?《百草鏡》:”下氣活血,理百病,散痞滿(mǎn);跌打吐血,血崩,痢,腸風(fēng)下血?!?/p>
?、?《植物名圖考》:”治風(fēng)痰腰痛?!?/p>
?、?《偽藥條辨》:”治瘰疬?!?sup class="reference_sup" style="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0; position: relative; vertical-align: baseline; top: -0.5em; ">[1]
?、?《現代實(shí)用中藥》:”為強壯性收斂止血劑,兼有強心作用。適用于肺病咯血,腸出血,胃潰瘍出血,齒科出血,痔血,肝膿瘍等癥?!?/p>
【用法用量】10~15克,大劑量30-60克,入湯劑。外用適量。
全草為強壯性收斂止血藥,有強心、升血壓、凝血、止血、涼血、抗菌等作用,市售仙鶴草素制劑為止血藥;地下冬芽或帶細根的冬芽能治牛絳蟲(chóng)、豬絳蟲(chóng);全草制成200%的濃縮液,可治陰道滴蟲(chóng),作農藥可用來(lái)防治蚜蟲(chóng)、小麥桿銹病等。
1.出血癥。該品味澀收斂,功能收斂止血,廣泛用于全身各部的出血之證。因其藥性平和,大凡出血病證,無(wú)論寒熱虛實(shí),皆可應用。如治血熱妄行之出血證,可配生地、側柏葉、牡丹皮等涼血止血藥同用;若用于虛寒性出血證,可與黨參、熟地、炮姜、艾葉等益氣補血、溫經(jīng)止血藥同用。
2.腹瀉、痢疾。該品澀斂之性,能澀腸止瀉止痢,因該品藥性平和,兼能補虛,又能止血,故對于血痢及久病瀉痢尤為適宜,如《嶺南采藥錄》單用該品水煎服,治療赤白痢,也可配伍其他藥物同用。
3.瘧疾寒熱。該品有解毒截瘧之功,治療瘧疾寒熱,可單以該品研末,于瘧發(fā)前2小時(shí)吞服,或水煎服。
4.脫力勞傷。該品有補虛、強壯的作用,可用治勞力過(guò)度所致的脫力勞傷,癥見(jiàn)神疲乏力、面色萎黃而納食正常者,常與大棗同煮,食棗飲汁;若氣血虧虛,神疲乏力、頭暈目眩者,可與黨參、熟地、龍眼肉等同用。
此外,該品尚能解毒殺蟲(chóng),可用治等瘡癤癰腫、陰癢帶下。
1、《履巉巖本草》:葉:治瘡癬。 [1]
2、《滇南本草》:治婦人月經(jīng)或前或后,赤白帶下,面寒腹痛,日久赤白血痢。
3、《生草藥性備要》:理跌打傷,止血,散瘡毒。
4、《百草鏡》:下氣活血,理百病,散痞滿(mǎn);跌撲吐血,血崩,痢,腸風(fēng)下血。
5、《植物名實(shí)圖考》:治風(fēng)痰腰痛。
6、《偽藥條辨》:治瘰疬。
7、《現代實(shí)用中藥》:為強壯性收斂止血劑,兼有強心作用。運用于肺病咯血,腸出血,胃潰瘍出血,子宮出血,齒科出血,痔血,肝膿瘍等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