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鐘位于足內側,內踝下方,屬于腎經(jīng),該穴位能夠有效調節腎部疾病以及下肢疾病,對于神經(jīng)衰弱,精神病以及癡呆,咽痛,咳血等病癥也有很強的治愈作用,這里就詳細介紹一下大鐘的準確位置及作用吧。
經(jīng)穴定位:在足內側,內踝下方,當跟腱附著(zhù)部的內側凹陷處取穴。
簡(jiǎn)易取穴:正坐或仰臥位,平太溪下0.5寸,在其后下方摸到足后跟骨頭,其內側前方凹陷處即是該穴。

1.大鐘屬腎經(jīng),位于足跟部,為腎經(jīng)絡(luò )穴,與膀胱經(jīng)氣直接相通,腎司二便,膀胱的排尿功能依賴(lài)腎的氣化功能,大腸的通便功也與腎氣的氣化,溫煦,封藏功能有關(guān),所以該穴能通調腎與膀胱二經(jīng)經(jīng)氣,調理下焦氣機,主要用于治療腎氣不足,膀胱失約或氣化失職所致的遺尿,小便淋瀝,癃閉及腎陰虧虛,大腸傳導失職的大便難。
2.腎經(jīng)經(jīng)脈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故本穴能滋腎陰,清虛熱,納肺氣,用于治療肺腎陰虛,肺之肅降功能失常所致的胸悶,氣喘;虛火灼傷肺絡(luò )所致的咳血,及肺腎之陰液不能上承咽喉的咽喉干痛。
3.胞脈系于腎,本穴還可調理腎氣,治療月經(jīng)不調。

【主治病癥】神經(jīng)衰弱、精神病、癡呆、癔??;尿潴留,淋??;哮喘、咽痛、咳血、足跟痛、便秘、口腔炎,食道狹窄、瘧疾。等。
【作用功效】大鐘穴,益腎平喘,調理二便。
【穴位配伍】大鐘穴配行間穴治虛火上炎之易驚善怒;大鐘穴配魚(yú)際穴治虛火上炎之咽痛;大鐘穴配太溪穴、神門(mén)穴治心腎不交之心悸、失眠。

大鐘穴歸屬于足少陰腎經(jīng),為足少陰腎經(jīng)之絡(luò )穴,大鐘穴的主治疾病為:癡呆,癃閉,遺尿,便秘,月經(jīng)不調,咯血,氣喘,腰脊強痛,足跟痛。
大鐘穴位于人體足內側,內踝后下方,當跟腱附著(zhù)部的內側前方凹陷處。
大鐘穴穴位速?。鹤换蜓雠P位,先取太溪穴,由太溪穴向下量0.5寸處,再向后平推,至跟腱前緣可觸及一凹陷,按壓有酸脹感即為本穴。
大鐘穴指壓的小竅門(mén):用指腹按住大鐘穴6秒鐘,然后慢慢松開(kāi),如此反復按壓,有強腰壯腎的功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