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皂甙及鞣質(zhì)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
性鏈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百日咳桿菌、
球菌、綠膿桿菌等均有明顯抑制作用,并能預
防流行性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降低人體咽
喉部帶菌率,為作用較強的廣譜性中藥。
1、食療
金銀花作為食療,民間多有應有,今擇錄一二。
金花花粥
原料:鮮金銀花50g(或干品30g),甘草20g,粳米100g。
制作:金銀花、甘草加水煮1小時(shí),過(guò)濾取汁,加粳米制成粥食用。
功效:消炎、攻毒,可治療瘡熱毒等。
"三鮮"粥
原料:鮮金銀花、鮮扁豆花、鮮絲瓜花各10朵,粳米50g,白糖適量。
制作:上述3鮮花,加水,煎煮10分鐘,過(guò)濾取汁,加米煮粥,白糖調味。
功效:敗火,祛暑,適用于暑傷氣陰。
金銀花綠豆粥
原料:金銀花30g,甘草15g,綠豆100g。
制作:先將金銀花,甘草煎取汁,以汁煮綠豆為粥食用。
功效:適用于熱毒熾盛者。
金銀花茶
原料:金銀花30g,板蘭根20g。
制作:金銀花、板藍根共加水煮30分鐘,以汁代茶,頻飲。
功效:消炎,止痛。適用于腮腺炎并發(fā)熱癥者。
?。?、藥用
性味:金銀花性寒味甘,無(wú)毒,歸肺,胃經(jīng)。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消炎退腫,療風(fēng)除脹之功,主治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扁桃體炎、丹毒瘡癤等癥。
1.局部紅腫熱痛,瘡瘍****毒初起或已成膿而未潰:金銀花15~30g,花粉、當歸、赤芍各9g,貝母、皂刺、白芷各6g,乳香、沒(méi)藥、防風(fēng)、山甲、陳皮各5g,生甘草3g。煎服。(出《外科發(fā)揮》"仙方活命飲")。
2.各類(lèi)療毒、瘟病瘡癤、紅腫脹痛:金銀花、地丁、蒲公英各15g,野菊花12g,天葵子9g,加水煎后,加黃酒二湯匙服,待微汗。(出《醫宗金鑒》"五味清毒飲")。
3.蕁麻疹、神經(jīng)性皮炎、痤瘡:金銀花、丹參、白鮮皮各12g,蟬蛻、當歸、赤芍、防風(fēng)各9g,黃芩、蒼術(shù)、荊芥、紫草各6g,生地15g,煎湯。("白鮮皮湯")?;蝓r金銀花30g(干品20g),水煎服,并外洗,每日服3次。
4.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痛:金銀花、連翹、黃芩、黃柏、大黃、板藍根,制成片劑,每次6片、每日3次,飯后服
5.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熱毒型):金銀花、玄參各30g,當歸15g,甘草9g,煎服。
6.風(fēng)熱感冒、涅病發(fā)熱、頭痛、咳嗽、口干、咽喉腫痛:金銀花、連翹各15g,牛蒡子、桔梗、薄荷各9g,淡豆豉、淡竹葉、甘草、荊芥各6g,蘆根18g,水煎服。
7.急性乳腺炎、乳房紅****熱痛:金銀花16g,蒲公英12g,土貝母9g,生甘草6g,水煎服。
8.急性細菌性痢疾、大便胺盅:金銀花16g,黃芩、赤芍各9g,生甘草6g,水煎服。
9.急、慢性闌尾炎:金銀花24g(重者90g)。水煎服。
1 0.急性單純性閑尾炎:金銀花60~90g,蒲公英30~60g,甘草9~15g。每日1劑,分早、晚二次煎服。
11.出血性麻疹:金銀花、紫草、赤芍、丹皮、生地各9g,生甘草4.5g。水煎服。
12.外傷感染性骨髓炎:金銀花30g,連翹24g,地丁、野葡萄根各15g,黃芩9g,丹皮6g。水煎服。
13.鉤端螺旋體?。?/p>
預防:金銀花、連翹各30g,白茅根60g,黃芩18g,藿香12g。在接觸疫水期內,每日1劑,分3次煎服。
治療:上方減去白茅根30g,加梔子15g,淡竹葉(或竹葉卷心)12g,通草9g,加水煎取汁,每隔4小時(shí)服一次,退燒后,可每隔6小時(shí)服一次。每次150mL,連服3~5日。
14.泌尿道感染:金銀花15g,車(chē)前草30g,旱蓮草30g,益母草30g。每日1 劑,水煎,分2~3次服。熱重于濕者加大金銀花用量;濕重于熱者加大車(chē)前草用量,尿路結石加金錢(qián)草,急性腎炎加石葦?;蚪疸y花15g;,板藍根15g,魚(yú)腥草10g,車(chē)前草、澤瀉、瞿麥各12g,海金沙9g,甘草6g。每日1劑,水煎,分二次服。
15.癰****潰瘍:金銀花30g,花粉、皂刺各12g,白芨、貝母、知母、山甲珠、半夏各6g,乳香3g,煎服
16.急性、亞急性濕疹:金銀花、黃柏、連翹、蛇床子各9g,苦參、黃連、白礬各6g,加水1500mL,煎至500mL,去渣取汁,洗患處,每日1劑,洗2~3次。治療期間,禁用清水和肥皂洗患處,避搔抓,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18。瘀血作痛:金銀花一兩,水煎飲之。(李樓《怪病奇方》)
19.腳氣作痛(筋骨引痛):金銀花為末,每服三錢(qián),熱酒調下。(《衛生簡(jiǎn)易方》)
20.痢疾:金銀花15g,白頭翁30g,水煎服?;蚪疸y花15g,白芍9g,甘草3g,廣木香5g。水煎服。
21.外感所引起的熱病初起:金銀花15g,連翹9g,荊芥3g,薄荷3g,甘草3g,水煎服。
22.乳腺炎膿腫:金銀花、蒲公英、瓜萎、半枝蓮各200g,噴水潮濕,人鍋炒后,紗布包好,熱敷患處,每日1~2次。
23.楊梅結毒:金銀花一兩,甘草2兩,黑料豆2兩,土茯苓4兩,水煎,日1劑,盡量飲。(《外科十法》忍冬湯)
24.利膽湯:柴胡、茵陳、郁金、黃芩、白芍、大黃(后人)各15g,雙花(即金銀花)、大青葉、金錢(qián)草各30g,木香12g,芒硝9g(沖)。一般患者每日水煎1劑,早晚分二次服,病重者,每日2劑,分4次服。
25.小兒麻痹癥:風(fēng)尾草、臭菖蒲、稀薟草、爬山虎、蒼耳草、艾葉、蘇葉、醒頭草、金銀花、馬鞭草、絨麻草、辣蓼草、野菊花、臭母豬梢各適量(計約鮮草500g,干草250g),共加水煮沸,濾液傾倒盆內,加醋100mL,用棉物覆蓋熏蒸,水溫后給小兒洗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