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熱犯肺,肺失清肅,證見(jiàn)咳嗽不爽,痰黃或黃白而稠,伴頭痛鼻塞,口渴咽痛,身熱,汗出不退,微惡風(fēng)寒,舌苔薄黃,脈浮數。
1.枇杷葉膏《丸散膏丹集腋》
[組成]新鮮枇杷葉2500克,薄荷150克,白蜜2500克。
[制法]先將薄荷焙干研成細粉備用,取枇杷葉刷去毛,洗凈,加水適量,煎取藥汁,再加水煎取藥汁,共兩次,合并藥汁,小火濃縮至較稠時(shí),加入白蜜繼續煎至稠厚,再加入薄荷粉迅速攪拌均勻,離火。
[服法]每用一湯匙,開(kāi)水沖服。
[按語(yǔ)]枇杷的果肉、核仁、嫩葉均供藥用,枇杷果肉能生津止渴,枇杷葉及核仁均為有效的祛痰鎮咳藥,配以摯涼發(fā)汗藥薄荷,共同制膏,主治風(fēng)熱感冒所引起的急性咳嗽證。
2.梨膏糖《藥膳食譜集錦》
[組成]鴨梨1000克,百部50克,前胡、杏仁、川貝母、制半夏、茯苓各30克,款冬花20克,生甘草10克,橘紅30克,香櫞10克,白砂糖500克,棉白糖適量。
[制法]先將橘紅、香櫞焙干研成細粉備用,取鴨梨去核切碎,與百部、前胡、杏仁、川貝母、制半夏、茯苓、款冬花、生甘草一起加水適量,煎取藥汁,再加水煎取藥汁,共四次,合并藥汁,小火濃縮至較稠時(shí),加入白砂糖拌勻,繼續煎熬至稠厚時(shí),加入橘紅粉、香櫞粉拌勻,煎至用鏟挑起成絲狀時(shí)離火,趁熱倒入表面涂過(guò)食用油的大搪瓷盤(pán)中,稍冷后分割成100塊,再撒上薄薄的一層棉白糖即成。
[服法]任意食之。
[按語(yǔ)]梨膏糖為民間常用的化痰止咳食品,梨味甘性寒,功能潤肺,配以百部、前胡等眾多止咳化痰藥,則潤燥止咳作用力宏而效佳?!肚逄t院配方》中也有梨膏方,由秋梨20個(gè),紅棗2個(gè),鮮藕3斤,生姜6兩等共取汁熬膏,功能潤肺化痰,但作用略遜于此方。
3.絲瓜花蜜飲《滇南本草》
[組成]絲瓜花10克,蜂蜜適量。
[制法]先將絲瓜花洗凈,放入瓷杯內,沸水沖入,加蓋浸泡10分鐘,調入蜂蜜溶化。
[服法]趁熱頓服,一日3次。
[按語(yǔ)]絲瓜的肉、藤、葉、花、子均有藥效,絲瓜長(cháng)于通乳,藤善治鼻疾,葉治療瘡腫毒,子能驅蛔蟲(chóng),絲瓜花味甘性涼,功能化痰止咳,配以蜂蜜潤肺,主治肺膿瘍、哮
喘、慢性氣管炎等慢性咳嗽痰多者,多驗。如無(wú)絲瓜花,取絲瓜或絲瓜絡(luò )替代也可。
4.止咳藥梨《顏氏驗方》
[組成]生梨一只,麻黃6克。
[制法]將生梨上部切開(kāi),中摟一小穴,后將麻黃插入,加冰糖少許,而后蓋緊隔水蒸15分鐘。
[服法]食梨及汁,一日1~2次。
[按語(yǔ)]麻黃能散肺部風(fēng)寒,生梨甘涼潤肺,兩者入藥,具有肅肺止咳之效,用之多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