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是人體第二心臟,人的雙足具有運行氣血,聯(lián)絡(luò )臟腑,溝通內外,貫穿上下的功能。許多通往全身各處的穴位,大都交會(huì )在足部。雙足有60個(gè)穴位,占全體穴位的1/10?!?/span>
秦敏表示,通過(guò)足浴刺激這些穴位,可使體內外各種器官達到調節其強弱的(陰陽(yáng))效果??蓜e小看這每天短短數十分鐘的泡腳,長(cháng)期堅持下來(lái),有調整血壓、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jìn)新陣代謝的作用。
泡腳是否就是一盤(pán)熱水,泡個(gè)十幾分鐘就完事了呢?秦敏表示,泡腳想要達到效果,是有講究的。如泡腳水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
1.引起心腦等供血不足
水溫太高,雙腳的血管容易過(guò)度擴張,人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尤其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來(lái)說(shuō),無(wú)異于雪上加霜。
2.容易破壞足部皮膚
水溫太高,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zhì)層干燥甚至皸裂。而糖尿病病人泡腳水溫以35℃為宜,以免燙傷皮膚導致感染發(fā)生。
值得注意的是,泡腳這種簡(jiǎn)單的保健方法卻并不是人人適宜。如正處于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或精神緊張、身體過(guò)度疲勞的人并不適宜泡腳。而且不建議飯前飯后1小時(shí)內泡腳,會(huì )影響胃腸消化功能。另外,足部有外傷、水皰、疥瘡、發(fā)炎、化膿、潰瘍、水腫及較重的靜脈曲張的患者也不適宜泡腳。
一些特殊人群,如:妊娠及月經(jīng)期中的婦女,用中藥浴足可能會(huì )刺激到婦女的性腺反射區,從而影響婦女及胎兒的健康。
還有就是患有各種嚴重出血病的人,如:咯血、吐血、便血、腦出血、胃出血、子宮出血及其他內臟出血等,在進(jìn)行足底按摩時(shí),可能會(huì )導致局部組織內出血。切記,服用擴張血管的藥后不能泡腳。
方法:姜活50克,獨活50克,防風(fēng)50克,荊芥50克,紫蘇葉50克。清水2升加材料煲45分鐘,隔渣取液,待溫,浸足20-30分鐘。
功效:有辛溫解表、袪風(fēng)防外感的功效。
方法:吳茱萸40克,夜交藤500克,米醋(白醋)適量。用上述藥煎汁,加入溫水,再加入米醋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1次。吳茱萸溫中,入肝經(jīng)。
功效:有理氣止痛,燥濕作用,夜交藤可養心安神,通絡(luò )祛風(fēng)。該方主治失眠、神經(jīng)衰弱。
方法:牛膝10克,紅花10克,蘇木10克,澤蘭10克,生地10克,川椒10克,葛根15克,細辛6克,伸筋草15克,酸棗仁15克。清水2升加材料煲45分鐘,煎湯涼至45℃左右,泡足20-30分鐘。
功效:該方有舒筋活血、通絡(luò )止痛的功效。主治勞累后引起下肢酸痛、抽筋、肌肉痙攣等癥,無(wú)病亦可起保健作用。
方法:磁石、石決明、黨參、黃芪、當歸、桑枝、枳殼、烏藥、蔓荊子、白蒺藜、白芍、炒杜仲、牛膝各6克,獨活18克。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煮50-60分鐘取汁,待溫時(shí)泡足,每日1次,每次20-30分鐘,1劑藥可用2-3次。
功效:有平肝潛陽(yáng)的功效,主治血壓升高導致的頭痛頭暈、面紅耳赤等癥。
方法:白附子10克,川芎20克,白芷20克,細辛10克,蔥白5根。清水中浸泡5-10分鐘后,煮30分鐘取汁,待溫時(shí)泡足,每日1次,每次10-30分鐘,1劑藥可用1次。
功效:主治頭痛、怕風(fēng)。
TIPS:
沐足后按摩三陰交
三陰交穴為足太陰脾經(jīng)、厥陰肝經(jīng)、少陰腎經(jīng)之交會(huì )穴。專(zhuān)家表示,三陰交區域酸痛是經(jīng)絡(luò )不通的表現,三陰交聯(lián)系脾經(jīng)、肝經(jīng)、腎經(jīng)。
按摩三陰交穴,能健脾胃、益肝腎、調經(jīng)帶,對于中老年人常見(jiàn)的煩躁不安、心悸不寧、失眠多夢(mèng)、善忘等有防治作用,對于女性有保養子宮和卵巢,改善性冷淡,并起到美容、調經(jīng)的作用,還可防治肌膚過(guò)敏、濕疹、蕁麻疹、皮炎等疾病。
定位:三陰交穴位于足內踝尖上緣四指寬,在踝尖正上方脛骨后緣凹陷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