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可分為起始失眠、間斷失眠和終點(diǎn)失眠三種。(1)起始失眠,在開(kāi)始睡眠時(shí)就不能入寐,即不容易睡著(zhù)和睡著(zhù)得慢,到后半夜或將近天亮的時(shí)候才睡著(zhù)。這種前半夜失睡是最普通的一種,大都由于生活緊張、憂(yōu)慮、焦急和恐懼等所引起。(2)間斷失眠,是間歇、中斷和不寧靜的睡眠,常有惡夢(mèng)和夢(mèng)魘發(fā)生。中年人有消化不良者較易產(chǎn)生。(3)終點(diǎn)失眠或早醒失眠,入睡困難但持續時(shí)間不長(cháng),后半夜醒后即不能再行入睡,是高年齡的必然現象,常在血管硬化癥和高血壓癥中遇到,精神憂(yōu)郁癥者常有此類(lèi)失眠發(fā)生。失眠者常伴有頭痛、頭重、頭暈、頭眩、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心跳、手顫、身體衰弱和精神疲乏等自訴。
失眠的病因可歸納為環(huán)境性、身體疾病性和精神性三大類(lèi)。精神性失眠往往以失眠為主要癥狀,長(cháng)期而持續的、緊張而過(guò)度疲勞的工作能產(chǎn)生神經(jīng)衰弱而有失眠的癥狀,但大多精神失眠的病例,不一定有工作過(guò)度的事實(shí)。病人自覺(jué)癥狀的嚴重性,常與客觀(guān)觀(guān)察及檢查不一致,其他輕性精神病如癔病和強迫癥,重性精神病如憂(yōu)郁癥、躁猶狀態(tài)、神經(jīng)錯亂和精神分裂癥等也可有失眠的情況。身體疾病性失眠多由疼痛,不舒服和大腦刺激而致,神經(jīng)痛和神經(jīng)炎、關(guān)節炎、牙痛、膿腫、炎癥、外傷等都可以因為劇痛而不能入睡,或已入睡而痛醒。其他各系統的疾病也都可引起失眠。環(huán)境性原因如溫度不適合、光線(xiàn)太亮、聲音太鬧、臥具不合適等也可造成失眠。
失眠可根據不同的伴隨癥狀及檢查,作出病因診斷。
現代醫學(xué)對失眠的治療,除應用安眠藥、鎮靜藥進(jìn)行對癥治療之外,根據不同的病因診斷給予治療。
中醫對本病素有認識,又稱(chēng)“不寐”“不得眠”、“不得臥”、“目不瞑”等,是指經(jīng)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征的一種病癥。形成失眠的原因很多,思慮勞倦、內傷心脾、陽(yáng)不交陰、心腎不交、陰虛火旺、肝陽(yáng)擾動(dòng)、心膽氣虛,以及胃中不和等因素,均可影響心神而導致不寐,但總是與心、脾、肝、腎及陰血不足有關(guān)。其病理變化,總屬陽(yáng)盛陽(yáng)衰、陰陽(yáng)失交
1.[處方名稱(chēng)]養陰鎮靜丸
[功能主治]功能養陰清熱,寧心鎮靜。主治失眠。
[處方組成]當歸100克、生地50克、茯苓100克、玄參75克、麥冬75克、柏子仁25克、丹參75克、五味子62.5克、黨參100克、桔梗50克、夜交藤50克、珍珠母125克、遠志50克、朱砂12.5克,共為細末,每100克藥粉加蜂蜜110克制成大蜜的,每丸重9克。每次1丸,每日3次,連眼30丸為1療程。
[辨證加減]無(wú)
[療程療效]治療100例,顯效(癥狀基本消失)19例,好轉(失眠多夢(mèng)癥明顯好轉,其他癥關(guān)亦明顯減輕)63例,無(wú)效(大部分癥狀無(wú)進(jìn)步)18例??傆行蕿?2%。
[處方來(lái)源]河北省白求恩醫科大學(xué)第二臨床學(xué)院田鳳蘭等
2.[處方名稱(chēng)]活血眠通湯
[功能主治]功能舒肝寧心,活血安神。主治頑固性失眠。
[處方組成]三棱10克、莪術(shù)10克、柴胡10克、炙甘草10克、白芍10克、白術(shù)10克、酸棗仁12克、當歸15克、丹參15克、茯苓18克、夜交藤24克、珍珠母30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煩燥、舌紅苔黃、脈弧數者加梔子、丹皮各10克;口燥咽干者加點(diǎn)參、麥冬各15克;心氣、心血不足者加黃芪,桂圓肉各12克。
[療程療效]治療頑固性失眠(每晚只能睡眠l一3小時(shí),伴頭昏頭痛、健忘、心慌氣短、體倦乏力等癥)112例,經(jīng)治2~8周后,痊愈3O例,占27%;顯效45例,占40%;好轉29例,占26%;無(wú)效8例,占7%??傆行蕿?3%。服藥時(shí)間最短為1周,最長(cháng)為8周,平均3周。
[處方來(lái)源]湖北省崇陽(yáng)縣中醫院舒盛良
[處方備注]舒氏認為“痰火擾心’為本病的主要發(fā)病機理,然頑固性失眠者多以情志變化、精神刺激為主因。精神抑郁,肝氣不疏,又每與瘀血內阻有一定的關(guān)系。本方以行氣活血、疏肝解郁藥為基礎組成,標本兼顧,氣血同治,心、肝、脾、腎并調,療效較為滿(mǎn)意。
3.[處方名稱(chēng)]百合九味方
[功能主治]功能養心寧神,安臟潤燥。主治以虛為主兼陽(yáng)亢的失眠證。
[處方組成]百合12克、黨參12克、龍齒30克、琥珀粉3克、五味子3克、炙甘草6克、浮小麥30克、紅棗5枚、麥冬12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無(wú)
[療程療效]治療94例,有效87例,無(wú)效7例。
[處方來(lái)源]黃志強
[處方備注]屬濕阻胃呆、氣血瘀滯者忌用本方
4.[處方名稱(chēng)]鎮心安神湯
[功能主治]功能鎮心安神。主治失眠。
[處方組成]生龍骨10一30克、生牡蠣30克、朱茯苓12克、丹參30克、棗仁30克、合歡皮12克、夜交藤30克,水煎服。3天為1療程。
[辨證加減]陰血虛加當歸身、白芍、生地、龍眼肉;氣陰虛加太子參、麥冬、五味子;陽(yáng)虛火旺加生地、麥冬、川連;心火偏亢加川連(或蓮子芯)、黃芩、麥冬;心肝火旺加川連、麥冬、山梔、丹皮;驚嚇加酒炒郁李仁、生龍齒;肝郁加四逆散。
[療程療效]治療嚴重失眠癥157例,顯效98例,占62%;好轉55例,占35%;無(wú)效4例,占3%。
[處方來(lái)源]吳震西等
5.[處方名稱(chēng)]丹棗散
[功能主治]功能養心活血,寧心安神。主治失眠癥。
[處方組成]丹參、炒棗仁務(wù)等分,共碾細末。每服10克,每日2次,第2次于臨睡前半小時(shí)期下。10天為1療程。病情較輕者1~2個(gè)療程,病情較重者可2一4個(gè)療程。
[辨證加減]伴健忘者以遠志10克煎湯送服;伴心悸不安者用龍齒10克煎湯送服;伴頭痛者用菊花10克、川芎10克煎湯送服;伴頭暈者用鉤藤10克、白芍10克煎湯送服。
[療程療效]治療58例(男性28例,女性30例),痊愈41例,好轉10例,無(wú)效7例??傆行蕿?8%。
[處方來(lái)源]安徽省五河縣醫院黃玉桂
[處方備注]棗仁具有寧心安神之功效,據臨床經(jīng)驗研粉吞服,功效強于煎湯服用
6.[處方名稱(chēng)]活血安神方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清心理氣。主治瘀血型失眠。
[處方組成]丹參20一45克、三棱20一45克、香附10一25克、木香10~25克、當歸10一25克、梔子10-20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神經(jīng)官能癥失眠多配合歡皮、夜交藤各10一20克、珍珠母25~40克;精神分裂癥失眠多配礞石、生龍骨、生牡蠣各30~50克、琥珀6-15克;頭痛重加川芎10~20克、柴胡10~15克;癲證配郁金、菖蒲各15~30克:狂證配石膏20~50克、知母20-30克;陰陽(yáng)氣血虛弱者加黨參、黃芪等。
[療程療效]治療120例神經(jīng)官能癥失眠患者,顯效(癥狀消失,能正常工作和學(xué)習)48例,占40%;好轉42例,占35%;無(wú)效30例,占25%;總有效率為75%。治療120例精神分裂癥失眠患者,顯效33例,占27.5%:好轉45例,占很37.5%;無(wú)效42例,占35%??傆行蕿?5%。
[處方來(lái)源]江西省精神病院謝勇
[處方備注]臨床上應用活血化瘀方藥治療失眠較為罕見(jiàn)。謝氏觀(guān)察到本組病例中近50%具有瘀血征象,故方中以丹參、三棱活血化瘀;以當歸養血活血;配用木香、香附行氣,起到“氣行血亦行”的作用,又配以梔子清心瀉火以安心神。本方名由編者所擬。(
7.[處方名稱(chēng)]張氏失眠方
[功能主治]功能養心安神,和中緩急。主治失眠。
[處方組成]炙甘草15克、準小麥60克、紅棗8枚、百合18克、蘇葉4.5克、美半夏9克、茯苓12克、磁石12克(先煎),水煎服。10天為1療程。
[辨證加減]失眠嚴重者加棗仁 15克、秫米18克、夜交藤15克;頭暈或頭痛明顯者加澤瀉12克、白術(shù)12克、川芎1.8克、藁本1.8克、蔓荊子9克;遺精及多汗者加萸肉18克、生龍骨18克(先煎)、生牡蠣18克(先煎);陽(yáng)萎者加仙茅9克、仙靈脾9克、青蔥2根;長(cháng)期低熱者加白薇6克、麥冬9克;手指震顫者加珍珠母30克(先煎)、鉤藤12克;神疲乏力者加黨參12克、五味子4.5克;脘腹飽滿(mǎn)、食欲不佳者加陳皮4.5克、神曲6克。
[療程療效]治療34例,有30例服后,失眠程度及其他自覺(jué)癥狀均有改善或消失,其中服用5一6劑有效者2例,滿(mǎn)1個(gè)療程老18例,近2個(gè)療程者8例,近3個(gè)療程者2例,一般在服藥4一5天開(kāi)始生效。4例無(wú)效。
[處方來(lái)源]浙江省瑞安縣仙巖下林防治站張常春
8.[處方名稱(chēng)]催眠方
[功能主治](l)方功能化痰安神,清心安神;(2)方功能化痰安神,清心滋陰;主治精神病患者失眠。
[處方組成](l)洋金花39克、元胡30克、膽南星36克、遠志45克、菖蒲30克、川芎30克、當歸30克、黃芩30克,研末,去渣,混勻后裝膠囊備用。每膠囊含0.5克。(2)洋金花45克、元胡30克、膽南夏45克、遠志45克、菖蒲30克、川芎30克、玉竹30克、黃芩30克,研末混勻,用60克夜交藤煎至50毫升和上述藥粉混勻后,加工壓制成片劑。每片含量為0.5克。
每日晚間睡前服用(l)方或(2)方,用藥期間停用一切西藥催眠劑,停止睡前注射氯丙嗪、太爾登等抗精神病藥物。服用本方以小劑量(2一3克)開(kāi)始,視治療反應逐漸增量,一般至6-10克以不出現意識障礙等嚴重副作用為度。凡用10克仍不能催眠或出現明顯副作用者,應立即停藥,以無(wú)效統計。通常在達到有效劑量后繼用5一10天,酌情減量或停藥。
[辨證加減]無(wú)
[療程療效]治療110例,顯效(能睡眠8一10小時(shí))67例,良效(能睡眠6一8小時(shí))32例,有效(能睡眠5一6小時(shí))7例,無(wú)效(睡眠不足5小時(shí))4例.總有效率為96.37%。
[處方來(lái)源]山東省淄博市精神病醫院解克平
[處方備注]方中洋金花有鎮靜作用;元胡、川芎活血行氣;遠志安神,交通心腎;膽星化痰;當歸理血;黃芩清熱除煩;菖蒲芳香開(kāi)竅。本方有時(shí)有副作用,為洋金花的抗膽堿能反應,可用毒扁豆堿等藥物相對抗。因精神病患者失眠通用大劑量由精神病藥物使患者安睡,但有時(shí)不能有效地改善癥狀,反而因用量較大而出現一系列并發(fā)癥,如體位性低血壓、心動(dòng)過(guò)速、心律不齊、呼吸抑制、變態(tài)反應等,致使病情加重而復雜化,而本方療效顯著(zhù),副作用小。
9.[處方名稱(chēng)]腦靈湯
[功能主治]功能益氣養血安神。主治失眠。
[處方組成]當歸450克、白芍450克、黃芪450克、懷牛膝450克、棗仁600克、茯苓600克、丹參750克、首烏750克、遠志300克、石菖蒲300克,50%乙醇浸泡2次,每次1周,取浸出液加稀醇至40%濃度備用。用時(shí)加單糖漿稀釋至20%濃度。每日3次,每次口服10毫升。l個(gè)月為1療程。
[辨證加減]無(wú)
[療程療效]當歸450克、白芍450克、黃芪450克、懷牛膝450克、棗仁600克、茯苓600克、丹參750克、首烏750克、遠志300克、石菖蒲300克,50%乙醇浸泡2次,每次1周,取浸出液加稀醇至40%濃度備用。用時(shí)加單糖漿稀釋至20%濃度。每日3次,每次口服10毫升。l個(gè)月為1療程。
[處方來(lái)源]趙翕平。
10.[處方名稱(chēng)]夜合湯
[功能主治]功能補血養心,定神鎮靜。主治失眠。
[處方組成]夜交藤30克、合歡皮30克、桑椹子櫓湛克,徐長(cháng)卿30克、丹參15克、五味子4克。甘草3克,每日1劑,加水煎成100毫升,睡前1小時(shí)服完。
[辨證加減]心脾兩虧者加黨參30克;心膽氣虛者加酸棗仁9克;心腎不交者加黃連6克。
[療程療效]治療40例,痊愈(能睡7一8小時(shí))34例,好轉(能睡4一6小時(shí))6例。
[處方來(lái)源]江西省奉新縣中醫院余克涌
失眠,中醫稱(chēng)“不寐”或“不得臥”,即因本身原因而引致的睡眠不足,表現為入睡困難,時(shí)常覺(jué)醒及(或)晨醒過(guò)早。按其發(fā)病原因可分為四種類(lèi)型,一是身體原因,如疼痛和咳嗽引起;二是生理原因,如生活工作環(huán)境變化,三為精神原因,如興奮和焦慮引起;四為藥物原因,如應用某些興奮劑。治療關(guān)鍵在于針對病因,可輔以下法:
1 .大棗蔥白湯治失眠
[方 劑] 大棗15個(gè),蔥白8根,白糖5克。
[制用法] 用水兩碗熬煮成1碗。臨睡前頓服。
[功 效] 補氣安神。用治神經(jīng)衰弱之失眠。
[驗 證] 肖x,男,43歲,長(cháng)期失眠,在醫學(xué)雜志上發(fā)現此方,后用之失眠癥治愈。
[備 注]臨睡前用熱水燙腳,多泡些時(shí)間,水涼再加熱水,隨燙隨飲大棗蔥白湯,療效更好。用法改用沖雞蛋湯熱飲,亦有功效。
2 .蝗蟲(chóng)粉補虛治失眠
[方 劑] 蝗蟲(chóng)。
[制用法] 蝗蟲(chóng)去足、翅,焙燥研粉。每日服10克,分2或3次飯后服。
[功 效] 用治神經(jīng)衰弱、肺結核、咳喘等。
[驗 證] 《老年報》 介紹,效果理想。
3 .食醋鎮靜安神治失眠
[方 劑] 醋(陳醋或香醋)。
[制用法] 用10毫升食醋,調在一杯溫開(kāi)水中喝下。每日睡前l(fā)小時(shí)飲用。
[功 效]食醋能誘發(fā)機體產(chǎn)生一種叫5-羥色胺的物質(zhì),有良好的鎮靜催眠作用。
[驗 證] 讀者反映效果很好,值得推廣。
4 .大蔥治失眠
[方 劑] 大蔥(取白)150克。
[制用法] 將大蔥白切碎放在小盤(pán)內,臨睡前把小盤(pán)擺在枕頭邊,便可安然人夢(mèng)。
[功 效] 用治神經(jīng)衰弱之失眠。
[驗 證] 據《老年報》介紹,讀者多次反映效果滿(mǎn)意。
5 .半夏苡仁治失眠
[方 劑] 法半夏、苡仁各60克。
[加 減]心脾虧虛加黨參,心陰不足加麥冬,痰熱擾心加黃連,胃中不和加神曲。
[制用法] 濃煎,臨睡服下。
[驗 證] 1 .我采用《新中醫》1983年第11期“半夏秫米湯加味治療失眠”一文的方法,近半年來(lái)治療25例失眠患者(其中心脾虧虛13例、心陰不足6例、痰熱擾心3例、胃中不和3例),最短3天,最長(cháng)1年余;服藥少則1劑病程,多則5 劑。顯效18 ,好轉7 例,病例:張某,男,45歲,干部,1984年2月15日診,失眠半年多,每晚最多能睡2-3小時(shí),常常徹夜難眠,屢服中藥無(wú)效,又不愿服安眠藥。辨證屬痰熱擾心。即處以薏苡仁、半夏各60,川黃連15克。服藥當晚即能安靜人睡。再服2劑,不再失眠。追訪(fǎng)3個(gè)月,亦未見(jiàn)失眠,患者高興地感謝我,我則認為應感謝《新中醫》。來(lái)源《新中醫》1984年第10期。
2 .讀貴刊1983 年11期“半夏秫半湯加味治療失眠”一文后,頗受教益。筆者曾治6例失眠患者,按原方加減投服,確有顯效。病例:夏xx,女,46歲,工人,1986年4月2日診。失眠1年余,常每晚只能睡2-3小時(shí),且多夢(mèng);近因上晚班,白天更難人睡。神疲,面色無(wú)華,舌淡苔白膩,脈沉緩。予制半夏、薏苡仁各60克,黨參30克,3劑。服后能熟睡5-6小時(shí)。再予3劑,諸癥消失。
[備 注]半夏秫米湯是和胃的主方。其方由半夏秫米二藥組成。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載:半夏除“目不得睽”,吳鞠通謂:“半夏逐痰飲而和胃,秫米秉燥金之氣而成,故能補陽(yáng)明燥令之不及而滲其飲,飲則胃和,寐可立至?!爆F代藥理研究證實(shí):法半夏對中樞神經(jīng)有良好的鎮靜和安定作用。因藥房不備秫米,遵吳鞠通意,用薏苡仁代之。
6 .桑椹糖水治神衰失眠
[方 劑] 鮮???00克,冰糖10克。
[制用法] 加水共煎煮。以糖調飲。
[功 效]補肝益腎。用治神經(jīng)衰弱之失眠、習慣性便秘等。
[驗 證] 經(jīng)試療10例,均見(jiàn)效。
[備 注]《隨息居飲食譜》說(shuō),此方還有滋肝腎、充血液、祛風(fēng)濕、健步履、熄虛風(fēng)、清虛火等功效。
7 .核桃芝麻丸溫補肝腎虛
[方 劑]核桃仁、黑芝麻、枸杞子、五味子、杭菊花各等份,蜂蜜適量。
[制用法] 共搗爛,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15克,每次1丸,每日3次,空腹服。
[功 效] 滋陰,清熱。治療頭暈、眼花,失眠。
[驗 證] 讀者多次反映效果理想。
8 .酸棗仁粥治療心悸失眠
[方 劑] 酸棗仁5克,粳米100克。
[制用法] 酸棗仁炒黃研末,備用。將粳米洗凈,加水煮作粥,臨熟,下酸棗仁末,再煮??崭故持?。
[功 效] 寧心安神。用治心悸、失眠、多夢(mèng)。
[驗 證] 和x,男,68歲,長(cháng)期失眠,后用上方,治愈。
9 .糖漬龍眼養心安神
[方 劑] 鮮龍眼500克,白糖50克。
[制用法]將鮮龍眼去皮和核,放入碗中,加白糖,上籠蒸,晾3次,致使色澤變黑。將變黑的龍眼拌白糖少許,裝人瓶中即成。每次服龍眼肉4粒,每日2次。
[功 效]養心安神。適用于病后體弱及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心悸、健忘等。
[驗 證]《健康報》介紹該方效果理想。
10、藥物泡腳促睡眠:龍骨、夜交藤、生牡蠣、合歡皮各24克,菊花15克,加水煎兩次,每次20分鐘,取藥汁300毫升,加適量溫開(kāi)水,每晚泡腳15分鐘后入睡。
11、治健忘偏方:拇指壓在手腕橫紋處,左右按摩數次。
12、治頭暈偏方:將2個(gè)生豬耳朵煮熟,每個(gè)豬耳朵后面都一塊骨頭,稱(chēng)為豬精,將這兩個(gè)豬耳朵里的豬精取出,焙成黃色,研成面,患者用水全部服下。一般患者,吃一次就好。如若嚴重,可加吃一次。
藥理:腦中風(fēng)后頭暈,稱(chēng)為腦血管性眩暈,又稱(chēng)中樞性眩暈。病因是中風(fēng)后,造成腦血管循環(huán)障礙,腦供血不足。豬精,是豬耳朵靠近豬頭部位的一塊指甲蓋大小的骨頭,獻方人稱(chēng),豬精可改善腦血管循環(huán)。
提示:腦血栓后,頭部眩暈,可能是腦血栓再次發(fā)作的前兆。只不過(guò)是因個(gè)人體質(zhì)原因,有人發(fā)病較早,有人發(fā)病較晚。所以,腦血栓后,一定要治療頭暈,以免對病人造成不可預知的傷害。
13、治興奮型神經(jīng)官能癥:燈心草3扎,淡竹葉10克,夜交藤15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5天為一個(gè)療程。
14、治虛煩不眠方:燈心草30克,綠豆60克,糯米10克,冰糖10克。先將糯米炒焦,與綠豆同煮沸,再放入燈心草,煮至綠豆爛時(shí),撈出燈心草,放入冰糖溶化。晚上臨睡前30分鐘飲之,日1次,10天為一療程。
15、治失眠偏方:丹參30克,加水300毫升,文火煎30分鐘,去渣,加冰糖適量,再稍煮片刻,分2次服用。
16、治神經(jīng)性耳鳴偏方:葛根18克、甘草3克。上藥用水煎服,日一劑,15天為一個(gè)療程。一般患者一個(gè)療程見(jiàn)效。
藥理:神經(jīng)性耳鳴,是內耳出了問(wèn)題。內耳是發(fā)聲的“工廠(chǎng)”,可讓大腦正常聽(tīng)到聲音。當它出現問(wèn)題后,會(huì )產(chǎn)生一些“副產(chǎn)品”,導致耳內嘈雜。
在臨床上治療此病,經(jīng)常采用擴張血管的藥物。在本方中,葛根里含有異黃酮類(lèi)化合物,這種物質(zhì),可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而甘草,具有補脾益氣、調和百藥的作用。
提示:患者如第二次犯神經(jīng)性耳鳴的毛病,可加倍方中的藥量。但是,葛根不能超過(guò)40克,甘草不能超過(guò)6克。否則會(huì )出現副作用。
17、治神經(jīng)衰弱偏方:豬腦1兩,加入適量蜂蜜調成羹,蒸熟后,患者一天吃一次,連吃5—10天。
18、治重癥失眠方:徐長(cháng)卿500克,曬干,研細末,每次10克,沸水沖泡代茶,頻頻飲用。日2次,30天為一個(gè)療程。
19、治失眠、健忘方:遠志12克,百合20克,酸棗仁20克,黃連10克,大棗10枚,浮小麥30克,甘草10克,伏神10克,生龍骨30克(先煎),丹皮15克,阿膠10克,(烊化),當歸6克,半夏5克。水煎服,日一劑。
20、栗子粥緩解睡眠方:栗子10個(gè),龍眼肉15克,大米50克,糖適量。將栗子洗凈泡3小時(shí),剝殼備用。鍋中加水適量,放入大米和栗子大火煮開(kāi),改小火煮40分鐘,放入龍眼肉和糖繼續煮10分鐘。此粥有助睡眠,防治腰酸腿痛。
21、治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驗方:黃豆、米糠各150克,將黃豆炒熟,磨成細粉,與米糠拌勻。每餐取10克,用水調成餅,加少量食油,置于待蒸的飯面上,隨飯蒸熟,餐前服下。每日3次,10天為一療程。
22、治失眠偏方:取重250克的甲魚(yú)1只,去甲及內臟,洗凈切塊,加水煮沸,添進(jìn)百合30克、大棗30克,再煮至紅棗酥軟、龜肉爛熟,酌加冰糖調味,吃肉喝湯,一天吃完。經(jīng)常食用,效果良好。
23、治失眠偏方:取飽滿(mǎn)新鮮的枸杞子,洗凈后浸泡在蜂蜜中。一周后,患者每天早、中、晚各服一次。一次服枸杞子15粒,同時(shí)服用一些蜂蜜(槐藥蜜)。獻方人用此方治好了母親多年的失眠癥。
藥理:精神緊張、興奮、抑郁、恐懼、焦慮、煩悶等精神因素,??梢鹗?。而枸杞子是一位常用的補肝益腎中藥,含有豐富的營(yíng)養物質(zhì)。常食枸杞子,可讓身體各項指標趨于平衡,這對調節人體精神狀態(tài),有極大好處。而蜂蜜好處更是不言而喻。它可有效活化人體的一切器官和組織的正常運行。
神經(jīng)衰弱等原因導致的失眠、心煩心悸等
24.養心安神枕:夜交藤200克,合歡花60克,棗仁、柏子仁、五味子各30克,夏枯草100克,浮小麥100克,丹參100克,做成藥枕使用!
25.外敷肚臍之失眠的藥方:
遠志15,石菖蒲15,朱砂5,炒棗仁20,生牡蠣15,膽南星15,半夏15,龜板15,丹參15。以上計量均為“克。把這些藥合并后碎成粉末,再用老陳醋調成糊狀敷用在肚臍眼處。上兩方經(jīng)驗證有顯效!
26.失眠. 藥物:枸杞30g,炒棗仁40g,五味子10g。 主治:失眠。 制法:上藥3味和勻,分成5份。用法:每日用藥1份,置于茶杯中,開(kāi)水浸泡,當茶頻頻飲之?;蛉诊?次,每次至少50ml 。驗案:寧某某,男,45歲?;夹膭?dòng)悸,發(fā)作無(wú)時(shí),夜寐不安,倦怠乏力,面色微黃,形體消瘦,舌無(wú)苔,脈結代,每分鐘心臟早搏八九次。予上方,囑當茶飲。3天后脈律轉齊,睡眠亦安。服藥1月,諸癥皆除。按語(yǔ):本方以藥代茶頻飲,既可免去煎藥之勞,亦可達到治療之效,且服用方便。其適應癥為心血不足,腎陰虧損之失眠,可見(jiàn)虛煩心悸,夜寐不安,夢(mèng)遺健忘,舌紅少苔,脈細數。方用棗仁、枸杞子補肝腎,養心血;五味子斂心氣,滋腎水。全方藥少力專(zhuān),滋補肝腎,養血安神。運用本方,可根據不同情況,適當調整用量或加減藥味。如心律不齊,而失眠較輕者,棗仁、枸杞子量宜相同;單純失眠者棗仁量宜大;胃酸過(guò)多者,可去五味子,加白豆蔻5g。服藥時(shí),可適當加入白糖或麥乳精以調味
27.嚴重失眠的治療
中醫藥方,大人參50克,黃芪40克,.柏子仁50克,夜交藤45克,琥珀45克,川丹參60克,酸棗仁克50,茯神50克,熟地45克,山藥30克,朱砂25克,磁石60克,遠志50克,建曲50克,石菖蒲古60,合歡皮45克,五味子45克,龍齒50克,東阿膠60克-使用方法,共研面,開(kāi)始幾天每次10克,每天四次,溫開(kāi)水送服,數小時(shí)后能立即入睡,-主治一切頑固性嚴重失眠病-癥
28.內治偏方;
1.氣血兩虛型:心悸失眠,肢倦乏力,頭暈眼花。選方:
①歸脾丸(成藥),每次10克,每日3次。
②養血安神片(成藥),每次5片,每日3次。
③夜交藤30克,炒棗仁15克,茯神12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④浮小麥30~120克,大棗15~30克,甘草6~15克,水煎40分鐘,每天1劑。
⑤龍眼肉10克,酸棗仁10克(布包),芡實(shí)15克,煎煮至芡實(shí)開(kāi)花,去酸棗仁,喝湯食米。
⑥核桃仁50克,搗碎,大棗10枚,與大米或糯米共煮粥,可常服用?;蜻€可加白木耳、百合、枸杞同煮。
2.陰虛火旺型:心煩不眠,口干舌燥。選方:
①天王補心丹(成藥),每次10克,每日2次。
②珍珠母30克(先煎),生地黃30克,百合20克,水煎服。
③生百合60~90克,蜂蜜1~2匙,拌勻蒸熟。臨睡前服用,但注意不要吃得太飽。
④糯米100克,薏苡50克,紅棗10枚煮粥,每晚服用。
3.民間小驗方:
①酸棗仁15克,焙焦為末,煎水服,每日1次。
②蓮子心30個(gè),將蓮子心煎水,加入少許鹽,每晚臨睡前頓服。
③珍珠母6克,研細末,每服0.2克,每晚睡前服。
④五味子150克,當歸120克,大棗60克,用低度酒浸泡10天,每晚睡前服1~2杯。
⑤桑椹15克,煎水服,每日2次。
⑥夜交藤60克,大棗60克,水煎服。
⑦花生葉25~50克,水煎,睡前服。
⑧五味子6克,茯苓、菟絲子各10克,水煎去渣,加蜂蜜。每日1劑,每天服用2~3次。適用于神經(jīng)衰弱、心悸不眠。⑨遠志、五味子各等份,研細末,每晚睡前服1克。
⑩五味子10克,白酒100克,可按此比例配伍,浸泡7天,每天可飲酒2~
失眠常用有效驗方偏方
失眠
失眠指以經(jīng)常不得入眠為特征的一種病證。究其原因,有因思慮過(guò)度所致者,有因其它病引
起者。常用的有效的驗方、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面粉、雞蛋各500克,棗泥30克,蓮肉100克,白糖650克,菜油20克。將干蓮肉去心,放入鍋
內,加清水煮熟至粘軟,再以潔白布包蓮肉,揉爛成泥;將雞蛋打入盆內,用撣蛋器撣成稀
糊時(shí),加入白糖,撣約35分鐘,待蛋漿由淡黃轉變?yōu)榘咨珪r(shí),將面粉、蓮肉泥撒入,調和均
勻待用。將蒸籠墊上干凈紗布,放入木制方形框,抹上菜油后,倒人蛋漿的二分之一,用鐵
瓢舀人方形框內搟平,再倒人余下的蛋漿搟水,人籠蒸熟,用小刀切成長(cháng)條方塊即成,作早
點(diǎn)食之。
本方健脾補心,養血安神,適用于心脾血虧所致的失眠。
[方二]
黃連10克,生白芍20克,鮮雞蛋(去蛋清)2枚,阿膠50克。先將黃連、生白芍加水煮取濃汁的
150毫升,然后去渣。再將阿膠加水50毫升,隔水蒸化,把藥汁倒入以慢火煎膏,將成時(shí)放
入蛋黃拌勻即可。每服適量,每晚睡前服1次。
本方交通心腎,適用于心腎不變之不寐。
[方三]
酸棗仁75克,乳香30克,蜜60毫升,牛黃O.5克,糯米50克,朱砂15克。將藥為極細末和
勻,用酒5毫升,和蜜等一處,慢火煎如稀餅。不計時(shí)候,以溫酒下15克許。
本方實(shí)膽安神,適用于膽虛不眠。
[方四]
半夏15克,秫米50克。用河中長(cháng)流水、澄清,取清液煮秫米、半夏為粥樣,但吃時(shí)去渣,只
吃其汁一小杯。1日3次,連服3天,以見(jiàn)效為止。
本方祛痰降逆,和胃,調陰陽(yáng),適用于因痰滯胃致陰陽(yáng)失調的失眠。
[方五]
黨參12克,黃芪15克,白術(shù)、茯神各9克,炒棗仁10克,桂圓肉12克,木香8克,甘草6克,當
歸9克,遠志6克,生姜3片,大棗5枚。水煎服,1日1劑,早晚服。
本方補益心脾,養血安神,適用于心脾血虛所致的失眠。
[方六]
黃連12克,朱砂15克,生地黃、當歸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劑,早晚服。
本方清心、育陰、安神,適用于心腎不交所致的失眠。
[方七]
茯苓15克,茯神12克,遠志、人參各10克,石菖蒲12克,龍齒6克。水煎服,1日1劑,早晚
服。
本方益氣鎮驚,安神定志,適用于心膽氣虛所致的失眠。
[方八]
茯神10克,山楂9克,伏苓12克,半夏9克,陳皮10克,連翹6克,萊菔子15克。水煎服,午晚
飯后服。
本方健牌和胃,化滯消食,適用于胃氣不和所致的失眠。
[方九]
桂圓肉100克,60度白酒400毫升。將桂圓肉放在細口瓶?jì)?,加人白酒,密封瓶口,每日振搖
一次,半月后可飲用。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適用于虛勞衰弱、失眠、健忘、驚悸等
癥。
本方出自《萬(wàn)氏家抄方》,原方用于“溫補脾胃、助精神”,為治療虛勞、心悸的常用方。品
名為后加。
方中桂圓味甘性溫,能補益心脾,養血定神,對神經(jīng)性心悸有一定療效。配合白酒,通經(jīng)
絡(luò ),行藥力,使之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本方對內有痰火及濕滯停飲者忌服。
[方十]
大棗5枚,粟米50克,茯神10克。先煎煮茯神,濾取汁液,以茯神液與大棗、粟米同煮為
粥,每日2次,早晚服食。
本方健脾養心,安神益志,凡心脾兩虛,驚悸怔忡,失眠健忘,精神不集中者皆適用。
[方十一]
鮮百合30克,糯米80克,冰糖適量。將百合剝成瓣,洗凈,備用。糯米如常法煮粥,米將熟
時(shí)加入百合煮至粥成,人冰糖調味。每日2次,早晚溫熱服食。
本方潤肺止咳,寧心安神,適合于心肺兩虛引起的咳嗽,虛煩、驚悸、失眠多夢(mèng)者服用。
[方十二]
鮮藕1節,梨1只。取鮮嫩白藕1節,洗凈,去藕節及外皮,切碎。梨去皮,核、切碎,分別
用潔凈紗布絞取汁液,兩汁合并。
本方清熱化痰,除煩安神,經(jīng)常飲用本品,可改善熱癥失眠者的睡眠狀況,對上焦痰熱所致
的心煩口渴,咳嗽咯痰,夜不成寐者效果尤為顯著(zhù)。
[方十三]
梨3枚,沙糖25克。將梨洗凈,去皮,切片,加水煎煮20分鐘,以沙糖調味,分2次服用,飲
湯食梨。
本方清熱化痰,和中安神,適用于痰熱擾心或熱病津傷,心失所養的失眠、煩悶之癥。
[方十四]
干百合50克,面粉200克,水適量。
百合磨成粉,加水、面粉,和而作餅,烙熟,經(jīng)常食用。
本方健脾養心,清熱安神,凡心悸、心慌、失眠、健忘、食少、倦怠屬心脾兩虛,心神不寧
者,宜用本品。百合性質(zhì)平和常人久服,可起到保健延年的作用。
[方十五]
甘草10克,大棗5枚,小麥10克。甘草、小麥與大棗以冷水浸泡后,用小火煎煮,半小時(shí)為
一煎。共煎煮2次,合并煎液,每日2次,早晚溫服,喝湯食棗。
本方養心安神,和中緩急,凡心氣不足陰虛血少,肝氣郁滯所致的失眠盜汗,精神恍惚,煩
躁不安,悲傷欲哭者皆可食用本晶。
[方十六]
豬心1枚,蔥白適量,枸杞菜250克,豆豉適量。將豬心洗凈血污,切成細丁狀,枸杞菜、蔥
白切碎,豆豉放人鍋內,加清水、煮取豉汁。豬心、枸杞菜、蔥白放入豉汁中,加黃酒、食
鹽、小火煮作羹食。佐餐食用。
本方補心安神,清熱除煩,適用于心血不足兼有熱象而導致的失眠者食用。
[方十七]
大棗20枚,蔥白10克。將大棗洗凈,劈開(kāi),與蔥白一起人鍋,加水煎煮,煮開(kāi)15-20分鐘后
取下,濾取湯液;每晚1次,溫熱飲服。
本方補中益氣,養血安神,適用于心脾兩虛,心慌無(wú)力,食少倦怠、煩悶不得眠者食用。
[方十八]
炒酸棗仁3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酸棗仁搗碎,用紗布袋包好,與粳米同煮為粥,粥成
時(shí)去掉酸棗仁袋,加入白糖調味,或以酸棗仁煎液,煮末為粥。每日1次,晚飲或臨睡前服
食。
本方養肝寧心,安神斂汗,凡心肝血虛,夜臥虛煩不得眠者均可食用。
29.失眠健忘藥酒
竹葉酒
配方:淡竹葉150克,糯米1斤,甜酒曲適量。
龍桂養血安神酒
配方:龍眼肉300克,桂花120克,白糖240克,白酒4000克。
益智聰明酒
配方:遠志15克,熟地30克,菟絲子15克,五味子15克,石菖蒲15克,川芎10克,地骨皮30克,米酒3斤。
麥冬補心酒
配方:麥冬60克,柏子仁30克,茯苓30克,當歸30克,桂圓肉50克,生地30克,米酒5斤。
六味枸杞酒
配方:枸杞子60克,熟地60克,茯神20克,檀香2克,何首烏60克,夜交藤30克,米酒4斤。
酸棗仁煎酒
配方:酸棗仁50克,乳香50克,牛黃0.3克,朱砂5克,蜂蜜120克,糯米150克,米酒300毫升。
茯神甘草酒
配方:茯神90克,人參45克,陳皮30克,炙甘草20克,生姜30克,炒棗仁120克,青皮20克,當歸30克,白酒5斤。
雞子阿膠酒
配方:雞蛋黃4只,阿膠30克,黃酒500毫升。
靈芝丹參酒
配方:靈芝30克,丹參10克,三七5克, 米酒500毫升。
讀書(shū)丸浸酒
配方:遠志18克,熟地18克,菟絲子18克,石菖蒲12克,川芎12克,地骨皮24克,白酒600毫升。
孔圣枕中酒
配方:酥龜版60克,生龍骨60克,遠志60克,菖蒲60克,黃酒適量。
桂圓酒
配方:桂圓肉250克,白酒400毫升。
五味子酒
配方:五味子200克,白酒400毫升。
地黃酒
配方:熟地24克,枸杞子12克,何首烏12克,薏苡仁12克,沉香末1克,龍眼肉10克,陳年米酒3斤。
熙春酒
配方:豬板油500克,枸杞子、桂圓肉、女貞子、仙靈脾、生地黃、綠豆各120克,白酒8斤。
30.失眠食療方
【樟茶鴨子】
配方:肥鴨1只(約1500克),樟木屑100克,茶葉50克,川貝母10克。
制法:將鹽、花椒、川貝母研粉,遍搽鴨子內外,腌漬2小時(shí),將大鐵鍋置旺火上,蔥平鋪鍋底,再將樟木屑、茶葉混合鋪上,將鴨子放置木架上,離樟木屑茶葉末混合物寸許,加蓋,熏10分鐘,將鴨子翻身再熏,呈黃色時(shí)取出,上蒸籠,加姜塊,蒸至八成熟,取出瀝干水分,再放人植物油內煎炸,至黃褐色時(shí),撈出,切塊裝盤(pán),撒上花椒粉、味精即可食用。
功效: 健脾化痰,寬胸理氣。
用法: 佐餐食用。
【杏仁糊】
配方: 杏仁10克,面粉100克。
制法: 杏仁去皮尖,研成粉狀入鍋,加水適量煮熬10分鐘左右,再將面粉用涼水調成糊狀,倒入鍋內,煮開(kāi)即可。
功效: 宣肺化痰。
用法: 每日1~2次,每次1小碗,可作點(diǎn)心。
【丹核佛片湯】
配方:核桃仁5個(gè),佛手片6克,丹參15克,白糖50克。
制法: 將丹參、佛手煎湯,核桃仁、白糖搗爛如泥狀,加入丹參、佛手湯中,用文火煎煮10分鐘即成。
功效: 疏肝理氣,解郁安神。
用法: 每日2次,連服數日。
【玫瑰花烤羊心】
配方: 鮮玫瑰花50克,羊心50克。
制法:先將鮮玫瑰花50克(或干品15克)放入小鍋中,加食鹽、水煎煮10分鐘,待冷備用。再將羊心洗凈,切成塊狀,穿在烤簽上,邊烤邊蘸玫瑰鹽水,反復在明火上炙烤,烤熟即食。
功效: 舒肝解郁,補心安神。
用法: 可作點(diǎn)心食用。
【棗仁煎百合】
配方: 鮮百合500克;酸棗仁15克。
制法: 先將鮮百合用清水浸泡24小時(shí),取出洗干凈。然后將棗仁炒后,加適量水,煎后去渣,入百合煮熟即成。
功效: 養血安神。
用法: 每日2次。吃百合喝湯,每次1小碗。
【桑椹茉莉飲】
配方: 桑椹20克,百合20克,茉莉花5克。
制法: 桑椹、百合濃煎,將沸湯倒入裝茉莉花之容器中,加蓋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 補血安神開(kāi)郁。
用法: 每日1劑,分早晚服食。
【阿膠佛手羹】
配方:阿膠5克,佛手片10克,柏子仁15克,雞肝1具,冰糖20克。
制法:柏子仁炒香研粉,阿膠加水烊化,佛手片、冰糖加水煮開(kāi),雞肝捏爛,粗布包裹,在佛手冰糖開(kāi)水中用勺來(lái)回擠壓,再倒入已烊化的阿膠中,兌入柏子仁粉,攪勻即可食用。
功效: 補血養血,安神除煩。
用法: 作早晚餐食用。
【糯米小麥粥】
配方: 糯米50克,小麥米50克。
制法: 上二物加水適量同煮成粥,加適量白糖或紅糖調味即可。
功效: 補脾胃,益心腎,安心神。
用法: 每日1次,晚臨睡前服食。
【安神梨甑】
配方: 雪梨2個(gè),炒棗仁10克,冰糖15克。
制法:雪梨在靠近蒂處用刀切下,將核挖出,拓寬四周,即成“梨甑”,把棗仁、冰糖入“甑”內,將梨蒂蓋合,竹簽插牢,蒂向上平放碗中蒸熟為度。
功效: 滋陰養液,養心安神。
用法: 隨意食之。
【竹葉蓮桂羹】
配方:新鮮苦竹葉50克,蓮子20克,肉桂2克,雞蛋1個(gè)。
制法:竹葉、蓮子熬水,蓮子煮熟,肉桂細研成粉,雞蛋打散,將竹葉、蓮子水(沸水)倒入打散的雞蛋內,即入肉桂粉,攪拌均勻,根據喜好調味。
功效: 安神,交通心腎。
用法: 作早晚餐服用。
【核桃杞子煲雞蛋】
配方: 枸杞子10克,核桃仁15克,雞蛋2個(gè)。
制法: 三物共放煲內,加清水500毫升同煲,蛋熟后取出去殼,再煲3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 滋補肝腎,安神寧志。
用法: 飲湯吃蛋,每日1次。
【咸鴨蛋牡蠣粥】
配方: 咸鴨蛋2個(gè),牡蠣100克,粳米100克。
制法: 先將牡蠣加水1000毫升煎煮,去渣取汁,以藥汁同鴨蛋及粳米同煮成粥;調味食用。
功效: 補肝腎,養心神。
用法: 作早晚餐用,可常食。
【白鴨冬瓜湯】
配方:白鴨1只,茯神30克,麥冬30克,冬瓜500克。
制法:茯神、麥冬用紗布包后放入洗凈的鴨腹內,加水1000~1500毫升,先煮30~40分鐘,然后添放冬瓜,煮至鴨肉熟透,冬瓜爛熟,用鹽、味精調味。
功效: 寧心清熱,滋陰安神。
用法: 吃鴨肉和冬瓜,喝湯汁,分2~3餐食完,可常食。
【蛤肉百合玉竹湯】
配方: 蛤蜊肉50克,百合30克,玉竹20克。
制法: 將上三物洗凈共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湯。
功效: 養陰除煩。
用法: 可佐餐或作點(diǎn)心食用。
【雙仁粥】
配方:酸棗仁、柏子仁各10克,紅棗5枚,粳米100克。
制法: 先煎酸棗仁、柏子仁、紅棗,取汁去渣,同粳米煮粥,粥成調入紅糖稍煮即可。
功效: 健脾益氣,補血養心。
用法: 每日1~2次,空腹溫熱食。
【龍眼洋參飲】
配方: 龍眼肉30克,西洋參10克,白糖10克。
制法: 將三物放入帶蓋的碗中,置鍋內隔水反復蒸之到成膏狀。
功效: 補脾養心,益氣養陰。
用法: 每晚服用1次,每次1匙。
【龍眼棗仁飲】
配方: 龍眼肉10克,炒棗仁10克,芡實(shí)12克。
制法: 三物合煮成汁。
功效: 補脾安神。
用法: 每日1劑,分早晚服食。
【仙傳茯苓糕】
配方: 大個(gè)白茯苓2000克,蜂蜜200克。
制法:將大個(gè)或整塊白茯苓入蒸籠里悶蒸,大火蒸3小時(shí)以上取出日曬1天,再蒸再曬,如此重復蒸九次。在最后一次蒸過(guò)后,趁熱用刀切成薄片,曬干為度,收貯于瓷缸中,服時(shí)蘸蜂蜜。
功效: 安神益智。
用法: 隨意食用,或作點(diǎn)心食用。
【龍眼蓮子羹】
配方:龍眼肉20克,蓮子(去衣)20克,百合20克,冰糖20克。
制法: 先用開(kāi)水浸泡蓮子,脫去薄皮,百合洗凈,開(kāi)水浸泡。將龍眼肉、蓮子、百合、冰糖放入大碗中,加足水蒸透,即可食用。
功效: 補益心脾。
用法: 早晚服用或作點(diǎn)心服食。
二仁粥:取柏子仁15克,炒酸棗20克,粳米100克。先將柏仁、棗仁搗碎,和粳米一同煮
粥,待粥將熟時(shí)加入適量蜂蜜,再煮一二沸,睡前服食。柏子仁有養心安神之功,酸棗仁補
益肝膽,滋養心脾,現代藥理研究證實(shí),酸棗仁有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而呈現鎮靜和催眠作
用。此粥適用于失眠伴多夢(mèng)易醒,膽怯心悸,屬心膽氣虛者。
桂圓蓮子粥:取桂圓肉(龍眼肉20克),蓮子30克,大米100克。將蓮子搗碎,和桂圓肉、
大米煮成粥,臨睡前兩小時(shí)服食。桂圓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蓮子補脾、養心、益腎。此
粥對心脾兩虛失眠兼心悸健忘、神疲肢倦、大便溏瀉稀薄、面色少華者尤為適用。
百合紅棗粥:百合20克,紅棗20枚,綠豆50克,大米50克。先煮綠豆至半熟,放入百合、紅
棗和大米,再煮成粥,服食。早晚各一次。
百合清心安神,紅棗養胃健脾,綠豆清熱除煩,適用于夏季失眠及婦女更年期失眠伴有心
悸、心煩、潮熱、自汗者。
生地黃粥:生地黃30克,炒酸棗仁30克,粳米50克。先將生地、酸棗仁水煎,取汁去渣,加
米共煮成粥,晨起當早餐食之。生地黃清熱滋陰,酸棗仁寧心安神。適用于失眠兼心煩、心
悸、頭暈、耳鳴、腰酸夢(mèng)遺、五心煩熱,屬陰虛火旺型患者。
竹瀝粥:竹瀝水20克(藥店有售),小米100克。先煮米成粥,臨熟時(shí)下竹瀝汁,攪勻,晨
起空腹食之。竹瀝有滌痰除煩,定驚之功。適用于失眠伴頭重、胸悶痰多、屬痰熱內擾者。
龍膽草粥:龍膽草10克,竹葉20克,白米100克。先用水煎龍膽草、竹葉,取汁加入白米煮
成粥,代早餐食。龍膽草瀉肝降火,竹葉清心除煩。適用于失眠兼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小
便黃、大便秘結,屬于肝郁化火者。
神經(jīng)衰弱食療方
【紅燒牛鞭】
配方:牛鞭1000克,雞湯500克,蔥段60克,姜30克,蒜瓣12克,花椒油15克,熟豬油75克。
制法:將牛鞭剪開(kāi)外皮,在開(kāi)水鍋內燙一下,撈出,撕去外皮再洗凈。鍋內放人2500克清水,加入蔥20克、姜10克(拍松)及花椒少許,將牛鞭放入鍋內煮至用手能掐動(dòng),撈出破開(kāi),除去尿道,切成3厘米的段。將鍋置火上,放入豬油燒熱,倒入剩下的蔥、姜、和蒜瓣,煸炒出香味,放人料酒、醬油,雞湯、精鹽、味精、白糖等,將湯調成淺紅色,把牛鞭段放入湯內,用小火煨至湯將干時(shí),揀出蔥姜,用濕淀粉勾芡,淋上花椒油,即可。
功效: 補腎壯陽(yáng),益精補髓。
用法: 佐餐食用。
【銀耳氽雞片】
配方:水發(fā)銀耳30克,生雞脯肉120克,雞蛋2個(gè),雞湯1000克。
制法:將水發(fā)銀耳洗凈分成小塊待用。雞胸脯肉切成柳葉形薄片,放入涼水內泡一下?lián)瞥?,用雞蛋清上漿。將雞湯入鍋燒開(kāi),加入料酒,調好味。下銀耳,煮沸10分鐘,把雞片逐片下鍋,加水淀粉勾成稀流芡后,隨即倒入湯碗內,即可。
功效: 補虛滋陰。
用法: 佐餐食用。
【白鴨茯麥冬瓜湯】
配方:白鴨1只,茯神、麥冬各20克,冬瓜50o克。
制法:取白鴨宰殺;去毛及內臟,放進(jìn)茯神、麥冬(用紗布包),給足水量,先煮一段時(shí)間,然后添放冬瓜,直至鴨肉熟透,冬瓜爛熟為止,最后加入少量調料。
功效: 清熱寧心,滋陰安神。
用法: 吃鴨肉和冬瓜,喝湯汁,分2~3次食完。
【冰糖桂花蓮子】
配方:去心蓮子150克,銀耳25克,冰糖200克,桂花鹵少許。
制法:將蓮子用水浸泡,脹發(fā)后用溫水洗凈,放碗內加開(kāi)水,以漫過(guò)蓮子為宜,上籠蒸50分鐘左右,取出待用。銀耳用溫水泡軟脹發(fā)后,摘去黃根,掰成小瓣,放碗內上籠蒸熟待用。將鍋置于火上,倒入清水1500克,放入冰糖、桂花鹵燒開(kāi),撇凈浮沫,再放入銀耳略燙一下,撈在大湯碗內。然后將蒸熟蓮子撈入碗內,將鍋內的冰糖汁澆在湯碗內即成。
功效: 滋陰養血,補脾安神。
用法: 可佐餐食用。
【遠志蓮粉粥】
配方: 遠志30克,蓮子15克,粳米50克。
制法: 將遠志浸泡去心皮,與蓮子研為細粉。粳米加適量水煮至粥將成時(shí),放入遠志和蓮子粉,稍煮片刻即成。
功效: 補中益心。
用法: 可作點(diǎn)心或隨意食之。
【糖漬龍眼】
配方: 鮮龍眼500克;白糖50克。
制法: 將鮮龍眼去皮和核,放入碗內,加白糖,反復上籠蒸晾3次,至色澤變黑,再拌白糖少許,貯瓶備用。
功效: 養心安神。
用法: 每日2次,每次食龍眼肉4~5粒。
【黨參羊肉】
配方: 黨參30克,羊肉250克。
制法:將黃羊精肉切成薄片,選上好黨參。鍋內放素油、生姜絲、鹽及水,煮沸后加入黨參,再煮10分鐘,倒進(jìn)羊肉薄片,加料酒、五香粉等調味,稍煮即可。
功效: 健脾補虛。
用法: 以上為一日量,可分次食完。
【淮山百合燉白鱔】
配方:白鱔1~2條(約250克),淮山藥、百合各30克。
制法: 先將白鱔去內臟洗凈,與淮山藥、百合一起放瓦盅內,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即可。
功效: 補虛健脾,養心安神。
用法: 佐餐食用。
【烏靈參燉雞】
配方: 雞1只,烏靈參100克。
制法:烏靈參用溫水浸泡4~8小時(shí)后,洗凈切片,放入雞腹內,雞入砂鍋內,清水淹過(guò)雞面,放入酒、姜、蔥適量,旺火燒開(kāi)后,改文火慢燉,待雞熟后,調味即可。
功效: 補氣健脾,養心安神。
用法: 每日2次,食雞肉。
【烏龜百合紅棗湯】
配方:烏龜1只(250克左右),百合30克,紅棗10枚。
制法:將烏龜去甲及內臟,切塊,用清水煮至熟,然后放百合,紅棗,繼續熬煮,直至龜肉爛熟,藥物煮透為度,最后添加少量冰糖燉化即可。
功效: 養血安神。
用法: 吃肉,吃棗,喝湯。每日1劑,每周2~3次。
【菟絲魚(yú)翅】
配方:菟絲6克,水發(fā)魚(yú)翅500克,鮮蟹黃100克,香菜1克,豬油100克。
制法:將長(cháng)魚(yú)翅碼入盤(pán)內,碎魚(yú)翅放在上面。勺內放入豬油,燒熱時(shí),用蔥、姜塊、醬油熗鍋,添入高湯約200毫升,取出蔥、姜塊。放入紹酒、花椒水、白糖、蟹黃,然后放入碼好的魚(yú)翅、菟絲子粉,蓋上蓋,放在文火上煨燉10分鐘。用濕淀粉勾芡,淋上明油,大翻勺,放入盤(pán)內,把香菜擺在盤(pán)邊即成。
功效: 補腎益精,養肝補血。
用法: 佐餐食用。
【枸杞甲魚(yú)肉】
配方: 甲魚(yú)1只,枸杞子60克。
制法: 將甲魚(yú)去內臟及頭,洗凈,放在砂鍋里,加入枸杞子,添加足量清水,用小火慢慢煨熟,調味即可。
功效: 滋補肝腎,補虛安神。
用法: 食肉喝湯,每日吃2餐,連吃2日。每周10次。
【佛香梨】
配方: 佛手5克,制香附5克,梨2個(gè)。
制法: 將佛手、香附研末備用;梨去皮,切開(kāi)剜空,各放入一半藥末,合住放碗內,上鍋蒸10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 疏肝和胃。
用法: 可作點(diǎn)心食用。
【蔥煮柚皮】
配方: 新鮮柚子皮1個(gè),蔥2根,花生油、鹽適量。
制法:取新鮮柚子皮放炭火上,將柚子皮外層黃棕色表層燒焦刮去,放清水中浸泡1日,使其苦味析出,然后切塊加水煮,將熟時(shí)把蔥切碎加入油鹽調味。
功效: 解郁下氣化痰。
用法: 每日2次飲服。
【茉莉花糖水】
配方: 茉莉花3~5克,白砂糖適量。
制法: 茉莉花、白砂糖加清水750毫升,煎至500毫升,去渣飲用?;蜍岳蚧ㄒ苑兴疀_泡加適量白糖頻頻飲用。
功效: 理氣舒肝解郁。
用法: 每日1次,代茶飲。
失眠
雙夏安眠湯
[藥物]夏枯草 15 克,半夏 10 克。 [用法]每天 1 堅,水煎服。 [療效]此方治療失眠 68 例,痊愈 61 例,無(wú)效 7例。 [病例]柳××,女, ?。叮?歲。有慢性肝炎、腦動(dòng)脈硬化及慢性支氣管 炎史,2年來(lái)常有失眠,常服天王補心丹等未見(jiàn)效,但又不敢服用安眠類(lèi)藥。 服雙夏湯 3 劑后見(jiàn)效,凡復發(fā)只要服雙夏湯 3~6 劑即效。[來(lái)源] 周大美,等. 福建中醫藥
柿葉楂核湯
[藥物]柿葉、山楂葉各 30 克。 [用法]先將柿葉切成條狀,曬干;再將山楂核炒焦,搗裂。每晚 1 劑, 水煎服。7 天為 1 療程。[病例]刑××,男, ?。保?歲,學(xué)生。失眠 40 天,平時(shí)白天學(xué)習精力不集中、欲睡眠,夜間則不眠,焦急萬(wàn)分。每晚需服西藥安定、冬眠寧之類(lèi) 藥物入睡,邀余診治。服上方 1 療程能安然入睡,又囑服 3劑,隨訪(fǎng)效果滿(mǎn) 意。 [來(lái)源]紀延龍,四川中醫
復方丹參酊
[藥物]丹參 100 克,知母 20 克,黃柏 10 克,棗仁 90 克。 [用法]上藥用低度白酒 1500 毫升浸泡 15天,紗布過(guò)濾,每天服 3 次, 每次 10 毫升,飯后服用,睡前加服 10 毫升。 [療效]此方治療失眠 105 例,痊愈 100例,無(wú)效 5 例。 [病例]馬×\u65292X男, ?。玻?歲。自述心煩,口干,五心煩熱,夜不能寐, 依靠安眠藥入睡,夢(mèng)遺頻繁 9個(gè)月,給予復方丹參酊治療,1 周后癥狀大減, 繼續用藥 3 周后痊愈,隨訪(fǎng) 3 年未復發(fā)。 [來(lái)源]孟祥文,陜西中醫
健腦安神膏
[藥物]生地、熟地、澤瀉、當歸、合歡皮、龍眼肉、炒柏子仁各 9 克, 杭白芍、西洋參、炙遠志各 6 克,枸杞 10 克,百合、菊花各12 克,炒棗仁、 黃精各 15 克,琥璃粉 1 克。 [用法]上藥共研極細末,選優(yōu)質(zhì)蜂蜜 120 毫升制成膏劑,裝瓶冷藏備用。每次服 30 毫升,每天早晚各服 1 次。 [療效]此方治療失眠 42 例,顯效 28 例,有效 14 例。[病例]趙×\u65292X女, ?。矗?歲。失眠病史 10 余年,證見(jiàn)精神萎靡,面色少華,氣短乏力,心煩易怒,心悸健忘,頭痛頭暈,腰酸腿軟,每晚睡眠在 2 小時(shí)左右,不能堅持正常工作,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緩。服上方6 劑 后諸癥消失,每晚能安睡 8 小時(shí),繼服 5 劑以鞏固療效,已恢復正常工作。 [來(lái)源]于青圃. 山東中醫雜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容均由用戶(hù)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diǎn)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