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燉蘿卜
先說(shuō)牛肉。燉蘿卜,最好是選五花肉,多有一些筋頭的,味道好,有嚼頭,特別是牙口好的人吃,更可以這樣選擇。牛肉的切法與燒牛肉的一樣。
再說(shuō)蘿卜。選蘿卜,余地很大,有白蘿卜、紅蘿卜、青蘿卜,還有心里美蘿卜。又細又長(cháng)的白蘿卜,容易煮爛,但是質(zhì)地較軟,口感就有些綿軟;紅蘿卜味道不好,不宜選用;青蘿卜是最好的選擇,質(zhì)地好,又不是特別的軟,又入味,口感也好。心里美不適合做燉蘿卜,最主要的是煮好后,湯的顏色與心里美的顏色相同,紫啦吧嘰的,不好看。
蘿卜要切成方塊,我很少切成不規則的塊。這大概是習慣。如果用白蘿卜燉的話(huà),可以切成較大的不規則塊,因為白蘿卜是最容易煮爛的,而且最容易入味。
在具體的做法上,先將牛肉切成塊,塊不要太大。蘿卜削皮,切成塊。先要用高壓鍋。把不多的水燒開(kāi),將肉塊放進(jìn)去,稍微煮一下,去掉牛肉的血絲,使肉塊收緊,撈出來(lái),在高壓鍋中再放進(jìn)新的水。稍多一些,漫過(guò)牛肉以上一、兩寸的樣子,加入豆油或者花生油,以及醬油、八角、桂皮等煮肉通常要加的調味品,加鹽、蔥段、姜塊、大蒜等,蓋上鍋蓋。鍋燒開(kāi),加上高壓閥門(mén),冒出氣流以后,過(guò)15分鐘左右,就可以強行冷卻,打開(kāi)蓋,放進(jìn)去蘿卜塊,不再蓋鍋,就那樣開(kāi)著(zhù)鍋煮,直到將蘿卜煮爛。
處理牛肉燉蘿卜的湯,可以采取兩種方法。
第一種做法,是多加湯,湯要煮成清湯,除了吃牛肉和蘿卜之外,還要喝湯。這種湯的特點(diǎn)是,味濃,湯清,爽口,很好喝;牛肉和蘿卜的味道很清淡。邊吃米飯,邊喝著(zhù)湯,再吃上牛肉和蘿卜,是很好的享受。
第二種做法,是少加湯,在做好的時(shí)候,湯要基本收緊。這樣做的牛肉燉蘿卜,味道濃,因為湯里的精華都進(jìn)到了牛肉和蘿卜當中了。這種做法更宜下酒。
梁實(shí)秋曾經(jīng)說(shuō)過(guò),怎樣做牛肉燉蘿卜更好吃呢?就是多加牛肉少加蘿卜。他說(shuō)的也有道理,但是在今天,這不是訣竅,因為現在的肉不缺,倒是應當多吃蔬菜。怎樣處理其中的比例,大約各占50%為好,再多再少,就要看自己的口味了。
蘿卜牛肉
【食療功效】黃牛肉味甘,性溫,水牛肉味甘,性平。日常食之可益養氣、健脾胃、補虛弱。胡蘿卜味甘、辛、微溫,有下氣補中,利胸膈、安五臟的功效。
【 原 料 】牛肉 400 克,胡蘿卜 200 克,白蘿卜 200 克,精鹽 8 克,醬油 20 克,味精 3 克,姜 15 克,料酒 15 克。
【制作方法】將牛肉切成 3 厘米見(jiàn)方的塊,胡蘿卜和白蘿卜均削去皮,切成滾刀塊,焯水待用。將牛肉入鍋,加姜、料酒、醬油、水,旺火燒沸,撇去浮沫,改小火至將爛,加胡蘿卜、白蘿卜、鹽、味精,燉至牛肉軟爛,蘿卜熟透即成。
【操作要領(lǐng)】牛肉用旺火燒沸后應撇去浮沫,然后小火燉制。
【特別提示】營(yíng)養不良,貧血、術(shù)后恢復期、口角潰瘍、脂溢性皮炎、角膜炎、舌炎、癩皮病等病人均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