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胗知識介紹:
別名:鴨肫[zhūn] 鴨肫即鴨胃,形狀扁圓,肉質(zhì)緊密,緊韌耐嚼,滋味悠長(cháng),無(wú)油膩感,是老少皆喜愛(ài)的佳肴珍品。 鴨肫即鴨胃、鴨胗,鴨的肌胃,形狀扁圓,肉質(zhì)緊密,緊韌耐嚼,滋味悠長(cháng),無(wú)油膩感,是老少皆喜愛(ài)的佳肴珍品。鴨肫的主要營(yíng)養成分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脂肪、煙酸、維生素和鈣、鎂等礦物質(zhì)。
鴨胗營(yíng)養分析:
鴨肫的主要營(yíng)養成分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脂肪、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E和鈣、鎂、鐵、鉀、磷、鈉、硒等礦物質(zhì)。鴨肫鐵元素含量較豐富,女性可以適當多食用一些。
鴨胗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貧血病患者尤其適合食用.上腹飽脹、消化不良者,可多吃鴨肫。
鴨胗食療作用:
中醫認為,鴨肫味甘、性平、咸,有健胃之效。
鴨胗做法指導: 一次食用不可過(guò)多,否則反而不易消化。鮮鴨肫清洗時(shí)要剝去內壁黃皮。 段烹飪方法 鹵鴨肫肝 原料:鴨肫500克,鴨肝500克。 輔料:醬油100克,白砂糖50克,鹽5克,大蔥25克,姜25克,料酒50克,粗鹽100克,八角10克,桂皮10克,丁香15克,香油25克。 做法: 1. 鴨肫剖成兩開(kāi),用水沖去肫內污物。 2. 用尖刀刮去黃皮放入粗鹽搓擦除膩洗凈,除去鴨肝上的苦肝和衣膜,苦膽除盡切勿弄破然后洗凈。 3. 鍋內放入清水燒沸再放鴨肫、鴨肝氽一下水后撈出洗凈。 4. 鍋內重新盛入清水1500毫升,放入氽好的鴨肫加料酒、醬油、白糖、精鹽、蔥、姜、八角、桂皮、丁香,用旺火煮開(kāi)。 5. 撇去浮沫蓋上蓋然后用微火燜煮40分鐘左右約七成熟爛。 6. 揭開(kāi)蓋將鴨肝放入,用中火燒至8分鐘熟后收盡汁。 7. 淋上香油,晾涼后切片裝盤(pán)即可食用。 鴨肫湯 材料:鴨肝50克,鴨肫50克,鴨腸100克,冬菜30克。 調料:干紅辣椒段、鴨骨架高湯、蔥段、姜片、料酒、胡椒粉、鹽各適量。 做法: 1)鴨肝、鴨肫 分別洗凈,切塊;鴨腸、冬菜分別洗凈,切段。 2)沙鍋內加鴨骨架高湯適量,大火 燒沸,放入姜片、蔥段。 3)大火燒沸,改用小火煲30分鐘,放入鴨肝塊、鴨肫塊、鴨腸段。 4)煲熟后放入料酒、胡椒粉、鹽調味即可。 如果沒(méi)有鴨骨架高湯,也可以用雞湯代替。 鹽水鴨肫 原料:鴨肫;姜、蔥結;鹽、天添鮮、料酒、花椒。 制作: 1、鴨肫洗凈,開(kāi)剞花刀,入開(kāi)水鍋內略焯,再用清水洗凈; 2、將鴨肫放入鍋內,加清水,下蔥、姜、花椒、鹽,旺火燒沸,改用小燜煮2小時(shí)左右,至鴨肫熟透,再加料酒、天添鮮,繼續用小火燒至入味后取出; 3、待鍋內鹵汁冷卻后,再將鴨肫浸入鹵水中。食用時(shí),將鴨肫撈出,切片裝盤(pán)即可。 蒜苔鴨肫 主料:蒜苔,鴨胗。 調料:料酒,雞精,鹽,蒜蓉醬,干辣椒,蔥姜 做法: 1.鴨胗去筋、膜,放入加有料酒、蔥姜的沸水中煮30分鐘,撈出放涼后切片; 2.蒜苔洗凈切段; 3.起油鍋,放入干辣椒蒜蓉醬炒香,下苔煸炒后倒入切片的鴨胗,加鹽、雞精調味后炒勻即可。 炒鴨肫 主料:鴨肫250克,蝦仁150克。 輔料:豌豆30克,淀粉(蠶豆)10克。 調料:香油5克,味精1克,豬油(煉制)40克,鹽2克,蔥汁5克,姜汁3克,料酒3克。 做法: 1. 鴨肫剖開(kāi),除去污物,剝去硬皮,然后洗凈,片去四周的筋膜,平片成圓形薄片; 2. 嫩豌豆夾放入開(kāi)水鍋里焯一下,撈出,用冷水沖涼待用; 3. 將蔥姜酒汁、精鹽、味精、肉湯75毫升、水淀粉兌成碗芡; 4. 蝦仁洗凈,瀝干水分,加入蛋清、淀粉、料酒、鹽、味精攪勻上漿; 5. 凈鍋上旺火燒熱,用油滑鍋后,放入熟豬油,燒至五成熱,先下蝦仁劃散; 6. 待蝦仁呈玉白色,再下鴨肫片和嫩豌豆夾同炒; 7. 視?shū)嗠破勺霞t變淡紅并發(fā)乳白色時(shí),立即倒入勺瀝油; 8. 鍋內留少量底油,將原料全部回鍋,潑入碗芡,用勺邊推邊翻,使芡汁裹住原料; 9. 再下熟豬油10克翻出光澤,淋入香油,迅速出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容均由用戶(hù)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diǎn)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