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成人网18免费韩国,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区综合,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打開(kāi)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kāi)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shū)等14項超值服

開(kāi)通VIP
冠心病
小偏方:10克黑木耳、50克瘦肉、3片姜、5枚大棗,倒入6碗水,用文火煲,煲到只剩
兩碗水,放點(diǎn)鹽、味精,每天1次
治療心臟病一般首選夜交丁,板藍根也是治療右心房至關(guān)重要的一味藥
心臟病、冠心?。?div style="height:15px;">
1、花生殼一次一兩,綠豆5錢(qián),煎一碗湯服下,一日二次,需半月
2、冠心病:干山楂30克,決明子10克,白菊花10克,加水稍煎當茶飲,每日一劑,半月愈。
治療中老年腰腿痛、骨質(zhì)疏松的藥酒
杜仲50克、靈芝片50克、大棗36枚、冰糖375克、干葡萄酒15斤,第一泡先用5斤,一周后可以飲用,沒(méi)天2-3次,飯后服用,一次40克,喝完在續酒,同時(shí)要戒煙,并禁飲其它白酒
桑菊杏仁茶 桑葉10克,菊花10克,杏仁10克,冰糖適量。將杏仁搗碎后,與桑葉、菊花、冰糖共置保溫瓶中,加沸水沖泡,蓋蓋子悶15分鐘后,即可當茶水飲用,邊飲邊加開(kāi)水,每天1劑。(慢性咽喉炎)
根據《中醫十大類(lèi)方》枳實(shí)薤白桂枝湯方的方證可概括為:1、胸背悶痛、心下痞滿(mǎn);2、便秘或大便干燥難解;3、舌苔厚、舌面干膩、舌質(zhì)暗或有瘀點(diǎn)。本方證的鑒別點(diǎn)在舌象,舌質(zhì)偏暗,是較為典型的“桂枝舌”。
關(guān)于“枳實(shí)薤白桂枝湯”的藥證和方證:
枳實(shí)薤白桂枝湯
組成:枳實(shí)4個(gè),厚樸4兩,薤白半斤,桂枝1兩,瓜蔞實(shí)1個(gè)(搗)
主治:胸陽(yáng)不振痰氣互結之胸痹。胸滿(mǎn)而痛,甚或胸痛徹背,喘息咳唾,短氣,氣從脅下沖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膩,脈沉弦或緊。
辨證要點(diǎn): 臨床應用以胸中痞滿(mǎn),氣從脅下沖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膩,脈沉弦或緊為辨證要點(diǎn)。
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冠心病心絞痛、肋間神經(jīng)痛、非化膿性肋軟骨炎等屬胸陽(yáng)不振,痰氣互結者。
《金匱要略釋義》:陰氣結于胸間,故以枳實(shí)泄其胸中之氣,厚樸泄其脅下之氣,桂枝通心陽(yáng),瓜蔞、薤白開(kāi)結宣氣。
黃煌教授的“張仲景50味藥證”枳實(shí)條下,有對本方應用的描述,這可看作為其方證: “本方適用于胸腹滿(mǎn),心下痞塞,脅下氣逆上沖胸,大便秘結,舌苔厚膩者。如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胸痹,心功能不全,氣胸,胃腸功能紊亂,肋間神經(jīng)痛等。”
黃煌教授的“張仲景50味藥證”瓜蔞實(shí)條下,仲景方根:瓜蔞實(shí)薤白:主治胸痛徹背,咳吐黏痰者。方如……瓜蔞薤白桂枝湯。本條下之“藥證發(fā)揮”說(shuō):瓜蔞實(shí)主治胸中至心下悶痛而大便不通者。其證為胸部以及上腹部的窒悶感,疼痛感,并常常涉及背部??砂橛锌韧吗ぬ?,以手按之,劍突下或上腹部可見(jiàn)壓痛。大便干結,或數日一解。其舌苔可見(jiàn)干膩較厚。瓜蔞實(shí)證與枳實(shí)證相似,其區別在于:瓜蔞實(shí)證偏于胸悶,而枳實(shí)證偏于腹痛,故咳吐黏痰者多用瓜蔞實(shí),而腹痛腹滿(mǎn)多用枳實(shí)。
黃煌教授的“張仲景50味藥證”薤白條下:原文考證:……枳實(shí)薤白桂枝湯三方均為薤白與瓜蔞同用,主治胸痹病,其癥狀為胸背痛……。仲景薤白方共四,薤白與瓜蔞同用者三,與枳實(shí)同用者二,可見(jiàn)其主治與瓜蔞實(shí),枳實(shí)相似,用于痛證為多。藥證發(fā)揮:薤白主治胸腹痛,兼治咳唾喘息,里急后重。其證與枳實(shí)證,瓜蔞實(shí)證相似,不同之處在于,枳實(shí)證偏于腹痛,而薤白證偏于胸痛,而且多伴背痛。瓜蔞實(shí)證偏于心下按之痛,而薤白證則胸悶痛而無(wú)按處。其舌像必有厚膩苔。其人肌肉堅緊,平時(shí)大便難解,常有胸腹滿(mǎn)痛等證。如其人肥滿(mǎn),肌肉松軟者,雖有胸中氣塞,短氣等證,也不可使用薤白,瓜蔞實(shí)等藥,當用桂枝,干姜,白術(shù),茯苓,杏仁等為宜。
黃煌教授的“張仲景50味藥證”厚樸條下:原文考證:次大量方:枳實(shí)薤白桂枝湯(4兩)治“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mǎn),脅下逆搶心”者。仲景方根:厚樸枳實(shí):主治胸腹滿(mǎn)痛。方如……枳實(shí)薤白桂枝湯。本條下之“藥證發(fā)揮”說(shuō):厚樸主治腹滿(mǎn),胸滿(mǎn),兼治咳喘,便秘?!「節M(mǎn),即自覺(jué)腹部脹氣,按之有抵抗感,如按捺橡膠氣枕的感覺(jué)差不多,叩之有鼓聲。噯氣或放屁以后,患者常常覺(jué)得輕松一些。
黃煌教授的“張仲景50味藥證”桂枝條下:未談及本方證,但在原文考證:加味方中談及臍上筑,心下悸,氣上沖均要加桂枝。在本條藥證發(fā)揮中談及:桂枝主治氣上沖。所謂氣上沖,是患者的一種自我感覺(jué),主要有兩個(gè)方面:1, 上沖感氣從少腹上沖胸,病人的咽喉,胸膺部,腹部有突發(fā)性的氣窒感,脹痛感,甚至呼吸困難,喘促,出冷汗,煩躁乃至暈厥;2, 博動(dòng)感:自覺(jué)心悸,按壓后舒適或病人出現全身博動(dòng)感或感覺(jué)到明顯的臍腹部的跳動(dòng)感,甚至暈厥。此外,頸動(dòng)脈的博動(dòng)感,也可以看做是氣上沖。循環(huán)系統許多疾病如心肌病,心瓣膜病,心功能不全,心律不齊,低血壓,心律衰竭等,以及消化系統等均可以出現氣上沖樣的綜合征。枳實(shí)薤白桂枝湯主治之一“脅下氣逆上沖胸”和桂枝的功能相應。
王某,女,19歲,1973年6月10日初診。去春某日,午后劇烈勞作于稻田,歸家便喘息短氣,胸脘脹滿(mǎn),每呼吸五六息,必抬肩張口一深呼吸,自覺(jué)呼吸二氣欲斷。陰天或傍晚少腹脹滿(mǎn),喘息尤甚。常自汗出,胃納一般,二便尚可,月經(jīng)正常。舌淡紅潤無(wú)苔,六脈微弱似無(wú)。
此哮喘證也,據脈癥分析,似屬大氣下陷所致,擬升陷湯加味:
黃芪15g白術(shù)10g知母10g升麻3g柴胡6g桔梗10g桂枝3g二劑
二診:哮喘不減。時(shí)值陰天,喘息較前尤甚,自覺(jué)氣不歸根。又詢(xún)知腰脊酸困,體倦乏力,脈象微弱,改從腎不納氣著(zhù)手。擬:
山藥15g芡實(shí)15g龍牡各15g黨參15g白芍15g五味子6g沉香3g(沖) 三劑
三診:癥不見(jiàn)輕。仍喘息抬肩,聲高息涌,胸脹氣粗,氣憋不能成寐,稍用力即呼吸停頓,飯后喘息尤劇,且胸痛徹背,心下拒壓。至此,方悟為脈所惑,此乃《金匱要略》所謂之胸痹證也。胸痹一證,為胸陽(yáng)不振,陰寒所乘,彌漫胸膈,致氣機阻滯,升降失調,故而喘息短氣,胸痛徹背。治宜宣陽(yáng)通痹,化氣行滯。擬枳實(shí)薤白桂枝湯加味:
枳實(shí)10g薤白10g桂枝6g瓜蔞15g半夏10g蒼術(shù)10g厚樸10g二劑
四診:喘息短氣大減,胸背疼痛亦輕,感覺(jué)舒暢輕松,如釋重負。仍自汗畏冷,不能多食,多食則胸脘脹滿(mǎn)。腹診心下仍覺(jué)不舒,脈反較前有力。汗出惡寒者,陽(yáng)虛之癥也。原方加附子4.5g,三劑。
五診:癥狀基本消失,原方續服三劑而愈。
按:飽食后勞作于稻田,濕邪侵襲,阻滯于胸膈,致喘息胸滿(mǎn),心痛徹背;濕為陰邪,蒙蔽胸陽(yáng),故陰天、午后喘息較甚;陰盛則陽(yáng)虛,故見(jiàn)冷汗如露。治宜宣陽(yáng)展陽(yáng)為主,理氣行滯佐之,有如撥云驅霧,天空自得晴朗。故用附子、桂枝、薤白之屬宣陽(yáng)通痹,枳、樸、半夏行氣化滯。
因六脈微弱,視為虛喘,或大氣下陷,或腎不納氣。
兩次補益不效,更證證實(shí)而非虛。本案雜治一年不效者,想必皆因脈微之故也?!鹅`樞·海論》云:“氣海有余者,氣滿(mǎn)胸中。愧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今患者胸滿(mǎn)氣粗,聲高息涌,氣長(cháng)而有余,而非聲低息微;且虛喘者喜溫喜按,得食可減,而非拒壓、食后更甚,故而舍脈從癥。(文章出處: 臨證實(shí)驗錄)
藥膳既可作為高血壓病的輔助療法,以可作為該病的預防、康復以及保健之用
1。常見(jiàn)病型 根據本病常有的眩暈、頭痛等癥狀,中醫辯證多分為肝火上炎、肝腎陰虛、陰虛陽(yáng)亢三種類(lèi)型。
1)肝火上炎 主要表現為頭脹痛,頭暈,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口苦咽干,或有耳鳴、耳聾,心煩失眠,每因惱怒或煩勞而加重,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數。
2)肝腎陰虛 主要表現為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口干目澀,失眠多夢(mèng),手足心熱,腰膝酸軟,神疲健忘,舌質(zhì)紅,少苔,脈細弦或細弦數。
3)陰虛陽(yáng)亢 除具有肝腎陰虛的一些證候外,尚兼有頭脹痛較重,面時(shí)潮紅,急躁易怒,心煩,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弦細數。
2。食療中藥
1)山楂 有降低血壓的作用。每日服用9-15克。適用于高血壓病或兼患高脂血癥、冠心病者。
2)菊花 有降壓作用。每日服用6-12克,可長(cháng)期代茶飲用。適用于肝火上炎或陰虛陽(yáng)亢型高血壓病。
3)芹菜 本品所含芹菜素有降壓作用。鮮芹菜250克,切細絞汁,每日分 2次服;或以鮮芹菜30-60克煎湯服(不宜久煎)。適用于肝火上炎或陰虛陽(yáng)亢型高血壓病。
4)洋蔥 有防治高血壓的作用??蓳v汁飲用或炒菜食用。
5)大蒜 所含大蒜甙能降低血壓??缮?、煨食、煮粥、煎湯或搗泥丸服。
6)胡蘿卜 可生食,或煮食、煎湯、絞汁服。
7)薺菜 宜鮮品絞汁或煎湯服,亦可炒食。適用于肝火上炎型高血壓病。常用量為每次30-60克。
8)昆布 所含海帶氨酸有降壓作用。一般每日服15-60克??芍笫郴蚣鍦?,亦可入丸、散。
9)草菇 宜鮮品煮食或炒食。常用量為每次30-60克。
10)其他 銀耳、黑木耳、茭白、蘋(píng)果、梨、柿、橘等,均可選擇食用。此外,玉米須煎水飲服,亦有降壓、利尿作用。
3。藥膳復方
1)山楂菊花代茶飲 山楂12、菊花9克,開(kāi)水沏,代茶飲。高血壓病或兼高脂血癥、冠心病者均可常服。肝火上炎型、陰虛陽(yáng)亢型高血壓病亦可配用。
2)菊槐綠茶飲 菊花、槐花各3-6克,綠茶3克,開(kāi)水沏,代茶飲。適應癥同山楂菊花代茶飲。
3)雪羹湯 荸薺、海蜇頭各100-200克,煮湯,每日分2-3次服。適用于高血壓病而兼見(jiàn)痰濁表現者,臨床以眩暈、頭痛、胸脘滿(mǎn)悶或有嘔惡痰涎、舌苔白膩、脈弦滑為特征。
4)雙耳湯 銀耳、黑木耳各9-12克,以溫水浸泡,洗凈后,放入碗中,加適量水和冰糖,置鍋中蒸1小時(shí)后取出,吃銀耳、黑木耳,飲湯。每日1-2次。適用于高血壓病、動(dòng)脈硬化或兼有眼底出血者,以肝腎陰虛型尤為適宜。
5)芹菜大棗湯 鮮芹菜(下部莖段)60克、大棗30克,加水適量煎湯服。每日分2次服用,可連續服1個(gè)月以上。
6)山楂決明湯 山楂、決明子各15-30克,加水適量,煎湯服,或開(kāi)水沏代茶飲。適用于高血壓病合并高脂血癥又兼便秘者。大便不秘結時(shí),決明子量宜酌減。
7)玉米須龜湯 將龜1只(500克以上),放入盆中,倒入熱水,待排盡尿,洗凈,去頭足,除內臟,放入沙鍋內,將洗凈的玉米須120克也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開(kāi),再用文火慢煮至熟透。食龜肉,飲湯。適用于肝腎陰虛型高血壓病。
8)菊花山楂粥 干菊花(去蒂)、山楂片各9-12克,研為粉末。以粳米45-60克,冰糖少許,加水500毫升,煮至米開(kāi)而湯未稠時(shí),調入菊花、山楂末,然后改文火煎煮片刻,粥稠火停,蓋緊燜5分鐘,待稍溫服食,每日1-2次。高血壓病或合并高脂血癥、冠心病者均可服用,冬季停服。
9)海帶綠豆湯 綠豆90克,海帶45克,加水及冰糖適量,煮開(kāi)后改文火,待綠豆、海帶煮爛,常服有預防高血壓病、高脂血癥之功效。以上各方,可擇其一二合口、有效者久服。
冠心病
冠心病屬中醫“胸痹”、“真心痛”及心悸等范疇。藥膳療法對本病的防治和 康復均有助益。
1。常見(jiàn)病型 中醫認為,本病多屬本虛標實(shí)之證。不同患者之標本虛實(shí)有其不同的具體情況 ,其中尤以氣虛血瘀證為場(chǎng)爾。
1)本虛證 有氣虛、陰虛、陽(yáng)虛之不同。心氣虛者,表現為氣短胸悶,動(dòng)則 喘息,倦怠乏力,心悸懶言易出汗,心前區隱痛,舌質(zhì)偏淡、有齒痕,脈虛細緩或結代;心陰虛者,表現為心悸心煩,失眠,頭暈,口干咽燥,盜汗,心前區灼痛, 舌紅少津、少苔或無(wú)苔,脈細數;心陽(yáng)虛者,表現為怯寒,神疲氣短,心悸怔忡, 動(dòng)則心悸、氣短加重,四肢欠溫,自汗,胸悶,心前區疼痛而遇冷加重,舌質(zhì)淡胖,苔白或膩,脈虛細遲或結代。
2)標實(shí)證 有血瘀、痰濁、氣滯、寒凝之別。血瘀者,癥見(jiàn)心前區刺痛、絞 痛,痛處較固定,疼痛較劇,日久不愈,伴有胸悶,舌質(zhì)暗紅、紫暗或有瘀斑、瘀點(diǎn),脈弦澀或結代;痰濁者,癥見(jiàn)胸悶明顯,兼有心前區疼痛,體型肥胖,常吐痰 涎,舌苔膩,脈滑;氣滯者,癥見(jiàn)胸悶脹滿(mǎn),心前區陣陣隱痛,痛處不固定,時(shí)欲 太息,精神不舒暢時(shí)易發(fā)作或加重,或兼噯氣,兩脅脹痛,脘腹脹滿(mǎn),舌苔薄白,脈弦或弦細;寒凝者,癥見(jiàn)心前區卒然疼痛如絞;遇寒冷易發(fā)作或加重,手足不溫 ,易出冷汗,舌苔薄白,脈緊。
本病常表現為本虛標實(shí)證。如心氣虛和血瘀的證候同時(shí)出現,即稱(chēng)為“氣虛血 瘀證”。
2。食療中藥
1)山楂 既能抗心肌缺血,能降血壓、降血脂,是較理想的防治冠心病食療藥,尤適宜于兼高血壓、高脂血癥者。每日食用9-15克。
2)薤白 又稱(chēng)野蒜、小蒜,為中醫治療胸痹、心痛之常用藥,有理氣、寬胸 、通陽(yáng)、散結的作用。常用于冠心病證屬陽(yáng)虛、氣滯或痰濁者。每日服用9-12克。
3)百合 有寧心安神和潤肺止咳作用。冠心病癥見(jiàn)心煩、心悸、失眠者可常 服食本品。每日服用9-30克。
4)龍眼肉 即桂圓肉,有補心脾、益氣血的作用。凡冠心病而心氣虛證候較 明顯者,可常服食本品。每日服用9-30克。
5)桑椹子 有滋陰補血、生津潤腸作用。冠心病而有陰虛表現或便秘者可常 服食。每日服用9-15克。
6)茯苓 能補脾滲濕,寧心安神。適用于冠心病證屬心氣虛而癥見(jiàn)心悸、失 眠者。每日用6-12克。本品有抱松根而生者,稱(chēng)為茯神,其寧心安神作用尤佳。
7)酸棗 有養心安神作用,其中尤以酸棗仁作用最佳。冠心病有心悸者可服 用本品。每日用量為9-30克。
8)菊花 有增加冠脈流量、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對冠心病有一定的療效。 常用量為9-15克。
9)桃仁 有活血化瘀及通便作用??捎糜诠谛牟∽C屬血瘀者。常用量為6- 9克。
10)肉桂 有助陽(yáng)散寒、溫通經(jīng)脈作用。冠心病證屬陽(yáng)虛、寒凝、血瘀者, 可適量服用。實(shí)驗證明,本品有抗心肌缺血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對防治冠心病有利。常用量為1。5-4。5克。
11)干姜 有散寒溫經(jīng)、回陽(yáng)通脈等作用。冠心病證屬陽(yáng)虛、寒凝者可服用 。常用量為3-9克。
12)大蒜 實(shí)驗證實(shí),大蒜的有效成分能抑制動(dòng)脈粥樣硬化的發(fā)展,并有降 血脂、抗血凝作用。冠心病患者宜常服食。
13)海藻、昆布 實(shí)驗表明,二者均有降血脂、降血壓作用,可減輕動(dòng)脈粥 樣硬化。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高血壓者可常服食。
3。藥膳復方
1)山楂菊花代茶飲
2)菊槐綠茶飲
3)菊花山楂粥
4)雙耳湯
5)山楂決明湯
以上均見(jiàn)“高血壓病”藥膳復方。
6)首烏菊花代茶飲 制何首烏12克、菊花9克,煎湯代茶飲。適用于冠心 病或兼高血壓者。若證屬偏陰虛或兼有陽(yáng)亢證候者,服用此方尤宜。
7)桃仁山楂代茶飲 桃仁6克、山楂12克、陳皮3克,開(kāi)水沏或煎湯,代茶飲。適用于冠心病瘀血證較明顯者。
8)薤白山楂粥 薤白9克、山楂12(鮮者均加倍),洗凈,與粳米100克同煮為粥,日服1-2次。適用于冠心病胸悶、心前區疼痛明顯者。
9)大蒜粥 紫皮大蒜30克,去皮,放入沸水中煮1分鐘后撈出。然后取粳 米100克,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將蒜重新放入粥內,混勻,煮成粥,早、晚溫服。冠心病兼高脂血癥者可服用。
10)首烏百合粥 制何首烏15-30克,以沙鍋煎煮,去渣取濃汁,與洗 凈的百合30克、枸杞子9克、大棗6枚、粳米100克、白糖適量,共煮為粥,早晚服食。冠心病偏陰虛者宜服食。
11)姜桂薤白粥 干姜3克、薤白9克(鮮者均加倍)、蔥白2莖,洗凈, 切碎,與粳米100克同煮為粥,撒入肉桂末0。5-1。0克,日服1-2次。適用于冠心病證屬陽(yáng)虛或寒凝者。
12)海藻昆布湯 海藻30克、昆布30克、木耳15克、黃豆200克, 共燉煮,加少量調味品后服食。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高血壓者可常服食。
13)雙參山楂酒 人參6克、丹參30克、山楂30克,置于瓶中,加白酒 500克,浸泡半月后即成。每日服2-3次,每次10-15毫升。適用于冠心病證屬氣虛血瘀者。
14)養心活血蜜膏 龍眼肉、桑椹子、百合、茯神、酸棗仁、丹參各60克,山楂120克,紅花30克,煎煮3次,合并濾液,濃縮,兌煉蜜適量收膏。每 日服2-3次,每次服20-30克。冠心病有心氣虛、心陰虛和血瘀表現者,可 常服此蜜膏。
充血性心力衰竭
各種心血管疾病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可引起心臟代償功能的不全,出現一系列臨床癥狀,即稱(chēng)為充血性心力衰竭。中醫多依其癥狀稱(chēng)之為“心悸”、“怔忡”、“喘咳”、“痰飲”、“水腫”等。藥膳食療可用于輕癥的防治,或較重病癥的輔助治療,以及病后調養。
1。常見(jiàn)病型
1)虛證 表現為心及脾、腎等臟的氣、血、陰、陽(yáng)虧虛。心氣虛者,表現為心悸氣短,疲乏無(wú)力,動(dòng)則喘憋;心血虛者,表現為心悸頭暈,面色不華,倦怠無(wú)力,舌質(zhì)偏淡,脈細弱;心陰虛者,表現為心悸不寧,心煩少寐,頭暈目眩,舌質(zhì)紅,少苔或無(wú)苔,脈細數;心陽(yáng)不振者,表現為心悸不安,胸悶氣短,面色(白光)白,形寒肢冷,舌質(zhì)淡白,脈象虛弱或沉細數。氣血虛者每兼及脾虛,陰虛者常又涉及肝腎,陽(yáng)虛者則常累及脾腎。
2)實(shí)證 主要與水飲、痰濁、瘀血有關(guān)。癥見(jiàn)心悸眩暈,胸脘痞滿(mǎn),形寒肢冷,小便短少,下肢浮腫,惡心吐涎,舌苔白滑,脈弦滑者為水飲;癥見(jiàn)心悸短氣,心胸痞悶脹滿(mǎn),痰多,食少腹脹,或有惡心,舌苔白膩或滑膩,脈弦滑者為痰濁;癥見(jiàn)心悸不安,胸悶不舒,心痛時(shí)作,或見(jiàn)唇甲青紫,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斑、瘀點(diǎn),脈澀或結代者為血瘀?;颊邎?chǎng)度有虛證,又有實(shí)證,表現為本虛標實(shí)或虛實(shí)夾雜的情況。
2。食療中藥
1)百合、龍眼肉、桑椹子、酸棗、茯苓等均有養心安神的作用,已在“冠心病”食療藥物部分介紹,心衰患者亦可以經(jīng)常服用。
2)蓮子 有養心安神、益腎補脾的作用。凡有心悸、心煩、失眠、多夢(mèng)者,常服食本品有益。
3)豬心 有補心氣、安神志作用 藩悸、怔忡、失眠者可煮食之,并可根據辯證加入適當藥物同煮 鼎心、梅花鹿心等亦有類(lèi)似的作用。
3。藥膳復方
1)圓肉百合粥 龍眼肉、百合各15-30克,大棗6枚,粳米100克,白糖適量,共煮為粥,早晚服食。適用于心衰有氣虛、陰虛、血虛表現,經(jīng)常心悸、氣短者。
2)蓮子酸棗粥 蓮子(去心)、酸棗(不去核)各15-30克,大棗6枚,粳米100克,白糖適量,共煮為粥,早晚服食。適應癥同上。
3)復方棗茶 炒酸棗仁、龍眼肉、桑椹子各15克,水煎,代茶飲。適應癥同上。
4)龍眼棗仁芡實(shí)湯 龍眼肉、炒酸棗仁、芡實(shí)各12克,煮湯,睡前服。適應癥同上。
5)洋參益心蜜膏 西洋參30克、麥冬150克、龍眼肉250克、炒酸棗仁120克,水煎3遍,合并濾液,濃縮,兌適量煉蜜收膏。每日早晚各服15-30克。適用于心陰不足癥見(jiàn)心悸心煩、失眠多夢(mèng)、口干咽燥者。
6)人參養心茶 人參3克、炒酸棗仁15克、茯神9克、陳皮3克 跺湯,代茶飲;或開(kāi)水沏,代茶飲。適用于心氣不足癥見(jiàn)心悸氣短、疲乏無(wú)力者。
7)桂姜人參粥 桂枝6克、干姜6克、人參3克、大棗8枚,煎煮,沸后改文火煎成濃汁,與粳米100克、紅糖適量共煮成粥,早晚分2次服食。適用于心陽(yáng)不振癥見(jiàn)心悸氣短、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者。
8)參芪附子粥 熟附子6克,煎煮1。5-2小時(shí),加人參3克(或黨參15克),黃芪15克,紅棗8枚,繼續煎40分鐘,取汁和棗,與粳米100克同煮成粥,加適量紅糖,稍煮,早晚分2次服食。適應癥同上。
9)玉竹速溶飲 玉竹250克,洗凈,先以冷水泡發(fā)后,加水適量煎煮,每20分鐘取藥液1次,加水再煎,共煎3次,合并煎液,以文火煎煮濃縮,到稠粘將要干鍋時(shí),?;?,待溫,拌入干燥的白糖粉300克,把煎液吸凈,混勻,曬干,壓碎,裝瓶備用。每日服3次,每次10克,以開(kāi)水沖化頓服。適用于一般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玉竹有補陰潤燥、生津止渴作用?,F代研究表明,玉竹含有的強心甙(鈴蘭苦甙、鈴蘭甙),動(dòng)物實(shí)驗有強心、降血糖及類(lèi)似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的作用。臨床用于治療風(fēng)濕性心臟病、冠心病、肺源性心臟病等引起的心力衰竭有效。本方對心力衰竭而偏于陰虛者尤宜。
10)玉竹粥 玉竹15克(鮮者加倍),洗凈,煎取濃汁,去渣,加入粳米100克,加適量水煮為稀粥,加入少許冰糖,稍煮一二沸即成。早晚分2次服食,5-7天為1療程。適應癥同上??勺眉育堁廴?、茯苓、酸棗仁等藥,以養心安神。
11)萬(wàn)年青飲 萬(wàn)年青3-6克(鮮品9-15克)、大棗8枚,水煎,代飲服。適用于一般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萬(wàn)年青為百合科植物萬(wàn)年青的根莖,有強心利尿、清熱解毒作用。其所含的強心甙萬(wàn)年青甙甲、乙、丙,有洋地黃樣強心作用。但有一定毒性,不可過(guò)量服用。
12)玉竹豬心 原料: 主料為豬心500克,玉竹20克;配料有罐頭荸薺50克,韭黃10克,雞湯40克;調料有精鹽2。5克,醬油15克,料酒10克,白糖、胡椒粉、醋適量,蔥、姜各6克,水淀粉15克,香油15克,植物油500克(實(shí)耗50克)。 制法: 玉竹洗凈切片,加水煎煮濾液3次,合并濾液加熱濃縮至20毫升。豬心切薄片,放在碗內用精鹽1克、水淀粉抓一抓 仿黃洗凈,切成寸段,荸薺切片,蔥、姜、蒜分別切成細末。取小調料碗1外,內放料酒、醬油、白糖、味精、精鹽各1。5克,胡椒粉、雞湯、水淀粉、玉竹濃縮汁調勻,兌成汁芡,備用。取鍋置于火上,倒入植物油燒熱,下入豬心滑透,倒在漏勺中控油。鍋內留油少許,重新上火燒熱,先放蒜末,再放蔥姜末炸出香味,然后放入荸薺片煸透,倒入豬心,繼而烹入兌好的汁芡,撒入韭黃段,翻炒均勻。淋入醋1克、香油少許,離火盛在盤(pán)內。本品有養陰血、寧心神的作用,適用于心陰、心血不足的心悸心煩、失眠多夢(mèng)以及肺陰不足的干咳、久咳、胃陰不足的煩渴、不思飲食等癥。又可作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保健食療菜肴。
中醫治療冠心病處方
甘草15克  蔥白30克  芒硝1克  煙葉1克  鉛丹0.3克  茶葉9克  牽牛子6克  薤白30克  何首烏30克  芹菜30克  蚤休10克  冬瓜30克  藏紅花3克  魔芋30克  蘇方木12克  蘆薈1.5克  紅藤30克  玉米30克  黃姜10克  乳香15克  茄子30克  沒(méi)藥15克  洋蔥30克  皂角刺5克  黃豆粉30克  銀杏15克  絲瓜30克  麻黃5克  高筍30克  靈芝10克  馬齒莧30克  當歸15克  胡桃30克  遠志9克  平菇30克  黃芪15克  生姜3克  參須3克  大棗3克
服法
藥罐烹湯兩次兌平,或中藥蒸餾罐蒸餾藥液,一日二次服用;浸米酒或壓酒三十市斤,需處方藥十五付,加蓋浸泡一月余啟用;每日飯后飲用藥酒二至三次,每次一兩左右。
療程
一周,一月,再以處方藥酒療養一季,以斷絕病根。
附注
該治療冠心病中藥處方,可以做預防使用,服用一付即可;也可病發(fā)服用一周,杜絕冠心病短期內復發(fā);而斷冠心病病根,由于它是心血管器質(zhì)性病變,需要足夠的療程才可以。
治愈冠心病是完全可能的,故患者需要心理開(kāi)放,多進(jìn)行近距離戶(hù)外活動(dòng);以提高藥物效果,縮短治療時(shí)間。
素食是健康的衛士,睡眠是修復的方法,冠心病患者應當重視。
心臟病的治療方法(轉帖)
心臟病的治療方法
有很多病癥都有心絞痛的癥狀,所以要確定是否患有冠心病應盡快去醫院做個(gè)冠狀造影確診,診斷如果是的話(huà)治療方法有:
1,藥物治療
對治療冠心病有效或有益的幾類(lèi)藥物是:
阿司匹林:這是一個(gè)經(jīng)國際國內多位專(zhuān)家,科學(xué)、大規模試驗證實(shí)了的、價(jià)廉物美的、能大大降低冠心病和再梗死發(fā)生率的、延長(cháng)病人壽命的有效又有益的、治療冠心病不可缺少的良藥。
β受體阻斷劑:這也是一個(gè)證實(shí)了的有效又有益的、在冠心病現代治療中不可缺少的良藥。
鈣拮抗劑:能有效地緩解心絞痛。對冠心病伴心功能不全的病人,目前主張用雙氫吡啶類(lèi)中的長(cháng)效制劑而不用短效制劑。
硝酸酯類(lèi):能有效地緩解心絞痛,對冠心病的遠期預后無(wú)不良影響。
除以上藥物以外,抵克利得等抗血小板藥物、抗血栓藥肝素、他廠(chǎng)類(lèi)藥物、降血脂藥、轉換酶抑制劑在冠心病的治療中都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2,溶栓治療
現代病理學(xué)已證實(shí):在冠狀動(dòng)脈粥樣硬化基礎上,血栓的急性形成引起血管腔的急性閉塞,導致冠脈的血流中斷是AMI的病理基礎。溶栓治療是通過(guò)靜脈內輸注尿激酶、鏈激酶等溶解血栓藥物,達到開(kāi)通血管、恢復心肌血流灌注的目的。此方法自80年代中期興起以來(lái),巳確立了其在挽救AMI中的地位,是AMI治療史上的重大進(jìn)展之一,并已普及到國內各基層醫院,療效迅速、安全性高、簡(jiǎn)單易行,大大縮短了病人的住院時(shí)間,減少了醫療費用,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zhì)量。這種療法適用于起病后12小時(shí)內到達醫院的病人,以6小時(shí)內為佳,其成功率達75%左右。起病后越早接受治療,療效越明顯。起病后1小時(shí)內溶栓,在每1000名病人中可多救活 35人;起病后7-12小時(shí)內溶栓,每 1000名病人中僅多救活16人。因此,時(shí)間就是心肌,時(shí)間就是生命!
3,經(jīng)皮腔內冠狀動(dòng)脈成型術(shù)(PTCA)
經(jīng)皮腔內冠狀動(dòng)脈成型術(shù)(PTCA)是一種近年來(lái)發(fā)展起來(lái)的利用高科技技術(shù)治療冠心病的介人性治療手段,它適用于各期冠心病的治療。具體方法是從病人四肢的動(dòng)脈血管插人一根特殊的細小導管,在X線(xiàn)的指導下到達冠狀動(dòng)脈開(kāi)口部位,先冠脈造影,在明確病變的部位、性質(zhì)、嚴重程度后,再送一根前端帶有球囊的導管到達病變處,在體外對球囊進(jìn)行充氣以擴張病變血管。如果單純的球囊擴張效果不滿(mǎn)意,一般還要送入一個(gè)用激光打磨切割成的合金支架到病變處,以支撐血管,達到使血管充分開(kāi)通的效果。對某些不適合單純PTCA加支架植入的血管,也可以用定向冠狀動(dòng)脈內膜斑塊旋切術(shù)(DCA)等措施。
根據病情的急緩可將PTCA分為急診PTCA和非緊急的擇期PTCA。前者主要適用于A(yíng)MI的早期治療和藥物治療無(wú)效的不穩定心絞痛病人;后者主要用于病情穩定的冠心病病人。國內自80年代引進(jìn)該技術(shù)以來(lái),發(fā)展很快,特別是急診PTCA是當今挽救AMI病人最為直接、迅速、可靠的方法。我中心已將PTCA列為搶救AMI的常規首選方法,在主動(dòng)脈內球囊反搏的先進(jìn)技術(shù)的輔助下,已成功地搶救了600余例病人,成功率高達98%以上。
和冠脈搭橋術(shù)相比,PTCA具有不開(kāi)胸、不全麻、對病人創(chuàng )傷極小的優(yōu)點(diǎn)。它的血運重建程度遠高于溶栓治療,但對某些病人其療效不及冠脈搭橋術(shù),而且存在l5%左右的術(shù)后血管再狹窄可能。
4,冠狀動(dòng)脈旁路移植術(shù)(CABG)
冠狀動(dòng)脈旁路移植術(shù)(CABG)也稱(chēng)為“冠脈搭橋術(shù)”。它是從病人身上取一根不影響生理功能的靜脈或動(dòng)脈,一端連接于主動(dòng)脈根部,另一端連接于冠狀動(dòng)脈病變的遠端,正好繞過(guò)有病的冠狀動(dòng)脈部分,像一座“橋”到達遠端的心肌。
CABG 不但可以解決藥物治療和PTCA在冠心病治療中面臨的難題,如冠狀動(dòng)脈分支處病變、多支處病變、無(wú)保護的左主干病變等,而且是目前最徹底、完整的血運重建方式。搭橋術(shù)后1-2月病人就可以恢復正常工作,其早期心絞痛癥狀的消除率高達85%-95%,65%以上病人術(shù)后5年無(wú)心絞痛,5年生存率為93%,10年生存率80%。即使3支冠脈發(fā)生病變伴心功能受損者,7年生存率也可達90%,而單純接受藥物治療者僅為37%。以往多采用大隱靜脈作為橋血管,隨著(zhù)手術(shù)技術(shù)和器械的完善與發(fā)展,目前外科醫生更愿意采用內乳動(dòng)脈、撓動(dòng)脈等長(cháng)期暢通率和生存率更高、預后更好的動(dòng)脈作血管橋。
該手術(shù)一般需在全麻、體外循環(huán)和心臟暫時(shí)停跳下進(jìn)行,這是病人對該療法的主要擔心。其實(shí), 1999年 11月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所接受的就是大隱靜脈搭橋手術(shù)。作為手持“核按鈕”、身系全球安危的大國總統,能欣然接受這一手術(shù),并“輕松”地在歲末年初爆出辭職特大新聞,巳雄辯地說(shuō)明該手術(shù)已發(fā)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我中心僅去年就完成了200余例冠脈搭橋術(shù),成功率達98%以上。
5,激光心肌血運重建術(shù)(TMR或PMR)
TMR或PMR的原理是:爬行類(lèi)動(dòng)物的心臟沒(méi)有冠狀動(dòng)脈,它們是靠心臟收縮期和舒張期的壓力階差把血液壓入心肌間廣泛存在的竇狀間隙來(lái)對心肌進(jìn)行血液灌注的。人類(lèi)胎兒時(shí)期的心臟也存在這種間隙,只不過(guò)出生后這種間隙不再和心腔或冠狀動(dòng)脈直接相交通。那么,能否用激光能量在缺血的心肌上打出一些隧道,利用這些隧道和與激光隧道相交通的竇狀間隙,通過(guò)收縮期和舒張期的壓差來(lái)對缺血的心肌進(jìn)行血液灌注呢?這是最初設想的TMR或PMR的原理,但目前的研究認為,其原理比最初的設想要復雜得多。
目前認為下列情況下能取得滿(mǎn)意的效果:1.嚴重的心絞痛或不穩定性心絞痛。2.由于解剖或生理上的原因,不能進(jìn)行PTCA或CABG。3.術(shù)前必須有客觀(guān)的證據證明打扎區域的心肌尚未壞死。4.PTCA或CABG不能達到完全血運重建效果。5.CABG后的橋狹窄或PTCA后的再狹窄。6.病人的心功能良好。
從1992年起,美國的FDA就指定多個(gè)心臟中心對TMR的療效進(jìn)行觀(guān)察。8年多來(lái),從全世界100多家心臟中心已完成的近8000例TMR術(shù)的結果來(lái)看,TMR是有效和安全的:和常規的治療相比,TMR術(shù)后病人的心絞痛明顯緩解,隨訪(fǎng)中病人心絞痛級別都明顯降低;出院時(shí)及隨訪(fǎng)中病人運動(dòng)負荷試驗的耐受時(shí)間都明顯延長(cháng);心內膜心外膜的心肌灌注比例明顯增加。
在國外,TMR以前主要是CABG的一種輔助治療措施和對嚴重的難治性心絞痛病人的一種治療選擇,目前 TMR正在作為一種和 ppCA、CABG互補的血運重建手段而應用于臨床。
PMR在全世界范圍內正處于興起階段淚前看療效和TMR無(wú)明顯區別。
6,冠心病的中藥處方:
研究發(fā)現,中藥治療冠心病療效較好,現介紹幾劑中藥處方.
中藥處方(一)
【辨證】氣虛血瘀。
【治法】舒胸益氣,活血通脈。
【方名】舒胸益氣湯。
【組成】黃芪30克,黨參30克,丹參30克,赤白芍各10克,川芎10克,降香10克,枳殼10克,紅花10克,麥冬20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陳慕蓮方。
中藥處方(二)
【辨證】心火亢盛。
【治法】降火通脈,活血寧心。
【方名】通脈寧心湯。
【組成】細木通10克,路路通10克,生地15克,全瓜蔞5克,丹參15克,郁金10克,茯神10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張子義方。
中藥處方(三)
【辨證】氣陰兩虛。
【治法】益氣養陰,化瘀通絡(luò )。
【方名】益氣養陰通絡(luò )湯。
【組成】南沙參20克,北沙參20克,麥冬20克,五味子10克,桂枝10克,生地30克,丹參25克,川芎15克,益母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張志雄方。
中藥處方(四)
【辨證】氣陰兩虛,心脈瘀阻,虛實(shí)相兼。
【治法】益氣養陰,活血化瘀。
【方名】寧心湯。
【組成】孩兒參9克,丹參9克,當歸6克,川芎3克,生地9克,赤芍9克,白芍9克,桃仁9克,紅花5克,茯苓9克,木香5克,陳皮3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孟百三方。
中藥處方(五)
【辨證】心腎陽(yáng)虛,心血瘀阻。
【治法】溫陽(yáng)益氣,滋補陰血,化瘀通絡(luò )。
【方名】黃芪通痹湯。
【組成】黃芪3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川芎9克,地黃15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劉玉瑛方。
中藥處方(六)
【辨證】氣虛痰濁。
【治法】補氣健脾,除痰通瘀。
【方名】益氣除痰湯。
【組成】黨參18克,五爪龍50克,法半夏10克,橘紅6克,竹茹10克,枳實(shí)6克,白術(shù)15克,茯苓15克,山楂15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鄧鐵濤方。
中藥處方(七)
【辨證】心氣不足,心陽(yáng)不振。
【治法】養心定志。
【方名】養心定志湯加減。
【組成】太子參10克,茯苓10克,菖蒲8克,遠志8克,炙甘草5克,桂枝8克,小麥10克,大棗5枚,丹參10克,佛手8克,龍骨15克,珍珠母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高輝遠方
7,冠心病民間偏方:
方1
【組成】瓜簍20 克、薤白15 克、白酒15 毫升。
【用法】加水200 毫升煎取100 毫升,每日分2 次服。
【主治】冠心病。
方2
【組成】花生仁、米醋、栓花適量。
【用法】浸醋24 小時(shí),每天起床后取花生仁10~15 粒服?;蛎客斫?0~15 ?;ㄉ?,第二天早晨連醋一起服。
【主治】冠心病。
方3
【組成】七成熟青柿子1000 克、蜂蜜2000 克。
【用法】柿子去蒂柄,切碎搗爛絞汁,汁入砂鍋以大火再改用小火煎至濃稠,加蜂蜜再熬至稠,?;鹄鋮s,每次1 湯匙,開(kāi)水沖飲。日服3 次。
【主治】冠心病、動(dòng)脈硬化、高血壓病。
方4
【組成】牡丹皮30 克、田三七10 克、川穹10 克、白酒1000 毫升。
【用法】密封浸制2 個(gè)月后,每晚睡前取15 毫升飲。
【主治】冠心病。
方5
【組成】老茶樹(shù)根粗壯者30~60 克,糯米酒適量。
【用法】上一味為每日量,加糯米酒入瓦罐加水,文火煎2 次,取濃汁于晚睡前服,徐徐服完,30 天為一療程??蛇B用4~5 個(gè)療程。
【主治】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功能不全。
【說(shuō)明】勿加糖,否則療效差。
方6
【組成】茶葉15 克、素馨花6 克、茉莉花1.5 克、川尊6 克、紅花1克。
【用法】后兩味焙黃研未,用過(guò)濾紙袋裝,與前三味同泡茶常年飲用,每日1~2 次。
【主治】冠心病、胸悶、心悸、夜寐不安、頭暈頭痛。
方7
【組成】綠茶1 克,山植片25 克。
【用法】加水400 毫升煮沸5 分鐘,分3 次溫服,可加開(kāi)水續泡飲,每日1 劑。
【主治】冠心病。
方8
【組成】丹參50~100 克、白酒(55 度)1000 毫升。
【用法】丹參制成粗末,浸酒中15 天,配制為5%~10%的藥酒,每服20~30 毫升,每日3 次。
【主治】冠心病。
方9
【組成】好茶末120 克,煉乳香30 克,食醋、免血各適量。
【用法】共研末,用醋同兔血和丸,如雞頭大,每服1 丸,溫醋送下,每日1 次。
【主治】冠心病,心絞痛。
方10
【組成】茶葉10 克、香蕉50 克、蜂蜜少許。
【用法】沸水沖泡茶葉,香蕉去皮研碎加蜜調入茶水中,當茶飲,每日1 劑。
【主治】冠心病,動(dòng)脈硬化。
方11
【組成】茶葉5 克、山植、益母草各10 克。
【用法】沸水泡飲,每日飲用。
【主治】冠心病。
方12
【組成】茶葉、山渣、菊花各10 克。
【用法】沸水泡飲,每日飲用。
【主治】冠心病。
方13
【組成】綠茶1 克,蓮心干品3 克。
【甲法】沸水沖泡,加蓋,5 分鐘可飲,飯后飲用,可續泡再飲,直至味淡。
【主治】冠心病。
方14
【組成】靈芝30 克、丹參5 克、三七5 克、白酒500 毫升。
【用法】加蓋浸泡,每天攪拌1 次,15 大即成,每飲適量。
【主治】冠心病。
8,冠心病食療方:
(1)桃仁粥:桃仁10克,粳米適量。將桃仁煮熟去皮尖,取汁和粳米同煮粥,食用,日1次。亦可用桃仁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加粳米煮粥。本方有活血化瘀之效,主治心血瘀阻證。
(2)山楂粥:山楂30克(鮮者60克),粳米100克,砂糖適量。將山楂入砂鍋煎取濃汁,去渣,而后加粳米、砂糖,煮粥,作上下午點(diǎn)心服用,不宜空腹食用。本方有活血化瘀之效,用于心血瘀阻者。
(3)芥菜粥:芥菜頭數個(gè),同米煮粥,溫熱食用。本方有溫中利氣、宣痹祛痰之功,用于痰濁壅塞者。
(4)澤瀉膏:澤瀉500克,加水煎熬,去渣,加煉蜜250克收膏,每服2匙,日服2次。本方具有祛濕降濁之效,用于痰濁壅塞者。
(5)仙人粥:制首烏30~60克,粳米100克,紅棗3~5枚,紅糖適量。將制首烏煎取濃汁,去渣,同粳米、紅棗同煮成粥,再入紅糖少許,而后煮一二沸即成。早晚溫熱分服。本方具有益氣養陰、滋補心腎之效,用于氣陰兩虛,心腎陰虛者。
(6)山萸肉粥:山茱萸15~2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將山萸肉洗凈去核,與粳米同煮成粥,待粥將熟時(shí),加入白糖稍煮即可。本方具有滋補心腎之效,用于心腎陰虛者。
(7)韭菜粥:白米50~100克,韭菜子20克(研末)先將白米煮粥,入韭末稍煮,即可食用,晨起早餐服之,本方有溫補脾腎之效,用于陽(yáng)氣虛衰者。
(8)山藥粥:羊肉250~500克,山藥50克,粳米100~150克。羊肉去脂膜,切細,煮成湯,入山藥、粳米煮粥。本方有溫補脾腎之功,用于脾腎陽(yáng)虛者。
(9)人參銀耳湯:人參5克,銀耳10~15克。先將銀耳溫水浸泡12小時(shí),洗凈。人參切小片后,用微火煮熬2小時(shí),再入銀耳熬1小時(shí)即可。本方有益氣養陰之效,用于氣陰兩虛證者。
(10)靈芝田七飲:靈芝20克,田七末3克,先煎靈芝1小時(shí),取汁送田七末,每日1次,30天為1療程,連用2~3個(gè)療程。具有益氣通絡(luò )之功效。
(11)加味生脈飲:太子參30克,麥冬12克,五味子15克,丹參15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用,連服7~10天。本方有益氣養陰,活血通絡(luò )之功效,注意監測血壓。
(12)三仁湯:瓜蔞仁10克,薏苡仁20克,冬瓜仁30克。共煎湯,分早晚二次服用。本方具有豁痰化濁,通陽(yáng)開(kāi)結之功效。
(13)丹參飲:丹參20~30克,煎湯代茶,分次飲用,可常服。具有活血化瘀,通絡(luò )止痛的作用。
(14)雪紅湯:荸薺300克,山楂糕60克,白糖適量,甜青梅脯丁、桂花糖各少許。荸薺洗凈,去皮、切丁,用小砂鍋加水1大碗煮荸薺,煮沸后加白糖少許,再以文火煮10~15分鐘。山楂糕切丁,放入荸薺湯內,立即離火,加入青梅脯丁及桂花糖少許,拌勻吃。每次1小碗,日服2次。具有開(kāi)胃消食,清肝化滯之功效。對高血壓、動(dòng)脈硬化及冠心病有輔助治療作用。
9,冠心病患者保健常識:
由于供應心臟營(yíng)養的血管——冠狀動(dòng)脈發(fā)生粥樣硬化病變,引起血管管腔狹窄甚至堵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和影響心臟的功能,從而產(chǎn)生的心臟病稱(chēng)為冠狀動(dòng)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jiǎn)稱(chēng)為冠心病。主要表現為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猝死。心電圖、心肌酶測定、放射性核素檢查和冠狀動(dòng)脈造影能進(jìn)一步明確診斷??刂蒲獕?、血脂、體重和戒煙能有效防止冠心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病人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硝酸酯類(lèi)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必要時(shí)可做冠狀動(dòng)脈成形術(shù)和冠狀動(dòng)脈搭橋手術(shù),效果頗好。 1.少吃動(dòng)物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黃、魚(yú)子、動(dòng)物內臟等,少吃肉,多吃水果。 2.節制飯量,控制體重。 3.限制食鹽的攝入,每日以10克以下為宜。 4.如患高血壓應在醫師指導下長(cháng)期服用降壓藥物,使血壓保持在正?;蜉^低水平。 5.生活要有規律,避免過(guò)度緊張和情緒波動(dòng)。保持大便通暢,睡眠充足。 6.可做輕微的體育活動(dòng),如太極拳、廣播操、散步等。 7.常備緩解心絞痛的藥物,以便隨時(shí)服用。若有持續疼痛或服藥不能緩解,應立即到就近的醫院急診。 冠心病的一級預防對尚未發(fā)生冠心病的人群,采取預防性措施以預防冠心病的發(fā)生。 1.高危者的一級預防高危者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水平明顯增高或中度增高并伴有其他冠心病危險因素(高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太低<35毫克/分升,<0.9毫摩爾/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太高>160毫克/分升)、高血壓、吸煙、糖尿病、男性>45歲、女性>55歲、有早發(fā)性冠心病家族史者。為減低血膽固醇水平,要戒煙,控制血壓和體力活動(dòng),減輕體重等。 2.中度危險者的一級預防中度危險者指高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無(wú)其他危險因素者。危險相對較高,但近期內不會(huì )有發(fā)生冠心病的危險。該類(lèi)人群數量大,多為青年和中年男女。 3.治療(1)早期檢出血膽固醇異常并使之減低。有人認為,動(dòng)脈粥樣硬化到了晚期才開(kāi)始降低膽固醇,冠心病的危險仍能降至基線(xiàn)水平,這是不正確的。(2)有指導性地改善飲食習慣和增加體力活動(dòng)。從美國年齡標化冠心病,推測發(fā)病率降低與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攝入減少而使血膽固醇減低有關(guān),推測年齡>40歲,總膽固醇下降10%,冠心病危險降低50%;年齡>50歲,總膽固醇下降10%,危險下降39%;年齡>60歲,總膽固醇下降10%,危險下降27%。中年人輕度降低膽固醇并維持終生,是十分有效降低冠心病危險的預防措施。(3)大量食用蔬菜和水果。 4.終生預防 如果從兒童期開(kāi)始有效預防,在他們成為老年人時(shí),冠心病的發(fā)病率有可能大大降低。冠心病的二級預防 1. 指已有冠心病,積極治療危險因素 (1)飲食:既要避免高脂肪飲食,又要確保滿(mǎn)足人體的各種營(yíng)養素,防止營(yíng)養不良。(2)生活起居:生活要有規律,睡眠時(shí)間合理,防止睡眠不足。(3)個(gè)人習慣:抽煙和酗酒是會(huì )導致和加重冠心病的。從預防角度來(lái)看,特別是年輕人,應遠離這些不良習慣。(4)應重視基礎病變的治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高血脂、高膽固醇等。 2. 預防心臟病發(fā)作(1)注意飲食:不要超食;減少膽固醇、脂肪和糖分的攝取量;多吃含有大量水果和蔬菜的均衡飲食;通過(guò)適當飲食和運動(dòng)除去多余的脂肪;不要給心臟帶來(lái)不必要的負擔。(2)不要吸煙。 (3)增加活動(dòng):讓生活充滿(mǎn)活力,多走動(dòng),爬樓梯而不乘電梯,定時(shí)運動(dòng)。(4)應對精神壓力:尋求各種途徑來(lái)調解生活上的壓力,你可以培養嗜好或通過(guò)運動(dòng)松懈日常生活中的緊張情緒,控制高血壓、高膽固醇和糖尿病,定時(shí)檢查身體并遵照醫生的指示去做。
保護心臟的七條建議
心臟病專(zhuān)家針對生活中最常見(jiàn)的危害心臟健康與安全因素,提出愛(ài)心與護心的7條建議,以供參考:
(1)少脂肪:應少食煎炸食物及含高膽固醇食物的蝦、肝、蛋黃等。提倡每周至少吃2次魚(yú),可防止發(fā)生冠心病。每日攝鹽量限于5克以?xún)?,堅持每天進(jìn)食一定數量的瓜果及鮮蔬。
(2)不吸煙:煙草毒害心血管內皮細胞,損害內皮系統功能,可致心肌肥大、變厚,殃及正常的舒縮運動(dòng)。
(3)多運動(dòng):每天最好堅持不短于30分鐘的活動(dòng),可一次性完成或分3次進(jìn)行,每次10分鐘,可進(jìn)行跳繩、舞蹈、騎車(chē)、步行等。
(4)調血脂:高血脂仍為釀成動(dòng)脈粥樣硬化或形成冠心病的因素。應注意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水平;降減導致動(dòng)脈粥樣硬化的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
(5)放輕松:慢性憂(yōu)郁或持續的緊張,可刺激交感神經(jīng)興奮,易致心跳快速、血管收縮、冠狀動(dòng)脈痙攣,冠脈血管阻力加大;血壓上升,血流減少而加劇心肌缺血少氧,其心肌梗死率較樂(lè )觀(guān)又豁達者高70%左右。
(6)睡眠好:良好又充裕的睡眠,可使呼吸及心跳趨緩,心肌對血氧需求減少,是心臟自我保護措施。
(7)適當多食堅果果仁:食用杏仁等富鎂的果仁,可防治心律紊亂,養護心肌,少發(fā)生冠心病及心源性猝死等。
患了冠心病,科學(xué)睡眠最重要。在睡眠(睡眠食品)前后,要做好自我護理。
注意睡前保健 晚餐應清淡,食量也不宜多,宜吃易消化(消化食品)的食物,并配些湯類(lèi),不要怕夜間多尿而不敢飲水,飲水量不足,可使夜間血液黏稠;睡前看電視也應控制好時(shí)間,不要看內容過(guò)于刺激的節目;按時(shí)就寢,養成上床前用溫水燙腳的習慣,然后按摩雙足心,解除疲乏。
注意睡眠體位冠心病患者宜采用頭高腳低右側臥位,減少心絞痛的發(fā)生。冠心病人若病情嚴重,已出現心衰,則宜采用半臥位,以減輕呼吸困難,避免左側臥或俯臥。
注意晨醒時(shí)刻清晨是心絞痛、心肌梗塞的多發(fā)時(shí)刻,而最危險的時(shí)刻是剛醒來(lái)的一剎那。因此,早晨醒來(lái)的第一件事不是倉促穿衣,而是仰臥5~10分鐘,進(jìn)行心前區和頭部的按摩,做深呼吸、打哈欠、伸懶腰、活動(dòng)四肢,然后慢慢坐起,再緩緩下床,慢慢穿衣。起床后及時(shí)喝一杯開(kāi)水,以稀釋變稠的血液。
1.改變不良生活方式不勞累,不熬夜,禁煙酒,不玩麻將。每天散步2000米,適量活動(dòng)。
2.注意心理調適遇事心平氣和,寬以待人,學(xué)會(huì )控制自己的情緒,尤其不可發(fā)怒、急躁、驚恐,睡前不看驚險影視片、緊張球賽。
3.保證充足睡眠除了保證夜間睡眠(睡眠食品),每天午睡半小時(shí),能使心血管系統舒緩,并使人體緊張度降低。
4.飲食宜清淡以低鹽、低糖、低脂、粗纖維及粗加工食品為宜,多食瓜果、蔬菜(蔬菜食品),忌高脂飲食。少量多餐,飯吃七八分飽即可,臨睡前不可飽食。常吃些玉米、燕麥、牛奶、蘋(píng)果(蘋(píng)果食品)、山楂、干果、菊花、海魚(yú)、大蒜(大蒜食品)、洋等,不吃動(dòng)物內臟、魚(yú)子、烏賊、魷魚(yú)、海參等食品。
5.每日飲水2000-2500毫升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半夜飲水也很重要夜間也飲1-2次。大部分飲料糖分過(guò)多是不適宜的。適量綠具有提神醒腦、清除體內垃圾及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忌食冷飲和冰水。
6.不要突然起床特別是夜間醒來(lái)方便時(shí),應先在床上躺半分鐘,然后坐起半分鐘,再雙腿下垂床沿半分鐘再活動(dòng),能有效防止許多致命性意外的發(fā)生。
7.定期復查平時(shí)注意脈壓差大小,如脈壓差大于60毫米汞柱,提示為獨立的冠心病危險因子。要遵醫囑按時(shí)服藥,切忌驟然停藥。
8.凡有胃部不適、下頜疼痛、肩或臂疼、氣短、疲倦感、不舒服感等上述情況之一者,都應被視為心絞痛發(fā)作的預兆,必須引起高度警惕。
9.外出時(shí)最好有家屬陪伴,隨身攜帶急救藥盒。
10.當然,冠心病患者必須經(jīng)常去醫院,在醫生指導下自我保健(保健食品)。
1.少吃動(dòng)物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黃、魚(yú)子、動(dòng)物內臟等,少吃肉,多吃水果。
2.節制飯量,控制體重。
3.限制食鹽的攝入,每日以10克以下為宜。
4.如患高血壓應在醫師指導下長(cháng)期服用降壓藥物,使血壓保持在正?;蜉^低水平。
5.生活要有規律,避免過(guò)度緊張和情緒波動(dòng)。保持大便通暢,睡眠充足。
6.可做輕微的體育活動(dòng),如太極拳、廣播操、散步等。
7.常備緩解心絞痛的藥物,以便隨時(shí)服用。若有持續疼痛或服藥不能緩解,應立即到就近的醫院急診。
心血管疾病
-- 冠心病
中醫藥有效驗方摘錄如下:
方1 益心湯
處方組成:黃芪30克、麥冬30克、黨參12克、丹參30克、天冬20克、黃精20克、枸杞子15克、黨參12克、蘇梗12克、五味子10克、三七粉(沖服)3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功效:益氣養陰,活血通絡(luò )。
主治:無(wú)癥狀性冠心病。
{處方來(lái)源}  摘自雜志  《河北中醫》  1994,(6)。
方2 加味柴胡疏肝散
處方組成:柴胡10克、枳殼12克、白芍15克、川芎12克、香附10克、甘草6克、丹參20克、川楝子10克、荔枝核15克(打)、玫瑰花10克。水煎分次服,每日一劑,七天為一療程。觀(guān)察8個(gè)療程。
功效:疏肝理氣,活血化瘀。
主治:心絞痛(氣滯血瘀型)。胸悶,憋氣,串痛,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點(diǎn),苔薄,脈弦。
{處方來(lái)源}  摘自雜志  《廣西中醫藥》 1997,(4)
方3 通痹湯
處方組成:黃芪30克、黨參(或人參)10克、黃精兵15克、郁金15克、山楂15克、葛根15克、川芎10克、酸棗仁10克、丹參30克、遠志6克。上藥加水500ML,浸泡15分鐘,煎煮
30分鐘,取汁300ML,分早晚兩次內服,每日一劑。
功效:益氣活血化瘀。
主治:冠心病心絞痛(氣虛血瘀型)。胸悶疼痛,心悸氣短,動(dòng)后尤甚,舌質(zhì)紫暗,舌邊有齒痕,苔薄等。
{處方來(lái)源}  摘自雜志  《四川中醫藥》 1997,(9)。
方4 加味補陽(yáng)還五湯
處方組成:黃芪60克、地龍15克、當歸15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淫羊藿15克、桃仁9克、紅花9克、桂枝9克。上藥水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
功效:補氣溫陽(yáng),活血化瘀,通絡(luò )止痛。
主治:冠心病心絞痛(氣虛陽(yáng)衰,血瘀痰阻型)。心前區隱痛,少氣懶言,形寒肢冷,乏力,舌暗淡,苔白,脈弦緩。
{處方來(lái)源}  摘自雜志  《湖北中醫藥》 1994,(1)。
方5 通陽(yáng)活血湯
處方組成:瓜蔞20克、薤白20克、丹參30克、毛冬青30克、川芎10克、紅花8克、赤芍10克、郁金10克、雞內金15克、木香10克、當歸30克、黨參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服。
功效:通陽(yáng)活血,祛瘀生新。
主治:冠心?。ㄐ仃?yáng)不振,心血瘀阻型)。心悸氣短,胸悶胸痛,甚者胸痛徹背,舌質(zhì)紫暗,苔白膩,脈弦。
{處方來(lái)源}  摘自 《 實(shí)用中醫藥雜志》 1995,(6)。
方5 冠心病
組成 人參 丹參 雞血藤 血竭或藏紅花 琥珀 石菖蒲 炒沒(méi)藥 香附 遠志肉 茯神
功用 兩和氣血。
主治 冠心病。
方6 冠心病心絞痛
組成 元胡50克 三七30克。
制用法 上藥共為細末,瓶裝備用。每服6克,每日2~3次,黃酒為引。
功用 理氣,活血,通絡(luò ),止痛。
主治 心絞痛。
方7 冠心病心絞痛
組成 瓜萎30克 高麗參6克 薤白9克 半夏9克 當歸9克 蘇芍9克 桔梗9克 川芎9克 紅花9克 枳殼9克 桃仁9克 丹參12克 補骨脂10克
功用 益氣活血化瘀。
主治 冠心病心絞痛。
方8 冠心病益氣復陽(yáng)通脈,行氣化瘀。
組成 灸甘草12克 黨參18克 桂枝9克 瓜萎15克 薤白10克 丹參15克 川芎10克 紅花7克 延胡索10克 廣木香9克
功用 益氣復陽(yáng)通脈,行氣化瘀。
主治 冠心病。癥見(jiàn):脈律不齊,動(dòng)輒心悸,胸悶心痛,倦怠無(wú)力,面白肢冷,舌質(zhì)淡紫。
加減 氣虛甚者,加黃芪、黃精;脈律不齊加重灸甘草用量;氣滯血瘀心絞痛者,加金鈴子散、絳香、雞血藤、郁金;心悸短氣加茯苓、棗仁;痰多胸悶者,加二陳湯;濕痰配用苓桂術(shù)甘湯;熱痰合用溫膽湯。
方9 冠心病溫陽(yáng)益氣,活血化瘀。
組成 黨參15克 苦參15克 玄參15克 黃芪30克 丹參30克 山楂30克 桃仁10克 降香10克 制附子6克 灸甘草6克
功用 溫陽(yáng)益氣,活血化瘀。
主治 冠心病。
加減 胸陽(yáng)不振者加全瓜萎、薤白,或間服冠心蘇合香丸;心陽(yáng)虛損者加桂枝、肉桂;氣滯血瘀者加三七粉、郁金、枳殼;氣陰兩虛者加寸冬、五味、沙參;眩暈、心悸、怔忡者加龍牡、珍珠母、琥珀末。
方10三七用于冠心病的治療作用如何?
三七的主要功效為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常用于人體內外各種出血證和血瘀證。它有止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出血的特點(diǎn)。臨床用于冠心病的治療,表現出較多的優(yōu)點(diǎn)?,F代藥理研究表明,三七所含的三七皂甙和黃酮甙有明顯擴張冠狀動(dòng)脈,增加冠狀動(dòng)脈的血流量,減少心肌耗氧量,增強心肌的耐缺氧能力。
三七治療心絞痛療效肯定,作用持久,無(wú)一般擴張血管藥的副作用,而且對心率有雙向調節作用,對心率較快的患者,用后可使其心率下降到比較正常的范圍,而對心動(dòng)過(guò)緩的病人通過(guò)長(cháng)期治療,心率可以逐漸提高。
在廣泛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用西藥正腎、副腎、異丙基腎上腺素輪換使用,停藥則血壓下降而出現休克的情況下,改用三七粉3克,生脈散煎湯送服,一日一劑,有時(shí)只需二三劑就可撤掉上述藥物,而且血壓穩定。
由于冠心病患者病程較長(cháng),動(dòng)脈粥樣硬化涉及到血管壁的廣泛病變,因而血管腔出現不同程度的狹窄。臨床實(shí)踐證明,要降低和清除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脂蛋白含量,絕非短時(shí)間所可為,這就決定了服藥的長(cháng)期性和持續性。根據臨床觀(guān)察,用三七為主治療一般在3個(gè)月內可使甘油三酯明顯下降,半年以后可使心電圖STT段有所提高。筆者認為,用三七治療冠心病宜長(cháng)期少量,時(shí)間最好不少于半年,以每次3克的服藥量最為理想,對于虛證患者,可同時(shí)加服西洋參粉則效果更好。
方11防治冠心病的中成藥主要有哪些?
目前用于防治冠心病的中成藥有10多種,但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速效救心丸:該藥屬于活血理氣藥,可以緩解冠心病的心絞痛,用于治療胸悶、憋氣,心前區疼痛,每日三次含服,每服3~6粒,急性發(fā)作可服10~15粒。一般在5分鐘內心絞痛得到緩解。
(2)蘇合香丸:本品為傳統名貴中成藥,功能芳香開(kāi)竅,理氣止痛。每次1丸,溫開(kāi)水送服。
(3)冠心蘇合丸:根據蘇合香丸改制而成。由蘇合香、乳香、檀香、青木香、冰片、朱砂、白蜜組成,制成小蜜丸。用于心絞痛,胸悶,憋氣,心前區疼痛等。1次1丸,日服3次,口含或嚼服。
(4)蘇冰滴丸:屬于芳香開(kāi)竅理氣藥,由蘇合香脂,冰片組成,口含或吞服,每次2~4粒,可以較快地緩解心絞痛,治療胸悶氣短等。
(5)冠心二號片:由丹參、赤芍、川芎、紅花、降香組成,功用理氣活血止痛,有強心和擴張血管的作用。每次服5片,1日2次,該藥可較長(cháng)時(shí)間服用,一般沒(méi)有副作用,不屬于速效藥物。
(6)復方丹參注射液(1毫升內含有丹參、降香各1克),有擴張冠狀動(dòng)脈,減慢心率,輕度增加心肌收縮力的作用,很少有副作用??诜苿┯袕头降⑵暗⒌瓮???梢暂^長(cháng)時(shí)間應用,該藥也不屬于速效藥物。
一種生產(chǎn)《抗栓再造丸》的方法,其特征是將牛黃、麝香、朱砂分別研成極細粉,冰片粉碎過(guò)篩,人參、水蛭(燙)、土蟲(chóng)、穿山甲(燙)、三七、全蝎、何首烏、當歸、大黃、膽南星、天麻、細辛、草豆*、烏梢蛇混合粉碎成細粉,將丹參、穿山甲、地龍、葛根、牛膝、紅花、桃仁、威靈仙、黃芪、甘草放在一起加水煎煮,過(guò)濾,濃縮成稠膏,將稠膏拌入細粉中,進(jìn)行烘干粉碎成細粉,然后兌入蘇合香油、牛黃、麝香、冰片充分攪拌均勻后,以溫開(kāi)水或乙醇、蜜水泛成小丸,將小丸烘干,以朱砂粉掛衣并進(jìn)行闖光。
一種藥物組合物心血管病速效痊愈沖劑及其制備方法:
將丹參、當歸、黃芪、厚樸、赤芍、川芎研成細粉,加入蜂蜜攪勻,用開(kāi)水沖服即可。該產(chǎn)品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具有益氣活血、改善微循環(huán)、耐缺氧、抗疲勞等作用,用于治療心臟病之心肌無(wú)力、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肌梗塞、心絞痛、腦動(dòng)脈硬化、腦萎縮、高脂血、腦中風(fēng)后遺癥等心血管疾病,能夠改善心煩心悸、胸悶痛、失眠多夢(mèng)、健忘、頭痛、眩暈、肢末痹痛、口干少汗、體倦乏力等癥狀。
藥物范疇分類(lèi)(PHC) 04 心臟病學(xué),脈管學(xué)(血管、淋巴管學(xué));09 內分泌、新陳代謝、營(yíng)養學(xué),毒物學(xué);13 神經(jīng)病學(xué),精神病學(xué);22 蓋侖制劑,藥物助劑;
制劑方法(GAL) 丹參;當歸;黃芪;厚樸;赤芍;川芎研末;蜂蜜;沖劑;口服
方劑組成(MIX) 丹參;當歸;黃芪;厚樸;赤芍;川芎;蜂蜜
治療作用(THEF) 心臟??;冠心??;心肌梗死;心絞痛;腦動(dòng)脈硬化;腦萎縮;高脂血癥;中風(fēng)后遺癥;心血管;疲勞
方劑1(7味) 丹參5g;當歸2g;黃芪7g;厚樸3g;赤芍2g;川芎2g;蜂蜜2g
一種中藥組合物,由麝香、丹參、木香、烏藥、天麻、姜蠶(僵蠶)、金蟲(chóng)(千層塔)、紅花、川芎粉碎、過(guò)篩、混合均勻,也可制成片劑、膠囊等??芍委熌X血栓、腦栓塞、栓塞性脈管炎、腦血栓及腦出血后遺癥、肺梗塞、冠心病、血液高粘度、陳舊性心肌梗塞等疾病。
方劑組成 麝香;丹參;木香;烏藥;天麻;姜蠶(僵蠶);金蟲(chóng)(千層塔);紅花;川芎
治療作用(THEF) 腦梗死;血栓性脈管炎;腦梗死;腦梗死后遺癥;腦出血后遺癥;冠心??;血液粘度;心肌梗死;肺栓塞
方劑信息
方劑1(9味) 麝香0.5g;丹參15g;木香20g;烏藥15g;天麻10g;姜蠶(僵蠶)5g;金蟲(chóng)(千層塔)10g;紅花8g;川芎25g
方劑2(9味) 麝香0.5-1g;丹參15-25g;木香20-30g;烏藥15-25g;天麻10-20g;姜蠶(僵蠶)5-10g;金蟲(chóng)(千層塔)10-15g;紅花8-10g;川芎25-30g
方劑3(9味) 麝香1g;丹參25g;木香30g;烏藥25g;天麻20g;姜蠶(僵蠶)10g;金蟲(chóng)(千層塔)15g;紅花10g;川芎30g .采用化淤生新、調暢氣血的特效中藥,用透氣性好的布料。制成護心、養心包。直接安置在胸前區,使心臟在最近的距離,以最簡(jiǎn)便的方法,接受護心、養心包的護、養。再輔之以心理手段。從而達到陰陽(yáng)平衡、氣血調暢、使心臟疾病的癥狀得到緩解或消失。
一種護心、養心包的特征在于:
1.縫制藥包的方法是采用透氣性好的布料。將所選用的中藥碾成粉末制成。并直接按置在胸前區(不使用衣服、背心等方式)使心臟以最近的距離,接受護心養心包的護、養、同時(shí)配合心理治療方法(患者使護心養心包時(shí),一定要口中**有詞、并輔之輕輕拍打。這是護心養心包的一個(gè)有機部分。否則、效力減半)。2.護心、養心包的配方為:丹參12g、葛根12g、瓜蔞12g、川弓6g、紅花3g、巴蕉花6g、赤芍6g、護心草6g、透骨消6g、炒乳香3g、炒設藥3g、黃楊木6g、牛膝6g、水蛭1.5g虻蟲(chóng)1.5g、炮甲3g、查炭9g、延胡6g、郁金6g、降香6g、姜黃6g、*活魚(yú)9g、杳附6g、積殼6g、半夏曲6g、石菖蒲3g、、黃芪9g、茯苓6g、*白6g、細辛1.5g、遠志3g、川棟3g、麥冬6g、路黨參9g、柏子仁6g、酸棗仁6g、決明子9g、五味子3g將下列藥物碾成粉末后,再滲入琥珀粉3g參三七粉3g、血竭粉3g、蘇合香0.5g、龍腦0.3g、麝香0.03g。
《酒 》
※瓜萎薤白酒※
原料:瓜蔞30g,薤白20g,糯米酒150 g。
制法:將瓜蔞搗碎與薤白同人沙鍋,加入糯米酒和水適量,煮取150ml,去渣。
用法:發(fā)作時(shí)即服50ml,平時(shí)每日1劑,每日分3次飯前服。連服1周以上。
功效:瓜蔞寬胸化痰,配薤白滌濁下氣,溫陽(yáng)通脈,糯米酒養心活血以助藥力。三味合用共起化痰滌濁,開(kāi)痹通脈之功效。本方原是張仲景《金匱要略》治胸痹的主方。中藥瓜蔞與食物薤白、糯米酒調配而成瓜蔞薤白白酒湯,本身就屬于藥膳?,F代研究證實(shí),瓜蔞有降血脂,增強冠狀動(dòng)脈血流量的作用,可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因而是治冠心病心絞痛的主藥。
適應證:適用于痰濁阻脈之冠心病心絞痛。
※丹參蜜酒※
原料:丹參100g,蜂蜜50g,白酒500 g。
制法:丹參、蜂蜜泡入低度白酒500ml中。平時(shí)多搖動(dòng),以促進(jìn)有效成分溶解。1周后即可飲用。
用法:發(fā)作時(shí)即飲30~50mL。平時(shí)早、晚空腹各飲1次,每次50mL分多口咽下。
功效:丹參活血化瘀,人心經(jīng)通心脈,通則不痛。配蜂蜜其味香甜,配酒增強活血化瘀之力?,F代研究表明,丹參含丹參酮2A活性因子,能增強心肌收縮力,清除血管內壁脂類(lèi),降低膽固醇,降低血黏度,促進(jìn)血栓溶解,擴張冠狀動(dòng)脈,增強冠脈血流量;蜂蜜含乙酰膽堿樣物質(zhì),能營(yíng)養心肌,改善心肌缺血。
適應證:適用于瘀滯心脈之冠心病患者。
※逡巡酒※
原料:桃花50g,馬蘭花80g,芝麻花100g,黃菊花150g,光桃仁25枚,米酒5000g。
制法:將諸花和桃仁切碎,泡人盛酒的瓷壇中,浸泡10天后即可飲用。每次50ml_每日2次。
功效:活血化瘀,益氣通脈。
適應證:適用于心氣虛夾瘀血的冠心病。
※熙春酒※
原料:枸杞子、龍眼肉、女貞子、生地、仙靈脾、綠豆各120g.柿餅500 g。
制法:將諸藥裝入紗布袋,扎緊袋口,放入盛有10000 g白酒的瓷壇中浸泡1個(gè)月,即可飲酒。每次30~50ml,每日2次。
功效:陰陽(yáng)雙補。
適應證:適宜于心陰虛心陽(yáng)不足的冠心病者調補之用。
※長(cháng)春酒※
原料:黨參、生地、茯苓各90g,白術(shù)、白芍、當歸各60g,川芎30g,桂花500 g,桂圓肉250g。
制法:共為粗末,紗布袋裝,泡人盛高梁酒2500g的壇中,15天后加冰糖250g,搖勻,糖化即可飲用。每次30~50ml,每日2次。
功效:補心氣,益心血,通心脈。
適應證:適用于心氣血不足的冠心病患者平時(shí)飲用。
※薤白酒※
原料:薤白15g,三七粉3g,桂枝6g,黃酒適量。
制法:將薤白、桂枝加適量水先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加人黃酒再煮至沸,用藥酒沖服田七粉。
功效:溫陽(yáng)行氣,活血止痛。
適應證:適用于老年人冠心病,癥見(jiàn)心悸氣短,心胸憋悶,惡風(fēng)肢冷。
※酸棗根酒※
原料:酸棗根30g,半夏10g,黃酒適量。
制法:水煎后黃酒為引服下。
功效:室陰通痹止痛。
適應證:適用于胸陽(yáng)痹阻之冠心病心絞痛。
※靈芝丹參酒※
原料:靈芝30g,丹參5g,三七5g,白酒500g。
制法:將藥洗凈,切片,一同裝入酒壇內,加入白酒,蓋上蓋。每天攪拌1次,再蓋好蓋,浸泡15天即成。每日服2次,每次20—30g。
功效:養心安神,活血通脈。
適應證:冠心病,神經(jīng)衰弱等癥。
※冠心活絡(luò )酒※
原料:三七24g,冬蟲(chóng)夏草18g,當歸18g,西紅花15g,橘絡(luò )15g,人參15g,川芎15g,薤白15g,白糖150g,白酒500g。
制法:將上藥共搗為粗末,入酒內浸泡15天,每天搖動(dòng)數次,然后過(guò)濾,再加入白糖,使之溶化后備用。所濾藥渣可續白酒500g,浸泡7天,過(guò)濾后加糖再用。1次服5ml,每日飯后服2~3次。
功效:益氣養陰,活血化瘀,溫陰通痹。
適應證:慢性冠狀動(dòng)脈供血不足胸悶,氣短,心前區疼痛等癥。
※活血養心酒※
原料:丹參60g,白酒1000ml。
制法:將丹參洗凈切薄片,裝入潔凈紗布袋中,封好袋口,放入酒中,密封浸泡半個(gè)月即可飲用。
功效:活血通脈。
適應證:適用于瘀阻心脈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服用,其效佳,亦可用于瘀熱阻滯之痛經(jīng)、閉經(jīng)、產(chǎn)后腹痛、惡露不盡。
※桂花酒※
原料:桂花60g,米酒500g。
制法:將桂花浸泡入米酒中,1周后飲用。每次30—50ml,每日2次。
功效:化痰散瘀,開(kāi)心解郁。
適應證:適宜于冠心病痰瘀滯脈,情志抑郁者。
※葡萄酒※
原料:葡萄干500 g,神曲適量,糯米1250 g。
制法:煮糯米令熟,待冷,加入神曲末、葡萄干末,再加開(kāi)水10000g,攪勻,入甕覆蓋嚴,四周稻草或棉裹保溫,7日左右酒成。每次溫飲50ml,每日2次。
功效:益氣活血,降脂通脈.
適應證:適宜于冠心病各種證候的患者常飲。
※白鴿煮酒※
原料:白鴿1只,血竭30g,高梁酒1000g。
制法:將白鴿宰殺后去毛、內臟;將血竭裝入白鴿腹中,縫合:用酒煮白鴿,沸后小火久煨至肉爛熟。鴿肉分多次吃完,酒每日2次,每次50ml。
功效:補虛化瘀.
適應證:適宜于冠心病氣血虧虛夾瘀血之證。
※壯陽(yáng)酒※
原料:紅參20g,鹿茸6g,白酒1000g。
制法:將紅參、,鹿茸蒸軟后,泡入白酒中,加蓋密封15天即可飲用。每日1~2次,每次10~20ml。
功效:益氣壯陽(yáng).
適應證:適宜于陽(yáng)氣不足冠心病及心衰、病竇綜合征、房室傳導阻滯之心動(dòng)過(guò)緩及阿斯綜合征。但高壓患者禁飲。
※仙靈酒※
原料:仙靈脾60g,川芎15g,肉桂15g,白酒500g。
制法:將三藥研粗末,浸泡入白酒中,密封1周后即可飲用。每日1~2次,每次15~20ml。
功效:溫陽(yáng)活血.
適應證:適宜于心陽(yáng)不振之冠心病心動(dòng)過(guò)緩或脈結代。
※自制葡萄酒※
原料:葡萄干500g,米酒1000g。
制法:將葡萄干碾碎泡入米酒中,密封半個(gè)月即可飲用。每日2次,每次30ml。
功效:養心益脈.
適應證:適宜于高血壓、冠心病之心律不劑.
※延胡山楂灑※
原料:延胡索50 g,山楂50 g,丹參50 g,瓜萎30 g,薤白9 g,米酒1000 g。
制法:同放瓷罐中浸泡3天后備用。每次服浸酒5~10ml,每天3次,連服數天。
功效:溫陽(yáng)通絡(luò )除痰.
※薤白三七酒※
原料:薤白(野蒜)15g,三七粉3g,桂枝9g,沙參30g,黃酒適量。
制法:藥物用水煎去渣,用黃酒沖服,每天2次.連服數天。
功效:調補氣血,理氣活血。
※雙參山楂酒※
原料:人參6 g.丹參、山楂各30g。
制法:共置瓶中、加白酒500 g浸泡15日即成。服2~3次日,10~15ml/次。
功效:主治氣虛血瘀型冠心病。
※丹歸芪桂生脈灑※
原料:黃芪、麥冬、丹參各50g,桂枝、當歸各20g,西洋參、五味子、炙甘草各15g,三七10g(粗粉碎)。
制法:上藥一起入50度白酒1500m1.振搖或攪拌2次/日,浸泡半月即可開(kāi)始飲服。2次/日,15~20ml/次。
功效:扶陽(yáng)救逆,益氣養陰,活血安神。主治陰陽(yáng)兩虛,瘀血阻絡(luò )型之冠心病。
※生脈益心灑※
原料:人參20g,麥冬80g.五味子30g,丹參100g,當歸50g.柏子仁30g。
制法:共研粗末.入白酒2升中,振搖或攪拌2次/曰.浸泡半月即可飲服,15~20mI/次.2次/日。
功效:益氣養陰,活血化瘀.養心安神。主治氣陰虛損,瘀血阻絡(luò )型之冠心?。?div style="height:15px;">
※參楂強心酒※
原料:人參15g,肉桂20g.淫羊藿、茯神、玉竹、黃精各30g,丹參60g.三七10g。
制法:上藥一起共研粗末.同入白酒1500ml中.振搖或攪拌2次/日,浸泡半月即可飲服。15~20ml/次,2~3次/日。
功效:益氣助陽(yáng).滋陰強心.活血腹脈。主治陰陽(yáng)兩虛.瘀血阻絡(luò )型之冠心病。
※神人紅丹健心酒※
原料:人參、炙甘草各15g.丹參50g,茯神、紅花、當歸、炒棗仁30g
制法:共粗粉碎,同八白酒150Oml中,振搖或攪拌2次/日.浸泡半月即可飲服。15~20ml/次.2次/日。
功效:益氣健脾,活血化瘀.安神復脈。主治氣虛血瘀,脈律不齊型冠心病,
※健心腹脈灑※
原料:黃芪、丹參各60g,麥冬、靈芝、川芎、當歸、桑寄生、甘松各30g,紅參、桂枝、炙甘草各15g,三七10g。
制法:粗粉碎,共入50度白酒2升中,振搖或攪拌2次/日,浸泡半月即可開(kāi)始飲服。2次/日,15~20m1/次。
功效:益氣活血,復脈寧心。主治氣虛血瘀,脈律不齊型冠心病。
※黃芪紅花灑※
原料:黃芪、黨參、玉竹、枸杞子各75g,紅花45g。
制法:上藥均切碎,雙層紗布袋裝,扎緊袋口.泡白酒5升中蜜封1個(gè)月。早晚各飲15~20ml。
功效:益氣養陰,活血化瘀。主治氣虛或氣陰兩虛夾瘀血型冠心病伴充血性心力衰竭。
《膏》
§參竹膏§
原料:黨參300g.玉竹500g。
制法:共研粗末,加水煎3次,去渣,合并煎液,濃縮,加煉蜜250g收膏。每服15g,白開(kāi)水沖服,每日2次。
功效:補氣養陰通心脈..
適應證:適用于氣陰兩虛的冠心病心絞痛。
§四汁膏§
原料:雪梨、甘蔗、生山楂、薄荷各等分。、
制法:搗絞汁,人瓦鍋慢火熬成膏,,每服10ml,白開(kāi)水;中服,每日3次。
功效:滋養心陰,通心脈。
適應證:適用于心陰虛之冠心病。
§冠心2號膏§
原料:赤芍,川芎、紅花、降香各250g,丹參500g。
制法:共研粗末,加水煎熬,共3次,過(guò)濾,去渣.濾液濃縮,加煉蜜250g收膏。每服15g,白開(kāi)水沖服.每日3次。
功效:活血化瘀,通脈止痛。
適應證:適用于瘀阻心脈之冠心病心絞痛。
§復方龍丹膏§
原料:龍眼肉、桑椹子、百合、茯神、酸棗仁、丹參各60g,山楂120g,紅花30g。
制法:煎煮3次,合并濾液,濃縮,兌煉蜜適量收膏。1次服20~30g,每日2~3次。
功效:活血化瘀,養心安神,行氣導滯。
適應證:適用于心脈瘀阻之冠心病患者。
§芝麻桃仁膏§
原料:黑芝麻250g,核桃仁250g,紅糖500g。
制法:先將紅糖放鍋中加水少許熬成稠膏,加入炒熟的黑芝麻,核桃仁,調勻,趁熱倒入表面光滑的大盤(pán)中,待稍冷,壓平切塊,隨意食用。
功效:溫陽(yáng)補腎通脈。
適應證:適用于腎陰虛弱之冠心病患者。
§杞精膏§
原料:枸杞子、黃精各等分。
制法:加水,多次煎熬取汁,加等量煉過(guò)的蜂蜜,混勻。每次吃2匙,或沸水化服。
功效:本方以枸杞子、黃精補益肝腎而益精髓。
適應證:適用于肝腎陰虛之冠心病患者。
§山楂膏§
原料:山楂500g,白術(shù)250g,陳皮100g,甘草60g。
制法:加水煎3次,過(guò)濾,去渣,合并濾液,濃縮,加煉蜜250g收膏。每服15g,每日3次。
功效:消濁化膩,化脂通脈,適宜于冠心病痰濁盛、血脂高者。
§丹參膏§
原料:丹參1000g,蜂蜜250g。
制法:先將丹參水煎3次,取3次濾液混合,加熱濃縮,加煉蜜收膏。每服15g,每日3次。
功效:益心通脈,適宜于冠心病患者平時(shí)服食,有瘀血者特宜。
§首烏延壽膏§
原料:制首烏10—80g,豕希薟草、菟絲子各240g,炒杜仲、懷牛膝、女貞子、桑葉各120g,忍冬藤、細生地各60g,黑芝麻240g。
制法:將前九味粉碎,加水煎,取3次煎液,過(guò)濾,合并濾液,加熱濃縮,加煉蜜適量收膏,加炒香黑芝麻拌勻即成。每服15g,每日3次,空腹食用。
功效:滋陰補腎,活血降脂,適宜于冠心病肝腎陰虛或兼高脂血癥、高黏血癥者。
§清芬耐歲膏§
原料:青松針、側柏葉、藕各500g,天門(mén)冬、生地黃、玉竹各240g,女貞子、旱蓮草各120g。
制法:共銼粗末,加水煮熟,共煎3次,去渣,合3次煎液,加熱濃縮,加煉蜜250g收膏,瓷壇收縮。每晨服30g,白開(kāi)水沖服。病情重者,晚加服1次。
功效:養陰清熱,適宜于心陰虛心火亢,或陰虛內熱之冠心病心悸。
§精玉膏§
原料:黃精300g,玉竹500g,蜂蜜250g。
制法:將黃精、玉竹共為粗末,加水煎3次,去渣,合并3次煎液,加熱濃縮,加煉蜜收膏。每日早、晚空腹各吃20g,開(kāi)水沖服。
功效:養心安神,適宜于心陰虛或心氣陰兩虛之冠心病心律失常。
§養心益脾膏§
原料:潞黨參、生地、麥冬、白術(shù)、茯神、龍眼肉、酸棗仁、柏子仁、北五味子、丹參各30g,陳皮15g,遠志9g,石菖蒲6g,黃連9g.炙甘草9g。
制法:諸藥共為粗末,水煎3次,去渣,合并煎液,加熱濃縮,加煉蜜250g收膏,瓷瓶貯藏。每次30 g,每曰2次,白開(kāi)水沖服。
功效:養心益脾,寧心安神,宜于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夾痰濁擾心之冠心病心悸。
§羅布麻葉膏§
原料:羅布麻葉500g,白糖500g。
制法:將羅布麻葉加水煎熬,20分鐘后取藥液1次,加水再煎,共煎3次。最后去渣,合并藥液,再繼續以小火煎煮濃縮到將要干鍋時(shí)?;?。待涼,拌入干燥的白糖把藥液
吸凈,拌勻,曬干,壓碎,裝瓶備用。每次10g,1日3次,
以沸水沖化代茶飲之。連服2~3劑。
功效:滋陰通絡(luò ),調和陰陽(yáng)。
§復方龍丹膏§
原料:龍眼肉、桑椹子、百合、茯神、酸棗仁、丹參各60g,山楂120g,紅花30g。
制法:煎煮3次,合并濾液,濃縮兌適量煉蜜收膏。1次服20~30g,每日2~3次。
功效:滋陰通絡(luò ),調和陰陽(yáng)。
§洋參龍麥棗仁膏§
原料:西洋參30g,麥冬150g,龍眼肉250g,炒酸棗仁120g。
制法:水煎3次,合并濾液,濃縮,兌適量煉蜜收膏。每日早晚各服15~30 g。
功效:滋陰通絡(luò ),調和陰陽(yáng)。
§養心活血蜜膏§
原料:龍眼肉、桑椹子、百合、茯神、酸棗仁、丹參各60g,山楂120g,紅花30g。
制法:同煎3次,合并濾液濃縮,兌煉蜜收膏。服2—3次/日,20~30克/次。
功效:冠心病有心氣虛、心陰虛和血瘀表現者,可常服。
§五味子膏§
原料:五味子250g,蜜200g。
制法:五味子水浸后煮爛,濾去渣,加熱濃縮濾液,入煉蜜收膏。早、晚各服20g。
功效:益氣寧神。主治心氣陰不足型心悸,氣喘,失眠。
§玉竹膏§
原料:玉竹1000g,蜜500g。
制法:玉竹用清水浸泡半日后煎煮2次,取濾液合并,加熱濃縮,入煉蜜收膏。食3次/日,15g/次。
功效:養心陰,祛水飲。主治心陰虛或氣陰兩虛之冠心病伴心衰水腫。
§參玉肉桂膏§
原料:紅參30g,玉竹250g,肉桂20g,蜜250g。
制法:紅參、玉竹用清水浸泡半日后煎煮3次,去渣,取3次濾液合并,加熱濃縮。肉桂研極細末,加入濃縮液中,加煉蜜收膏,食3次/日,10 g/次,開(kāi)水沖服。
功效:溫陽(yáng)益氣化水。主治心陽(yáng)虛型之冠心病伴水腫,氣喘,心悸。
§靈芝山楂膏§
原料:靈芝100g,山楂200g,麥冬100g。
制法:麥冬洗凈,加水浸泡,煎煮2次,去渣取汁,加熱濃縮,兌入適量蜂蜜,加熱收膏,冷卻收貯。服10~20ml/次,3次/日。
功效:益氣養陰活血。主治氣陰虛損,瘀血阻絡(luò )型之冠心病。
§洋參強心膏§
原料:西洋參、炙甘草各30g,淫羊藿、枸杞子、山楂、當歸、玉竹各50g。
制法:上藥洗凈,加水浸泡,煎煮2次,去渣取汁,加熱濃縮,兌入適量蜂蜜,加熱收膏,冷卻收貯。服10~20ml/次,3次/日。
功效:養陰助陽(yáng),益氣活血,補腎強心。主治陰陽(yáng)兩虛,瘀血阻絡(luò )型之冠心病。
§益心復脈膏§
原料:人參30g,黃芪100g,靈芝50g,麥冬60g,丹參100g,當歸50g,甘松100g,炙甘草30。
制法:炙甘草洗凈,加水浸泡,煎煮2次,去渣取汁,加熱濃縮,兌入適量蜂蜜,加熱收膏,冷卻收貯。服10~20ml/次,3次/日。
功效:益氣養陰,活血復脈。主治氣虛血瘀,脈律不齊型冠心病。
§益氣強心膏§
原料:黃芪150g,黨參、益母草各100g,肉桂50g,紅花30g,澤蘭、澤瀉、桑白皮各75g。
制法:上藥共水煎2次,去渣取濾液合并,加熱濃縮,與蜂蜜200ml煉蜜收膏,冰箱貯存。15g/次,白開(kāi)水沖服,3次/日,7日/療程。
功效:益氣溫陽(yáng),活血利水。主治氣虛水停夾瘀型冠心病伴右心衰竭,尤其是肺心病心衰。
《其他》
◆西洋參田七散
原料:西洋參3g,田七5g。
制法:將2者混合碾成粉末,溫開(kāi)水送服,隔日1次。
功效:益氣養陰,祛瘀。
適應證:適用于氣陰不足,癥見(jiàn)心胸悶痛,心悸,氣短。
◆二參散
原料:人參5g,丹參15g。
制法:將2者磨成粉末,開(kāi)水沖服.
功效:補益心氣,石血祛瘀。
適應證:適用于心悸氣短,心胸悶痛,入夜尤甚者
◆二仁散
原料:核桃仁500g。桃仁150g,紅糖800g
制法:前2味搗碎與紅糖混合,每服30g.每日3次、
功效:活血化瘀,通脈止痛。
適應證:適用于心脈瘀阻之冠心病患者。
◆當歸山楂紅花精
原料:當歸100g,山楂250g,紅花50g,
制法:加水分3~4次煎水取汁,加熱濃縮如膏,?;?,加八白糖、黃豆粉各約200g,收汁、混勻,干燥備用。每次20g,沸水溶化飲。
功效:本方以當歸、山楂活血化瘀,紅花活血通脈.
適應證:適用于心脈瘀阻之冠心病患者。
◆雙耳滑雞煲
原料:白木耳、黑木耳各15g,西芹100g,姜5g,蔥10g,雞肉200g,紹酒、醬油各10ml,鹽、白糖各5g,素油50ml,雞湯400m1。
制法:白木耳、黑木耳發(fā)透,去蒂根,撕成瓣、西芹切3cm長(cháng)的段;姜切絲,蔥切花,雞肉切4cm見(jiàn)方的塊。把雞肉放碗內,入紹酒、醬油,以及蔥、姜拌勻腌漬30分鐘。炒久放置武火上,燒熱,八素油燒六成熟,下入雞塊、木耳、西芹翻炒片刻,再入雞湯煲熟即成。1次/日,食雞肉50g/次,佐餐。 、
功效:養心陰,補氣血。主治心氣不足型冠心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容均由用戶(hù)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diǎn)擊舉報。
打開(kāi)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lèi)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lèi)似文章
心血管疾病方(中醫)
冠心病的治療偏方*
治冠心病單方驗方
冠心???試試茶療!
藏在民間的經(jīng)典秘方,治療動(dòng)脈粥樣硬化都有效,你知道幾種
黃芪丹參山楂配比是多少
更多類(lèi)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cháng)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diǎn)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成人网18免费韩国,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区综合,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