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邊蓮的功效和作用:半邊蓮別名:急解索、蛇利草、細米草、蛇舌草、魚(yú)尾花。氣微,味微咸而帶辛。主要成分:含半邊蓮素,為類(lèi)似生物鹼的黃色結晶體。另含有山梗菜鹼等。清熱解毒和利水消腫是半邊蓮這種中藥材最大的功效,另外這種植物入藥后對蛇毒有很出色的治療效果,同時(shí)也能冶療扁條體炎以及跌打損傷等癥。半邊蓮也可以用于皮膚病的冶療,對人類(lèi)的常見(jiàn)的濕疹有明顯的治療功效。
半邊蓮的作用
1、半邊蓮有治療毒蛇咬傷的作用,人們在被毒蛇咬傷以后可以直接取一百克新鮮的半邊蓮,用硬物把它搗碎,然后取出汁液,加入五十克甜酒進(jìn)么調和,調勻后直接飲用,然后要蓋被臥床,感覺(jué)出汗以后就是毒素的排出。
2、半邊蓮有治療血吸蟲(chóng)病以及腹水的作用,具體用法就是把五十克半邊蓮加水煎制后直接服用。半邊蓮對陽(yáng)性腫毒的冶療功效也很出色,可以直接把新鮮的半邊蓮加工成碎末,再放入少量的食用鹽調勻直接敷在患處上,慢慢的會(huì )有黃水流出,每天換藥一次幾天以后可以痊愈。
3、除了治療這些疾病以外,半邊蓮還有治療中耳炎、女性乳腺炎以及盲腸炎以及痢疾和赤眼等多種疾病的作用,不過(guò)在治療不同的病癥時(shí),半邊蓮的用法也是各不相同的,為了食用安全最好能在醫師指導師下使用。
藥理作用:1、利尿消胖:作用顯著(zhù)而持久,能增加尿量和水的排出,有效成分為半邊蓮素;2、清熱解毒。屬清熱藥下屬分類(lèi)的清熱解毒藥。炮制:切咀、生用。性味:辛、平。歸經(jīng):入心、小腸經(jīng)、肺經(jīng)。功能: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主治:蟲(chóng)蛇咬傷,諸瘡腫毒,腹水漲滿(mǎn),小便不利,肝硬化等癥。外用適量,搗敷。用治毒蛇咬傷、腹脹水腫、黃疸尿少、小便不利、晚期血吸蟲(chóng)病及肝硬化腹水、跌打損傷,癰癤疔瘡。用量9~15克,鮮品30~90克(搗汁服用)。
臨床應用:
1、治療毒蛇咬傷,可能通過(guò)利尿和輕瀉加速毒素排泄。適宜于治療眼鏡蛇、青竹蛇、蝰蛇咬傷,可用鮮半邊蓮120g,搗爛取汁,熱酒送服;或干品30~60g,水煎服。也可其它清熱解毒藥通用,方如三黃半邊蓮湯。外用則以鮮半邊蓮一把,加鹽搗爛成泥狀,圍敷傷口部。
2、治晚期血吸蟲(chóng)病,通過(guò)利尿,使腹水減輕,癥狀改善。每日30~60g水煎,分二次用。用量:利水用干品15~30g,鮮品90g,治蛇咬傷用干品30~90g,鮮品90~120g。
3、處方舉例:三黃半邊蓮湯:黃芩9g,黃連6g,田基黃15g,半邊蓮30g,銀花15g,野菊花15g,水煎服。
臨床應用
1、半邊蓮敷瘡,消腫毒?!渡菟幮詡湟?
2、半邊蓮治蛇虺傷,搗汁飲,以滓圍涂之?!毒V目》
3、半邊蓮治血吸蟲(chóng)病腹水?!吨袊幹仓尽?
4、半邊蓮消腫解毒。治疳積和疔瘡初起?!赌蠈幨兴幬镏尽?
5、半邊蓮治疔瘡,一切陽(yáng)性腫毒:鮮半邊蓮適量,加食鹽數粒同搗爛,敷患處,有黃水滲出,漸愈。(《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6、半邊蓮治晚期血吸蟲(chóng)病腹水、腎炎水腫:半邊蓮一至二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7、半邊蓮清熱解毒,利尿消腫?!陡=耖g草藥》
8、半邊蓮煎服治風(fēng)濕性神經(jīng)痛,頭暈?!吨袊幹矆D鑒》
9、半邊蓮治盲腸炎:半邊蓮八兩,加雙料酒適量,搗爛水煎,一日五次分服,渣再和入米酒少許,外敷患處。
10、半邊蓮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治腹水,小兒驚風(fēng),雙單乳蛾,漆瘡,外傷出血,皮膚疥癬,蛇蜂蝎傷?!蛾懘ū静荨?
11、半邊蓮治毒蛇咬傷:㈠半邊蓮浸燒酒搽之。(《嶺南草藥志》);㈡鮮半邊蓮一、二兩,搗爛絞汁,加甜酒一兩調服,服后蓋被入睡,以便出微汗。毒重的-天服兩次。并用搗爛的鮮半邊蓮敷于傷口周?chē)?《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12、半邊蓮治時(shí)行赤眼或起星翳:㈠鮮半邊蓮,洗凈,揉碎作一小丸,塞入鼻腔,患左眼塞右鼻,患右眼塞左鼻。三、四小時(shí)換一次。㈡鮮半邊蓮適量,搗爛,敷眼皮上,用紗布蓋護,一日換藥兩次。(《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13、半邊蓮治黃疸,水腫,小便不利:半邊蓮一兩,白茅根一兩。水煎,分二次用白糖調服。(《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14、半邊蓮治乳腺炎:鮮半邊蓮適量,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15、半邊蓮治單腹臌脹:半邊蓮、金錢(qián)草各三錢(qián),大黃四錢(qián),枳實(shí)六錢(qián)。水煎,連服五天,每天一劑;以后加重半邊蓮、金錢(qián)草二味,將原方去大黃,加神曲、麥芽、砂仁,連服十天;最后將此方做成小丸,每服五錢(qián),連服半個(gè)月。在治療中少食鹽。(《嶺南草藥志》)
16、半邊蓮治寒齁氣喘及瘧疾寒熱:半邊蓮、雄黃各二錢(qián)。搗泥,碗內覆之,待青色,以飯丸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心鹽湯下。(《壽域神方》)
17、半邊蓮治急性中耳炎:半邊蓮擂爛絞汁,和酒少許滴耳。(⑿方以下出《嶺南草藥志》)
18、半邊蓮治跌打扭傷腫痛:半邊蓮一斤,清水三斤,煎剩一斤半過(guò)濾,將渣加水三廳再煎成一半,然后將兩次濾液混合在一起,用慢火濃縮成一斤,裝瓶備用。用時(shí)以藥棉放在藥液中浸透,取出貼于患處。
19、半邊蓮治痢疾:生半邊蓮二兩,水煎和黃糖服。
20、半邊蓮治喉蛾:鮮半邊蓮如雞蛋大一團,放在瓷碗內,加好燒酒三兩,同擂極爛,絞取藥汁,分三次口含,每次含約一、二十分鐘吐出。(《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21、半邊蓮治魚(yú)口便毒,跌打傷瘀痛,惡瘡,火瘡,搗敷之?!稁X南采藥錄》
22、半邊蓮治無(wú)名腫毒:半邊蓮葉搗爛加酒敷患處。(《嶺南草藥志》)
23、半邊蓮治濕熱泄瀉:半邊蓮一兩,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半邊蓮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半邊蓮主治毒蛇咬傷;癰腫疔瘡;扁桃體炎;溫疹;足癬;跌打損傷;濕熱黃疸;闌尾炎;腸炎;腎炎;肝硬化腹水及多種癌癥。
半邊蓮的食用方法: 半邊蓮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調涂。 半邊蓮用藥禁忌:噓癥忌用半邊蓮?!督髅耖g草藥驗方》
1、半邊蓮茶。功效:涼血解毒,利尿消腫。用于病毒性肝炎小便赤黃患者。 配方:半邊蓮25克白糖20克 。制作: 1、把半邊蓮洗凈,切成5厘米的段。 2、把半邊蓮放入燉杯內,加水250毫升。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25分鐘即成。用法:每日2次,每次100毫升。
2、半邊蓮鯽魚(yú)湯。功效:利水消腫;肝硬化腹水屬水濕內停者,癥見(jiàn)形瘦體倦,胃納欠佳,小便短少,腹脹水腫,或大便不暢,或皮膚黃疸;據報道,使用半邊蓮治療肝硬化腹水,以中輕度腹水,病其不太久,體質(zhì)沿可,末見(jiàn)惡病質(zhì),肝腎功能的損害不甚嚴重,無(wú)嚴重夾雜癥或并發(fā)癥者為臨床使用指征。材料:鯽魚(yú)250克、半邊蓮60克、姜5克,鹽3克,味精1克 。做法: 1、將半邊蓮、生姜洗凈; 2、鯽魚(yú)活殺,去鱗,腸雜,洗凈; 3、用少許生油起鍋,下姜爆至鯽魚(yú)微黃; 4、把鯽魚(yú)與半邊蓮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一小時(shí),調味即可。
3、半邊蓮地丁茶。功效:涼血解毒,清熱利尿,主治瘡癰、丹毒。 組成:半邊蓮、紫花地丁、黃花地丁各30克。 制法:上藥搗碎,置熱水瓶中,沖入適量沸水悶泡15分鐘,代茶頻飲。每日1——2劑。 宜忌:體虛胃弱者忌用。 按語(yǔ):性味甘平,能利水消腫解毒。民間常用以治療晚期血吸蟲(chóng)病肝硬化腹水和蛇咬傷;外用可治糜爛型手足癬及亞急性濕疹。配以紫花地丁、蒲公英(即黃花地?。┮郧鍩峤舛?,組方習稱(chēng)“二丁半湯”,是治療瘡癰、丹毒和內科溫熱病的常用基本方。本方煎泡的藥汁、藥渣還可用作外洗、外敷,對于患處紅腫焮癰有消炎、退腫、止痛的效果。來(lái)源:《中醫良藥良方》
4、半邊蓮茵陳茶。功效:清熱解毒,利尿退黃,主治黃疸型肝炎,惡寒發(fā)熱,納差,倦怠,全身乏力,身目俱黃,色鮮明如橘皮,肝區脹痛,口干,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組成:半邊蓮30克,茵陳15克,白茅根40克。 制法:上方藥味加大劑量20倍,研成粗末。每次用50——70克,置保溫瓶中,沖入沸水泡悶15分鐘,代茶頻頻飲服。每日1劑。 宜忌:急性暴發(fā)性重癥肝炎不宜應用。 按語(yǔ):半邊蓮系桔??贫嗄晟圆荼局参?,性味辛平,能涼血解毒,清熱利尿?,F代藥理研究表明:它含生物堿、黃酮甙、皂甙、氨基酸,生物堿中主要為山梗茶堿,具有抗菌、利尿等作用,配以利尿退黃之茵陳,抑制肝炎病毒,佐以白茅根利尿祛濕退黃,使濕熱之邪從小便而解。急性暴發(fā)性肝炎病情危重,不宜用此方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來(lái)源:《中醫良藥良方》
半邊蓮的功效作用:性味歸經(jīng):甘、淡,微寒。入肺、肝、腎經(jīng)。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功效特點(diǎn):本品具清熱解毒之功效,半邊蓮辛寒,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散瘀止血,定痛。 內服、外用皆可,既可解蟲(chóng)毒,亦可解蛇毒,為殺菌消炎之佳品,也可用于胃癌及肝硬化腹水的治療。
功效作用
1.清熱解毒:①用于毒蛇、蜈蚣咬傷或蜂、蝎蜇傷,可鮮品120克搗爛加米酒或開(kāi)水沖服取汗,日服l次,重者可日服2次,外用鮮草搗成泥加鹽少許敷傷口處。②用于癰腫疔毒,可用鮮品加鹽少許搗爛外敷,中耳炎者也可用鮮品壓汁過(guò)濾加白酒滴耳。③用于各類(lèi)腫瘤,常與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同用。
2.利水消腫:用于肝硬化腹水及腎病水腫,皆可配藥用,對濕疹、濕腳氣亦可用鮮品或干品煎水,用紗布浸汁外敷。
配伍應用
1.配白茅根:半邊蓮善于下行通利水道,使水濕下瀉而消腫,并能清熱解毒;白茅根能清血分之熱,有利水通淋、導熱下行之功,且清而不過(guò),利而不猛,二藥合用,能起協(xié)同作用,在增強利水消腫作用的同時(shí),還有一定的涼血通淋之功,本藥對藥力和緩,在治療水腫、腳氣浮腫、小便不利、淋閉尿血證中可起輔助作用。
2.配金錢(qián)草:半邊蓮、金錢(qián)草,同具利水之功。半邊蓮利水消腫且解毒,金錢(qián)草利水排石之要藥,二藥合用,既能利尿解毒,又能排石,故常用于淋證之砂淋、石淋。
3,配牛蒡子:本品具解毒消腫之功,牛蒡子解毒消腫,兼疏風(fēng)清熱,二藥合用,解毒力強,還能清散風(fēng)熱毒邪,用于治療外感風(fēng)熱、熱毒上炎的咽喉腫痛,如急性咽炎、扁桃體炎等。
4.配半枝蓮:新鮮半邊蓮、半枝蓮外敷均具解毒之功,且半邊蓮長(cháng)于止血生肌,半枝蓮長(cháng)于散瘀止痛,二藥合用為治療癰腫、瘡毒之良藥。
5.配茵陳:半邊蓮具退黃之功,茵陳為祛濕退黃之要藥,二藥相須為用,利膽退黃作用增強。
應用注意事項:虛證及孕婦慎用。用法用量:內服:15~30克,入煎劑。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抗癌中草藥半邊蓮的功效:為桔??粕焦2藢僦参锇脒吷彽娜?。其味辛,微苦,性平。功能為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主治毒蛇咬傷、疔瘡癤腫、水腫、黃疸等病證。半邊蓮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除抗腫瘤作用外,半邊蓮類(lèi)生物堿有中樞興奮作用,是重要的神經(jīng)膽堿受體激動(dòng)劑,它還有利尿、利膽、抑菌、抗炎、抗蛇毒等多種藥理作用。
現代應用:半邊蓮臨床用于治療各種癌癥,以復方應用為多。
1.肝癌合并腹水:林氏報道,治療原發(fā)性肝癌合并腹水21例。以活血利水法為主,重用半邊蓮每副30g,同時(shí)輔用西藥及對癥治療等措施。結果:顯效(腹水消退、癥狀改善)15例,有效(腹水減輕、癥狀穩定或改善)4例,無(wú)效2例。林氏還報道,用扶正軟堅法治療中晚期原發(fā)性肝癌44例。對有腹水或下肢水腫均在扶正軟堅基礎上選用利水中藥,重用半枝蓮30g,證實(shí)對改善患者低熱、納差、肝病、腹脹和減輕腹水等均有較好療效。治療后半年、1年、3年、5年以上生存率分別為77.3%、59%、15.9%、6.8%。
2.肺癌:于氏報道,療晚期肺癌30例,在辯證基礎上各型均加用半枝蓮30g,每日1副,水煎服,并加服西黃丸。治療結果:延長(cháng)生存期4~6個(gè)月17例,6~12個(gè)月5例,1~2年5例,2~3年3例。張氏報道,辨證分型治療老年晚期原發(fā)性肺癌34例,各型均選加半邊蓮等抗癌藥,煎劑每日1劑,治療4個(gè)月。結果:部分緩解1例,穩定30例,惡化3例。生存1年27例,1年以上6例,2年以上1例,死亡6例。
此外,半邊蓮在治療大腸癌、鼻咽癌、食道癌、胃癌、骨髓瘤、腦瘤等方面亦見(jiàn)報道。如高氏報道,曾以單味半邊蓮治療大腸癌,取得較好療效。羅氏報道,中西醫結合治療95例鼻咽癌。采用三步治法,在放療階段均用白蓮解毒湯(白花蛇舌草、半邊蓮、半枝蓮等)內服,對放療后陰虛火旺型亦用白蓮解毒湯加味,后期輔以扶正鞏固治療。結果:生存5年以?xún)?2例,占44.4%;5~10年38例,占40%;10年以上15例,占15.6%。合計5年以上生存率55.6%。復發(fā)13例,其他臟器轉移6例,周氏報道,以湯劑基本方半邊蓮復方(黨參、黃芪、茯苓、半邊蓮、白花蛇舌草等)加虎七散內服,每日1劑,治療食道癌32例,胃癌18例。治療結果:生存或(從治療日開(kāi)始計算)超過(guò)6年者2例,3~6年者4例,2~3年者5例,1一2年者25例,6~12個(gè)月者10例,6個(gè)月以下者4例,獲較好治療效果。劉氏報道,化療配合中藥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10例。藥用半邊蓮復方(仙鶴草、半邊蓮、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等)內服。治療結果:目前存活6例,其中顯效2例,緩解3例,無(wú)變化1例,最長(cháng)已存活5年;死亡1例。劉氏報道,治療中樞神經(jīng)系統惡性腫瘤術(shù)后患者100例,藥用腫瘤I號和腫瘤Ⅱ號方,均為以半邊蓮等抗腫瘤中藥組成的復方。結果:臨床治愈15例,顯效28例,有效26例,無(wú)效36例,總有效率為64%。在療效上I號與Ⅱ號方未見(jiàn)明顯差異。
毒副反應:一般劑量的半邊蓮制劑經(jīng)動(dòng)物實(shí)驗,對體重、尿沉渣及尿蛋白檢查均無(wú)異常發(fā)現,病理檢查也未見(jiàn)顯著(zhù)器質(zhì)性變化。臨床半邊蓮煎劑口服,即使長(cháng)期應用,亦未見(jiàn)明顯毒性反應。這可能與其吸收較慢而消除較快有關(guān)。因有山梗菜堿樣作用,故半邊蓮制劑注射時(shí),少數病例有頭昏、汗出等反應。半邊蓮堿注射給藥過(guò)量時(shí),可致心動(dòng)過(guò)速、傳導阻滯、嘔吐、驚厥、血壓下降甚至呼吸麻痹等嚴重反應。但因其作用時(shí)間短,真正發(fā)生危險者較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