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發(fā)源地,來(lái)看看獨屬于河南的姓氏文化。
你們其實(shí)都是河南人!
有研究表明:
在有來(lái)源可考的4820個(gè)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個(gè),占38%;
你們不僅都是河南人,還都是貴族后代!
張
河南濮陽(yáng),始祖是揮。黃帝第五子青陽(yáng)之子揮,任弓正之職,制弓矢,被賜姓張。其活動(dòng)地點(diǎn)在當時(shí)都城,即今河南濮陽(yáng)縣。還有一支張姓,系晉國解張之后。解張,字張侯,以字命氏。這支張氏世仕晉,后又仕韓,再仕鄭,一直在河南境內發(fā)展。
王
王姓之源可分為子姓之王、姬姓之王和媯姓之王。子姓之王產(chǎn)生最早,始祖為比干,祖根在河南衛輝。商紂王的叔父比干直諫被殺,葬于汲郡(今河南衛輝市),其留守汲郡看守墓地的子孫以王為氏。姬姓之王,有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之后、東周靈王太子姬晉之后、東周考王弟姬揭之后等三支,其中第二、第三支源出河南洛陽(yáng)。媯姓之王為陳國公子完之后。陳國公子完避難奔齊,改姓田氏。田齊滅于秦后,王室子孫一部分改姓王氏。
李
李氏系由理氏所改李氏系由理氏所改,是嬴姓顓頊的后裔。顓頊高陽(yáng)氏的后裔皋陶在堯舜時(shí)任大理(掌管刑法的官)之職,以官命族為理氏。商朝末年,理徵因直言犯諫觸怒了紂王,得罪而死,其子理利貞為避難逃至伏牛山區的伊河流域,靠吃木子(木本植物的果實(shí))得以保全性命。為感謝“木子”保命之功,又因理、李同音之故,遂改理氏為李氏,后定居于苦縣(今河南鹿邑縣),不斷發(fā)展繁衍。據唐人林寶《元和姓纂》記載,道家的創(chuàng )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的老子即是李(理)利貞的11世孫。
劉
劉姓之源有三:其一出自祁姓,始祖為劉累,祖根在河南魯山。帝堯裔孫劉累被夏王孔甲封為御龍氏,后劉累隱于魯山,后代以劉為姓,此為劉姓主源。
其二出自姬姓,也源于河南。春秋時(shí)期,周匡王姬班封小兒子王季于劉邑(今河南偃師市西南),號劉康公,其后以劉為姓。
其三,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yáng),改鮮卑族的獨孤氏為劉氏。這支劉姓也源于河南。
陳
陳姓祖根在河南淮陽(yáng),始祖媯滿(mǎn)。西周初年,虞舜后裔媯滿(mǎn)被封于陳(今河南淮陽(yáng)),其子孫有的以國為氏,姓陳。陳國共傳20世、26王,其間陳國公子完曾避難奔齊,改姓田。數代后取得齊國政權。田齊政權滅于秦后,齊王田建第三子田軫遷至潁川(今河南長(cháng)葛市),恢復陳姓,所以有的陳姓人奉陳軫為始祖。另外,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yáng)后,改鮮卑族三字姓侯莫陳氏為單姓陳。
除此之外,河南的名字趣聞你都知道么?
河南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