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癰是由于外邪侵襲,氣血稽留,壅滯于肺部形成的痛患。初期病起急驟,發(fā)熱惡寒,咳嗽吐痰,口干,胸中隱隱作痛。若癰膿已成,則吐出大量膿痰,如米粥樣,有的夾雜血液,氣味腥臭難聞,膿出之后,寒熱癥狀逐漸消失減輕。有的轉成慢性,日久不愈,反復吐膿痰。
中醫治療此病初期以清肺瀉熱祛痰為主。中后期以排膿為主,后期除陰虛火旺者以滋陰降火為主,膿液未盡而氣虛者,于排膿方中加人補氣之藥。
[第一方]主治:肺癰,痰中帶血。
處方:葦莖15g薏米15g桃仁10g冬瓜仁15g魚(yú)腥草30g
用法:水煎,分二次溫服。
[第二方]主治:肺癰初起,發(fā)熱怕冷,胸疼喘滿(mǎn)。
處方:桔梗15g生甘草10g
用法:水煎,分二次,溫服。
[第三方]主治:肺癰初起,胸滿(mǎn)喘急,不得平臥。
處方:葶藶子10g大棗12枚
用法:水煎,分二次,溫服。
[第四方]主治:肺癰,痰濁壅閉不利。
處方:皂角剝去皮,炙酥
用法:研末蜜丸,梧桐子大,以棗湯調服十五丸,一日二次。
[第五方]主治:咳嗽吐膿痰,有腥臭味。
處方:蘆根30g冬瓜仁30g
用法:水煎溫服,一日二次。
[第六方]主治:肺癰,反復吐膿血痰,日久不愈。
處方:瓜簍仁30g川貝母15g白麥15g阿膠15g
用法:研末,每服3g,日服三次,開(kāi)水送下。
[第七方]主治:咳嗽吐痰,帶膿血。
處方:白芨10g槐花10g三七粉15g
用法:共為細粉,分為三劑,每劑分兩次,服時(shí)用小米粥一碗,將藥粉撒人,粥中攪勻服下,一日二次。
[第八方]主治:肺癰后期,膿未盡而有氣虛現象。
處方:桔梗15g防已10g桑白皮10g貝母6g瓜萎15g百合15g黃芪20g慧米20g當歸10g甘草10g
用法:水煎,分二次溫服,日一劑。
[第九方]源于日本
主治:肺癰咳嗽痰多。
處方:瓜蔞5g桔梗3g貝母3g半夏3g用法:水煎,二次分服,日一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