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改戶(hù)部為度支部,內設庫藏等十個(gè)司。這是度支部庫藏司官傣的合影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12月5日,清末立憲派開(kāi)始結成組織推動(dòng)君主立憲。1905年,清政府曾派五大臣出國“考察政治”, 1907年9月宣布“預備仿行憲政”。民族資產(chǎn)階級上層的代表人物紛紛響應。12月6日,張謇、湯壽潛等人肖先在上海成立預備立憲公會(huì )。之后,湯化龍、譚延愷、丘逢甲分別建起湖北憲政籌備會(huì )、湖南憲政公會(huì )、廣東自治會(huì )等團體,梁?jiǎn)⒊热艘苍?nobr oncontextmenu="return false;" oncgmove="kwm(22);" id="key3" oncgover="kwe(event,22, this);" style="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oncg="return kwc();" oncgout="kwl(event, this);" target="_blank">日本東京建立政聞社。
1908年8月,各團體以清政府并無(wú)實(shí)際行動(dòng),乃派代表聯(lián)名上書(shū),請求速開(kāi)國會(huì )、頒布憲法。清政府用查禁政聞社予以打擊。1909年(宣統元年)各省奉命設立諮議局,多由立憲派主持。次年,經(jīng)張謇發(fā)起,十六省諮議局代表齊集北京,仍以速開(kāi)國會(huì )為要求,接連發(fā)動(dòng)三次大請愿。未被接受。1911年5 月清政府組成皇族內閣,徹底暴露了集權皇室的陰謀。立憲運動(dòng)失敗,一部分立憲派轉與清廷對立,至武昌起義爆發(fā)時(shí),投向革命陣營(y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