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4道菜有助御寒
1.蜜燉雞
用料:15克、蜜1個(gè)、雞肉50克。隔水燉一小時(shí)。
此湯有養血安神的功效,適于氣血虛弱、頭暈、、胃痛者食用,男女均宜。
2.黨參杞子紅棗燉雞
用料:黨參30克、杞子15克、紅棗15克、雞肉150克。隔水燉。
此湯既能補氣血又比較平和,一周吃?xún)纱渭纯?。適宜虛不受補的人。
3.當歸生姜羊肉湯
用料:羊肉500克、當歸30克、生姜50克。羊肉用清水洗凈后再用生姜爆炒,當歸用紗布包裹,再與爆炒好的羊肉一起煮湯。
此湯特別適宜氣血虧虛、大病久病及的食用,對改善、月經(jīng)不調也有顯著(zhù)效果。
4.花生黃豆煲豬腳
用料:花生100克、黃豆50克、陳皮1個(gè)、豬腳1對?;ㄉ?、黃豆、陳皮洗凈后,用清水浸泡片刻,豬腳洗凈、切塊。然后一起放置瓦煲內,加入清水,先以大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兩個(gè)半小時(shí),調入適量食鹽即可。
此湯具有益氣、養血、潤滑皮膚的作用,對于產(chǎn)婦來(lái)說(shuō),還有通乳的作用,亦可以輔助腳氣病。
麥冬泡水滋陰潤燥
秋分過(guò)后,陰氣逐漸旺盛,晝夜溫差進(jìn)一步加大。專(zhuān)家表示,氣溫波動(dòng)大時(shí)更要順應時(shí)令養生,麥冬泡水可滋陰潤燥。
眼下晝夜溫差可達10℃以上,如果不適當增加衣被,很容易受涼導致外感。中醫認為,秋屬燥,主肺氣,市民在上應以養陰潤燥、補養肺氣為主??梢远喑孕┌俸?、銀耳、、、大棗等。
推薦藥方:麥冬8克、枸杞8克、菊花5克、黃芪15克,開(kāi)水浸泡后代飲,可起到滋陰潤燥、益氣養肺的功效。
熱湯面趕走秋燥暖胃暖身
皮膚缺水、聲音嘶啞、鼻燥唇干……這都是“秋燥”帶來(lái)的危害。專(zhuān)家提醒,此時(shí)吃些滋養津液的早餐,就可趕走“秋燥”。
秋季早餐來(lái)碗熱湯面是不錯的選擇,熱騰騰的面條暖胃又暖身。面粉含有多種和,且含熱量低。在煮的過(guò)程中,面條會(huì )吸收大量水,100克面條煮熟后會(huì )變成400克。
吃面時(shí)最好搭配雞蛋、牛肉等肉食品,補充人體所需的,使人精力充沛。也要適量補充類(lèi)似萵筍葉、胡、豆芽等,保證各種物的攝入。面條在腸胃中的較慢,使人長(cháng)時(shí)間有飽腹感,不容易饑餓。同時(shí),口感滑軟的面條也非常適合牙口不好的人,更易于吸收。
秋藕宜人潤燥止渴
秋季是蓮藕上市的時(shí)節。中日友好醫院李佩文教授表示,藕能潤燥止渴,是滋補佳品之一。
蓮藕生、熟食皆可,藥用價(jià)值很高。人們食用藕時(shí),往往把藕節棄之不用,其實(shí)藕節本身就是一味很好的止血藥。藕節因含有2%左右的鞣質(zhì)和天門(mén)冬酰胺,其止血收斂作用強于鮮藕,用藕節搗碎后加適量紅糖煎服,對各種出血(如吐血、咳血、尿血、便血、子宮出血等癥)有一定療效。
藕既可單獨做菜,也可做其他菜的配料,如藕肉丸子、藕餃、炸脆藕絲、煨燉藕湯、鮮藕燉排骨、涼拌藕片等,都是適合秋季的菜肴。
秋季吃可治咳嗽
雪花梨、鴨梨、京白梨……秋季。三芝堂診所專(zhuān)家路潔表示,梨有“百果之宗”的美稱(chēng),是秋冬季節的佳品。
梨性味甘、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潤肺鎮咳,用于熱病傷陰、肺燥咳嗽、煩渴驚狂、咽干失音、反胃等癥狀。用梨做的例子很多,因陰虛肺熱引起的咳嗽、便秘可用白梨、白各半煮水喝,酌加冰糖或,既止咳又通便,對低熱久咳也有好處;如有咯血則再加鮮藕,可有止血作用。因熱病引起的口干燥咳、身熱煩渴可用梨與荸薺各半,酌加桑葉煮水,有滋陰清熱、鎮咳效果。
專(zhuān)家提醒,梨性偏寒助濕,多吃會(huì )有傷脾胃,故脾胃虛寒、畏冷食者應少吃。梨含糖量高,者慎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