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網(wǎng)上找的,然后費了一些些時(shí)間分了“男人篇”和“女人篇”及“病理治療篇”。以下是“女人篇”。
一、王益酒
【配方】
蜜炙黃芪250g, 生炒白術(shù)各100g, 熟地黃250g ,枸杞子250g,玉竹250g ,白酒1500ml
【功用】
補氣養血,滋陰補腎。
【制法】
1 、將所有藥材洗凈后研細碎,裝入紗布袋中;
2 、與白酒一起放入砂鍋內,上火煎煮40分鐘;
3、 過(guò)濾去渣留液,入瓶備用。
【用法】
每次10~20ml,每日1次,臨睡前飲用。
【藥材功效解析】
玉竹:甘平之味,養陰生津,潤肺養胃。黃芪:甘溫益氣。白術(shù):健脾助運。地黃:養血活血。枸杞子:補肝腎之陰。
此酒力緩,久飲對先天、后天不足有不可估量的療效。
主治諸虛百損,體弱無(wú)力,頭暈目眩,胃納不佳,腰膝酸軟,男子陽(yáng)萎、早泄,女子月經(jīng)不調,崩漏帶下,以及盆腔炎等癥。
【方劑來(lái)源】
民間驗方
二、大補中當歸酒
【配方】
當歸40g ,續斷40g ,肉桂40g ,川芎40g ,干姜40 g ,麥冬40g ,芍藥60g ,甘草30g ,白芷30g, 黃芪40g ,大棗20個(gè),干地黃100g,吳茱萸100g ,黃酒2000ml
【功用】
補虛損。
【制法】
1、將上述藥材搗成粗末,裝入白紗布袋內;
2 、將其放入干凈的器皿中,用黃酒浸泡24小時(shí);
3 、加水1000ml,上火煮至1500ml;
4、 冷卻后,去掉藥袋,過(guò)濾備用。
【用法】
每次15~20ml,每日3次,飯前將酒溫熱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
當歸、川芎、干地黃、白芍藥:補血而調理沖任。黃芪、續斷、白芷、麥冬、大棗:健脾益氣,補肝益腎。肉桂,吳茱萸、干姜:溫通經(jīng)脈,暖小腹而止疼。
此酒主治產(chǎn)后虛損,小腹疼痛。
【方劑來(lái)源】
《千金方》
三、當歸地黃酒
【組成】
生地黃50g ,當歸尾50g ,黃酒500ml
【功用】
補血,止血。
【制法】
1 、將上述2味藥材一并搗成粗末;
2 、放進(jìn)鍋中,倒入黃酒,在火上煮1小時(shí);
3 、然后過(guò)濾去渣,裝瓶備用。
【用法】
每次20ml,每日3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
地黃:滋陰養血,治療吐血,衄血,婦女月經(jīng)不調,崩漏腹痛等癥。當歸:補血和血,調經(jīng)止痛,當歸尾有止血的作用。但當歸性滑,生地粘膩,所以脾胃虛寒,濕阻中滿(mǎn)及大便溏泄者應慎服。
此酒有補血止血的功效,主治產(chǎn)后血崩,腹痛等癥。
【來(lái)源】
《民間驗方》
四、當歸紅花酒
【配方】
當歸30g ,紅花20g ,丹參15g ,月季花15g ,米酒1500ml
【功用】
理氣活血,調經(jīng)養血。
【制法】
1、 將上述4味藥材研成細末,裝入白紗布袋內;
2 、放進(jìn)干凈的器皿中,倒入米酒浸泡,封口;
3 、7日后開(kāi)啟,去掉藥袋,澄清后即可飲用。
【用法】
每次15~30ml,每日2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
當歸:補血活血,止痛潤腸,治療血虛,又可用于痛經(jīng)。丹參、紅花:活血祛瘀,通經(jīng)止痛,養血安神,為調經(jīng)之要藥;
月季花:疏肝解郁,活血調經(jīng)。此酒有理氣活血,調經(jīng)養血之功效,主治月經(jīng)不調、痛經(jīng)等癥。
【方劑來(lái)源】
《本草綱目》
五、當歸元胡酒
【配方】
當歸15g,元胡15g,制沒(méi)藥15g,紅花15g ,白酒1000ml
【功用】
活血行瘀。
【制法】
1 、將上述4味藥材一并搗成粗末,裝入紗布袋內;
2 、放入干凈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封口;
3、7日后開(kāi)啟,去掉藥袋,過(guò)濾去渣備用。
【用法】
每次10~15ml,每日早晚2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孕婦忌服此酒。
【藥材功效解析】
當歸:補血活血、止厲、調經(jīng)。元胡:活血利氣、止痛、通小便。制沒(méi)藥: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紅花:活血法瘀,止痛通經(jīng)。
此酒有活血行瘀之功效,主治婦女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痛經(jīng),以及血滯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腹痛,癓瘕積聚,跌打損傷瘀痛等癥。
【方劑來(lái)源】
《儒門(mén)事親》
六、紅藍花酒
【配方】
紅藍花20g, 白酒200ml
【功用】
行血,潤燥,消腫,止痛。
【制法】
1 、將紅藍花與白酒一起放入鍋中,煎減至半;
2 、去渣,冷卻后即可服用。
【用法】
每次50ml,不止再服, 孕婦忌服此酒。
【藥材功效解析】
紅藍花:即紅花,其性溫味辛,有活血祛瘀,通經(jīng)的功效。白酒:溫和其血。
此酒主治婦女中風(fēng)癥,風(fēng)寒容于胞內,血凝氣滯所致腹中刺痛,有行散其瘀之功效。
【方劑來(lái)源】
《金匱要略》
七、雞冠花酒
【配方】
白雞冠花(曬干為末)180g, 米酒1000ml
【功用】
涼血止血。
【制法】
1 、將白雞冠花末連同米酒一同放入瓶中浸泡,封口;
2、 5~7日后開(kāi)啟,過(guò)濾去渣,即可服用。
【用法】
每次30~50ml,每日1次,清晨將酒溫熱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
雞冠花:性味甘涼,涼血止血。
此酒不僅可治婦女崩中,赤白帶下,還可以治療痔漏腸風(fēng)下血,赤白下痢,吐血,咳血,血淋等癥。
【方劑來(lái)源】
《中藥大辭典》
八、劉寄奴酒
【配方】
劉寄奴10g ,甘草10g, 白酒100ml
【功用】
破血通經(jīng),散瘀止痛。
【制法】
1、 將劉寄奴與甘草搗碎;
2 、放入鍋中,加水200ml,煎至100ml;
3 、再倒入白酒100ml,煎至100ml,去渣備用。
【用法】
1次溫服,孕婦忌飲用此酒。
【藥材功效解析】
劉寄奴:性溫味苦,有破血通經(jīng),散瘀止痛的功效。甘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調和藥性,使劉寄奴破血之力緩而持久。
此酒主治血滯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腹痛,折跌損傷,以及創(chuàng )傷出血等癥。
【方劑來(lái)源】
《簡(jiǎn)易效方》
九、芍藥黃芪酒
【配方】
白芍藥100g 黃芪100g 生地黃100g 炒艾葉30g 黃酒1000ml
【功用】
調經(jīng)止帶。
【制法】
1 、將上述4味藥材一同搗成粗末,裝入紗布袋內;
2、 放入干凈的器皿中,用酒浸泡,封口;
3 、3日后開(kāi)啟,去掉藥袋,過(guò)濾去渣即服用。
【用法】
每次10~20ml,每日3次,將酒溫熱飯前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
黃芪:補氣升陽(yáng)。生地黃:滋陰養血,用酒浸之,性如熟地,其補精益髓之力大增;白芍:養血斂陰,柔肝止痛。
熟地:與白芍同用可補血調經(jīng),與黃芪同用則行氣益血,使月經(jīng)調順。艾葉:可理氣血,逐寒濕,溫經(jīng),止帶,安胎。
此酒有調經(jīng)、止帶,種玉的功效。主治婦女月經(jīng)過(guò)多,赤白帶下,行經(jīng)腹痛,四肢拘攣作痛。
【方劑來(lái)源】
《驗方新編》
十、升麻酒
【配方】
升麻100g ,清酒1000ml
【功用】
益氣止血。
【制法】
1 、把升麻與清酒一同放入鍋內,大火煮沸,文火煎至一半;
2、 過(guò)濾去渣,裝瓶備用。
【用法】
每次30~50ml,每日2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服后當吐下惡物,勿怪。
【藥材功效解析】
升麻:有升陽(yáng),發(fā)表,透疹,解毒的功效。
此酒常用于時(shí)氣疫癘,頭痛寒熱,口瘡,喉痛,斑疹不透,中氣下陷,久痢脫肛,婦女崩帶,子宮下墜等癥。主治產(chǎn)后惡血不止氣虛,不能攝血,故血下不止。
【方劑來(lái)源】
《千金翼方》
十一、種玉酒
【組成】
全當歸150克,遠志150克,甜酒1.5升
【功用】
婦女經(jīng)水不調,不能受孕,或氣血不足,難以孕育。
【制法】
1 、將全當歸切成碎末,遠志搗成粗末;二者和勻,裝入紗布袋內;
2、 放入干凈的器皿中,將甜酒倒入浸泡,封口;
3 、7日后開(kāi)啟,去掉藥袋,過(guò)濾后裝瓶備用。
【用法】
每晚將酒溫熱服用,隨量飲之,不可間斷,用完依法再制?;加袧儾〖拔秆渍呱鞣司?。
【藥材功效解析】當歸:性溫味甘辛,補血和血,調經(jīng)止痛。 遠志:性溫味苦辛,可安神益智,是交通心腎之要藥。
此酒有補血活血、交通心腎,配伍精當之功效,故用于婦女血虧宮寒不孕等癥。
【方劑來(lái)源】
《民間驗方》
十二、竹茹酒
【配方】
青竹茹60g ,阿膠20g, 黃酒400ml
【功用】
解痛,舒經(jīng),止血,安胎。
【制法】
1 、將青竹茹切碎與阿膠一同放入黃酒中;
2 、上火煮數10沸至阿膠烊化,去渣冷卻,裝瓶備用。
【用法】
分為3服,早、午、晚各飲1服。
【藥材功效解析】
青竹茹:味甘性涼,有清熱,涼血,化痰,止吐的功效??梢灾委煙釃I吐,呃逆,痰熱咳喘,吐血,衄血,崩漏,惡阻,胎動(dòng)不安等癥。阿膠:味甘性平,有滋陰補血,安胎的功效。常用來(lái)治療血虛,虛勞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婦女月經(jīng)不調,崩中胎漏。
此酒有清熱補虛,止血安胎的功效,適宜于妊娠失墜,胎損腹痛而見(jiàn)下血者服用。
【方劑來(lái)源】《太平圣惠方》
十三、地仙酒
【配方】
肉蓯蓉35g, 炮附子35g ,木鱉子50g ,天南星30g ,白附子30g ,覆盆子30g ,菟絲子30g ,赤小豆30g, 骨碎補30g, 何首烏30g,炙川烏10g, 炙甘草10g, 川椒35g ,地龍50g ,防風(fēng)30g ,羊膝35g, 草薢30g ,羌活30g ,狗脊30g ,人參20g,黃芪20g ,白術(shù)10g ,茯苓10g ,白酒3000ml
【功用】
益氣健脾,補腎溫陽(yáng),壯筋骨,活經(jīng)絡(luò )。
【制法】
1 、將上述藥材洗凈一同搗成碎末,用紗布包裹;
2 、放入酒中浸泡60余天,過(guò)濾,去渣備用。
【用法】
每次5~10ml,每日1次(晚間飲用較佳)。木鱉子有毒,飲用時(shí)宜從小劑量開(kāi)始。
【藥材功效解析】
肉蓯蓉、菟絲子、何首烏、覆盆子:補腎固精。人參、黃芪、白術(shù)、茯苓、甘草:補脾益氣。草薢、牛膝、狗脊、骨碎:強筋壯骨。羌活、防風(fēng)、白附子、川烏、地龍、木鱉子:祛風(fēng)通絡(luò )。川椒、附子:溫陽(yáng)散寒。烏藥南星:理氣化痰。赤小豆:利水濕。
此酒扶正祛邪,主治五勞七傷,腎氣衰敗,精神耗散,行步艱難,飲食無(wú)味,耳聾眼花,皮膚枯燥;婦人宮冷無(wú)子,下部穢惡,腸風(fēng)痔漏,吐血瀉血,諸風(fēng)諸氣。
【方劑來(lái)源】
《壽親養老新書(shū)》
十四、酸棗仁酒
此藥酒對于肌膚粗、心神不寧者,起到潤肌膚、養五臟之功效。
處方
酸棗仁、黃芪、茯苓、五加皮各30克,干葡萄、牛膝各50克,天門(mén)冬、防風(fēng)、獨活、肉桂各20克,火麻仁100克,羚羊角屑6克。
制法
將藥搗碎,置于凈器中,用醇酒1.5公斤浸之,密封7天后開(kāi)取,去渣。
用法
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于食前隨量溫飲。
十五、養顏酒
此藥酒對于形容憔悴、身倦乏力者,起到潤肌膚、壯力氣之功效。
處方
白茯苓、甘菊花、石菖蒲、天門(mén)冬、白術(shù)、生黃精、生地黃各50克,人參、肉桂、牛膝各30克。
制法
共搗成細末,用蚊帳布包貯,置于凈器中,用醇酒1.5公斤浸之,七日開(kāi)取,去渣備用。
用法
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溫飲1小盅。
十六、紅顏酒
此藥酒對于腰痛腳弱者,起到補腎、悅容顏之功效。
處方
胡桃肉(搗碎)、紅棗(搗碎)各120克,杏仁30克,白蜜100克,酥油70克。
制法
用好酒1公斤,先以蜜、油溶開(kāi)入酒,隨將三藥入酒內浸7日開(kāi)取。
用法
每日早晚空腹服兩小盅。
十七、卻老酒
此藥酒對于精血不足、容顏無(wú)華者,起到充精髓、澤肌膚之功效。
處方
甘菊花、麥冬(去心焙)、枸杞子、白術(shù)、石菖蒲、遠志(去心)、熟地各60克,白茯苓(去黑皮)70克,人參30克,肉桂25克,何首烏50克。
制法
將藥搗為粗末,用醇酒2公斤浸之封口,7日開(kāi)取,去渣備用。
用法
每日飯前溫飲一小杯。
十八、白鴿煮酒
此藥酒對于面目黯黑、肌體消瘦者,起到滋養身體之功效。
處方
白鴿(去毛洗凈去腸)一只,血竭30克。
制法
將血竭放入白鴿肚中,用線(xiàn)縫住,用好酒煮沸約十分鐘令熟。取下候溫備用。
用法
鴿肉分二次食用。酒徐徐飲完。
十九、宜男酒
[配方]
全當歸。茯神、枸杞子、川牛膝、杜仲、桂圓肉、核桃肉、葡萄干各30克,白酒2500毫升。
[制法]
將前8味搗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加熱30分鐘后,取出埋入地下7天后取出,過(guò)濾去渣.即成。
[功用]
補肝腎、益精血。
[主治]
肝腎虧虛。滴血不足的月經(jīng)不調、婚后不孕之癥。
[用法]
口服。每次服10毫升,日服2次。飲酒期間直忌房事或避孕。
[附記](méi)
引自《同壽錄》?!端幘茀R編》方中無(wú)茯神、葡萄干,有茯苓30克。
二十、益母當歸酒
[配方]
益母草200克,當歸10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
將前2昧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過(guò)濾去渣,即成。
[功用]
養血調經(jīng)。
[主治]
血虛閉經(jīng)。
[用法]
口服。每次服20毫升,日服1-2次,
[附記](méi)
引自《藥酒匯編》。驗之,臨床,多效。
二十一、排卵酒
[配方
]柴胡6克,赤芍、白芍、雞血蘑、坤草、澤蘭。蘇木、劉寄奴、懷牛膝。生蒲黃、女貞子、覆盆子、菟絲子。枸杞子各10克,黃酒1000毫升。
[制法]
將前14味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黃酒,密封,經(jīng)常搖動(dòng),浸泡14天后,過(guò)濾去渣,即成。
[功用]
補益肝腎、活血調強、促排卵。
[主治]
肝腎失養、氣滯血瘀引起的卵巢機能不足,不孕等
[用法]
口服。每次服30毫升,日服2次。
[附記](méi)
引自《藥酒匯編》。驗之臨床,堅持服用,確有良效。凡胃腸道有潰瘍出血者忌服。
二十二、調經(jīng)酒
[配方]
當歸、吳茱萸、川芎各24克,炒白芍、白衣苓、陳皮、延胡索、丹皮各18克,香附(醋炒)、熟地黃各36克,小茴香、砂仁各12克.白酒1500毫升,
[制法]
將前12味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蒸煮2小時(shí),靜置24小時(shí)后.過(guò)濾去渣,即成。
[功用]
活血凋經(jīng)、開(kāi)郁行氣。
[主治]
月經(jīng)不調、腹內疼痛或小腹內有結塊、伴有脹、滿(mǎn)、痛等癥。
[用法]
口服。每次服20毫升,日服2次。
[附記](méi)
引自《藥酒匯編》。驗之臨床,確有良效。
二十三、冬茸補肝血露
[配方]
丹參30克、川芎首烏、甘草、獲神各12克、枸杞子、白豆蔻、五味子各9克,鹿茸6克,白術(shù)(焦)、蓮子肉、遠志、當歸、生地黃、石窟蒲各15克,白糖250克,白酒2500毫升。
[制法]
將前15味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和白糖.密封,隔水蒸煮3小時(shí),離火待冷,理土中3日出火毒浸泡5天后,過(guò)濾去渣,即成。
[功用]
補血益精、活血通絡(luò )。
[主治]
腎陽(yáng)虛、精血不足、瘀血停滯所致的經(jīng)閉、崩漏月經(jīng)不調、亦日帶下,腰腿酸痛、于血痹癥等,陽(yáng)虛精血不足的不孕,不育癥。
[用法]
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3次。
[附記](méi)
引自《全國中成藥處方集》。驗之臨床,確有良效。
二十四、調經(jīng)消脹酒
[配方
]制香附、紅花、小茴香各12克,當歸、炒茜草、雞血藤各18克,月月紅、益母草各36克,米酒1500毫升。
[制法]
將前8味搗為粗末,置容器中,加入米酒,密封,浸泡10天后.過(guò)濾去渣,即成。
[功用]
活血調經(jīng)、理氣消脹。
[主治]
氣滯血瘀所致的經(jīng)前乳脹,月經(jīng)不調,痛經(jīng)等癥。
[用法]
口服。每次服30毫升,日服3次。
[附記](méi)
引自《藥酒匯編》。驗之臨床,屢收良效。
二十五、催乳酒
[配方]
豬蹄(熟炙切細)2個(gè),通草30克,米酒500毫升。
[制法]
上藥用水酒浸漬即可。
[功用]
催乳。
[主治]
乳汁全無(wú)。
[用法]
口服。每日1劑,慢慢飲服。不愈再飲。
[附記](méi)
引自《藥酒匯編》。驗之臨床之多效。
二十六、枯萎催乳酒
[配方]
全栝美(黃大者)1枚,白酒55毫升。
[制法]
將上藥搗爛,入白酒,煎至減半,去渣,候溫,備用。
[功用]
催乳。
[主治]
產(chǎn)后乳汁不下,或過(guò)少。
[用法]
口服。不拘時(shí),隨量溫服。
[附記](méi)
引自《圣濟總錄》。
二十七、育陰酒
[配方]鉤藤、生地、沙參、麥冬、當歸、茯神、桑寄生各9克,生龜板、生牡好、生鱉甲各12克,生龍骨、阿膠各9克,羚羊角粉3克(研未沖入)。白芍9克,黃酒300毫升。
[制法]
將前14味,先將生龜板、《牡蠣、鱉甲、龍齒加水煎l小時(shí),然后將余藥和黃酒加入同煎,取出400毫升,備用。
[功用]
育陰潛陽(yáng)、鎮肝熄風(fēng)。
[主治]
子痛(肝風(fēng)內動(dòng)型)。
[用法]
口服。每日1劑,分3次服,各沖人羚羊角粉1克。
[附記](méi)
引自《臨床驗方集》。筆者祖傳秘方。
二十八、益氣補血酒
荔枝、紅棗、杞子。益氣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