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 說(shuō):
1、何謂五運?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運行規律。
2、何謂六氣?
太陽(yáng)、少陽(yáng)、陽(yáng)明、太陰、少陰、厥陰六經(jīng)所對應的風(fēng)、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化。
3、何謂五運六氣學(xué)說(shuō)?
運用五運、六氣的基本原理,解釋氣候變化的年度時(shí)間規律及其對人體發(fā)病的影響。
4、為什么要研究五運六氣?
人與天地相參,天氣的變化是影響人體發(fā)病的重要外在因素。
二、預 備 知 識
天干地支
輪回——古人對宇宙的時(shí)間觀(guān)察。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屬性: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五行屬性 木 火 土 金 水
五運屬性 土 金 水 木 火 土 金 水 木 火
(表一:十天干)
◆五合: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土 金 水 木 火
表二:天干五合
◆四沖:
1 2 3 4
甲 乙 丙 丁
庚 辛 壬 癸
表三:天干四沖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屬象 鼠 牛 虎 兔 龍 蛇 馬 羊 猴 雞 狗 豬
月份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節氣 節大雪 小寒 立春 驚蟄 清明 立夏 芒種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氣 冬至 大寒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滿(mǎn) 夏至 大暑 處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季節 冬 春 夏 秋
時(shí)辰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五行屬性 水 土 木 土 火 土 金 土 水
五運屬性 君火 土 相火 金 水 木 君火 土 相火 金 水 木
六氣屬性 熱 濕 火 燥 寒 風(fēng) 熱 濕 火 燥 寒 風(fēng)
表四:十二地支
口訣三
地支建月
正寅二卯三見(jiàn)辰,四巳五午六未跟
七申八酉九戌后,十亥逢子十二丑
口訣四
二十四節氣歌
正月立春雨水節,二月驚蟄與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綿,四月立夏小滿(mǎn)連
五月芒種見(jiàn)夏至,六月小暑大暑至
七月立秋處暑間,八月白露入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遍,十月立冬小雪見(jiàn)
子月大雪看冬至,臘月小寒到大寒
地支六沖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地支六合
子 寅 卯 辰 午 巳
丑 亥 戌 酉 未 申
土 木 火 金 太和 水
地支三會(huì )
寅 午 戌 亥 卯 未 申 子 辰 巳 酉 丑
火 木 水 金
●六十甲子:
將天干與地支依次配合,始于甲子,終于癸亥,稱(chēng)為六十甲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表五:六十甲子
計日干支推算
年份:六十甲子輪替。
例:2000為庚辰,2001則為辛巳。
月份:地支按陰歷月計,天干按下表推算:
年 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己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乙、庚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丙、辛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丁、壬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戊、癸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表六:月干推算
例:2001年4月(陰歷),年干為辛,“丙辛”一欄中找到月干為癸。
日:六十甲子輪替。(宜參考萬(wàn)年歷)
時(shí):地支按十二地支表,天干按下表推算。
時(shí) 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甲、己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乙、庚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丙、辛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丁、壬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戊、癸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表七:時(shí)干推算
例:2001年4月1日12時(shí),為辛巳、癸巳、
甲午、庚午。
三:天 干 紀 運
由紀年之天干,推算當年的歲運、主運和客運。
歲運
a) 概念——歲運,b) 指c) 統主一年的五行之氣。又稱(chēng)“大運”(統主全年運候),d) 又稱(chēng)“中運”(取主持天地升降之氣的含義)。
e) 推算——直接由當年天干的五運屬性決定。
l 例:辛巳年,l 辛為水運,l 則歲運主水。
l 例:甲寅年,l 甲為土運,l 歲運主土。
f) 意義——了解全年的氣運大局。
主運
g) 概念——把一年平均分為五時(shí),h) 分別主持各時(shí)的五行之氣。
i) 推算——始于木運,j) 終于水運,k) 恒定不l) 變。每運主七十三日零五刻,m) 合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
l 初運木運,l 起于大寒節氣
l 二運火運,l 起于春分節后十三日
l 三運土運,l 起于芒種后十日
l 四運金運,l 起于處暑后七日
l 五運水運,l 起于立冬后四日
n) 五運太過(guò)與不o) 及的推算
l 何謂五運的太過(guò)與不l 及?
五運雖恒定不變,但在不同的年份,五運之氣有虛實(shí)的不同。例如,辛巳年中,主運中的“水運”不足,而丙子年中,主運中的水運太過(guò)。
怎樣推算?
n 根據天干的陰陽(yáng),n 決定五運中的相應主運的陰陽(yáng)。陰為不n 及,n 陽(yáng)為太過(guò),n 然后按陰陽(yáng)相間的次序,n 推算其它主運的太過(guò)與不n 及。
例如:甲寅年,土運太過(guò),則相應:金運不足,水運太過(guò),木運不及,火運太過(guò)。各年份的五運太過(guò)不及如下圖:
年 干 初 運 二 運 三 運 四 運 末 運
壬 癸 甲 乙 丙 木 火 土 金 水
丁 戊 己 庚 辛 木 火 土 金 水
表八:主運太過(guò)不及 (實(shí)心為太過(guò),白心為不及)
p) 意義——推算一年中局段性的氣候面貌。
客運
q) 概念——與主運類(lèi)似,r) 把一年平均分為五時(shí),s) 分別主持各時(shí)的五行之氣。不t) 過(guò)它是由年干決定初運,而u) 不同v) 于主運的木、火、土、金、水固定主運。
w) 推算——由年干決定初運,x) 按照五行相生和太過(guò)、不y) 及相間隔的次序,z) 依次排出五時(shí)主運。詳見(jiàn)表九。
l 例:辛巳年,l 首運為水(不l 及),l 依次為水(太過(guò))、木(不l 及)、火(太過(guò))土(不l 及)、金(太過(guò))。
年 干 初 運 二 運 三 運 四 運 末 運
壬 木 火 土 金 水
癸 火 土 金 水 木
甲 土 金 水 木 火
乙 金 水 木 火 土
丙 水 木 火 土 金
丁 木 火 土 金 水
戊 火 土 金 水 木
己 土 金 水 木 火
庚 金 水 木 火 土
辛 水 木 火 土 金
表九:客運推算(標 為太過(guò))
aa) 意義——與主運類(lèi)似,bb) 共同cc) 影響一年中局段性的氣候面貌。
四、地 支 紀 氣
概念——由紀年的地支推算當年的主氣、客氣,及由此造成的氣候與發(fā)病影響。
主氣
a) 概念——將一年平均分為六個(gè)階段,b) 依厥陰、少陰、少陽(yáng)、太陰、陽(yáng)明、太陽(yáng)的次序分別由六氣主持,c) 時(shí)間固定,d) 年年不e) 變。
f) 推算——見(jiàn)下表。
主氣 初之氣 二之氣 三之氣 四之氣 五之氣 六之氣
厥陰(風(fēng)) 少陰(熱) 少陽(yáng)(火) 太陰(濕) 陽(yáng)明(燥) 太陽(yáng)(寒)
月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地支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節氣 小寒 大寒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滿(mǎn)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g) 意義——影響局段性的氣候特征。
客氣
h)
概念——由地支決定初運,i) 將一年按厥陰、少陰、太陰、少陽(yáng)、陽(yáng)明、太陽(yáng)的流轉順序(與主氣不同j) ),k) 分別由相應六氣主持。六氣中有司天(三之氣)、在泉(終之氣)、間氣(初、二、四、五之氣)三種,l) 各自影響范圍和地位上不m) 相同n) 。
o) 推算——推算客氣,p) 不q) 是先推初之氣,而r) 是先推司天之氣。
i. 司天之氣
概念——客氣中的三之氣,主要影響全年中上半年的氣候,稱(chēng)司天之氣。
推算——由地支的六氣屬性,決定當年的司天之氣。
n 例:辛巳年,n 巳屬厥陰風(fēng)木,n 故為厥陰風(fēng)木司天。初之氣在陽(yáng)明。
n 例:甲寅年,n 寅屬少陽(yáng)相火,n 故為少陽(yáng)相火司天。初之氣在少陰。
n 意義——影響全年中上半年的氣候
ii. 在泉之氣
概念——客氣中的三之氣,主要影響全年中下半年的氣候,稱(chēng)在泉之氣
推算——與司天之氣相對應(間隔三位)。
n 例:辛巳年,n 厥陰風(fēng)木司天,n 少陽(yáng)相火在泉。
n 例:甲寅年,n 少陽(yáng)相火司天,n 厥陰風(fēng)木在泉。
意義——影響全年中下半年的氣候。
iii. 間氣
概念——除司天、在全以外的其余各氣。
意義——不對氣候特征產(chǎn)生影響。
五、運 氣 分 析
運氣分析,是將干支五運六氣的主氣客氣及相互關(guān)系進(jìn)行綜合分析,進(jìn)而得出其對氣候及人體的影響。
五運分析:有平氣、太過(guò)、不及三種情況。除此外,還有勝復、郁發(fā)兩種異常情況。
i. 平氣
形成因素——有兩種情況
運太過(guò)而被氣抑制,或運不及而得氣的扶持。
n 例:戊辰年,n 歲火太過(guò),n 太陽(yáng)寒水司天,n 為平氣。
n 例:癸巳年,n 歲火不n 及,而n 巳本屬火,n 亦為平氣。
交運之氣其日干或時(shí)干與運同屬相合。
n 例:辛巳年,n 如交運之日干火時(shí)干為丙,n 丙辛相合,n 則為平氣。
運氣分析——平氣之年,氣候平和,不易暴發(fā)疾病。
五運平氣的表現: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備化,金曰審平,水曰靜順。
ii. 太過(guò)
形成因素——五運太過(guò)而沒(méi)有相應的氣來(lái)抑制。
運氣分析——五運太過(guò),會(huì )造成相應類(lèi)屬的臟腑及氣候太過(guò)的異常。
u 木曰發(fā)生:發(fā)生之紀,u 是謂啟陳。土疏泄,u 蒼氣達,u 陽(yáng)和布化,u 陰氣乃隨,u 生氣淳化,u 萬(wàn)u 物以榮。其化生,u 其氣美,u 其政散,u 其令條舒,u 其動(dòng)掉眩巔疾,u 其德鳴靡啟拆,u 其變振拉摧撥,u 其谷麻稻,u 其畜雞犬,u 其果李桃,u 其色青黃白,u 其味酸甘辛,u 其象春,u 其經(jīng)足厥陰、少限,u 其藏肝脾,u 其蟲(chóng)毛介,u 其物中堅外堅,u 其病怒。太角與上商同u 。上徵則其氣逆,u 其病吐利。
火曰赫曦:赫曦之紀,是謂蕃茂。陰氣內化,陽(yáng)氣外榮,炎暑施化,物得以昌,其化長(cháng),其氣高,其政動(dòng),其令鳴顯,其動(dòng)炎灼妄擾,其德暄暑郁蒸,其變炎烈沸騰,其谷麥豆,其畜羊彘,其果杏栗,其色赤白玄,其味苦辛咸,其象夏,其經(jīng)手少陰、太陽(yáng),手厥陰、少陽(yáng),其藏心肺,其蟲(chóng)羽鱗,其物脈濡,其病笑瘧,瘡瘍血流,狂妄目赤。上羽與正徵同。其收齊,其病痙,上徵而收氣后也。
土曰敦阜:敦阜之紀,是謂廣化。厚德清靜,順長(cháng)以盈,至陰內實(shí),物化充成,煙埃朦郁,見(jiàn)于厚土,大雨時(shí)行,濕氣乃用,燥政乃辟。其化圓,其氣豐,其政靜,其令周備,其動(dòng)濡積并蓄,其德柔潤重淖,其變震驚飄驟崩潰,其谷稷麻,其畜牛犬,其果棗李,其色■玄蒼,其味甘咸酸,其象長(cháng)夏,其經(jīng)足太陰、陽(yáng)明,其藏脾腎,其蟲(chóng)■毛,其物肌核,其病腹滿(mǎn),四支不舉。
金曰堅成:堅成之紀,是謂收引。天氣潔,地氣明,陽(yáng)氣隨,陰治化,燥行其政,物以司成,收氣繁布,化洽不終。其化成,其氣削,其政肅,其令銳切,其動(dòng)暴折瘍疰,其德霧露蕭■,其變肅殺凋零,其谷稻黍,其畜雞馬,其果桃杏,其色白青丹,其味辛酸苦,其象秋,其經(jīng)手太陰、陽(yáng)明,其藏肺肝,其蟲(chóng)介羽,其物殼絡(luò ),其病喘喝;胸憑仰息。上徵與正商同。其生齊,其病咳。
水曰流敷:流衍之紀,是謂封藏。寒司物化,天地嚴凝,藏政以布,長(cháng)令不揚。其化凜,其氣堅,其政謐,其令流注,其動(dòng)漂泄沃涌,其德凝慘寒■,其變冰雪霜雹,其谷豆稷,其畜彘牛,其果栗棗,其色黑丹■,其味咸苦甘,其象冬,其經(jīng)足少陰、太陽(yáng),其藏腎心,其蟲(chóng)鱗■,其物濡滿(mǎn),其病脹。上羽而長(cháng)氣不化也。
iii. 不iv. 及
行成因素——五運不及而沒(méi)有相應的氣來(lái)扶應。
運氣分析——五運不及,會(huì )造成相應類(lèi)屬的臟腑及氣候不及的異常。
木曰委和:委和之紀,是謂勝生。生氣不政,化氣乃揚,長(cháng)氣自平,收令乃早,涼雨時(shí)降,風(fēng)云并興,草木晚榮,蒼干凋落,物秀而實(shí),膚肉內充。其氣斂,其用聚,其動(dòng)緛戾拘緩,其發(fā)驚駭,其藏肝,其果棗李,其實(shí)核殼,其谷稷稻,其味酸辛,其色白蒼,其畜犬雞,其蟲(chóng)毛介,其主霧露凄滄,其聲角商,其病搖動(dòng)注恐,從金化也。少角與判商同,上角與正角同,上商與正商同。其病支廢,癰腫瘡瘍,其甘蟲(chóng),邪傷肝也。上宮與正宮同。
火曰伏明:伏明之紀,是謂勝長(cháng)。長(cháng)氣不宣,藏氣反布,收氣自政,化令乃衡,寒清數舉,暑令乃薄,承化物生,生而不長(cháng),成實(shí)而稚,遇化已老。陽(yáng)氣屈伏,蟄蟲(chóng)早藏,其氣郁,其用暴,其動(dòng)彰伏變易。其發(fā)痛,其藏心,其果栗桃,其實(shí)絡(luò )濡,其谷豆稻,其味苦咸,其色玄丹,其畜馬彘,其蟲(chóng)羽鱗,其主冰雪霜寒,其聲徵羽,其病昏惑悲忘,從水化也。少徵與少羽同,上商與正商同。邪傷心也。
土曰卑監:卑監之紀,是謂減化?;瘹獠涣?,生政獨彰,長(cháng)氣整,雨乃愆,收氣平,風(fēng)寒并興,草木榮美,秀而不實(shí),成■而也。其氣散,其用靜定,其動(dòng)瘍涌分潰癰腫。其發(fā)濡滯,其藏脾,其果李栗,其實(shí)濡核,其谷豆麻,其味酸甘,其色蒼黃,其畜牛犬,其蟲(chóng)■毛,其主飄怒振發(fā),其聲宮角,其病留滿(mǎn)否塞,從木化也。少宮與少角同,上宮與正宮同,上角與正角同。其病飧泄,邪傷脾也。
金曰從革:從革之紀,是謂折收。收氣乃后,生氣乃揚,長(cháng)化合德,火政乃宣,庶類(lèi)以蕃。其氣揚,其用躁切,其動(dòng)鏗禁■厥,其發(fā)咳喘,其藏肺,其果李杏,其實(shí)殼絡(luò ),其谷麻麥,其味苦辛,其色白丹,其畜雞羊,其蟲(chóng)介羽,其主明■炎爍,其聲商徵,其病嚏咳鼽衄,從火化也。少商與少徽同,上商與正商同,上角與正角同。邪傷肺也。
水曰涸流:涸流之紀,是謂反陽(yáng)。藏令不舉,化氣乃昌,長(cháng)氣宣布,蟄蟲(chóng)不藏,土潤水泉減,草木條茂,榮秀滿(mǎn)感。其氣滯,其用滲泄,其動(dòng)堅止,其發(fā)燥槁,其藏腎,其果棗杏,其實(shí)濡肉,其谷黍稷,其味甘咸,其色■玄,其畜彘牛,其蟲(chóng)鱗■,其主埃郁昏翳,其聲羽宮,其病痿厥堅下,從土化也。少羽與少官同,上宮與正宮同。其病癃■,邪傷腎也。
v. 勝復vi. :
概念——勝,即五行關(guān)系中“勝我”之氣。五運不足之年,則可能有“勝我”之氣相乘。復,報復之意。當勝氣行運一段時(shí)期后,便會(huì )有“我生”之氣來(lái)克制,稱(chēng)為復氣。
另外,在五運太過(guò)時(shí),也有“復氣”的產(chǎn)生可能。常是在其“勝己”之時(shí)令,其勝己之氣所產(chǎn)生的復氣。
例如:辛巳之年,水運不足,則可能土運勝之,木運復之。
表現——分不及和太過(guò)兩種情況。
不及:
n 木:蕭■肅殺,n 則炎赫沸騰,n 合于三,n 所謂復n 也。其主飛蠹蛆雉,n 乃為雷霆。
n 火:凝慘漂冽則暴雨霖■,n 眚于九。其主驟注雷霆震n 驚,n 沉■淫雨。
n 土:振拉飄揚則蒼干散落,n 其眚四維。其主敗折虎狼,n 清氣乃用,n 生政乃厚。
n 金:炎光赫烈則冰雪霜雹,n 眚于七。其主鱗伏彘鼠,n 歲氣早至,n 乃生大寒。
n 水:?;梵E雨,n 則振拉摧撥,n 眚于一。其主毛顯狐貉,n 變化不n 藏。
太過(guò):
n 木:不n 務(wù)其德則收氣復,n 秋氣勁切,n 甚則肅殺,n 清氣大至,n 草木凋零,n 邪乃傷肝。
n 火:暴烈其政,n 藏氣乃復,n 時(shí)見(jiàn)凝慘,n 甚則雨水霜雹切n 寒,n 邪傷心也。
n 土:大風(fēng)迅至,n 邪傷脾也。
n 金:政暴變則名n 木不n 榮,n 柔脆焦首,n 長(cháng)氣斯救,n 大火流,n 炎爍且至,n 蔓將稿,n 邪傷肺也。
n 水:政過(guò)則化氣大舉,而n ?;铓饨?,n 大雨時(shí)降,n 邪傷腎也。
vii. 郁發(fā)
概念——五運之氣,被克制太過(guò),郁久而本氣暴發(fā)。
表現——
木:木郁之發(fā),太虛?;?,云物以擾,大風(fēng)乃至,屋發(fā)折木,木有變。故民病胃院當心而痛,上支兩脅,鬲咽不通,食飲不下,甚則耳鳴眩轉,目不識人,善暴僵仆。太虛蒼埃,天山一色,或氣濁色黃黑,郁若橫云不起雨,而乃發(fā)也,其氣無(wú)常。長(cháng)川草偃,柔葉呈陰,松吟高山,虎嘯若■,怫之先兆也
火:火郁之發(fā),太虛腫翳,大明不彰,炎火行,大暑至,山澤播燎,材木流津,廣廈騰煙,土浮霜鹵,止水乃減,蔓草焦黃,風(fēng)行惑言,溫化乃后。故民病少氣瘡瘍癰腫,脅腹胸背,面首四支,■憤■脹,瘍■嘔逆,瘛■骨痛,節乃有動(dòng),注下溫瘧,腹中暴痛,血溢流往,精液乃少,目赤心熱,甚則■悶懊■,善暴死??探K大溫,汗濡玄府,其乃發(fā)也,其氣四。動(dòng)復則靜,陽(yáng)極反陰,濕令乃化乃成。華發(fā)水凝,山川冰雪,焰陽(yáng)午澤,怫之先兆也。
土:土郁之發(fā),巖谷震驚,雷殷氣交,?;椟S黑?;癁榘讱?,飄驟高深,擊石飛空,洪水乃從,川流漫衍,田牧土駒?;瘹饽朔?,善為時(shí)雨,始生始長(cháng),始化始成。故民病心腹脹,腸鳴而為數后,甚則心痛脅■,嘔吐霍亂,飲發(fā)注下,胕腫身重。云奔雨府,霞擁朝陽(yáng),山澤?;?,其乃發(fā)也,以其四氣。云橫天山,浮游生滅,怫之先兆。
金:金郁之發(fā),天潔地明,風(fēng)清氣切,大涼乃舉,草樹(shù)浮煙,燥氣以行,■霧數起,殺氣來(lái)至,草木蒼干,金乃有聲。故民病咳逆,心脅滿(mǎn),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側,嗑于,面塵色惡。山澤焦枯,土凝霜鹵,怫乃發(fā)也,其氣五。夜零白露,林莽聲凄,怫之兆也。
水:水郁之發(fā),陽(yáng)氣乃辟,陰氣暴舉,大寒乃至,川澤嚴凝,寒■結為霜雪,甚則黃黑昏翳,流行氣交,乃為霜殺,水乃見(jiàn)祥。故民病寒客心痛,腰■痛,大關(guān)節不利,屈仰不便,善厥逆,痞堅腹滿(mǎn)。陽(yáng)光不治,空積沉陰,白?;桀?,而乃發(fā)也,其氣二火前后。太虛深玄,氣猶麻散,微見(jiàn)而隱,色黑徽黃,怫之先兆也
六氣分析
viii. 主氣:正常情況,ix. 六氣依時(shí)而x. 至,xi. 各施其化。偶也有當至不xii. 至,xiii. 至而xiv. 太過(guò)的情況。
正?!端貑?wèn)*六元正紀大論》有詳細論述,見(jiàn)下表。
厥陰 少陰 太陰 少陽(yáng) 陽(yáng)明 太陽(yáng)
時(shí)化 和平 暄 ?!?nbsp;炎暑 清勁 寒■
司化 風(fēng)府
(■啟) 火府
(舒榮) 雨府
(員盈) 熱府
(行出) 殺府
(庚蒼) 寒府
(歸藏)
氣化 生(風(fēng)搖) 榮(形見(jiàn)) 化(云雨) 長(cháng)(蕃鮮) 收(霧露) 藏(周密)
德化 風(fēng)生 熱生 濕生 火生 燥生 寒生
德化 毛化 羽化 ■化 羽化 介化 鱗化
布政 生化 榮化 德化 茂化 堅化 藏化
氣變 飄怒大涼 大暄寒 雷霆驟注烈風(fēng) 飄風(fēng)燔燎霜凝 散落溫 寒雪冰雹白埃
令行 撓動(dòng),迎隨 高明焰,曛 沉陰,白埃,晦瞑 光顯,彤云,曛 煙埃,霜,勁切,凄鳴 剛固,堅芒,立
病 里急 瘍■身熱 積飲否隔 嚏嘔,瘡病 浮虛 屈伸不利
病 支痛 驚惑,惡寒戰栗,譫妄 蓄滿(mǎn) 驚躁■昧
暴病 鼽,尻陰股膝髀■■足病 腰痛
病 緛戾 悲妄衄蔑 中滿(mǎn)霍亂吐下 喉痹,耳鳴嘔涌 ■揭 寢汗,痙
病 脅痛嘔泄 語(yǔ)笑 重胕腫 暴注,■瘛暴死 鼽嚏 流泄禁止
勝復——
勝:未至而至,是主時(shí)之氣勝之太過(guò),導致其所克制的臟腑發(fā)病。其表現:
n 厥陰之勝,n 耳鳴頭眩,n 憒憒欲吐,n 胃鬲如寒,n 大風(fēng)數舉,n ■蟲(chóng)不n 滋,n ■脅氣并,n 化而n 為熱,n 小便黃赤,n 胃脘當心而n 痛,n 上支兩脅,n 腸鳴飧泄,n 少腹痛,n 注下赤白,n 甚則嘔吐,n 鬲咽不n 通。
n 少陰之勝,n 心下熱善饑,n 臍下反動(dòng),n 氣游三焦,n 炎暑至,n 木乃津,n 草乃萎,n 嘔逆躁煩,n 腹滿(mǎn)痛,n 溏泄,n 傳為赤沃。
n 太陽(yáng)之勝,n 火氣內郁,n 瘡瘍于中,n 流散于外,n 病在■脅,n 甚則心痛熱格,n 頭痛喉痹項強,n 獨勝則濕氣內郁,n 寒迫下焦,n 痛留項,n 互引眉間,n 胃滿(mǎn),n 雨數至,n 燥化乃見(jiàn),n 少腹滿(mǎn),n 腰■重強,n 內不n 便,n 善注泄,n 足下溫,n 頭重,n 足脛■腫,n 飲發(fā)于中,n ■腫于上。
n 少陽(yáng)之勝,n 熱客于胃,n 煩心心痛,n 目赤,n 欲嘔,n 嘔酸善饑,n 耳痛,n 溺赤,n 善驚譫妄,n 暴熱消爍,n 草萎水涸,n 介蟲(chóng)乃屈,n 少腹痛,n 下沃赤白。
n 陽(yáng)明之勝,n 清發(fā)于中,n 左■脅痛,n 溏泄,n 內為嗌塞,n 外發(fā)■疝,n 大涼肅殺,n 華英改容,n 毛蟲(chóng)乃殃,n 胸中不n 便,n 嗌塞而n 咳。
n 太陽(yáng)之勝,n 凝■且至,n 非時(shí)水冰,n 羽乃后化,n 痔瘧發(fā),n 寒厥入胃,n 則內生心痛,n 陰中乃瘍,n 隱曲不n 利,n 互引陰股,n 筋肉拘苛,n 血脈凝泣,n 絡(luò )滿(mǎn)色變,n 或為血泄,n 皮膚否腫,n 腹滿(mǎn)食減,n 熱反上行,n 頭項囟頂腦戶(hù)中痛,n 且如脫,n 寒入下焦,n 傳為濡瀉。
復:勝氣過(guò)后,復氣加之。表現:
n 厥陰:厥陰之復,n 少腹堅滿(mǎn),n 里急暴痛,n 偃木飛沙,n ■蟲(chóng)不n 榮,n 厥心痛,n 汗發(fā)嘔吐,n 飲食不n 入,n 入而n 復n 出,n 筋骨掉眩,n 清厥,n 甚則入脾,n 食痹而n 吐。沖陽(yáng)絕,n 死不n 治
n 少陰:少陰之復,n 懊熱內作,n 煩躁鼽嚏,n 少腹絞痛,n 火見(jiàn)燔■,n 嗌燥,n 分注時(shí)止,n 氣動(dòng)于左,n 上行于右,n 咳,n 皮膚痛,n 暴暗心痛,n 郁冒不n 知人,n 乃灑漸惡寒,n 振栗譫妄,n 寒已而n 熱,n 渴而n 欲飲,n 少氣骨痿,n 隔腸不n 便,n 外為浮腫,n 噦噫。赤氣后化,n 流水不n 冰,n 熱氣大行,n 介蟲(chóng)不n 復n 。病痱■瘡瘍,n 癰瘡痤痔,n 甚則入肺,n 咳而n 鼻淵。天府絕,n 死不n 治。
n 太陰:太陰之復,n 濕變乃舉,n 體重中滿(mǎn),n 食飲不n 化,n 陰氣上厥,n 胸中不n 便,n 飲發(fā)于中,n 咳喘有聲,n 大雨時(shí)行,n 鱗見(jiàn)于陸,n 頭頂痛重,而n 掉瘛尤甚,n 嘔而n 密默,n 唾吐清液,n 甚則入腎,n 竅瀉無(wú)度。太谿絕,n 死不n 治。
n 少陽(yáng):少陽(yáng)之復,n 大熱將至,n 枯燥燔■,n 介蟲(chóng)乃耗,n 驚宿咳衄,n 心熱煩躁,n 便數憎風(fēng),n 厥氣上行,n 面如浮埃,n 目乃■瘛,n 火氣內發(fā),n 上為口糜,n 嘔逆,n 血溢血泄,n 發(fā)而n 為瘧,n 惡寒鼓栗,n 寒極反熱,n 嗌絡(luò )焦槁,n 渴引水漿,n 色變黃赤,n 少氣脈萎,n 化而n 為水,n 傳為胕腫,n 甚則入肺,n 咳而n 血泄。尺澤絕,n 死不n 治。
n 陽(yáng)明:陽(yáng)明之復,n 清氣大舉,n 森木蒼干,n 毛蟲(chóng)乃厲,n 病生胠脅,n 氣歸于左,n 善太息,n 甚則心痛否滿(mǎn),n 腹脹而n 泄,n 嘔苦,n 咳噦煩心,n 病在鬲中,n 頭痛,n 甚則人肝,n 驚駭筋攣。太沖絕,n 死不n 治。
n 太陽(yáng):太陽(yáng)之復,n 厥氣上行,n 水凝雨冰,n 羽蟲(chóng)乃死,n 心胃生寒,n 胸隔不n 利,n 心痛否滿(mǎn),n 頭痛善悲,n 時(shí)眩仆,n 食減,n 腰■反痛,n 屈伸不n 便,n 地裂冰堅,n 陽(yáng)光不n 治,n 少腹控睪,n 引腰脊上沖心,n 唾出清水,n 及為噦噫,n 甚則入心,n 善忘善悲。神門(mén)絕,n 死不n 治。
xv. 客氣:有司天、在泉、客主加臨三方面。
司天
厥陰司天,風(fēng)淫所勝,則太虛?;?,云物以擾,寒生春氣,流水不冰。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鬲咽不通,飲食不下,舌本強,食則嘔,冷泄腹脹,清泄,瘕水閉,蟄蟲(chóng)不去,病本于脾。沖陽(yáng)絕,死不治
少陰司天,熱淫所股,怫熱至,火行其政。民病胸中煩熱,嗌干,右胠滿(mǎn),皮膚痛,寒熱咳喘,大雨且至,唾血血泄,鼽衄嚏嘔,溺色變,甚則瘡瘍胕腫,肩背臂臑及缺盆中痛,心痛肺■,腹大滿(mǎn),膨膨而喘咳,病本于肺。尺澤絕,死不治。
太陰司天,濕淫所勝,則沉陰且布,雨變枯槁。胕腫骨痛陰痹,陰痹者,按之不得,腰脊頭項痛,時(shí)眩,大便難,陰氣不用,饑不欲食,咳唾則有血,心如懸,病本于腎。太谿絕,死不治。
少陽(yáng)司天,火淫所勝,則溫氣流行,金政不平。民病頭痛,發(fā)熱惡寒而瘧,熱上皮膚痛,色變黃赤,傳而為水,身面胕腫,腹滿(mǎn)仰息,泄注赤白,瘡瘍,咳唾血,煩心胸中熱,甚則鼽衄,病本于肺。天府絕,死不治。
陽(yáng)明司天,燥淫所勝,則木乃晚榮,草乃晚生,筋骨內變。民病左胠脅痛,寒清于中,感而瘧,大涼革候,咳,腹中鳴,注泄騖溏,名木斂,生菀于下,草焦上首,心脅暴痛,不可反側,嗌干面塵,腰痛,丈夫■疝,婦人少腹痛,目昧眥,瘍瘡座癰,蟄蟲(chóng)來(lái)見(jiàn),病本于肝。太沖絕,死不治。
太陽(yáng)司天,寒淫所勝,則寒氣反至,水且冰,血變于中,發(fā)為癰瘍,民病厥心痛,嘔血血泄鼽衄,善悲,時(shí)眩仆,運火炎烈,雨暴乃雹。胸腹滿(mǎn),手熱肘攣掖腫,心澹澹大動(dòng),胸脅胃脘不安,面赤目黃,善噫嗌干,甚則色■,渴而欲飲,病本于心。神門(mén)絕,死不治。所謂動(dòng)氣,知其藏也。
在泉
厥陰:歲厥陰在泉,風(fēng)淫所勝,則地氣不明,平野味,草乃早秀。民病灑灑振寒,善伸數欠,心痛支滿(mǎn),兩脅里急,飲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則嘔,腹脹善噫,得后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
少陰:歲少陰在泉,熱淫所勝,則焰浮川澤,陰處反明。民病腹中常鳴,氣上沖胸,喘不能久立,寒熱皮膚痛,目瞑齒痛■腫,惡寒發(fā)熱如瘧,少腹中痛,腹大,蟄蟲(chóng)不藏。
太陰:歲太陰在泉,草乃早榮,濕淫所勝,則?;鑾r谷,黃反見(jiàn)黑,至陰之交。民病飲積心痛,耳聾,渾渾■■,嗌腫喉痹,陰病血見(jiàn),少腹痛腫,不得小便,病沖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腘如結,■如別。
少陽(yáng):歲少陽(yáng)在泉,火淫所股,則焰明郊野,寒熱更至。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則血便。少阻同候。
陽(yáng)明:歲陽(yáng)明在泉,燥淫所勝,則■霧清瞑。民病喜嘔,嘔有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反側,甚則嗌干面塵,身無(wú)膏澤,足外反熱。
太陽(yáng):歲太陽(yáng)在泉,寒淫氣勝,則凝肅慘栗。民病少腹控率,引腰脊,上沖心痛,血見(jiàn),嗌痛頷腫。
xvi. 客主加臨:主氣固定不xvii. 變,xviii. 客氣逐年輪替。如果某個(gè)時(shí)段的客氣與主氣相克,xix. 則會(huì )引起相應的疾病。其表現:
厥阻司天,客勝則耳鳴掉眩,甚則咳;主勝則胸脅痛,舌難以言。
少陰司天,客勝則鼽嚏,頸項強,肩背■熱,頭痛少氣,發(fā)熱,耳聾目瞑,甚則胕腫血溢,瘡瘍咳喘;主勝則心熱煩躁,甚則脅痛支滿(mǎn)。
太陰司天,客勝則首面胕腫,呼吸氣喘:主勝則胸腹滿(mǎn),食已而■。
少陽(yáng)司天,客勝則丹■外發(fā),及為丹■瘡瘍,嘔逆喉痹,頭痛嗌腫,耳聾,血溢,內為瘛■;主勝則胸咳仰息,甚而有血,手熱。
陽(yáng)明司天,清復內余,則咳衄嗌塞,心鬲中州熱,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
太陽(yáng)司天,客勝則胸中不利,出清涕,感寒則咳;主勝則喉嗌中鳴。
厥陰在泉,客勝則大關(guān)節不利,內為痙強拘瘛,外為不便;主勝則筋骨■■,腰腹時(shí)痛
少陰在泉,客勝則腰痛,尻股膝髀■■足病,■熱以酸,胕腫不能久立,溲便變;主勝則厥氣上行,心痛發(fā)熱鬲中,眾痹皆作,發(fā)于胠脅,魄汗不藏,四逆而起。
太陰在泉,客勝則足痿下重,便溲不時(shí),濕客下焦,發(fā)而濡瀉,及為腫,隱曲之疾;主勝則寒氣逆滿(mǎn),食飲不下,甚則為疝。
少陽(yáng)在泉,客勝則腰腹痛而反惡寒,甚則下白溺白;主勝則熱反上行而客于心,心痛發(fā)熱,格中而嘔,少陰同候。
陽(yáng)明在泉,客勝則清氣動(dòng)下,少腹堅滿(mǎn)而數便瀉;主勝則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為騖溏,則寒厥于腸,上沖胸中,甚則喘不能久立。
太陽(yáng)在泉,寒復內余,則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脛足膝中痛。
運氣同化的分析
運氣同化,是指運和氣的屬性出現某種程度的類(lèi)同。其運氣分析也有特殊之處。
xx. 天符
概念——歲運之氣與司天之氣的五行屬性相同。
年份——戊寅、戊申、戊子、戊午、乙卯、乙酉、丁巳、丁亥、丙辰、丙戌,共12年。
xxi. 歲會(huì )
概念——歲運與歲支的五行屬性相合。
年份——丁卯、戊午、甲辰、甲戌、己丑、己未、乙酉、丙子,共8年。
同xxii. 天符
概念——歲運太過(guò)之氣,與客氣在泉之氣的五行屬性相合。
年份——甲辰、甲戌、庚子、庚午、壬寅、壬申,共6年。
同xxiii. 歲會(huì )
概念——歲運不及之氣,與客氣在泉之氣的五行屬性相合。
年份——癸巳、癸亥、癸卯、癸酉、辛丑、辛未,共6年。
xxiv. 太乙天符
概念——既是天符,又是歲會(huì ),兩者兼合。
年份——戊午、乙酉、己丑、己未,共4年。
分析:以上情況,由于天干與地支的運氣屬性出現一定程度的類(lèi)同,故對于發(fā)病來(lái)說(shuō),一般都彼此加重其影響。另外,《素問(wèn)*六微徵大論》中還認為,天符之年,發(fā)病緩慢;歲會(huì )之年,發(fā)病迅速;太乙貴人之年,發(fā)病容易出現暴死。
六:六十甲子運氣分析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