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蟲(chóng)咬(蜇)傷后,可使局部紅腫、疼痛、發(fā)麻,亦可引起全身癥狀。常見(jiàn)的毒蟲(chóng)有黃蜂、蜜蜂、蜈蚣、蝎等。蜜蜂蜇傷一般不出現嚴重的全身癥狀。人被螫傷后,蜂針留在傷口內,使傷者局部感到刺痛、發(fā)麻,皮膚上有一黑點(diǎn)。處理方法:
(1)用針尖或鑷子挑出蜂針,必須注意無(wú)菌操作?! ?/p>
(2)將傷口四周皮膚捏起,使傷口暴露,然后擠出或用嘴吸出蜂針?! ?/p>
(3)因蜂毒呈酸性,蜂針吸出后,宜用肥皂水或小蘇打水等堿性溶液涂抹傷口,局部涂搽地塞米松霜、賽庚啶霜。
黃蜂蜇傷癥狀與蜜蜂蜇傷相似,但程度較重,處理原則與蜜蜂蜇傷相同,由于黃蜂蜂毒呈堿性,傷口沖洗或涂抹應用弱酸性液體,如食醋、O.1%稀鹽酸等;及時(shí)外涂蛇藥片。黃蜂毒性較大,蜂毒進(jìn)入人體后可引起皮膚變性壞死、溶血,腎小管上皮細胞、肝細胞變性壞死及心肌和胃腸損害。其原因可能與蜂毒中含有的組織胺、五羥色胺及乙酰膽堿等活性物質(zhì)有關(guān)。因此,在妥善外治的同時(shí),要注意清除血液中毒素及致病因子,防治并發(fā)癥是治療的關(guān)鍵。
蜈蚣咬傷咬傷處劇痛、紅腫、發(fā)麻。處理方法:
(1)立即用肥皂水、石灰水、小蘇打水等堿性液體沖洗和涂抹傷口,以中和蜈蚣的酸性毒液。
(2)沖洗后包扎,包扎傷口時(shí)不需再用碘酒或紅汞涂抹傷口。
(3)若傷口處疼痛劇烈,可酌情口服止痛片,另可用季德勝蛇藥外敷或口服。將等量雄黃、枯礬研末,以濃茶或燒酒調勻敷傷口;或以鮮桑葉、鮮蒲公英或魚(yú)腥草搗爛外敷,均有良效。
蝎子蜇傷毒性較大,癥狀嚴重,局部劇痛、紅腫、發(fā)麻,甚至失去感覺(jué),傷口周?chē)l(fā)黑、起泡。還伴有頭暈、心慌、出虛汗等全身癥狀,嚴重者可致死。處理方法:
(1)若傷及四肢,應立即用繃帶、止血帶、布條等綁扎在傷口近心端,同時(shí)用鑷子或針頭小心拔除傷口中留下的毒鉤。
(2)用堿性液體如3%蘇打水或1:5 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傷口。傷口清洗干凈后,用季德勝蛇藥調成糊狀,在距傷口2厘米處環(huán)敷一圈(勿使藥物進(jìn)入傷口內)?;驅⒚鞯\研碎,用醋調成糊狀,涂敷傷口。
(3)最后將傷口包扎,并松開(kāi)傷口近心端的綁扎帶。
(4)若傷口周?chē)t腫,可進(jìn)行冷敷。
螞蟥咬傷螞蟥無(wú)毒,其致傷系用吸盤(pán)吸附在皮膚上,并逐漸深入體內,因其咽部分泌的液體有抗凝血作用,故咬傷后傷口出血較多。處理方法:
(1)螞蟥吸附皮膚時(shí),可在螞蟥身上輕輕拍打,亦可用濃鹽水、肥皂水或醋涂在螞蟥身上,或用煙頭烤一下,即可使其口器松弛脫落沏勿用力拔。
(2)傷口用5%~10%碳酸氫鈉溶液沖洗,涂以碘酊,防止感染。如血流不止,可用碳酸氫鈉粉敷在傷口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