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的皮膚全層裂開(kāi),并形成感染性潰瘍者稱(chēng)肛裂。本病II缶床癥狀具有疼痛、出血、便秘三大特征。肛裂如單純采取手術(shù)療法,因痛苦較大,有的患者不易接受。目前,中醫多采用內外治結合療法,內治宜清熱潤燥通便,外治更顯特色。早期肛裂常用生肌玉紅膏或黃連膏外敷;每日便后用l:5 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促進(jìn)血液循環(huán),保持局部清潔、減輕刺激;亦可用苦參煎湯坐浴,或用食鹽、花椒水坐浴。對于陳舊性肛裂,可先用5%石炭酸甘油涂擦患處,后用酒精擦去或用七三丹等藥去腐后,改用黃連膏外敷?,F介紹幾則經(jīng)臨床驗證有特效的外治療法:
封閉療法于長(cháng)強穴用0.5%~1%的普魯卡因5~10毫升作扇形注射,隔日1次,5次為1療程;亦可于肛裂基底部注入長(cháng)效止痛液(亞甲藍2克、鹽酸普魯卡因2克,加水100毫升,過(guò)濾消毒)3~5毫升,每周1次。
手法擴肛適用于早期肛裂,無(wú)贅皮外痔、乳頭肥大等合并癥者。治法:患者取截石位或側臥位,行硬膜外麻醉后,術(shù)者戴橡皮手套,并將雙手示指和中指涂上潤滑劑,先用右手示指插入肛內再插入左手示指,兩手腕交叉,兩手示指掌側向外側擴張肛管,以后逐漸伸入兩中指,持續擴張肛管3~4分鐘,使肛管內外括約肌松弛,故可止痛。肛裂創(chuàng )面經(jīng)擴大并開(kāi)放,引流通暢,創(chuàng )面很快愈合。術(shù)中注意勿用暴力快速擴張肛管,以免造成黏膜和皮膚撕裂。術(shù)后用1:5 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
熏洗療法(1)兩面針、十大功勞各30~50克,加水煎取汁坐浴熏洗肛門(mén),每次30分鐘,1日2次。浴后敷生肌膏。適用于新鮮肛裂?! ?/p>
(2)苦參15克、益母草20克、紅花12克、白鮮皮12克、蜂房15克、艾葉5克、花椒5克、三棱10克、枯礬3克。上藥布包后,放入約500毫升水的鍋內,置文火上煎沸5分鐘。等溫后坐浴20分鐘,以干凈紗布擦凈患部,外涂云南白藥少許。每晚1次。此法不僅適用于肛裂,而且對婦女產(chǎn)后因會(huì )陰側切致傷口久不愈合者亦有良效。
外敷療法將冰片、煅龍骨粉各6克,朱砂7.5克,煅爐甘石60克,煅石膏150克,共研為細末,用適量凡士林調勻,備用。外敷肛門(mén)處,蓋紗布后,用膠布固定。12小時(shí)內暫不大便,次日排便后用高錳酸鉀水坐浴后再換藥。8次為1療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