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便秘十分常見(jiàn),雖非重病,但常引起患者痛苦。通過(guò)飲食調理,??筛纳瓢Y狀。
(1)常進(jìn)多渣飲食,含渣量高即含食物纖維量多的食物。食物纖維在腸道內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可吸收多量水分使大便容量顯著(zhù)增加,從而刺激腸道蠕動(dòng),將糞便向下推送,引起便意,幫助排便。多渣食物有芹菜、韭菜、豆芽、竹筍、大白菜、卷心菜、白薯等。
(2)多喝水,食物纖維水解和膨脹需要水分,涼開(kāi)水有刺激結腸蠕動(dòng)的作用,每日定時(shí)如廁前10—20分鐘喝一大杯涼開(kāi)水可引起便意。
(3)適當增加脂肪攝入量。
(4)少食辛香類(lèi)及刺激性食品。
(5)濃茶及蘋(píng)果等含鞣酸較多有收斂作用,可致便秘,最好盡量不食。
(6)蜂蜜、香蕉等有通便作用,可常食。
便秘食療方舉例:
(1)花粉決明子粥:天花粉30克,決明子30克,大米60克。先將天花粉、決明子加水適量,煎煮20分鐘后,去渣取汁,入大米煮成粥,加紅糖適量即成。早晚分服。適用于大便干結,小便短赤,面紅心煩,口干腹脹者。
(2)檳榔粥:檳榔15—30克,大米60克。先將檳榔煎煮20分鐘后,去渣取汁,入大米煮成粥。早晚分服。適用于大便解出困難,大便干結或不干,口苦,頻頻噯氣,胸悶脅脹,心煩易怒者。
(3)黃芪粥:黃芪30克,大米60克。先將黃芪加水適量,煎煮40分鐘后,去渣取汁,入大米煮成粥。早晚分服。適用于大便干結,烘如羊屎狀,無(wú)力排出,面色無(wú)華,心悸,氣短,頭暈眼花,肢倦懶言者。如服上方無(wú)效,可食芝麻黃芪蜂蜜糊:黑芝麻60克,黃芪30克,蜂蜜適量。先將芝麻研成糊狀,煮熟后調入蜂蜜;黃芪煎水去渣取汁沖入,早晚分服。
到底多久不大便才算是便秘
便秘是人們最常見(jiàn)的一個(gè)消化道的癥狀。據不完全統計約有50%的人曾有過(guò)便秘,尤其是老年人、孕婦和小孩的發(fā)生率最高,許多人為此而痛苦萬(wàn)分。
一般認為正常人由攝入食物,經(jīng)消化與吸收到形成糞便排出體外約需要24~48小時(shí),若超過(guò)48小時(shí)即可視為便秘。但隨食物成分不同,各人的飲食及排便習慣不同,間隔時(shí)間可有很大差異。一般每日一次,起床后或早飯后排便。有人習慣于2~3天排便一次,有人4~5天甚至更長(cháng)時(shí)間排便一次,卻不感覺(jué)排便困難,排便后有舒適與愉快的感覺(jué)。因此,不能只按排便次數多少來(lái)確定便秘,應按各人的排便習慣來(lái)確定。只要排出通暢,無(wú)痛苦,就不能算是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不順利的狀態(tài),包括糞便干燥排出不暢和糞便不干也難以排出兩種情況。當排便間隔延長(cháng),伴有大便干燥硬結,排出困難,排便后有便意不盡感或不適感,腹部脹滿(mǎn),肛門(mén)墜脹、疼痛,食欲不振,頭昏乏力等痛苦癥狀時(shí),才能稱(chēng)為便秘。排便有上述痛苦癥狀,即使糞便不干,每日排便一次或數次,也應列為便秘。
因此,現代便秘的概念是:便秘是多種疾病的一個(gè)癥狀,一般表現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難,合并一些特殊癥狀,如長(cháng)時(shí)間用力排便、直腸脹感、排便不盡感,甚至需用手法幫助排便,7天內排便少于2次或長(cháng)期無(wú)便意等。
節后為什么會(huì )有這么多人出現便秘的問(wèn)題呢?黃穗平教授指出,節日期間的不良飲食、作息習慣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
導致節后便秘的“罪魁禍首”:節日期間不良的飲食、作息習慣
1.飲食不定時(shí),不規律
很多人在假期有睡懶覺(jué)的習慣,沒(méi)有按時(shí)進(jìn)餐,導致了飲食的不定時(shí)。黃穗平教授認為,如果少吃,因腸內容不足,會(huì )對腸的蠕動(dòng)刺激少,使腸不能正常運動(dòng),容易引起便秘。
2.吃多辛燥的食物
節日期間,人們吃東西不注意,多吃了辛燥的食物。黃穗平教授說(shuō)道:“吃多辛燥食物,會(huì )容易損津傷陰”。陰津不足,腸道枯竭,無(wú)水行舟,導致便秘。
3.應酬多多,作息不正常
放假應酬多,睡得晚,甚至年紀大的人也會(huì )因為節日的原因而晚睡。黃穗平教授指出,一方面,生活的不規律會(huì )導致大便的不規律;另一方面,作息時(shí)間不正常也會(huì )傷氣,氣虛不運,推動(dòng)無(wú)力,影響腸胃的正常運作,容易出現便秘。
4.少運動(dòng)
除了飲食、生活作息等方面的原因會(huì )導致便秘的出現外,黃穗平教授認為,少運動(dòng)也是個(gè)不能忽視的原因。一個(gè)人如果不運動(dòng),會(huì )影響腸的運動(dòng),導致便秘的出現。
5.出外塞車(chē)時(shí)間長(cháng)
在春節期間,還有一個(gè)新的原因會(huì )引起便秘。很多人回返家鄉的路途長(cháng),或出外游玩等,塞車(chē)的情況很常出現,人們在車(chē)上憋尿,甚至出現憋大便的現象,這會(huì )引起腸胃功能的紊亂,從而導致便秘的問(wèn)題。
對付便秘,喝清腸茶究竟靠不靠譜?
對付節后便秘,很多人會(huì )選擇喝清腸茶來(lái)解決,甚至對于長(cháng)期便秘的人,也習慣靠清腸茶來(lái)排便。喝清腸茶究竟靠不靠譜呢?黃穗平教授從中醫知識方面向我們講解了如何健康對待喝清腸茶問(wèn)題。
警惕!長(cháng)期喝清腸茶會(huì )造成依賴(lài)性,甚至導致結腸黑變病
黃穗平教授介紹說(shuō),有些便秘病人長(cháng)期喝清腸茶,確實(shí)會(huì )引起依賴(lài)性。清腸茶雖然可以讓人一時(shí)順暢通便,但造成依賴(lài)性會(huì )引起不良的后果,甚至是導致結腸黑變病。通俗地理解,結腸變黑就是大腸的黏膜變黑了,這是一種黏膜色素沉著(zhù)性病變的一種表現。黑變病還會(huì )可以引起大腸的其他疾病,不能忽視。
另外,黃穗平教授認為,長(cháng)期喝清腸茶造成的影響最重要是會(huì )損傷了中醫所說(shuō)的脾胃,脾胃不好會(huì )導致消化系統的疾病,也會(huì )導致心腦血管等疾病。所以,“不要盲目喝,即使喝也不要長(cháng)期喝,最好是讓中醫師辯證體質(zhì)是否適宜喝?!?div style="height:15px;">
建議!不能盲目喝清腸茶,要看準體質(zhì)
黃穗平教授介紹說(shuō),絕大多數的清腸茶里面含有瀉藥蒽醌類(lèi)的成分,最常見(jiàn)的是大黃、蘆薈、番瀉葉和決明子等。對于以下情況可以適當喝:如果大便確實(shí)是排泄不了,肚子漲得很,引起長(cháng)豆豆、上火等問(wèn)題,偶爾喝一下是可以的,并不是說(shuō)“談虎色變”,決不能喝。這些有瀉藥成分的清腸茶對脾胃熱的人來(lái)說(shuō)確實(shí)是好的。不過(guò)需要注意的是,現在人群中真正脾胃熱的人越來(lái)越少,脾胃氣虛的人越來(lái)越多,很多慢性脾胃病的病人都是屬于虛的,所以黃穗平教授建議大家不能長(cháng)期喝清腸茶,要見(jiàn)好就收。
黃穗平教授特別指出,對于脾虛的人,常表現出臉色蒼白、吃生冷食物容易拉肚子、胃痛、胃脹等癥狀,更不要盲目喝清腸茶,持久喝會(huì )損傷脾胃,引起惡性循環(huán)。他建議便秘的人不光要“清”,有的還要“補”,例如通過(guò)補氣來(lái)通便,可以用黃芪煲湯來(lái)喝,黃芪作為補氣佳品,能夠起到補氣通便的作用。
黃穗平教授支招:如何防治便秘
便秘問(wèn)題不是節后特有的,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便秘的人很多,據有關(guān)統計,60歲以上的人差不多20%有便秘情況,年輕人也不少,特別是白領(lǐng),由于久坐不動(dòng)等綜合因素引起。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治便秘問(wèn)題呢?以下黃穗平教授為大家支招:
1.飲食方面
便秘的人在飲食方面最重要是吃多些粗糧,纖維素高的食物,例如地瓜、大蕉等,可以增強腸胃的蠕動(dòng),來(lái)達到排便的目的。另外,還可以多喝蜜糖水,蜜糖可達到潤腸目的,特別是對脾胃陰虛的人。
2.運動(dòng)方面
預防便秘還需要進(jìn)行運動(dòng)。因為運動(dòng)可以增強腸胃功能的活動(dòng)能力,助于消化,利于排便。除了可以進(jìn)行一些有氧的運動(dòng),還可以多做腹部的按摩,以及提肛訓練,有規律地往上提收肛門(mén),然后放松,一提一松。這些都是有利于排便的運動(dòng)方法,平時(shí)應該保持多做運動(dòng)。
3.中醫調理方面
黃穗平教授介紹到,除了飲食、運動(dòng)方面需要特別注意外,便秘的防治還應該從中醫方面著(zhù)手,根據個(gè)人不同的體質(zhì)進(jìn)行調理。
最常見(jiàn)的便秘分類(lèi)是實(shí)秘和虛秘。
實(shí)秘是大腸燥熱、氣滯等所致的便秘,包括熱秘和氣秘之分。屬于燥熱類(lèi)型的癥狀表現為大便干結,腹部脹滿(mǎn),身熱煩躁,口干口臭,小便黃等。黃穗平教授建議通過(guò)服用大黃、厚樸、枳實(shí)和火麻仁等清熱潤腸來(lái)通便。另外,氣秘類(lèi)型的癥狀表現為大便干結或不干結,欲便不能,排便不暢,每于情緒不好時(shí)便秘加重,伴有胸脅痞滿(mǎn),噯氣頻作,腹脹不舒,納谷不香,可以通過(guò)服用檳榔、枳實(shí)等順氣導滯通便。
虛秘是氣、血、津、液、陰、陽(yáng)等不足所致的便秘。虛秘的情況更多,屬于慢性便秘。虛秘又分為氣虛、陰虛、血虛以及陽(yáng)虛四種情況。黃穗平教授就不同的情況,為大家支招。氣虛表現為面白神疲,雖有便意而臨廁努掙乏力,掙則汗出氣短,便后疲乏。建議食用黃芪湯來(lái)補氣。陰虛表現為口干咽燥,尿黃便干等,可以通過(guò)養陰的方法,多吃含生地、麥冬和玄參等補陰的湯藥。血虛表現為貧血,面色無(wú)華,大便干燥,心悸眩暈。這時(shí)候需要養血,可以多喝用熟地、當歸、首烏煲的湯。陽(yáng)虛表現為大便干或不干,排便困難,四肢不溫,腹中冷痛,腰膝酸冷,可服用肉蓯蓉和牛膝等。
最后,黃穗平教授特別強調,中醫治療便秘至少就有以上六種不同的情況,一定要根據各自的體質(zhì)進(jìn)行相應的調理。
治便秘,有這兩味中藥就夠了,對各種便秘都有效哦
通常兩三天不排便,或者有了便意,卻排便困難都可視為便秘,長(cháng)久便秘對身體危害特別大,嚴重的可致癌。常有俗語(yǔ)說(shuō):一天不排便等于三包煙。
中醫認為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腸主清濁,脾胃失和,腸中有熱,燥熱內結、氣虛傳送無(wú)力則便秘生。臨床中治療便秘方式多樣,今天介紹只用兩味中藥治療多種類(lèi)型便秘的方子。
藥方:生白術(shù)100g ,生白術(shù)補氣健脾,理氣和中; 生當歸100g、生當歸攻腸燥便難,主潤燥滑腸
用法:把生白術(shù)、生當歸研末成粉,裝瓶備用,每次取一勺約20g,開(kāi)水沖服,一天一次,服用一周效果明顯,本方對各種便秘都有效果,可以經(jīng)常服用,不會(huì )引起腹瀉,非常安全。
便秘妙方
食療:取香蕉1個(gè),去皮,加冰糖適量,入水燉服,每天1次,連服數日。
艾灸:艾灸選穴中脘、胃上、胃俞、脾俞每穴每次灸20分鐘為宜
【隨身灸—— 可以邊活動(dòng)邊做艾灸】
便秘食療方劑
【杏仁當歸燉豬肺】
配方:杏仁15克,當歸15克,豬肺250克。
制法:將豬肺洗凈切片,在沸水中氽后撈起,與杏仁、當歸同放入砂鍋內,加清水適量煮湯,煮熟后調味即可。
功效:溫通開(kāi)秘。
用法:每日1次,吃豬肺飲湯??蛇B續食用數日。
【鎖蓉羊肉面】
配方:鎖陽(yáng)5克,肉蓯蓉5克,羊肉50克,面粉200克。
制法:水煎鎖陽(yáng)、肉蓯蓉,去渣留汁,待涼,以藥汁合面做面條,用羊肉湯煮面,加蔥、鹽等調味即成。
功效:溫陽(yáng)通便。
用法:作主食或點(diǎn)心食用。
【鎖陽(yáng)紅糖飲】
配方:鎖陽(yáng)15克,紅糖適量。
制法:水煎鎖陽(yáng),去渣留汁,加紅糖適量,飲服。
功效:溫陽(yáng)潤腸通便。
用法:每日1劑,分兩次服完。
【蓯蓉羊腎】
配方:肉蓯蓉30克,羊腎1對。
制法:羊腎剔去筋膜細切,用醬油、淀粉、黃酒拌勻稍腌漬。肉蓯蓉加水適量;煮20分鐘,去渣留汁。再入羊腎同煮至水沸,加蔥、姜鹽、味精、香油調味即成。
功效:溫陽(yáng)通便。
用法:每日1次,分早晚2次服完。
【松子粥】
配方:松子仁15~2o克,粳米60克。
制法:松子仁研碎,同梗米煮粥。
功效:養陰潤腸。
用法:每日2次,或隨意食之。
【柏子仁燉豬心】
配方:柏子仁15克,豬心1個(gè)。
制法:將柏子仁放入豬心內,隔水燉熟,切片,加醬油少許調味。
功效:養血滋陰,潤腸通便。
用法:佐餐食用。
便秘食療方
【
實(shí)熱】 【
氣滯】 【
氣虛】 【
血虛】 【
陽(yáng)虛】
便秘是指糞便在腸道內滯留過(guò)久,排便周期延長(cháng),或糞質(zhì)堅硬,或經(jīng)常排便不暢的病證。它既可是一個(gè)獨立的病證,也可是多種疾病的一個(gè)癥狀。本病多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大腸傳導功能失常所致。便秘日久,常常會(huì )引起腹脹以至腹痛、頭暈、頭脹、食欲減退、睡眠不安等癥狀,并容易引發(fā)痔瘡、肛裂等疾病。
中醫認為便秘或由恣飲酒漿,過(guò)食辛辣厚味,或熱移大腸以致胃腸積熱;或熱病之后余熱留戀而耗傷津液以至腸道津虧;或因七情所傷,久坐少動(dòng),而致氣機不利,傳導失職所成。根據其臨床癥狀可分為實(shí)熱秘、氣滯秘、氣虛秘、血虛秘、陽(yáng)虛秘等證型。
【桑椹地黃蜜膏】
配方:桑椹500克,生地黃200克,蜂蜜適量。
制法:將桑椹、生地加水適量煎煮。每30分鐘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2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濃縮至較稠黏時(shí),加蜂蜜1倍,至沸?;?,待冷裝瓶備用。
功效:養陰清熱,潤腸通便。
用法:每日2次,每次1湯匙;以沸水沖化。
【香蕉蘸黑芝麻】
配方:香蕉500克,黑芝麻25克。
制法:用香蕉蘸炒半生的黑芝麻嚼吃。
功效:養陰清熱,潤腸通便。
用法:每日分3次食完。
【松核蜜湯】
配方:松子仁50克,核桃仁50克,蜂蜜500克。
制法:將松子仁、核桃仁去衣,烘干研為細末,與蜂蜜和勻即成。
功效:養陰潤腸。
用法:早晚各服2匙。
【杏仁芝麻糖】
配方:甜杏仁60克,黑芝麻500克,白糖250克,蜂蜜250克。
制法:甜杏仁打碎成泥,黑芝麻淘洗干凈,倒入鐵鍋內。用小火炒至水氣散盡,芝麻發(fā)出響聲立即盛碗,稍涼后,研碎。將杏仁泥、黑芝麻、白糖、蜂蜜,倒入大瓷盆內,拌勻,瓷盆加蓋,隔水蒸2小時(shí),離火。
功效:益氣潤腸。
用法:每日2次,每次1匙,飯后宜咀嚼咽下。
【人參黑芝麻飲】
配方:人參5~10克,黑芝麻15克,白糖適量。
制法:黑芝麻搗爛備用。人參水煎去渣留汁,加入黑芝麻及適量白糖,煮沸即可。
功效:益氣潤腸,滋養肝腎。
用法:可作早晚餐或點(diǎn)心食用。
【黃芪蘇麻粥】
配方:黃芪10克,蘇子50克,火麻仁50克,梗米250克。
制法:黃芪、蘇子弋火麻仁打碎,加水適量煎煮5~10分鐘,取藥汁備用,入粳米,以藥汁煮粥。
功效:益氣潤腸。
用法:每日1劑,分數次食完。
便秘食療方
【
實(shí)熱】 【
氣滯】 【
氣虛】 【
血虛】 【
陽(yáng)虛】
便秘是指糞便在腸道內滯留過(guò)久,排便周期延長(cháng),或糞質(zhì)堅硬,或經(jīng)常排便不暢的病證。它既可是一個(gè)獨立的病證,也可是多種疾病的一個(gè)癥狀。本病多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大腸傳導功能失常所致。便秘日久,常常會(huì )引起腹脹以至腹痛、頭暈、頭脹、食欲減退、睡眠不安等癥狀,并容易引發(fā)痔瘡、肛裂等疾病。
中醫認為便秘或由恣飲酒漿,過(guò)食辛辣厚味,或熱移大腸以致胃腸積熱;或熱病之后余熱留戀而耗傷津液以至腸道津虧;或因七情所傷,久坐少動(dòng),而致氣機不利,傳導失職所成。根據其臨床癥狀可分為實(shí)熱秘、氣滯秘、氣虛秘、血虛秘、陽(yáng)虛秘等證型。
【芪香蜜營(yíng)膏】
配方:黃芪300克,木香45克,蜂蜜適量。
制法:將黃芪、木香加水適量煎煮。每30分鐘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2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濃縮,至較稠黏時(shí),加蜂蜜一倍,至沸?;?,待冷裝瓶備用。
功效:補氣行氣,潤腸通便。
用法:每日2次,每次1湯匙,沸水沖化。
【麻仁栗子糕】
配方:火麻仁10克,芝麻5克,栗子粉50克,玉米面50克。
制法:將火麻仁、芝麻打碎,與栗子粉、玉米面、適量紅糖拌勻,以水合面蒸成糕。
功效:補氣潤腸通便。
用法:作點(diǎn)心服食。
【油燜枳實(shí)蘿卜】
配方:枳實(shí)10克,白蘿卜、蝦米適量。
制法:水煎枳實(shí),取汁備用。將蘿卜切塊,用豬油煸炸,加蝦米,澆藥汁適量,煨至極爛,加蔥、姜絲、鹽適量調味即可食之。
功效:順氣通便。
用法:佐餐食之。
【香參燉大腸】
配方:木香10克,降香5克,海參10克,豬大腸1具。
制法:將海參泡發(fā),洗凈切片。豬大腸洗凈,切細。降香、木香裝人紗布袋中。鍋內加水適量,入大腸,煮沸去沫,加蔥、姜,煮至腸將熟時(shí),放海參、藥袋,煮至大腸極軟,再加適量鹽、醬油,稍煮即成。
功效:行氣養血通便。
用法:佐餐食用。
【香檳粥】
配方:木香5克,檳榔5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制法:先用水煎煮木香、檳榔,去渣留汁。再入粳米煮粥,粥將熟時(shí)加冰糖適量,稍煎待溶即可。
功效:順氣行滯通便。
用法:可作早晚餐服食。
【鮮筍拌芹菜】
配方:鮮嫩竹筍100克,芹菜100克。
制法:將竹筍煮熟切片。芹菜切段,用開(kāi)水略焯,控盡水分與竹筍片相合,加入適量熟食油、食鹽、味精調味。
功效:清熱通便。
用法:佐餐食之。
便秘食療方
【
實(shí)熱】 【
氣滯】 【
氣虛】 【
血虛】 【
陽(yáng)虛】
便秘是指糞便在腸道內滯留過(guò)久,排便周期延長(cháng),或糞質(zhì)堅硬,或經(jīng)常排便不暢的病證。它既可是一個(gè)獨立的病證,也可是多種疾病的一個(gè)癥狀。本病多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大腸傳導功能失常所致。便秘日久,常常會(huì )引起腹脹以至腹痛、頭暈、頭脹、食欲減退、睡眠不安等癥狀,并容易引發(fā)痔瘡、肛裂等疾病。
中醫認為便秘或由恣飲酒漿,過(guò)食辛辣厚味,或熱移大腸以致胃腸積熱;或熱病之后余熱留戀而耗傷津液以至腸道津虧;或因七情所傷,久坐少動(dòng),而致氣機不利,傳導失職所成。根據其臨床癥狀可分為實(shí)熱秘、氣滯秘、氣虛秘、血虛秘、陽(yáng)虛秘等證型。
【決明燉茄子】
配方:決明子10克,茄子2個(gè)。
制法:先將決明子加水煎煮,取汁備用。茄子油炒后,放入藥汁及適量的佐料燉熟食之。
功效:清熱通便。
用法:佐餐食用。
【番瀉葉雞蛋湯】
配方:番瀉葉5~10克,雞蛋1個(gè),菠菜少許。
制法:雞蛋打入碗中攪散備用。番瀉葉用水煎,去渣留汁,倒入雞蛋,加菠菜、食鹽、味精調味,煮沸即成。
功效:泄熱通便。
用法:喝湯食蛋,每日1次,可服用5~7日。
【白蘿卜蜂蜜汁】
配方:白蘿卜100克,蜂蜜適量。
制法:先將白蘿卜拍碎絞汁,以蜂蜜調服。
功效:清熱通便。
用法:每日1次,連服數日。
便秘食療方
實(shí)熱
臨床表現大便干結,小便短赤,面赤身熱,或兼有腹脹、腹痛、口干口臭,舌紅,苔黃或黃燥,脈滑數。
【鮮筍拌芹菜】
配方:鮮嫩竹筍100克,芹菜100克。
制法:將竹筍煮熟切片。芹菜切段,用開(kāi)水略焯,控盡水分與竹筍片相合,加入適量熟食油、食鹽、味精調味。
功效:清熱通便。
用法:佐餐食之。
【決明燉茄子】
配方:決明子10克,茄子2個(gè)。
制法:先將決明子加水煎煮,取汁備用。茄子油炒后,放入藥汁及適量的佐料燉熟食之。
功效:清熱通便。
用法:佐餐食用。
【番瀉葉雞蛋湯】
配方:番瀉葉5~10克,雞蛋1個(gè),菠菜少許。
制法:雞蛋打入碗中攪散備用。番瀉葉用水煎,去渣留汁,倒入雞蛋,加菠菜、食鹽、味精調味,煮沸即成。
功效:泄熱通便。
用法:喝湯食蛋,每日1次,可服用5~7日。
【白蘿卜蜂蜜汁】
配方:白蘿卜100克,蜂蜜適量。
制法:先將白蘿卜拍碎絞汁,以蜂蜜調服。
功效:清熱通便。
用法:每日1次,連服數日。
便秘食療方
氣滯
臨床表現大便秘結,噯氣頻作,胸脅脹滿(mǎn),脘腹痞問(wèn),食少納呆,或腹痛,煩熱,口干。舌淡紅,苔薄微膩,脈弦。
【油燜枳實(shí)蘿卜】
配方:枳實(shí)10克,白蘿卜、蝦米適量。
制法:水煎枳實(shí),取汁備用。將蘿卜切塊,用豬油煸炸,加蝦米,澆藥汁適量,煨至極爛,加蔥、姜絲、鹽適量調味即可食之。
功效:順氣通便。
用法:佐餐食之。
【香參燉大腸】
配方:木香10克,降香5克,海參10克,豬大腸1具。
制法:將海參泡發(fā),洗凈切片。豬大腸洗凈,切細。降香、木香裝人紗布袋中。鍋內加水適量,入大腸,煮沸去沫,加蔥、姜,煮至腸將熟時(shí),放海參、藥袋,煮至大腸極軟,再加適量鹽、醬油,稍煮即成。
功效:行氣養血通便。
用法:佐餐食用。
【香檳粥】
配方:木香5克,檳榔5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制法:先用水煎煮木香、檳榔,去渣留汁。再入粳米煮粥,粥將熟時(shí)加冰糖適量,稍煎待溶即可。
功效:順氣行滯通便。
用法:可作早晚餐服食。
便秘食療方
氣虛
臨床表現雖有便意,臨廁努掙乏力,難于排出,掙則汗出氣短,便后疲乏尤甚,面色白,神疲氣怯。舌淡嫩,苔白,脈弱。
【杏仁芝麻糖】
配方:甜杏仁60克,黑芝麻500克,白糖250克,蜂蜜250克。
制法:甜杏仁打碎成泥,黑芝麻淘洗干凈,倒入鐵鍋內。用小火炒至水氣散盡,芝麻發(fā)出響聲立即盛碗,稍涼后,研碎。將杏仁泥、黑芝麻、白糖、蜂蜜,倒入大瓷盆內,拌勻,瓷盆加蓋,隔水蒸2小時(shí),離火。
功效:益氣潤腸。
用法:每日2次,每次1匙,飯后宜咀嚼咽下。
【人參黑芝麻飲】
配方:人參5~10克,黑芝麻15克,白糖適量。
制法:黑芝麻搗爛備用。人參水煎去渣留汁,加入黑芝麻及適量白糖,煮沸即可。
功效:益氣潤腸,滋養肝腎。
用法:可作早晚餐或點(diǎn)心食用。
【黃芪蘇麻粥】
配方:黃芪10克,蘇子50克,火麻仁50克,梗米250克。
制法:黃芪、蘇子弋火麻仁打碎,加水適量煎煮5~10分鐘,取藥汁備用,入粳米,以藥汁煮粥。
功效:益氣潤腸。
用法:每日1劑,分數次食完。
【芪香蜜營(yíng)膏】
配方:黃芪300克,木香45克,蜂蜜適量。
制法:將黃芪、木香加水適量煎煮。每30分鐘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2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濃縮,至較稠黏時(shí),加蜂蜜一倍,至沸?;?,待冷裝瓶備用。
功效:補氣行氣,潤腸通便。
用法:每日2次,每次1湯匙,沸水沖化。
【麻仁栗子糕】
配方:火麻仁10克,芝麻5克,栗子粉50克,玉米面50克。
制法:將火麻仁、芝麻打碎,與栗子粉、玉米面、適量紅糖拌勻,以水合面蒸成糕。
功效:補氣潤腸通便。
用法:作點(diǎn)心服食。
便秘食療方
血虛
臨床表現大便干結,面色無(wú)華,頭暈目眩,心悸健忘,或顴紅耳鳴,舌淡,脈細,或舌紅少苔,脈細數。
【松子粥】
配方:松子仁15~2o克,粳米60克。
制法:松子仁研碎,同梗米煮粥。
功效:養陰潤腸。
用法:每日2次,或隨意食之。
【柏子仁燉豬心】
配方:柏子仁15克,豬心1個(gè)。
制法:將柏子仁放入豬心內,隔水燉熟,切片,加醬油少許調味。
功效:養血滋陰,潤腸通便。
用法:佐餐食用。
【桑椹地黃蜜膏】
配方:桑椹500克,生地黃200克,蜂蜜適量。
制法:將桑椹、生地加水適量煎煮。每30分鐘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2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濃縮至較稠黏時(shí),加蜂蜜1倍,至沸?;?,待冷裝瓶備用。
功效:養陰清熱,潤腸通便。
用法:每日2次,每次1湯匙;以沸水沖化。
【香蕉蘸黑芝麻】
配方:香蕉500克,黑芝麻25克。
制法:用香蕉蘸炒半生的黑芝麻嚼吃。
功效:養陰清熱,潤腸通便。
用法:每日分3次食完。
【松核蜜湯】
配方:松子仁50克,核桃仁50克,蜂蜜500克。
制法:將松子仁、核桃仁去衣,烘干研為細末,與蜂蜜和勻即成。
功效:養陰潤腸。
用法:早晚各服2匙。
便秘食療方
陽(yáng)虛
臨床表現大便艱澀,排出困難。小便清長(cháng),面色青白,四肢不溫,喜熱畏寒,腹中冷痛,或腰脊冷重。舌淡,苔白潤,脈沉遲。
【杏仁當歸燉豬肺】
配方:杏仁15克,當歸15克,豬肺250克。
制法:將豬肺洗凈切片,在沸水中氽后撈起,與杏仁、當歸同放入砂鍋內,加清水適量煮湯,煮熟后調味即可。
功效:溫通開(kāi)秘。
用法:每日1次,吃豬肺飲湯??蛇B續食用數日。
【鎖蓉羊肉面】
配方:鎖陽(yáng)5克,肉蓯蓉5克,羊肉50克,面粉200克。
制法:水煎鎖陽(yáng)、肉蓯蓉,去渣留汁,待涼,以藥汁合面做面條,用羊肉湯煮面,加蔥、鹽等調味即成。
功效:溫陽(yáng)通便。
用法:作主食或點(diǎn)心食用。
【鎖陽(yáng)紅糖飲】
配方:鎖陽(yáng)15克,紅糖適量。
制法:水煎鎖陽(yáng),去渣留汁,加紅糖適量,飲服。
功效:溫陽(yáng)潤腸通便。
用法:每日1劑,分兩次服完。
【蓯蓉羊腎】
配方:肉蓯蓉30克,羊腎1對。
制法:羊腎剔去筋膜細切,用醬油、淀粉、黃酒拌勻稍腌漬。肉蓯蓉加水適量;煮20分鐘,去渣留汁。再入羊腎同煮至水沸,加蔥、姜鹽、味精、香油調味即成。
功效:溫陽(yáng)通便。
用法:每日1次,分早晚2次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