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褐斑是另許多女性頭疼不已的皮膚問(wèn)題,各種護膚品用了都沒(méi)作用怎么辦?試試中醫藥去除黃褐斑吧!
一、什么叫黃褐斑?
黃褐斑是一種常見(jiàn)的以顏面色素沉著(zhù)斑為主要表現的皮膚病 ,中醫又名“黧黑斑” “肝斑” “面塵”,分為表皮型,真皮型,混合型。
本病病位在面部皮部,與肝、脾、腎三臟關(guān)系密切。多因情志不舒、飲食不節或先天稟賦不足及后天失養導致肝、脾、腎三臟受損,沖任不調、營(yíng)衛不和,濕邪或熱邪內生,熏蒸面部,阻礙氣血,以致氣血不能上榮于面部而成。

二、中醫辨證分型
氣滯血瘀型:斑色黃褐或灰褐,顏色較深,兼見(jiàn)痛經(jīng),胸脅脹痛,急躁易怒,喜嘆息,舌暗、上有瘀斑或瘀點(diǎn),脈弦澀。給予逐瘀化斑湯(當歸、川芎、赤芍、生地各15g,桃仁、紅花各10g,川牛膝12g,甘草6g等)。
肝郁氣滯型:斑色鮮褐色,伴情志不暢,兩脅脹滿(mǎn),舌質(zhì)紅,苔白,脈滑或者脈弦滑。給予疏肝祛斑湯(柴胡、白芍各10g,當歸、茯苓各15g,甘草6g等)。
肝腎陰虛:斑呈咖啡色,兼見(jiàn)腰膝酸軟,失眠多夢(mèng),舌紅少苔,脈沉細或細數。給予益腎祛斑湯(菟絲子、女貞子各15g,旱蓮草、山萸肉各10g ,枸杞20g )。
脾虛濕盛:斑色暗淡,兼見(jiàn)神疲乏力,面色少華,舌淡胖、邊有齒痕,脈濡細。給予健脾消斑湯(炒黨參、當歸、赤芍各15g,炒白芍、茯苓、山藥、生地、桔梗各10g,大棗6枚,甘草6g等)。
三、中藥祛斑面膜外敷
做法:
當歸、白芷、生白附子,桃仁,茯苓等,按照一定比例研磨成粉狀,加以橄欖油調和,用溫水調成糊狀外敷,每周3-4次,每次30分鐘。
方解:
當歸味甘辛,性溫無(wú)毒,入心、肝、肺三經(jīng)。頭,止血而上行;身,養血而中守。梢,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氣血昏亂,服之而定,各歸所當歸。
白芍味苦,平。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

白附片味甘辛,性溫無(wú)毒,入肺、脾二經(jīng)。主中風(fēng)失音,一切冷風(fēng)氣,頭面百病,斑點(diǎn)風(fēng)瘡疥癬,心痛血痹,陰囊濕癢。
桃仁味苦、甘,平,無(wú)毒。主治瘀血,血閉,癥瘕,邪氣。殺小蟲(chóng)。主咳逆上氣,消心下堅,除卒暴擊血,破癥瘕,通月水,止痛。
茯苓味淡微甘,性平無(wú)毒,入肺、脾、小腸三經(jīng)。主補脾氣,利小便,止煩渴,定驚悸,久服延年。去皮心研細,入水中攪之浮者,是其筋也,宜去之,誤服損目。赤者專(zhuān)主利水。
五、溫馨提示
1.中藥內服外治黃褐斑有一定的效果,治療期間應避免各種誘發(fā)及加重因素,注意嚴格防曬,減少紫外線(xiàn)照射。
2.黃褐斑的發(fā)生病因較多,要注意查找病因,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如由藥物成化妝品所致者,應立即停用。

本文作者:趙畢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