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常規預防保健處方:金銀花2KG、大青葉2KG、生石膏3KG、黃芩2KG、連翹1KG、 黃連0.3KG、黃柏1.7KG ;合計12KG,用機器打成300目的超微粉末,每噸飼料加入6KG,連續飼喂(可以用于各階段的豬群)。 處方說(shuō)明:(臣)金銀花性味甘、苦,寒。能利尿,解毒,清熱,殺菌,控制感染。(臣)大青葉性味 苦,寒;能清熱解毒,利水消炎。(君)生石膏性味辛、甘,寒。能清熱降火,止渴解煩,解肌生津,用于治療實(shí)熱,肺熱喘急。(臣)黃芩性味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佐)連翹性味苦,微寒。清熱解毒,用于治療一切炎癥病癥。(使)黃連性味苦,寒。能瀉火,燥濕,解毒,止瀉。對感染性腹瀉效果明顯。(佐)黃柏性味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清虛熱。對皮炎的作用不錯。 先用可以飲水消毒的消毒藥進(jìn)行飲水消毒1-2次,然后按此方案進(jìn)行治療。 2、組方: 按下列重量比稱(chēng)取凈料: 大黃粉30g,大青葉30 g,蒲公英30 g,青蒿20 g,連翹20 g,梔子20 g,千里光30 g,生石膏50 g,黃芩30 g,黃芪30 g。 以上為一頭50公斤重生豬用量,其他生豬依其體重對應配伍藥物的量進(jìn)行加減。 3、用法:大黃粉用開(kāi)水浸泡30分鐘,后取其浸泡液,大青葉等煎汁候溫,取其汁與大黃浸出液混合服用或采取大黃后下,一起煎服的方法,取其煎汁候溫給豬服用。也可將藥加工成注射液給主注射用。每日1劑,連用3—5天,預防量為治療量的1/10。 4、喂服技巧:為保證每頭豬病豬服用必需的中藥劑量,建議采取以下輔助措施。 (1)煎汁中加入糖,增加藥液適口性。 (2)將同舍病豬按大小和病況進(jìn)行分欄,體況與病情基本一致的病豬放在同一欄中飼喂,以保證每頭病豬采藥量的均勻性. (3)對飲欲廢絕的發(fā)熱病豬,在喂藥前應先用雙黃連注射液、柴黃注射液或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體溫恢復正常后,病豬飲欲即可恢復。 5、注意事項: (1)喂服后,腹瀉嚴重者,可適當減少大黃用量。 (2)給病豬喂稀飯、豆漿和表飼料,少喂精料,少食多餐,忌喂得過(guò)飽。 (3)保證充足干凈的飲水,水中可加電解多維或口服補液鹽。 (4)病程較長(cháng)者,水中添加碳酸氫鈉。 (5)忌濫用西藥,一般情況下使用本中藥即可,發(fā)生繼發(fā)感染者,可適當使用抗生素。 (6)該方案治療需要一定時(shí)間,療程為3-5天,長(cháng)者可達半月,要有足夠耐心。只要病情沒(méi)有惡化,即可治愈,切忌中途改變方案。 豬高熱病,又叫“豬無(wú)名高熱”或“豬高熱綜合征”等,是由多種疾病混合感染,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同日齡、不同品種的豬均有發(fā)病,本病是以不食,體溫升高到40℃以上,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為特點(diǎn)的一種群發(fā)性熱性病。 臨床癥狀 主要表現為40℃以上稽留高熱,臥多立少,精神沉郁,結膜潮紅,眼眶腫脹,鼻盤(pán)干燥,口腔有臭味,流淚,不食,有時(shí)能喝幾口水,間或食少量青綠飼料,小便黃稠,糞便干黑呈栗狀,多數帶有黃白色條狀或絮狀假膜,少數病豬帶血,鼠蹊淋巴結腫大,皮膚發(fā)紅或出現小紅斑點(diǎn),但有的病例嘴巴、耳朵發(fā)紅,另一個(gè)常見(jiàn)癥狀就是懷孕母豬流產(chǎn),產(chǎn)死胎、弱胎等。病程一般7天左右,最長(cháng)可達一月以上,病到后期,精神極差,四肢無(wú)力,最后并發(fā)呼吸道疾患,嚴重者脫水死亡。 治療與效果 組方 生石膏40克(先煎)、肥知母20克、生山梔10克、板藍根20克、黑玄參20克、金銀花10克、川大黃30克(后下)、炒枳殼20克、生甘草10克、鮮竹葉30克,水煎,去渣,候溫胃管投服,每日1劑,連服2劑~3劑。 效果 根據多年臨床經(jīng)驗,筆者會(huì )同該縣院頭、許亭、張楞、黃北坪等鄉獸醫站共診治病豬482例,治愈342例,治愈率達71%,效果良好。 討論與體會(huì ) 1.白虎湯是出自《傷寒論》的名方,筆者在此方的基礎上加味治療豬高熱病臨床效果良好。因為方中石膏、知母、玄參清熱瀉火,養陰生津;板藍根、金銀花清熱解毒;山梔清三焦火郁;竹葉清心火利小便;大黃、枳殼蕩滌胃腸中宿食燥屎,驅病邪排出;甘草益胃和中。故諸藥配合,共奏清熱降火、養陰生津、導滯行積之效,易使熱退病愈。 2.在內服上方的同時(shí),配合冷水灌腸,每日一次,連行三次,能幫助降溫、排便,對治療本病及恢復機體功能,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3.由于病豬較長(cháng)時(shí)間不食,胃口不好,應囑畜主給予淡鹽水和稀食及青綠多汁飼料,以增強胃腸功能活動(dòng),提高飲食欲,加速病愈。 4.本方具有藥源廣、藥費低、療效高的優(yōu)點(diǎn),比用西藥解熱劑、抗生素之類(lèi),顯為優(yōu)越,尤其是藥費低廉,更有利于減輕農民負擔,提高養豬戶(hù)的經(jīng)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