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原因:膽汁郁結,排泄不暢,膽道寄生蟲(chóng)和細菌感染是膽囊炎、膽石癥的主要致病因素。
常用方劑:在治療膽囊炎、膽結石方面比較有效的方劑為張仲景《傷寒論》中的大柴胡湯,具有疏導膽汁郁滯,消除膽道感染,軟堅滌除膽石作用,按照中醫的辯證靈活加減,療效更為可靠。
基本組成:柴胡9黃芩9清半夏9炒枳實(shí)9炒白芍9生大黃6(后下)廣郁金12紫丹參15金錢(qián)草30三七粉3(沖)
加減:急性膽囊炎或慢性膽囊炎急性發(fā)作有寒熱者,加銀花15連翹15板藍根15
配合:少量的元明粉有松弛膽道口括約肌的作用,并收縮膽囊,使滯留膽汁易于排出,膽石易于溶解磨化。常用元明粉30克,每晨空腹服1克,一個(gè)月為一療程,重藥輕投,堅持服用,頗有效驗。
用藥之度:膽囊炎、膽結石患者多有腑氣不暢,服大柴胡湯時(shí),最好保持每天大便2-3次,大便排出粘液之類(lèi)屬對證緩解之象。如膽區痛緩解,可以?xún)扇找粍?,調整大便最少一日一次,保持腑氣暢通,癥狀完全緩解后,可再少量服1-2周以善后。
效果總結:膽囊炎較易治,膽結石則難化,膽石有大小之分,膽囊炎有急慢性不同。一般膽石小而系泥沙樣質(zhì)地,易于排出,膽石大而質(zhì)地堅硬,大柴胡湯可以緩解臨床癥狀,不易根治。膽道殘留結石,膽總管結石,非手術(shù)所宜,加減大柴胡湯效好,但須堅持服藥。
若膽石體積較大,或有嚴重梗阻和并發(fā)癥的,療效較差,往往仍需手術(shù)。但術(shù)后濕熱郁滯狀態(tài)不解,仍需結合內服藥,疏肝利膽,排石軟堅而善后。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