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lái),繟然而善謀。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cháng)。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其]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你看在“勇”與“敢”之間,有慈的話(huà),那么,很多時(shí)候就是“勇于不敢”,這樣的勇不傷人。
勇,是內在的,是勇氣,是作為之可能,是未發(fā)之狀態(tài)。勇,是人之自然天性。猛虎啊,雄獅啊,其勇勝于人。人之所以能勝猛虎、雄獅,就在于人能“勇于不敢”,人有智慧,有仁心慈之心,所以他不僅僅憑借本能行事,也不僅僅停留在勝負之爭,還在于更高層面的調節和諧共處,參天地之化育。
所以——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你看人中圣王是可參天地之化育,是可以帶領(lǐng)人類(lèi)走向更豐富、幸福、美好的生活。
敢,是外在的行動(dòng),是作為。
“勇于敢”,內在有勇,其行亦勇。往往是魯莽,莽撞,很容易好心辦壞事兒。傷人傷己。老子講“慈故能勇”,不能無(wú)慈,有慈必然會(huì )想一下,三思而行??鬃右仓v?。骸?/span>勇而無(wú)禮則亂”。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yōu),勇者不懼?!?/span>
你看,勇者不懼還只是體現在一個(gè)方面,他還必須是一個(gè)仁者,一個(gè)知者,如此才是有大機大用的真君子??!光不懼還不行!那些亡命徒也不懼??!
所以孔子也說(shuō)了:“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strong>在孔子這里,仁者是那種“勇于不敢”之人。
子謂顏淵曰: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shuí)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wú)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這是勇于不敢。
“暴虎馮河,死而無(wú)悔者”這是勇于敢。
勇于不敢者,并非膽怯,而是“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這是孔子對“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最好的注解??!
孔子是一個(gè)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人,他是不缺少“勇”的。而孔子是“圣之時(shí)者也”,他知道把勇用在最適合的地方。
《論語(yǔ)·公冶長(cháng)》,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wú)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span>
你看,孔子對寧武子的評價(jià),核心就在于“邦無(wú)道則愚”而“其愚不可及也”,這就是勇于不敢,這種勇于不敢,是常人難以做到的。
可以去做,直接做了。
可以去做,但是沒(méi)直接做。
禪家講當機立斷,并非講橫沖直撞??!
所以直下承當,是生命之大勇。但是呢,這個(gè)承當,并非莽撞,任需要當機。
勇者,沖在前頭,敢為天下先。
勇而不敢,不敢為天下先。不敢為天下先,并非懦弱,沒(méi)有勇力去做,而是不恃勇而為。這里有一種謙和的精神在里面,也是前面講的“知不知”。這就是“讓子彈飛一會(huì )兒”??词虑榭辞?,拎清了,再行動(dòng)??!
勇于“敢”,這是有為,沖在前頭,如同前鋒大將軍,所向披靡。
勇于“不敢”,就是無(wú)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也是無(wú)往不勝。這個(gè)理解還是有一些問(wèn)題。勇于不敢,如果是為私心,是可以有一番大作為;而如果是為了公心,他不急于表現自己,合于公道而為,不合于公道則不為。這個(gè)勇里,有著(zhù)大智慧和大慈悲,非一人之力勇,乃有大智慧之智勇。
如何從“勇于敢”到“勇于不敢”呢?
孔子說(shuō):“好勇不好學(xué),其蔽也亂”,所以“學(xué)”是轉化的關(guān)鍵。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wú)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wú)義為盜。”
因為子路的存在,孔子論“勇”之處有很多。值得拿過(guò)來(lái)探討。形成孔老之對話(huà)。
此兩者,或利或害。
此兩者——“勇于敢”與“勇于不敢”。
或利或害——都有利處有害處。
敢,是一種決斷與行動(dòng)。而人心之思慮到底還是有限的,當機立斷,還是三思而行,那個(gè)好?
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猶難之。
天意難測,即便是圣人也不能掌握所有的變化。所以“盡人事而聽(tīng)天命”。這里并非消極,盡人事,你真的“盡”了嗎?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lái),繟然而善謀。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繟 chǎn 本意寬松的絲帶,用作形容詞則為舒緩的;坦然的。
繟然而善謀,是一種有余裕的,放松的,有閑暇的狀態(tài)。人在這個(gè)狀態(tài)里,身心有著(zhù)敏銳的覺(jué)知力和周全的思慮,既能想得周全又能臨機變化,既有廟算的戰略,又有臨機應變的戰術(shù)。勇于不敢,這就是占據主動(dòng),把握住了節奏,故能順著(zhù)節奏和規律,而做出對應的變化,這也可以叫做不敢為天下先,順道而全勝。
所以效法上天,無(wú)為而治,真正的順道無(wú)為之道,才能做到不爭之勝。這是道德經(jīng)一直在強調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