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碑位于江蘇省南京鐘山之上,是1935年國民政府為紀念“一·二八”淞滬會(huì )戰期間陣亡的國民革命軍第19路軍官兵修建的。 1932年1月12日,日軍進(jìn)攻上海,十九路軍奮起抵抗,后來(lái)第五軍也從南京趕去增援,這次抗戰稱(chēng)為“一·二八淞滬抗戰”。南京的靈谷寺在抗戰前曾是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1933年6月2日,從上海運來(lái)一批淞滬抗戰中犧牲的官兵遺體,葬入該公墓。為表示紀念“一·二八”之意,特挑選了78名十九路軍陣亡將士和50名第五軍陣亡將士遺骸入葬該公墓的第一公墓內,位置在無(wú)梁殿后,共計128名。并在第一公墓后的圍墻處豎了兩根立碑,分別是十九路軍和第五軍淞滬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這兩段立碑在日偽時(shí)期被敵偽破壞,抗戰勝利后重立。目前保存完好。1995年在這兩段立碑中間豎了一塊說(shuō)明牌,介紹了這一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