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又被稱(chēng)作“沉默的殺手”,是一種血液中的葡萄糖容易堆積的疾病,四十歲以上的中年人染患率特別高,在日本,四十歲以上的人口中占10%,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很高。因此國際上將每年的11月14日訂做是世界糖尿病日,使世界所有國家加強對糖尿病的宣傳教育、防治和監測,提高對糖尿病的認識,更加關(guān)心糖尿病患者的工作與生活,加強對糖尿病預防措施、治療手段的研究,更好地為人類(lèi)健康服務(wù),那么患了糖尿病我們該怎么辦呢?

糖尿病人吃粗糧要適量
患了糖尿病多吃粗糧“多多益善”,但是也要適量。
1.大量進(jìn)食粗糧,可能影響鈣、鐵、鋅等元素的吸收:大量進(jìn)食粗糧,在延緩糖和脂類(lèi)吸收的同時(shí),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部分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吸收,特別是鈣、鐵、鋅等元素。這對于本身就可能缺乏這些元素的中老年人和患者而言,無(wú)異于“雪上加霜”。
2.大量進(jìn)食粗糧,可能使胃腸道“不堪重負”。一次性攝入大量不溶性膳食纖維,容易加重胃排空延遲,可能造成腹脹、早飽、消化不良等。特別是一些兒童和老人,還有一些胃腸道疾病患者,或胃腸功能較弱者,在進(jìn)食大量粗糧后,出現上腹不適、噯氣、腹脹、食欲降低等癥狀,甚至還可能影響下一餐的進(jìn)食。
3.對糖尿病患者,一次性大量進(jìn)食粗糧,可能導致發(fā)生低血糖反應。部分糖尿病患者血糖很“脆”,往往因飲食、運動(dòng)、藥物(包括胰島素)的改變或控制不當導致低血糖反應的發(fā)生。有些糖尿病患者突然在短期內由低纖維膳食轉變?yōu)楦呃w維膳食,在導致一系列消化道不耐受反應的同時(shí),也會(huì )使含能量的營(yíng)養素(如糖類(lèi)、脂類(lèi)等)不能被及時(shí)吸收而導致低血糖反應。這對于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尤應注意。
食物纖維分為可溶性纖維和不可溶性纖維。燕麥、高梁等粗糧則屬于不可溶性纖維。纖維素食用后不需要胰島素參與代謝,并能有效阻止腸道對碳水化合物及葡萄糖的吸收,使餐后血糖不會(huì )上升太快,有利于改善糖耐量,改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胰島素血癥和餐后高血糖。纖維素在身體內消化吸收緩慢,延緩胃排空,使患者有飽脹感,減輕饑餓癥狀。且進(jìn)食纖維素有利于降低膽固醇。目前認為高纖維素低脂肪飲食不僅能降低心臟病的發(fā)生,而且可以減少某些癌癥的發(fā)生。需要注意的是吃粗糧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不加控制地超量攝取,不僅難以起到維護健康、防治疾病的作用,相反,還可能造成諸多的問(wèn)題。

糖尿病人吃粗糧要適量
正確吃粗糧的3個(gè)方法:
1.循序漸進(jìn)吃粗糧。突然增加或減少粗糧的進(jìn)食量,會(huì )引起腸道反應。對于平時(shí)以肉食為主的人來(lái)說(shuō),為了幫助腸道適應,增加粗糧的進(jìn)食量時(shí),應該循序漸進(jìn),不可操之過(guò)急。
2.搭配葷菜吃粗糧。除了顧及口味嗜好,還應該考慮葷素搭配,平衡膳食。每天粗糧的攝入量以30~60克為宜,但也應根據個(gè)人情況適當調整。
3.吃粗糧及時(shí)多喝水。粗糧中的纖維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做后盾,才能保障腸道的正常工作。一般多吃1倍纖維素,就要多喝1倍水。
4、粗糧和細糧搭配食用。例如:小米和細糧搭配食用可以做:①小米綠豆粥,把小米和綠豆放在一起煮粥,可以放少量花生。②臘八粥,臘八粥的用料因地區與口味的不同而略有差異。近代多添加珍珠米、薏仁米、麥仁、黑米,有的還放白果、百合、蓮子、桂圓、綠豆、花豆等,再配以蜜餞食品。
5、烹制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增加患者的食欲,提高生活質(zhì)量。例如:①呂家糊粥,鄆城特色名吃之一,又稱(chēng)糊涂。②淄博茶湯,將小米浸泡,撈出后稍晾,上碾研細、羅粉,加糖,用開(kāi)水調制。③晉中珍珠粥,珍珠粥本是壽陽(yáng)民間普通的小米綠豆稀粥。④滿(mǎn)族龍虎斗,用大米、小米、小豆合炯的飯。
患了糖尿病,人體易出現多飲、多尿、多食及消瘦的癥狀,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剂颂悄虿?,除了注射胰島素之外,最應該注意的就是日常的飲食,做好合適的飲食調理有助于很好的改善日常飲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