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天三百浮云間,積雪捧海壯奇觀(guān)。
舉目云海貫宏圖,俯首滿(mǎn)山盡靈丹?!?br>
唐代名醫孫思邈、王燾均在太白山中鉆研過(guò)中草藥。
秦嶺藥用植物十分豐富,共有藥用植物2271種,其中僅太白山中草藥就有640多種。
不少人說(shuō),游一次太白山,就等于讀了半本《本草綱目》。
以下草藥到野生松果全部是秦嶺山脈主峰太白山附近產(chǎn)的中草藥
秦嶺終南山野生五味子(益氣強肝、增進(jìn)細胞排除廢物的效率)
野生樹(shù)莓(澀精益腎助陽(yáng)明目、醒酒止渴、化痰解毒之功效)
野生黑莓
野生淫羊藿(味性歸經(jīng):辛、甘,溫。歸肝、腎經(jīng)主治功能:補腎陽(yáng),強筋骨,祛風(fēng)濕。)
野生黑升麻
【性味歸經(jīng)】辛甘,溫。肺、膀胱二經(jīng)。
【功用主治】發(fā)表散寒。治風(fēng)寒感冒。
野生赤芍藥(赤芍藥氣味苦平,無(wú)毒。主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病疲,止痛,利小便,益氣。)
野生土大黃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胃經(jīng);大腸經(jīng);肝經(jīng);脾經(jīng)
科屬分類(lèi):蓼科
功效: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
主治:實(shí)熱便秘;熱結胸痞;濕熱 瀉??;黃疸;淋??;水腫腹滿(mǎn);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胃熱嘔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滯腹痛;癥瘕積聚;跌打損傷;熱毒癰瘍;丹毒;燙傷。
野生奶薊(具有護肝功能的成分號稱(chēng)天然養肝藥草)
野生車(chē)前草
味甘,性寒。具有利尿、清熱、明目、祛痰的功效。主治小便不通、淋濁、帶下、尿血、黃疸、水腫、熱痢、泄瀉、鼻衄、目赤腫痛、喉痹、咳嗽、皮膚潰瘍等。
大對經(jīng)草
【性味歸經(jīng)】苦,平。
【功能主治】清暑,利尿,調經(jīng)。用于傷暑,小便不利,
月經(jīng)不調。
野生牛蒡
【功用主治】疏散風(fēng)熱,宣肺透疹,消腫解毒。治風(fēng)熱咳嗽,咽喉腫痛,斑疹不透,風(fēng)疹作癢,癰腫瘡毒。
【宜忌】《本草經(jīng)疏》:"痘瘡家惟宜于血熱便秘之證,若氣虛色白大便自利或泄瀉者,慎勿服之。痧疹不忌泄瀉,故用之無(wú)妨。癰疽已潰,非便秘不宜服。"
沙苑子
沙苑子為補腎固精之良藥。治療遺精,余常用《醫方集解》中的金鎖固精丸。
祁木香
【功效】:理氣
【毒性】:無(wú)毒
【 性 】:溫
【 味 】:辛,苦
【歸經(jīng)】:心,膽,胃,大腸,三焦
【類(lèi)別】:植物
【藥用部位】:根
【產(chǎn)地】:甘,
【采集加工】: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須根,切段,大的再縱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脹痛,瀉痢后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煨木香實(shí)腸止瀉。用于泄瀉腹痛。
【禁忌】:臟腑燥熱,氣虛、陰虛者禁服。芳香不宜久煎。
川芎
【炮制】 除去雜質(zhì),分開(kāi)大小,略泡,洗凈,潤透,切薄片,干燥。
【性味】 辛,溫。
【歸經(jīng)】 歸肝、膽、心包經(jīng)。
【功能主治】 活血行氣,祛風(fēng)止痛。用于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閉痛經(jīng),癥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fēng)濕痹痛。
【用法用量】3~9g。
野生柴胡
野生藥百合
野生八月瓜
野生櫻桃
野生草莓
覆盆子
覆盆子 藥用莖(珍珠桿)、... 果實(shí):固精補腎,明目。 治勞倦、虛勞,肝腎氣虛惡寒,腎氣虛逆咳嗽、痿、消癉、泄...
野生松果
仙鶴草味苦,性涼(我自己在實(shí)踐中感到不涼反而性平柔和),入肺、脾、肝經(jīng)。具有止血、涼血、強壯、消腫、止瀉等作用。大多數大夫一般在臨床上多用于止血,尤其婦科包括西醫都是這樣用,我也不例外,在治崩漏癥時(shí)大多數也要添加這味藥,而且量很大,起步都在 100克以上,這是常事。
起死回生仙鶴草
夜交藤即何首烏之藤莖或帶葉的藤莖。味甘,性平。歸心、肝經(jīng)。養心安神,祛風(fēng)通絡(luò )。在諸多安神藥中,夜交藤催眠作用尤佳。蓋陽(yáng)入陰則寐,夜交藤入心肝二經(jīng)血分,功擅引陽(yáng)入陰,養血安神,故用于血虛所致失眠者,最為合適。 黃芩
甘草
金銀花
白術(shù)
當歸
柴胡
入藥部位:植物的干燥根。
性味:苦、甘、酸,平。
歸經(jīng):歸肝、腎經(jīng)。
功效:逐瘀通經(jīng),補肝腎,強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主治:用于經(jīng)閉,痛經(jīng),腰膝酸痛,筋骨無(wú)力,淋證,水腫,頭痛,眩暈,牙痛,日瘡,吐血,衄血。
滇丹參
南丹參
黨參
天麻
人參
西洋參
野三七
救心菜
補血菜
毒莓
山莓
罌粟
【性味】
甘;辛;性平
【歸經(jīng)】
歸肺;肝經(jīng)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除濕,清肺止咳。主風(fēng)濕痹痛,肛門(mén)濕爛,陰癢,肺癆咳嗽。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取濃汁搽患處。
【附方】
①肺癆咳嗽:貓兒屎根15g,水煎服。(
貴州雷公山)
②風(fēng)濕關(guān)節痛:貓兒屎根30g,泡酒服。(貴州
雷公山)
③瘡癰腫毒:貓兒屎果適量,搗爛外敷。(貴州大方)
龍葵果實(shí)
苦,寒。有小毒。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用于疔瘡,癰腫,丹毒,跌打扭傷,慢性咳嗽痰喘,水腫,癌腫。 根:苦、微甘,寒。用于痢疾,淋濁,帶下病,跌打損傷。
斷腸草
具有攻毒拔毒,散瘀止痛,殺蟲(chóng)止癢之功效。外用適用于皮膚濕疹,體癬,腳癬,跌打損傷,骨折,痔瘡,疔瘡,麻風(fēng)。還適用于除四害,殺蛆蟲(chóng),滅孑孓。
烏飯子
性味:甘;酸;性溫。
功能主治:安神;止咳。主治心悸怔忡;夜不安眠;久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化學(xué)成分:樹(shù)皮含
鞣質(zhì);花含烏索酸、葒草素、
異葒草素、莽草酸、山楂酸,據文獻報導并含烏飯樹(shù)甙(vaccinoside);葉含
槲皮素及酚甙類(lèi);果實(shí)含墊付,醣類(lèi),
游離酸(林檎酸和少量
枸櫞酸、酒石酸)。
毛冬青
[功用]活血通脈,清熱解毒。
[主治]①冠心病,心絞痛及心肌梗塞急性期。②腦血栓形成。③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制法]取鮮毛冬青根120克(干品45克),洗凈切細,以清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左右,取汁代茶頻飲。每日1劑。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感冒,扁桃體炎,咽喉腫痛,急性胃腸炎,風(fēng)濕骨痛;外用治跌打
損傷,癰癤瘡瘍,外傷出血,燒燙傷。
[5] ①《嶺南采藥錄》:清熱毒。
②《南寧市藥物志》:清涼解毒。治痧癥,內熱。熬膏可涂熱瘡。
③江西《
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消腫止痛。治感冒發(fā)熱,扁桃體炎,咽喉腫痛,急性腸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跌打損傷,風(fēng)濕病。
無(wú)刺枸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 治燙傷、火傷,小兒頭瘡?;钛偼?;清熱解毒。主勞傷疼痛;燙傷
選方
治燙傷、火傷:野白蠟葉,研末,調菜油搽傷處。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鮮葉搗敷;或研末調搽。
出處
出自《貴州草藥》。
歸經(jīng)
【炮制】 山萸肉:除去雜質(zhì)和殘留果核。
酒萸肉:取凈山萸肉,用黃酒拌勻,放罐內或其他容器內,封嚴,放在加水的鍋中,蒸至酒被吸盡,取出晾干(每100斤用黃酒20斤)。
蒸山萸:將揀凈去核的山萸肉,放罐內或籠屜等容器封嚴,放在加水的鍋中,蒸至外面呈黑色時(shí),取出晾干。
【性味】 酸、澀,微溫。
【歸經(jīng)】 歸肝、腎經(jīng)。
【功能主治】 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yáng)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熱消渴。
熟地黃
根莖藥用。中藥材熟地黃為生地黃
的炮制加工品,其表面烏黑有光澤,質(zhì)軟而柔韌,味甘,性微溫,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等功效。主治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jīng)不調、眩暈耳鳴、須發(fā)早白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