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飯
主要原料:大麥米約150克。
制作方法:淘米做飯。
效用說(shuō)明:健脾行氣,消腫止泄。適宜于脾胃虛弱、瀉化失健,以至面黃
肌瘦、氣少乏力、大便溏軟等癥。
白粳米飯
主要原料:白粳米約150克(白秈米亦可)。
制作方法:淘米做飯。一般均做正餐食用。
效用說(shuō)明:養胃和脾。適宜于季節、氣候偏干濕熱,人體質(zhì)無(wú)虛寒者。
砂仁粥
主要原料:粳米100克,砂仁5克。
制作方法:先用粳米煮粥,砂仁研末入粥,再稍煮即成。
效用說(shuō)明:適宜于虛寒胃痛、脹滿(mǎn)、嘔吐等癥。
山楂元宵
主要原料:江米面 1150克,面粉 100克,鮮山楂 500克(或山楂糕 300
克),核桃仁150克,芝麻 100克,桂花鹵 20克,糖粉 500克,植物油 25
克,香油25克,玫瑰香精適量。
制作方法:山楂洗凈后煮(或蒸)爛,晾涼后去皮去核,制作山植泥待用
(以晶糕為原料,可直接使用)。將糖粉、面粉、山植泥(或晶糕)混合,
加入搟碎的核桃仁和其它配料,再加油攪拌均勻,裝入木??蛑?,壓平、壓
實(shí),脫模后切成18毫米見(jiàn)方的塊。取平底容器,倒入江米面,鋪好,用漏勺
盛餡蘸上水,倒入江米面中,滾動(dòng)數次,取出后蘸水再滾動(dòng),這樣連續多次
地滾動(dòng)即成元宵。
效用說(shuō)明:開(kāi)胃消食,降低血脂。適宜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冠心病等
癥。
小米粥
主要原料:小米50克,紅糖適量。
制作方法:小米挑凈泥沙雜質(zhì),清水淘洗干凈,置鋁鍋加水適量,大火煮
沸后改小火慢慢熬煮。
效用說(shuō)明:養胃下乳,補益腎氣。凡因體虛胃弱或產(chǎn)后虛損而引起的乏力、
倦怠、飲食不振、產(chǎn)婦乳少等,皆可食用。
開(kāi)元壽面
主要原料:上白面條500克,豆芽250克,水發(fā)香菇30克,黃花菜15克,
嫩姜3克,芹菜6克,菜油75克,醬油15克,味精5克。
制作方法:將香菇、嫩姜切絲,芹菜放沸水鍋中焯一下,切碎,豆芽洗凈
去根,黃花菜切寸段。面條下到沸水鍋內浸透,撈起瀝干水分,然后扯開(kāi),
淋上熟菜油15克拌勻拌松。將炒鍋放在中火上,倒入菜油60克燒至油冒煙,
取出一半待用,再將生姜絲放入稍煸,加香菇、黃花菜翻炒,加醬油、味精、
水250克煮沸后,隨即把面條、豆芽倒入鍋中翻拌,加蓋稍燜至干透,拌入
留下的熟油。裝盤(pán)時(shí),在面條上鋪芹菜珠即成。
效用說(shuō)明:健脾益氣,補虛益精。適宜于脾虛氣弱的腫痛、冠心病、高血
壓等癥。
藕絲羹
主要原料:嫩鮮藕500克,蛋清3個(gè),金糕100克,蜜棗100克,青梅100
克,白糖200克,水淀粉25克。
制作方法:將嫩鮮藕洗凈,削掉皮,切成4.5厘米長(cháng)的細絲,放入開(kāi)水中
氽一下。金糕、蜜棗、青梅等均切成與藕同樣的細絲。打雞蛋清3個(gè)放在碗
中,加入相當蛋清一半的水,用筷子打勻倒在大盤(pán)內。上屜用旺火蒸5分鐘,
即成為3厘米厚的白色固體蛋羹。然后把各種絲分為5條擺在蛋羹上,兩端
為藕絲,中間為金糕、蜜棗、青梅絲。把炒鍋放在旺火上,放入200克開(kāi)水,
再倒入白糖,水開(kāi)后,加入濕淀粉,勾成白色甜汁,澆到菜上即成。
效用說(shuō)明健脾開(kāi)胃。適宜于熱病后期,食欲不振或痰火咳嗽者輔助食療。
羊肉掛面
主要原料:掛面100克,羊肉(切細絲)100克,雞蛋 1個(gè)(油煎),蘑
菇、姜、爪齏、胡椒面、鹽、醋適量。
制作方法:先用水煮羊肉、掛面、蘑菇及姜齏,將熟時(shí)加入雞蛋、鹽、醋、
胡椒調味。
效用說(shuō)明:補中益氣。凡屬大病初愈或手術(shù)后可以進(jìn)食時(shí),皆可輔食。
麥芽山楂飲
主要原料:炒麥芽10克,炒山楂6克,紅糖適量。
制作方法用水煮麥芽、山植成汁,去渣后放入紅糖即成。
效用說(shuō)明:和胃、消食、導滯。適宜于因食積停滯胃脘而引起的噯腐嘔吐、
心下堵悶、厭食不饑、睡臥不寧等癥。
春盤(pán)面
主要原料:面粉3000克,羊肉100克,羊肚500克,雞蛋5個(gè),蘑菇200
克,韭黃250克,白菜薹500克,生姜、食鹽、胡椒粉、料酒、醋適量。
制作方法:將羊肉、羊肚洗凈,切成2厘米見(jiàn)方的小塊,蘑菇洗凈,一切
兩塊,自菜薹洗凈,切段,剁碎待用。面粉用水發(fā)透,放入韭黃、食鹽,揉
成面團,用搟面杖搟薄,切成面條。將羊肉、羊肚放入鍋內,加入生姜、蘑
菇,置武火上燒開(kāi),再將面條下入,燒開(kāi),放入食鹽、料酒、醋、胡椒粉即
成。
效用說(shuō)明:補中益氣。適宜于脾胃氣虛、營(yíng)養不良所出現的氣短、懶言、
肢體困倦、身體消瘦等癥。
生津滋胃飲
主要原料:綠豆15克,鮮青果20個(gè),竹葉3克,橙子1個(gè)。
制作方法:鮮青果去核,橙子帶皮切碎,同綠豆等置于鍋內,加水750克,
水煎1小時(shí),靜置片刻即成。
效用說(shuō)明:生津滋陰,清胃解熱。凡口中干渴、食少氣逆或肺熱咽喉腫痛、
煩渴、膈煩熱,皆可作為食療飲豬肚粥
主要原料:豬肚1個(gè),白術(shù)60克,檳榔1枚,生姜45克,粳米50克。
制作方法:先將豬肚洗凈去涎脂,再將白術(shù)、檳榔、生姜搗為粗末,裝入
豬肚中縫口,加水煮肚熟后,取汁入粳米及調料(如茴香、椒粉、鹽、蔥等)
煮粥。
效用說(shuō)明:健脾和胃,調中導滯。凡因脾胃失和而引起的腹脹、兩脅作痛
(肝脾腫大)、嘔惡、食少、四肢倦怠等癥,可輔食此粥。
白術(shù)豬肚粥
主要原料:豬肚1個(gè),白術(shù)30克,檳榔10克,粳米100克,生姜少量。
制作方法:洗凈豬肚,切成小塊,同白術(shù)、檳榔、生姜煎煮取汁,去渣,
用汁同米煮粥,豬肚可取出蘸麻油、醬油佐餐。
效用說(shuō)明: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適宜于脾胃氣弱、消化不良、不思飲食、
倦怠少氣、腹部虛脹、大便泄瀉不爽等癥。
參杞燒肚片
主要原料:熟豬白肚子250克,黨參10克,枸杞子10克,水發(fā)木耳、水
發(fā)筍片各50克,去皮荸薺2個(gè),雞蛋1個(gè),水淀粉25克,蔥、姜絲各5克,
醬油20克,清湯200克,植物油500克(耗油75克),精鹽、味精、料酒
少許。
制作方法:黨參切片,水煮提取黨參濃縮汁10克,枸杞子10克,放入小
碗內,上屜蒸30分鐘,熟透即可。將豬肚片成3厘米長(cháng)的坡刀大片,雞蛋、
水淀粉加醬油少許調成糊,將肚片放入漿勻,木耳改刀,荸薺切片,用筍片、
蔥、姜絲放在一起。鍋置于火上,加入植物油、油熱六成時(shí),將漿好的肚片
放入鍋內,炸成黃色撈出、潷去余油,隨將配菜下鍋,兌入清湯,下入肚片,
加入醬油、鹽、味精、料酒,在火上收汁。汁濃時(shí),下入蒸熟的枸杞子及黨
參濃縮汁,勾大流水芡即成。
效用說(shuō)明:適宜于諸虛勞損、食少、乏力、自汗、眩暈、失眠、腰痛等癥。
也可作為久病虛弱,老年肝腎不足及貧血、營(yíng)養不良、神經(jīng)衰弱、糖尿病等
患者的保健膳食。
效用說(shuō)明:適宜于虛寒型胃疼、中老年氣虛虧損、陰氣不足,惡寒怕冷,
胃脘疼痛等癥。
羊骨蔥姜粥
主要原料:羊骨100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細鹽少許,蔥白 2根,
生姜5片。
制作方法:取新鮮羊骨,洗凈錘碎,加水煎湯,然后取湯代水,同米煮粥,
待粥將成時(shí)加入細鹽、生姜、蔥白,稍煮二三沸,即可食用。
效用說(shuō)明:補腎氣,強筋骨,健脾胃。適宜于虛勞羸瘦、腎臟虛冷、腰脊
轉動(dòng)不利、腿膝無(wú)力、筋骨攣痛、脾胃虛弱、久瀉久痢,以及血小板減少性
紫癜,再生不良性貧血等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