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李桂芳
最近持續陰冷雨霧天氣,地上到處濕漉漉,空氣濕度較大,衣服常常摸著(zhù)不夠干。人也會(huì )感到困倦乏力,總想睡覺(jué)。在廣東地區生活,春季祛濕湯最不能少。
“實(shí)際上,廣東人春季喝祛濕湯也是有理論依據的,”廣州番禺中心醫院中醫科主治中醫師文慧華認為,“春天是肝氣主導的季節,肝氣旺盛,易克脾土,以致脾胃虛弱、水濕不化、濕邪內困,加上春季陰雨綿綿,外濕阻遏,經(jīng)脈血氣不暢。要避免濕氣沾身影響健康,確實(shí)可以通過(guò)喝湯來(lái)調理?!?/p>
此外,春季養生,除了煲靚湯外,還需注意春捂,防止倒春寒傷人身體。提倡要養肝氣,盡量早睡早起,早上起床后最好散散步,晚上最好泡腳泡澡發(fā)散寒氣。
薏米蓮子白胡椒豬肚湯
材料:豬肚1個(gè),薏米30克,蓮子30克,紅棗干3個(gè),食鹽、生姜、白胡椒、料酒少許
做法:白胡椒入鍋炒香,然后放入紗布中,用錘子錘打成碎末備用。蓮子和薏米,用水洗凈泡開(kāi)。豬肚用鹽和生粉反復沖洗干凈,然后切成一厘米寬的長(cháng)條 。將切好的豬肚、姜片、薏米、蓮子、紅棗、白胡椒一起放入砂煲內 ,注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 改小火煲1小時(shí)。湯色變乳白,飄出胡椒香氣,加入少許鹽調味便可。
專(zhuān)家建議:
健脾祛濕可用薏米、紅棗等
中醫認為,白胡椒性味辛、溫。入胃、大腸經(jīng)。功能溫中散寒,醒脾開(kāi)胃?!侗静菥V目》認為它“暖腸胃,除寒濕反胃、虛脹冷積,陰毒”?!短票静荨氛f(shuō)它“主下氣,溫中、去痰,除臟腑中風(fēng)冷”。
而薏米又叫薏苡仁、苡仁、六谷子,味甘、淡,性微寒,入胃經(jīng),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功能。用于脾虛泄瀉水腫腳氣、婦女寒濕帶下、關(guān)節疼痛、肺癰(肺膿腫)等癥。
薏苡仁是我國傳統的食品資源之一,可做成粥、飯、各種面食供人們食用。尤其對老弱病者更為適宜。生用利水祛濕作用偏強,炒用則健脾除濕作用偏強。蓮子味甘,性平,有養心健脾,補腎固澀作用。
豬肚即豬胃,性味甘、微溫,入胃經(jīng)。功能健脾胃,補虛損,通血脈、利水。
在春季乍暖還寒,潮濕微冷之時(shí),用薏米、蓮子、紅棗健脾利濕,暖胃益氣血,搭配豬肚正相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