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一些秘方、驗方 感冒 本病以鼻塞,流涕,噴嚏,頭痛,咳嗽,發(fā)熱,怕冷為主要癥狀。中醫學(xué)認為,本病是一種外感性疾病,病在肌表,屑于表證;其發(fā)生原因是由于人體腠理不密,抵抗力弱,再遇氣候驟起變化,寒暖失常,稍不加注意,就會(huì )為外邪所乘,發(fā)生感冒。西醫認為此病主要是病毒,也可因細菌引起,炎癥的主要部位在鼻和咽部。臨床常用的一些秘方、驗方主要如下。 [方一] 香菜30克,黃豆10克,食鹽少許。將香菜洗凈,黃豆洗凈。先把黃豆放人鍋內,加水適量,煎煮15分鐘后,再加入香菜同煮15分鐘,去渣喝湯,1次或分次服完。服時(shí)加少量食鹽調味,每天1劑,1日2次。 本方發(fā)散風(fēng)寒,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 [方二] 豆腐2塊,豆豉6克,蔥白3根。先將豆腐、豆豉用水一碗煎至半碗,再入蔥白,煎沸后趁熱服用。 本方疏散風(fēng)寒,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 [方三] 生姜3片,紅糖15克。將生姜洗凈切絲,放在瓷杯內,以沸水沖泡,蓋上蓋溫浸5分鐘。再調入紅糖,趁熱頓飲,服后睡臥蓋被取汗。 本方驅寒發(fā)汗,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 [方四] 荊芥5—10克,薄荷3--5克,淡豆豉5—10克,粳米50---100克。先將荊芥、薄荷、淡豆豉煎沸后5分鐘,取汁,去渣。另將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shí),加入藥汁,同煮為稀粥。一般以2--3天為1療程,每日分2次,溫熱服食。 本方適用于一切感冒。 [方五] 荊芥、防風(fēng)各10克,桑葉9克,豆豉12克,羌獨活各10克,前胡、陳皮各6克,薄荷6克(后下),鮮姜2片,杏仁10克,蘇葉9克,焦枳殼6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本方為施聞鳴方,適用于外感風(fēng)寒所致的風(fēng)寒感冒。 [方六] 紅茶葉10克,核桃仁7枚,生姜10克。將紅茶葉炒焦,加入核桃仁、生姜,加水適量,煎服,1日1劑。本方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 [方七] 桑葉、菊花各6克,淡竹葉、白茅根各30克,薄荷3克。上述各藥用沸水沖泡10分鐘,頻頻飲,或放冷作飲料大量飲,連服2—3天。 本方疏散風(fēng)熱,適用于外感風(fēng)熱所致的感冒。 [方八] 霜桑葉500克。桑葉洗凈,切碎,加水煮,蒸餾,收集飽和芳香水,每服30毫升,日2次。 本方祛風(fēng)清熱,適用于風(fēng)熱感冒。 [方九] 山楂10克,銀花30克,蜂蜜250克。將山楂、銀花放人砂鍋內,加水適量置大火上燒沸,3分鐘后將藥液濾人碗內,將藥渣加水再煎一次,濾出藥液,兩次將藥液合并后,放人蜂蜜,攪拌均勻即可。此藥可隨時(shí)飲用。 本方對風(fēng)熱感冒有一定療效。 [方十] 淡豆豉15--20克,荊芥3--6克,麻黃1--2克,蔥根20--30克,山梔3克,生石膏末60--90克,生姜3片,蔥白2莖,粳米100克。先將上述各藥同人砂鍋煎汁,時(shí)間不宜過(guò)長(cháng),沸后再煎5一10分鐘即可,去渣,人粳米,同煮為稀薄粥,若服后汗出熱退即停服。 本方適用于風(fēng)熱感冒之高熱不退,肺熱喘急者。 [方十一] 取一些去籽的西瓜瓤,備用,再取一些番茄,洗干凈,用滾水泡一下,去掉皮和籽。將西瓜瓤和番茄肉分別用于凈紗布包起來(lái),絞擠汁液,然后將等量的西瓜汁和番茄汁混合在—起,當開(kāi)水喝,適量為度。 本方清熱利濕,適用于夏季感受暑熱夾濕的感冒。 [方十二]香蕾10克,厚樸5克,用剪刀剪碎,白扁豆5克炒黃搗碎。將上述各物放人保溫杯中,以沸水沖泡,蓋嚴溫浸1小時(shí),代茶頻飲,每日2次。本方解暑化濕和胃,適用于夏季感受暑濕之邪。 [方十三] 紫蘇葉、薄荷、佩蘭葉、藿香各1000克,淀粉200克,糖精適量。將上藥共研碎,過(guò)60目篩,用溫開(kāi)水100毫升,將糖精溶化,和入淀粉。再用冷開(kāi)水200毫升,將淀粉攪拌成漿狀,再沖人開(kāi)水2000毫升,加速攪拌成糊狀,加藥粉拌勻,用模壓成茶塊,曬干或烘干,每塊重10克,沸水沖泡,代茶飲。每次1—2塊,日2--3次。 本方適用于中暑感冒。 [方十四] 藿香10克,生姜5克,紅糖適量。前二味水煎取汁,調入紅糖。日1劑,分2--3次飲。 本方化濕和中,解表散寒,適用于感受暑濕之邪,但以濕為主者。 [方十五] 浮萍30克,蜂蜜24克。將浮萍研為細末,與蜂蜜調勻,制丸。每日次6克,口服二次。 本方用于一般感冒。 [方十六] 谷子30克。炒黃,煎湯頓服,蓋被取微汗。 本方適于產(chǎn)后感冒。 [方十七] 荔枝肉30克,黃酒適量。用酒將荔枝肉溫煮,趁熱頓服。 本方適用于氣虛感冒。 [方十八] 麻黃、甘草、胖大海各3個(gè)。 將以上各藥用開(kāi)水沖泡,取汁,每日服2次。 本方適用于感冒失音。 [方十九] 板藍根、生地各50克,寸冬、知母、桑葉各20克,橘梗、蟬蛻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本方養陰清熱,適用于陰虛外感。 [方二十] 雙花、連翹、菊花各30克,桑葉20克,薄荷15克,柴胡10克,蘆根20克,生石膏、滑石各20--30克,甘草、黃芩、蟬蛻各15克。先煎生石膏20---30分鐘,然后煎群藥,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本方為遼寧著(zhù)名中醫劉紹勛驗方,功能清熱解毒,辛涼透表,用于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高熱、低熱、均可服用。 [方二十一] 麻黃、紫蘇葉、葛根、防風(fēng)、白芷、桂枝、橘梗、杏仁、陳皮、生姜各100克。制成沖 劑,每袋8克,口服。成人每次1袋,每日3次,小兒酌減,開(kāi)水沖服用。 本方為遼寧本溪第三制藥廠(chǎng)治療風(fēng)寒感冒方。 [方二十二] 蔥根12克,蘇子、杏仁、芍藥、川芎各3克,干姜、甘草各2克。加水煎煮2次,將荷葉混勻,分為1日3次飲服。 本方出白《大眾方》,適用于流行性感冒初期。 [方二十三] 白玉蘭葉500克,加水1000克,經(jīng)2次蒸餾取回蒸餾液250克即成,每服20毫升,頓服,10天為1療程。 本方出自《新醫學(xué)通訊》,適用于感冒患者。 [方二十四] 薄荷30克,白砂糖500克,水適量。白砂糖放在鋁鍋中,加水少許,以小火煎熬至較稠厚時(shí),加入薄荷細粉,調勻,再繼續煎熬至用鏟挑起即成絲狀,而不粘手時(shí),?;?。將糖倒在表面涂過(guò)食用油的大搪瓷盤(pán)中,待稍冷,將糖分割成條,再分割約100塊即可。 經(jīng)常含化食用,有疏解風(fēng)熱,清咽利喉功效,可治療感冒風(fēng)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等癥。本方出自《簡(jiǎn)便單方》,原方用于“風(fēng)熱”,為治療風(fēng)熱諸癥的常用方。風(fēng)熱客肺,皮毛疏泄,故發(fā)熱惡風(fēng);咽為肺之通道,肺熱傷津,故口渴咽痛,法宜疏風(fēng)清熱,此方中薄荷解表疏風(fēng),散熱發(fā)汗,白糖清熱利咽,合用而成疏風(fēng)熱、利咽喉之方。薄荷少量應用尚有疏解肝郁之功效。如逍遙散中伍用薄荷不足1錢(qián)即是此意。故薄荷糖用于肝郁氣滯證也頗為相宜。 本方意在疏解風(fēng)熱,性質(zhì)偏涼,風(fēng)寒外感者不宜食用。 [方二十五] 干姜30克,淡豆豉15克,飴糖250克,水適量。干姜、淡豆豉,共放不銹鋼鍋內,加水適量,煎煮。每30分鐘取煎液一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2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煮濃縮,至煎液稠厚時(shí)加入飴糖,調勻,再煎至精液不粘手時(shí),?;?。趁熱攪拌,使糖變成乳白色,倒在涂油的石板或搪瓷盤(pán)上,待稍冷,將糖切搓成條,再切成小塊,即可。 本方有發(fā)表透邪,溫肺化飲功效。經(jīng)常食用,可治療外感性或肺寒性之發(fā)熱、惡寒、咳嗽、多清稀痰飲、胸悶、煩躁等癥。 本方出自《補缺肘后方》,品名為后加。原方用于“卒得咳嗽”為治療咳嗽的常用方。寒襲肺臟,肺失肅降,則咳嗽不已。方中淡豆豉辛溫透散,解表除煩,干姜溫肺化飲,飴糖溫中補虛,三料相配,共奏外可透邪除煩,內可溫中化飲,補虛扶正之效。對于外感風(fēng)寒或肺寒咳嗽者尤為適宜。 本方對外感風(fēng)熱或肺熱咳喘者不宜食用。 [方二十六] 川芎100克,荊芥穗200克。上藥共研粗末,加水共煮,蒸餾,收集飽和芳香水1000毫升即成。每服20毫升,1日3次。 本方出自《中藥制劑匯編》,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 [方二十七] 白胡椒末、蔥白適量。煮熱湯面條1碗,加入蔥白及胡椒面拌勻,趁熱吃下,蓋被而臥,汗出即愈。 本方辛溫解表,消痰解毒,適用于傷風(fēng)感冒。 [方二十八] 白菜根(疙瘩)1個(gè),白糖15克。將白菜根洗凈,切片加水1碗煎好,后加白糖,日服2次。 本方清熱解毒,適用于流行性感冒。 [方二十九]路邊荊50克,雞蛋2枚。同煮至雞蛋熟,去渣連湯服。 本方清熱散風(fēng),扶正養陰,適用于風(fēng)熱感冒。 [方三十] 芒硝3克,米酒60亳升,雞蛋3枚。將雞蛋打碎,與芒硝、米酒調和,待芒硝化盡即成,頓服。 本方除郁熱,解溫邪,適用于流行性感冒者。 [方三十一] 六一散10克,薄荷3克。先煎六一散,取汁1杯,臨成前加薄荷,再煎數沸,去渣飲用。 本方適用于暑濕之邪所致感冒.
巧用生姜療咳嗽 天氣變冷,老年人正氣不足,最容易患傷風(fēng)感冒及咳嗽。這些雖然看起來(lái)是小毛病,治愈卻較難,而且小毛病背后還可能有隱患。這里介紹一則小驗方,治療感冒后咳嗽有良效?! ∪∩粔K,洗凈,去皮切片,隨身攜帶,咳嗽時(shí)往口里擱一片,嚼含均可,即感到口里、嗓子里、胸腔里又辣又熱,咳嗽即止。嗓子癢時(shí),再嚼一片姜。姜性辛溫,歸肺、脾經(jīng),發(fā)表驅寒,止咳化痰。民間有“每日三片姜,免得醫生開(kāi)藥方”,“一杯清茶一片姜,御寒健胃是良方”等諺語(yǔ)。早晨嚼片姜,還可增進(jìn)食欲,增加抗寒能力。
咳嗽效驗方-1 .蘿卜蔥白風(fēng)寒咳嗽 蘿卜1個(gè),蔥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將蘿卜煮熟,再放蔥白,姜,煮剩一碗湯。連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風(fēng)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nbsp; 2.紅糖姜棗湯治傷風(fēng)咳嗽 紅糖30克,鮮姜15克,紅棗30克?! ∫运爰逯吝^(guò)半。頓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岋L(fēng)散寒。治傷風(fēng)咳嗽,胃寒刺痛,產(chǎn)后受寒腹瀉,惡陰等?! ?nbsp; 3.蕪荽湯平傷風(fēng)咳嗽 蕪荽(香菜)30克,飴糖30克,大米100克?! ∠葘⒋竺紫磧?加水煮湯。取大米湯三湯匙與蕪荽,飴糖攪拌后蒸10分 鐘。趁熱一次服,注意避風(fēng)寒。} 發(fā)汗透表。治傷風(fēng)感冒引起的咳嗽?!?nbsp; 4.白蘿卜蜂蜜治風(fēng)寒咳嗽 大白蘿卜1個(gè),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黃2克?! ⑻}卜洗凈,切片,放入碗內,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黃等共蒸半小時(shí)趁熱頓服,臥床見(jiàn)汗即愈?! “l(fā)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風(fēng)寒咳嗽?! ?nbsp; 5.羊蜜膏治虛勞咳嗽肺痿 熟羊脂250克,熟羊髓250克,白沙蜜250克,生姜汁100毫升,生地黃汁500毫升?! ?nbsp; 羊脂煎,令沸;次下羊髓,又令沸;次下蜜,地黃,生姜汁,不住手攪,微火熬數沸成膏。每日空腹溫酒調1匙,或做姜湯或做粥食亦可?! ?nbsp; 補虛潤肺,祛風(fēng)化毒。治陰虛發(fā)熱,骨蒸勞熱,虛勞瘦弱,咳嗽肺痿,還有潤肺潤膚的功效。 立秋燥咳可以用點(diǎn)偏方 立秋后天氣漸涼,風(fēng)干氣燥,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尤其易引起燥咳。燥咳的癥狀表現為干咳不止,無(wú)痰或少痰,痰難咯出,痰中帶血絲,并伴有口干咽痛、喉癢、聲音嘶啞、舌紅少津等癥狀。推薦幾款有助于清除燥咳的食療方法,中老年人及急、慢性支氣管炎等患者不妨一試。 生姜茶:生姜洗凈切10片, 茶葉7克,共煮成汁飲服??砂l(fā)汗解表、溫肺止渴,對流行性感冒、咳嗽頗有療效。 蔗汁粥:新鮮甘蔗500克,去皮榨汁備用,取粳米50克,煮成粥后兌入蔗汁60毫升,再用文火煮沸一次,調勻即可食用。 蜂蜜蘿卜汁:白蘿卜400克,洗凈去皮切碎,用潔凈紗布包好榨出汁,每次取60毫升加蜂蜜一匙,調勻吞服,一日三次,連服3-5天。本方對便秘者療效更佳。 杏仁燉雪梨:取甜杏仁15克,去皮打碎,雪梨1只洗凈去皮切片,同放碗內,加冰糖20克,放水適量,置鍋內隔水燉煮30分鐘即可服用,每天早晚各一次,連服3-5天。 川貝燉雪梨:取雪梨1只洗凈,橫斷切開(kāi),去核后放入川貝末6克,然后將兩瓣并攏,用牙簽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放水適量,隔水燉煮30分鐘即可,吃梨喝湯,每日一次,連服3-5日。 貝母冰糖汁:川貝母5克研末,冰糖20克同放碗內,加水150毫升,隔水燉煮20分鐘即可,早晚各一次,連服3-5次。 陳醋冰糖汁:冰糖100克搗碎置入容器中,再倒入陳醋450毫升,浸泡3天冰糖溶化后即可服用,可在早飯前、晚飯后各服15毫升,可長(cháng)期服用,止咳化痰效果最佳。
感冒初期的食療三驗方 感冒初期(不發(fā)汗時(shí)〕 這里為什么要特別強調不出汗?因為在中醫的診斷上不出汗與否是很重要的關(guān)鍵,出汗已是里證,而不出汗,表示仍然是表證,病毒尚未侵入內臟。 【驗方一】... 溫一點(diǎn)大蒜汁來(lái)喝,或是將切碎的大蒜和姜泡熱開(kāi)水或拌面來(lái)吃,冒出汗后即愈。 【驗方二】 ....蔥白六根切片,放入研缽搗碎,老姜三十克切片,和豆豉十二克一起入鍋,加一杯水好事只剩半杯濃度,瀝出殘渣,趁熱喝下,多穿衣服或悶在棉被中,使身體出汗。 蔥白、老姜、豆豉都有使身體暖和及促進(jìn)排汗的功能,所以感冒初期鼻塞、頭痛、不出汗時(shí),都可以用這種食品,會(huì )有很好的效果。感冒初期(頭痛劇烈時(shí)〕 【驗方一】 ....大蒜三個(gè)蔥白十根切碎,加入煮熟的粥中,再熬一次,趁熱吃完,多穿衣服或蓋上棉被,保持身體溫暖。這種食品用來(lái)治療初期感冒,尤其是有頭痛的感冒,特別有效。 【驗方二】 ....蔥白十五克切碎、老姜十五克切片,加茶葉九克,放一杯半地說(shuō)同入鍋,煮好瀝去殘渣,將湯汁倒入杯中,趁熱飲用,并注意不要受到風(fēng)的吹襲。 材料中的茶葉,對治療頭痛很有效用,近來(lái)的感冒藥中,大多含有茶葉的成分。 【驗方三】... 如果是淋雨而感伴有寒冷腹痛的癥狀時(shí),將生姜一兩切細,加紅糖、蔥白以開(kāi)水沖泡,或煮一沸,乘熱飲后,蓋被臥床,出汗即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容均由用戶(hù)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diǎn)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