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蔞古時(shí)又稱(chēng)栝樓,為葫蘆科植物瓜蔞的果實(shí)。入藥有瓜蔞皮與瓜蔞仁之分,若整個(gè)果實(shí)都用叫全瓜蔞。下方時(shí)一定要寫(xiě)清楚。瓜蔞之根是中藥天花粉,會(huì )單獨介紹。常生用與炒用。
一、瓜蔞的功效:
瓜蔞味甘,性寒。歸肺、胃、大腸經(jīng)。入藥部位不同,功效有所區別。
瓜蔞皮清肺化痰,利氣寬胸;瓜蔞仁潤肺化痰,滑腸通便;全瓜蔞則兼具二者功效。瓜蔞善長(cháng)清熱化痰,利氣寬胸,為“治熱痰之要藥”。同時(shí)能通利大腸,泄熱通便。尤適用于痰氣阻滯胸中,或兼腸燥便秘者。
現代常用于肺熱咳嗽,痰濁黃稠,胸痹心痛,乳癰,肺癰,腸癰腫痛等證的治療。
名家名著(zhù)摘要:
《本經(jīng)》:“主消渴,身熱煩滿(mǎn),大熱,補虛安中,續絕傷?!?/p>
《別錄》:“主胸痹,悅澤人面?!?/p>
《本草綱目》:“潤肺燥,降火,治咳嗽,滌痰結,利咽喉,止消渴,利大腸,消癰腫瘡毒?!?/p>
《長(cháng)沙藥解》:“清心潤肺,洗垢除煩,開(kāi)胸膈之痹結,滌涎沫之膠黏,最洗瘀濁,善解懊忱?!?/p>
二、瓜蔞的配伍應用:
1.用于肺熱咳嗽,痰稠不易咯出之證。瓜蔞甘寒而潤,善于清肺潤燥。能稀釋稠痰,常配伍貝母、知母等清熱泄熱、化痰止咳之藥。若兼大便不暢者,常用瓜蔞仁配伍黃芩、枳實(shí)、膽南星等,即清氣化痰丸。
2.用于胸痹、結胸、胸膈痞悶或作痛等證。瓜蔞能清肺胃之熱而化痰,又能利氣散結以寬胸,故可通胸膈痹塞?!秱摗分杏泄鲜V薤白三方,值得學(xué)習。治療胸陽(yáng)不振之胸痹,常以瓜蔞配伍薤白,用白酒(即今天之黃酒)煎煮,即瓜蔞薤白白酒湯。若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則可再加半夏,即瓜蔞薤白半夏湯。若兼氣結在胸,常配伍枳實(shí)、厚樸、薤白等,即枳實(shí)薤白桂枝湯。
治痰熱結胸,胸脅痞滿(mǎn),按之則痛,常配伍半夏、黃連,即小陷胸湯。
李時(shí)珍言:“張仲景治胸痹痛引心背,咳唾喘息,及結胸滿(mǎn)痛,皆用瓜蔞實(shí)。乃取其甘寒不犯胃氣,能降上焦之火,使痰氣下降也。”
陳修園言:“《金匱》取治胸痹,《傷寒論》取治結胸,蓋以能開(kāi)胸前之結也。”
3.用于腸燥便秘。瓜蔞能寬胸膈,利大腸,清痰熱,解消渴。若用其潤腸通便,瓜蔞仁則更為適宜。
此外,瓜蔞配伍乳香、沒(méi)藥,共為細末,溫酒調服,可治乳癰,即瓜蔞散。
張錫純言:“瓜蔞味甘,性涼。能開(kāi)胸間及胃口熱痰,故仲景治結胸有小陷胸湯,瓜蔞與連、夏并用;治胸痹有瓜蔞薤白等方,瓜蔞與薤、酒、桂、樸諸藥并用。若與赭石同用,善止吐衄;若但用其皮,最能清肺、斂肺、寧嗽、定喘;若但用其仁,其開(kāi)胸降胃之力較大,且善通大便。”
三、瓜蔞的用法用量:
瓜蔞常入煎劑,少入丸散。入藥部位不同,功效有別,劑量也不同。一般入煎劑,全瓜蔞可用十余克至幾十克;瓜蔞皮與瓜蔞仁十余克即可。須打碎入藥。
四、瓜蔞的應用注意:
瓜蔞性寒而滑腸,故脾胃虛弱,大便不實(shí),或有寒痰、濕痰者不宜。
自古有瓜蔞反烏頭之說(shuō),了解下就可以。
汪昂言:“實(shí)圓長(cháng)如熟柿子,子扁、多脂,去油用。惡干姜,烏頭。瀉者忌用。”
~
——中醫實(shí)戰筆記20.7.12中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