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白血病是一組克隆性造血系統惡性腫瘤,與急性白血病相比,病程進(jìn)展較慢,細胞有一定的分化成熟能力,骨髓和外周血中以異常的較成熟細胞為主,包括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其特征是外周血粒細胞持續進(jìn)行性增高,以中、晚幼粒細胞為主,脾腫大。全球發(fā)病率為1/10萬(wàn)人,以歐美多見(jiàn),亞洲稍少,男性多于女性。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特征是淋巴細胞克隆性增殖、蓄積,浸潤骨髓、血液、淋巴結和其它組織器官,最終導致造血功能衰竭。亞洲發(fā)病率約0.1~0.4/10萬(wàn)人,僅為西方的10%。
根據慢性白血病的臨床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及乏力等特征,屬中醫血癌、髓毒、瘰疬、癥瘕、瘀證、虛勞等范疇。
中醫病因病機
1.稟賦不足,后天失養先天稟賦不足,復因后天失養,導致臟腑虧虛,百骸失養,虛勞乃成。
2.外感邪氣,內傳入髓感受外邪,毒邪入侵,傷血及髓,致使氣虛血虧,邪與營(yíng)血相搏結,使氣血流通失暢,臟絡(luò )瘀阻,久而成積。
3.內傷七情,氣滯血瘀郁怒傷肝、憂(yōu)思傷脾,氣機不暢,臟腑失調,氣滯血瘀,瘀證乃生;或痰瘀內停,與邪毒相互搏結久而成癥積、瘰疬。
4.飲食失調,傷及脾胃過(guò)食酒食肥甘,脾胃受傷,脾虛失運,輸布津液無(wú)權,濕濁內生,凝聚成積,痰氣相搏,血流不暢,瘀塊內生。
上述因素致邪毒入侵,重傷臟腑,使其功能不利,氣血失和;邪毒內聚,阻閉經(jīng)絡(luò ),邪毒郁滯,郁久化熱,熱熬津血,久而成痰;邪毒與氣血痰熱相搏,滯留不散,交結而成塊。邪毒郁結,化熱生火,迫血妄行則出血。瘀血內阻,新血不生,且邪毒內蘊,正氣耗傷,正不勝邪,邪毒深伏,日久毒蘊化熱,更傷骨髓,發(fā)生變證,轉為急性病變,病情惡化,則預后不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