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童鞋們,知不知道明天就要開(kāi)始升溫了呢?馬上又要開(kāi)始忽熱忽冷的節奏了哦,一定要記得增減衣服,不然的話(huà)很有可能患上支氣管炎的!
關(guān)于支氣管炎這種疾病,很多人都不太能與感冒區分,大多數患者或者家屬都是采取自行購藥的方式,但是如果治療不當的話(huà),很有可能進(jìn)一步發(fā)展,等到那時(shí)就更加不好治愈了。中醫方面在治療這些頑固疾病常有良效,下面我們看看中醫方面怎么說(shuō)。
急性支氣管炎
1、風(fēng)寒襲肺
(1)癥狀:咳嗽,咯痰色白稀薄,咽癢,可伴鼻塞流涕、發(fā)熱、頭痛身楚、畏寒等癥。舌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2)治則:疏風(fēng)散寒,宣肺化痰。
(3)方藥:三拗湯--麻黃、桔梗、陳皮、甘草各6克,杏仁、荊芥、前胡各10克。
桔梗
2、風(fēng)熱犯肺
(1)癥狀:咳嗽氣粗,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黃,常伴鼻流黃涕、頭痛肢楚、發(fā)熱微惡風(fēng)等表證。舌苔薄黃,脈浮數或浮滑。
(2)治則:疏風(fēng)清熱,宣肺化痰。
(3)方藥:桑菊飲--杏仁、苦梗、葦根各6克,連翹4.5克,薄荷2.4克,桑葉7.5克,菊花3克,苦梗6克,甘草2.4克,葦根6克。
3、燥熱傷肺
(1)癥狀:干咳作嗆,無(wú)痰或痰少不易咯出,喉癢,咽喉于痛,唇鼻干燥,口干,或伴鼻塞頭痛,微寒,身熱等表證。青苔薄白或薄黃,舌質(zhì)紅干而少津,脈浮數或小數。
(2)治則:疏風(fēng)清肺,潤燥化痰。
(3)方藥:桑杏湯--桑葉、象貝、香豉、梔皮、梨皮各3g,杏仁4.5g,沙參6g。
桑葉
慢性支氣管炎
1、痰濕蘊肺
(1)癥狀:咳嗽反復發(fā)作,痰多色白,咯痰釉稠,胸悶脘痞,納差腹脹。舌苔白膩,脈弦滑或濡滑。
(2)治則:健脾燥濕,化痰止咳。
(3)方藥: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加減--半夏、橘紅各15g,白茯苓9g,甘草(炙)4.5g;紫蘇子、白芥子、萊菔子各9g。
2、痰熱郁肺
(1)癥狀:咳嗽氣急,痰多黏稠色黃,咯痰不爽,口子便秘。舌苔黃或膩,脈滑數。
(2)治則:清熱肅肺,化痰止咳。
(3)方藥:桑白皮湯--桑白皮、半夏、蘇子、杏仁、貝母、山梔、黃芩、黃連各2.4克。
桑白皮
3、氣陰兩虛
(1)癥狀:咳嗽氣短,氣怯聲低,咳聲低弱,咯痰稀薄或痰少,煩熱口干,咽喉不利,面潮紅。舌淡或舌紅苔剝,脈細數。
(2)治則:補肺益氣,養陰生津。
(3)方藥:參苓白術(shù)散合益胃湯--參苓白術(shù)散一次6-9克,一日2-3次,沙參9g,麥冬15g,冰糖3g,細生地15g,玉竹炒香4.5g。
4、脾腎陽(yáng)虛
(1)癥狀:咳嗽而喘,咯痰稀薄,胸悶氣短,甚至喉中疾嗚,動(dòng)則心悸,畏寒肢冷足腫,食少腰膝酸軟。舌質(zhì)淡胖,苔白,脈沉細。
(2)治則:溫腎健脾,納氣平喘。
(3)方藥:真武湯--茯苓、芍藥、生姜、附子(炮)各9g,白術(shù)6g。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