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成人网18免费韩国,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区综合,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打開(kāi)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kāi)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shū)等14項超值服

開(kāi)通VIP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一、小兒感冒

二、咳嗽

三、小兒夏季熱

四、鵝口瘡

五、積滯

六、疳證

七、夜啼

八、驚風(fēng)

九、遺尿

十、佝僂病

十一、風(fēng)疹

十二、流行性腮腺炎

十三、小兒蟲(chóng)癥

十四、月經(jīng)不調

十五、痛經(jīng)

十六、閉經(jīng)

十七、帶下病

十八、妊娠期疾病

十九、產(chǎn)后病

二十、婦女郁癥

二十一、婦人陰癢

二十二、不孕癥

二十三、男性性功能障礙

二十四、前列腺疾病

二十五、不育癥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一、小兒感冒

    一、小兒感冒
    解表通用方
    【配方】淡豆豉6克,炙半夏、茯苓、陳皮各3克,甘草0.6克,蔥白(連須)3寸,生姜3片。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解表祛風(fēng)散寒。
    【主治】小兒外感風(fēng)寒諸癥。
    【應用】本方可以治兒童外感風(fēng)寒、發(fā)熱、咳嗽,流涕等癥。每日1劑,分2次服用。
    惺惺散
    【配方】桔梗、細辛、瓜蔞根、人參、茯苓、白術(shù)、甘草各30克。
    【制作方法】上藥共為細末。
    【功效】疏風(fēng)散寒。
    【主治】體虛感寒。
    【應用】本方適用于小兒體虛感寒。每日服2次,每次6克。以500毫升水煎薄荷3克,煎至100毫升濃湯,送服……
    小兒感冒顆粒(沖劑)
    【配方】廣藿香、菊花、連翹、大青葉、板藍根、地黃、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
    【劑型與規格】顆?;驂K狀沖劑。每袋裝12克,每塊重6克。
    【功效】清熱解表。
    【主治】感冒、流感、發(fā)熱。
    【應用】本方為非處方藥。多用于嬰幼兒的常見(jiàn)感冒發(fā)熱或流感病癥??诜?。開(kāi)水沖服。1歲以?xún)让看畏?克,1~3歲每次服6~12克,4~7歲每次服12~18克,8~12歲每次服24克。每日2次。
    【小兒感冒單驗方】
    1.紫蘇10克,蒲公英10克,生姜3片,水煎。每日1劑,分3~4次服。治傷風(fēng)。
    2.羌活6克,板藍根10克,大青葉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4次服。治風(fēng)熱伴頭痛感冒。
    3.蔥姜紅糖湯:蔥白帶須5個(gè),生姜3片,加紅糖30克,水煎。去渣取汁熱服取汗。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每日1劑,分3~4次服。
    【預防感冒方】
    1.生貫仲3~6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連服3日。
    2.桉樹(shù)葉12~15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日。
    3.食醋熏蒸房間:白醋100~150毫升加水500毫升,置容器內。加熱熏蒸室內,至液體揮發(fā)為氣體為止。每日1次,連續3天。有預防季節性感冒作用。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二、咳嗽

    二、咳嗽
    小兒咳嗽方
    【配方】杏仁5個(gè),桑白皮3克,生姜1片。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清肺止咳。
    【主治】小兒肺熱咳嗽。
    【應用】本方治療小兒咳嗽、痰多。每日1劑,服法應在飯后溫服。
    桑菊飲
    【配方】桑葉、菊花、杏仁、連翹各6克,薄荷3克,甘草、桔梗、蘆根各6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疏風(fēng)清熱,宣肺止咳。
    【主治】風(fēng)熱咳嗽。
    【應用】治療咳嗽不爽,痰黃黏稠,口渴咽痛,鼻塞流涕,苔白膩,脈濡者。每日1劑,分2次煎服。
    【咳嗽單驗方】
    1.雪梨1個(gè)去核,杏仁9克、冰糖15克、上鍋蒸熟。1日1劑,連服3日。治療風(fēng)熱咳嗽。
    2.紫蘇9克、陳皮9克、白蘿卜片12克、水煎加紅糖30克。每日1劑,趁熱溫服。治療風(fēng)寒咳嗽。
    3.雪梨1個(gè)去核,川貝母6克、冰糖15克,上鍋蒸熟,每日1劑,連服3日。治療咳嗽日久(川貝和冰糖放在挖去核的雪梨中)。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三、小兒夏季熱

    三、小兒夏季熱
    導赤丸
    【配方】連翹、黃連、梔子、關(guān)木通、玄參、天花粉、赤芍、大黃、黃芩、滑石。
    【劑型與規格】大蜜丸劑。每丸重3克。
    【功效】清熱瀉水,利尿通便。
    【主治】熱毒內盛。
    【應用】本方為非處方藥。用于熱火上炎引起的口舌生瘡、咽喉疼痛、心胸煩熱、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诜?。每次服1丸,每日2次。周歲以?xún)刃鹤脺p。
    竹麥雞蛋湯
    【配方】鮮竹葉10克,小麥30克,雞蛋1枚。
    【制作方法】洗凈竹葉與小麥入鍋加水3碗,旺火煮沸后改小火煮至1碗半,撈去竹葉、小麥。將雞蛋打入另一碗中,去掉蛋黃,把蛋清倒入鍋中煎液內,煮至蛋白凝結,加白糖適量即可。
    【功效】清熱利水。
    【主治】小兒夏季熱。
    【應用】本方適用于肺胃陰虛型小兒夏季熱患者。一般表現為:發(fā)熱、口渴、多尿、汗閉、煩躁。發(fā)熱雖高但無(wú)頭痛、怕風(fēng)、怕冷等癥狀,多見(jiàn)唇紅干燥,咽紅,舌質(zhì)偏紅,苔薄白或薄黃。飲湯,每日服2劑。連用數日。
    【小兒夏季熱單驗方】
    1.鮮西瓜皮、鮮荷葉各30克,煎水代茶。每日不拘時(shí)間頻飲??砷L(cháng)期飲用。
    2.蠶繭、紅棗各20枚,煎水代茶。每日不拘時(shí)間頻飲??砷L(cháng)期飲用。
    3.白蘿卜500克,切片榨汁;適用于夏季熱,熱病消渴及春季預防傳染病。有寬中解毒,生津止渴作用。每次涼飲50毫升,每日3次。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四、鵝口瘡

    四、鵝口瘡
    青金散
    【配方】五倍子120克,青黛12克。
    【制作方法】上藥研為細末,用香油調勻。以羽毛或棉簽醮藥掃口舌處,使藥流向咽喉??墒郭Z口瘡化解,次日便下。
    【功效】解毒清熱。
    【主治】小兒鵝口瘡。
    【應用】治小兒口腔布滿(mǎn)白屑,狀似木耳或鵝口??擅咳諗荡?,不拘時(shí)使用。
    【鵝口瘡單驗方】
    1.五倍子30克,炒黃;白糖2克,合炒片刻,待白糖溶化后,倒出晾干。和枯礬20克共研細末,用香油調成糊狀,涂于患處。每日2~3次。
    2.1%~2%龍膽紫藥水,涂拭患處。每日3次。
    3.冰硼散(成藥),吹口。每日3~4次。
    4.野薔薇花露,涂拭患處。每日3~4次。
    5.馬牙硝研為細末,于患處敷上。每日3~5次。治療小兒鵝口瘡。
    6.黃連研為細末,每服1.5克。溫開(kāi)水送服。
    7.孩兒茶研為細末,敷于口瘡處,效果明顯。治療小兒口瘡。
    8.吳茱萸研為細末,用好醋調勻,敷貼于兩足心。移夜即愈。治療小兒流涎口瘡。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五、積滯

    五、積滯
    健胃消食片
    【配方】黨參、白術(shù)、茯苓、陳皮、半夏、大棗、砂仁、麥芽、六神曲、山楂、甘草。
    【劑型與規格】片劑。每片重0.3克。
    【功效】健胃消食。
    【主治】脾胃虛弱,運化失職。
    【應用】本方為非處方藥。用于脾胃虛弱、消化功能減退而導致的小兒疳證、嘔吐、多寐、虛勞等病。嚼服。每次服8~12片。小兒酌減。中焦實(shí)熱、陰虛火旺者禁服。
    消乳丸
    【配方】香附、神曲、麥芽、陳皮、砂仁、炙甘草。用量視小兒年齡而定。
    【制作方法】上藥等份研為細末為丸,或水煎服。
    【功效】消乳導滯。
    【主治】乳兒積滯。
    【應用】適用于乳食積滯,吐乳、口中酸臭,不欲吮乳,哭啼不安,指紋紫滯,腮紅面赤的小兒??捎媒獪⊥?;也可作湯劑,每日1劑,日服2次。
    大山楂丸
    【配方】山楂、六神曲(麩炒)、麥芽(炒)、蔗糖粉。
    【劑型與規格】蜜丸劑。每丸重9克。
    【功效】開(kāi)胃消食。
    【主治】食積不化。
    【應用】本方為非處方藥。用于食欲不振、脘腹脹悶、消化不良,尤宜于小兒食滯癥。西醫診斷的冠心病、高脂血癥、維生素B缺乏癥有上述表現者亦可應用??诜?。成人每次服1~2丸,每日3次。小兒減半。溫開(kāi)水送服。服藥期間,應節食量、慎油膩,胃酸多者慎用。
    【積滯單驗方】
    1.炒神曲、炒麥芽、炒山楂各6克,炒檳榔3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用。
    2.雞內金1個(gè)約10克,焙干,研為細末。開(kāi)水沖服。每日1~2次,每次1克。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六、疳證

    六、疳證
    肥兒丸
    【配方】黨參、茯苓、白術(shù)各10克、黃連、胡黃連、使君子、神曲、麥芽、山楂、蘆薈、甘草各6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和胃、消積導滯。
    【主治】?jì)和嶙C,積滯傷脾。
    【應用】本方治療脾胃虛弱型小兒疳證??梢?jiàn)面黃肌瘦、毛發(fā)稀疏、精神不振、夜臥不寧、煩躁不安、大便不調等證。此方每日1劑,每劑分2次服用??蛇B服7~10天。劑量視病情和年齡調整。
    清胃養脾湯
    【配方】石膏3克,陳皮0.5克,白術(shù)0.5克,赤茯苓0.5克,甘草0.5克,黃芩0.5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利濕。
    【主治】小兒脾疳,愛(ài)吃泥土。
    【應用】本方可治療小兒脾胃虛弱,面黃肌瘦,愛(ài)吃泥土或有嗜食異物習慣者,每日1劑,分2次服。
    田雞燜米飯
    【配方】田雞50克,花生油5克,食鹽3克,粳米100克,清水適量。
    【制作方法】田雞(去皮及內臟)洗凈,用鹽和油拌好。大米洗凈煮開(kāi),米鍋滾沸時(shí)放入田雞、改文火燜熟,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滋陰健胃。
    【主治】脾胃虛弱,余熱未盡。
    【應用】本膳有滋陰補虛,清解熱毒之功。凡小兒疳積黃瘦、癤瘡不愈、體弱陰虛均可選用,可作為正餐主食。
    蓮肉糕
    【配方】蓮子肉(去心)50克,粳米100克,清水適量,白糖10克。
    【制作方法】蓮子肉洗凈,用溫水泡發(fā),煮熟。用潔凈屜布包住蓮子,揉壓成碎泥。粳米淘?xún)艉笈c蓮肉拌勻,放一容器內,加水上屜蒸熟。待冷后,以屜布壓平,切塊。吃用時(shí)可撒上一層白糖。
    【功效】補益脾胃。
    【主治】脾胃虛弱。
    【應用】本膳味美適口,有健脾補中養胃之功。平人常食可做早餐,有增加營(yíng)養之效。病后體虛、脾弱少食、小兒營(yíng)養不良、疳疾、遺精夜尿等均可選做食療藥膳。久服無(wú)滯氣之偏弊,而有平和五臟、補養胃氣、益腎澀精之功。
    核桃燉蠶蛹
    【配方】核桃仁150克,蠶蛹100克,食鹽1克,花生油10克。
    【制作方法】先將蠶蛹洗凈。燒油鍋至八成熱,下入蠶蛹,快速翻炒至黃,撈出,瀝去油。將蠶蛹與核桃仁同放入沙鍋內,加水燉煮,待熟時(shí)加入食鹽即成。
    【功效】氣血雙補,固腎潤腸。
    【主治】氣血不足,肺腎兩虛。
    【應用】本品能溫肺潤腸,補氣養血,澀精固腎,斂氣定喘,為滋養強壯劑。主治老年夜尿頻數、腰膝酸軟、陽(yáng)痿滑精、小兒疳積、成人消瘦、中氣不足、胃下垂等。作為加餐或輔食均可。
    甜漿粥
    【配方】鮮豆漿500克,白米50克。
    【制作方法】新鮮豆漿與淘?xún)舻陌酌淄笞鲋唷?br>    【功效】益氣生津。
    【主治】中氣不足。
    【應用】可補中益陰、療體虛消瘦、小兒疳疾、久嗽、口干多飲、便燥等。每日食用,作為早餐較為適宜。
    【疳證單驗方】
    1.疳積散:雞內金30克,神曲、麥芽、山楂各100克,研為細末。每日3次,每次1~3克。白糖水調勻溫水送服?;蛉?0克,包好,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2.雞內金9克,用沙鍋焙干,研為細末。按年齡大小服用。1歲服0.6克,每日2~3次。治療小兒疳積。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七、夜啼

    七、夜啼
    蟬花散
    【配方】蟬蛻5克,薄荷5克。
    【制作方法】將蟬蛻研為細末,炒用。薄荷煎水備用。
    【功效】清熱安神。
    【主治】小兒夜啼。
    【應用】以薄荷水調蟬蛻末送服。適用于小兒夜啼不止。每日1劑,分2次內服。
    六神散
    【配方】茯苓60克,扁豆60克,人參30克,白術(shù)30克,山藥30克,炙甘草21克。
    【制作方法】上藥搗為細末。煎生姜、大棗湯送服。
    【功效】補脾益氣。
    【主治】小兒脾虛腹冷夜啼。
    【應用】每日服2次,送服3克藥末。
    烏藥散
    【配方】烏藥、白芍、香附、高良姜各6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溫脾散寒。
    【主治】脾虛夜啼。
    【應用】本方適用于小兒素體虛弱、喜臥喜溫、曲腰而啼、四肢不溫、食少便溏、面色青白、指紋青紅、唇舌淡白、苔薄,脈沉細者。上藥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夜啼單驗方】
    1.燈心草(燒灰)適量,調入奶中或粥中,治小兒夜啼;每次不超過(guò)1小勺。
    2.當歸10克,研為細末,取一黃豆粒大,以牛奶調成藥汁喂服。每日3~4次,每次間隔5~6小時(shí)。治療小兒胎寒,晝夜啼哭不止。
    3.白砂糖20克,用紗布包成1個(gè)長(cháng)形手指狀,以線(xiàn)系住。小兒夜啼時(shí),令其吮紗布袋,即不啼哭。
    4.黑牽牛3克,研為細末,以水調藥末,敷于臍部,以紗布覆蓋之,啼哭即可止。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八、驚風(fēng)

    八、驚風(fēng)
    鉤藤散
    【配方】鉤藤、龍膽、水牛角(代)、茯芩、黃芩、炙甘草各等份。
    【制作方法】上藥粉碎為散。每3克水煎去渣,留湯。
    【功效】鎮驚安神,清熱解毒。
    【主治】小兒壯熱驚風(fēng)。
    【應用】本方適用于小兒高熱、驚啼、心煩不安、欲驚風(fēng)者。根據兒童的年齡體質(zhì)服用。一般每日2劑,分減頻服。
    秘傳小兒驚風(fēng)散
    【配方】甘草0.6克,朱砂0.3克,生大黃0.9克,紅砂糖4.5克。
    【制作方法】前3味藥共研為細末,紅砂糖用開(kāi)水溶化,調藥末為藥湯約20毫升。
    【功效】清熱解毒,鎮驚安神。
    【主治】小兒身熱驚風(fēng)。
    【應用】適用于小兒驚熱、煩悶、便秘、溲赤。上藥分2次徐徐喂食。
    術(shù)附湯
    【配方】白術(shù)120克,炙甘草60克,附子45克。
    【制作方法】上藥研為散,每次取9克,加水1000毫升,生姜5片,棗1枚,煎服去渣留湯。
    【功效】溫補脾腎。
    【主治】小兒慢脾風(fēng)。
    【應用】本方溫補脾腎陽(yáng)氣,可治療小兒素體虛弱、泄瀉、身冷、慢驚風(fēng)及神倦乏力等癥。本方每日1劑,水煎溫服。
    天竺黃散
    【配方】天竺黃、川郁金、山梔子、白僵蠶、蟬蛻、甘草各15克。
    【制作方法】上藥研為細末,混勻。每次服1.5克。日服2次。開(kāi)水或薄荷煎水送服。
    【功效】清熱解驚。
    【主治】小兒驚風(fēng)。
    【應用】小兒高熱、驚風(fēng)等癥。1歲小兒每次服1.5克。病情重者,可以不拘時(shí),每日最多可以服4次。
    【驚風(fēng)單驗方】
    1.雞蛋黃2個(gè),將蛋黃炒黑,米醋浸之,去渣。治小兒驚風(fēng)不語(yǔ)。以醋灌喂,可祛痰安神鎮驚。
    2.蜘蛛1枚,去足及口,炙令焦,研為細末。用豬乳50毫升分3次送服。治小兒驚風(fēng),口噤不開(kāi),難以吮乳。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九、遺尿

    九、遺尿
    小便不禁方
    【配方】益智仁、巴戟天、桑螵蛸、菟絲子各50克。
    【制作方法】上藥各等份研為細末,煮酒調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補腎縮泉。
    【主治】腎虛遺尿。
    【應用】小兒遺尿,小便失禁等癥。每日服2次,每服20丸。服藥用鹽黃酒或鹽湯送下。
    溫泉飲
    【配方】白術(shù)30克,巴戟天30克,益智仁9克,肉桂3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補腎健脾,縮泉止遺。
    【主治】遺尿。
    【應用】本方適用于脾腎陽(yáng)虛,畏寒喜溫,面色無(wú)華,便溏,遺尿者。每日1劑,分2次服。1劑可止遺,連服4劑可治愈。
    雞腸餅
    【配方】公雞腸0.5具,面粉125克,花生油5克,食鹽1.5克,胡椒粉少量。
    【制作方法】①將公雞腸剪開(kāi),洗凈,焙干,用搟面杖搟碎,與面粉混勻,加水適量,和成面團;②將面分成2份,搟成薄片,撒上食鹽、胡椒粉,涂上花生油,卷成面卷,兩頭捏緊盤(pán)成一盤(pán),壓扁,搟成薄餅;③鍋燒熱后,適量加油,放入薄餅,反復翻動(dòng),烙熟即成。
    【功效】補虛縮尿。
    【主治】腎虧遺尿。
    【應用】雞腸有縮尿止遺之功效。故本膳對于小兒遺尿、老人腎虛尿頻、尿急以及下消癥尿濁頻數等癥有一定治療作用,可作為主食。
    芡實(shí)八珍糕
    【配方】芡實(shí)、山藥、茯苓、白術(shù)、蓮肉、薏仁米、扁豆各6克,人參1.6克,米粉100克,清水適量。
    【制作方法】將諸藥研粉與米粉合勻,加水做成糕,上屜蒸熟即成。
    【功效】補腎健脾,固精祛濕。
    【主治】脾腎兩虛遺尿。
    【應用】本品有補腎固精、健脾祛濕之功??勺鳛槠⑻撌成?、乏力、消瘦、下元虛損、遺尿、尿頻等的輔助治療。作為早餐或佐餐點(diǎn)心均可。無(wú)糖尿病的患者,可加入適量白糖。
    荔枝雞腸湯
    【配方】干荔枝肉15枚,雄雞腸1具,生姜3克,蔥白3克。
    【制作方法】將腸子洗凈,翻洗后切成幾段,入鍋中以清水煎煮。至半熟加入荔枝、姜、蔥、繼續煮至雞腸熟透即成。
    【功效】溫補陽(yáng)氣,固腎止遺。
    【主治】腎陽(yáng)不足,小兒遺尿。
    【應用】本品暖脾固腎,縮尿止遺。主治小兒遺尿。食用時(shí)應趁熱吃腸喝湯,日服3次。
    芡實(shí)固澀湯
    【配方】芡實(shí)15克,金櫻子15克,益智仁15克,訶子10克,米殼6克,山藥15克。
    【制作方法】上6味加水煎約30~40分鐘。
    【功效】補益脾腎,固澀止遺。
    【主治】脾腎不足,下元不固。
    【應用】本品有補腎固澀作用,適用于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而致的大小便失禁。
    【遺尿單驗方】
    1.狗肉半斤,黑豆2兩,慢火燉熟。吃肉喝湯,可分2次服完。
    2.益智仁10克,醋炒研細末。每日分3次開(kāi)水沖服。
    3.大青鹽100克,加良姜、附子各10克,混勻炒熱裝袋敷于肚臍處。每日敷1次,每次30分鐘。以不燙傷皮膚稍有微紅潮熱為度。
    4.雞肫皮2個(gè),豬尿泡1個(gè)炒炙焦黃,研為細末。每日服2次。每次6克,黃酒送服。主治各種遺尿及小兒夢(mèng)中尿床。
    5.白參1~2克,水煎服。每周1次。主治氣虛遺尿。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十、佝僂病

    十、佝僂病
    補腎益脾散
    【配方】珍珠母、太子參、蒼術(shù)、熟地黃、五味子、女貞子各1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益脾補腎。
    【主治】脾腎虛弱型佝僂病。
    【應用】本方治療小兒佝僂病??梢?jiàn)形體虛胖,神疲乏力,多汗易驚,夜臥不安,頭顱骨軟,發(fā)稀色黃,便溏稀,指紋紅淡者。劑量可根據患兒的體質(zhì)年齡由醫生酌情。本方每日1劑,每劑分2次服用。若需長(cháng)期服用,也可以配成丸藥。
    補虛正氣粥
    【配方】炙黃芪60克,人參5克,大米150克,白糖適量。
    【制作方法】先將黃芪、人參切片,用冷水浸泡30分鐘,入鍋煎沸后改用小火煎成濃汁。取汁后再加冷水,依上法煎取二汁去渣,將2次藥汁合并。分2份于每日晚同大米加水適量煮粥。粥成后加白糖稍煮即成。
    【功效】補氣健脾。
    【主治】佝僂病。
    【應用】本方適用于脾腎虛弱型佝僂病患者。一般表現為:身體虛胖,神疲面白,多汗無(wú)力,夜眠不安,肌肉松弛,頭顱骨軟,發(fā)稀色黃,大便多稀,舌苔薄白。作為主食用,每晚吃1次;2日服1劑。
    【佝僂病單驗方】
    1.珍珠母粉、白糖各50克,研為細末。每日3次。每次0.5克,溫水送服。
    2.醋炒魚(yú)骨50克,牛骨髓粉50克,混勻共為細末。每日3次,每次1克??砷L(cháng)期服用。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十一、風(fēng)疹

    十一、風(fēng)疹
    銀翹散
    【配方】銀花、連翹、豆豉、牛蒡子、荊芥各9克,薄荷、桔梗、甘草各5克,竹葉、蘆根各6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疏風(fēng)清熱。
    【主治】風(fēng)疹。
    【應用】本方治療邪郁肺衛型風(fēng)疹??梢?jiàn)惡風(fēng)發(fā)熱,咳嗽流涕、目赤,疹色淺紅,發(fā)起于頭面,繼發(fā)于身軀,分布均勻,稀疏細小,2~3日可消退,有瘙癢感。耳后及枕淋巴結腫大。舌苔薄黃,脈浮數,指紋紫。本方可每日1劑,分3次煎服。
    透疹涼解湯
    【配方】桑葉、甘菊各9克,薄荷5克,連翹、牛蒡子、赤芍、蟬衣、紫花地丁、黃連各10克,藏紅花1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涼血解毒。
    【主治】邪熱熾盛風(fēng)疹。
    【應用】本方治療風(fēng)疹。證見(jiàn)疹色鮮紅,成片相見(jiàn),捫之礙手,瘙癢較甚,消退遲緩。伴高熱口渴,心煩不寧,神倦乏力,小便黃赤,大便干結,口干舌紅,苔黃厚,脈洪數,指紋紫。每日1劑,分2次服。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十二、流行性腮腺炎

    十二、流行性腮腺炎
    普濟消毒飲加減方
    【配方】芥穗6克,牛蒡子10克,橘葉10克,馬勃10克,蒲公英10克,板藍根1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散風(fēng)清熱解毒。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應用】本方治療流行性腮腺炎初期發(fā)熱、頭痛、腮部紅腫。每日1劑,水煎服。
    銀花薄荷飲
    【配方】銀花15克,薄荷6克,黃芩3克,冰糖15克。
    【制作方法】將前3味水煎取汁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應用】本方適用于溫毒在表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一般表現為:發(fā)熱惡寒,腮部腫痛。頓服,每日服1劑,連用5日。
    【流行性腮腺炎單驗方】
    1.夏枯草15克,板藍根15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5天。
    2.敗醬草30克,生石膏15~30克,共搗爛成泥,外敷于患處。每日1~2次,每次2~4小時(shí)。本方有解毒消腫的作用。
    3.花椒樹(shù)根邊的泥土,加水調成糊狀,外敷患處。每日1次,每次2~4小時(shí)。本方有消腫解毒作用。
    4.天花粉、綠豆各等份,研成細末,冷水調成糊狀,外敷患處。每日3~4次,每次2~4小時(shí)。
    5.鮮蒲公英或鮮白菜幫,搗爛外敷患處。每日2~4次。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十三、小兒蟲(chóng)癥

    十三、小兒蟲(chóng)癥
    使君子散
    【配方】使君子、苦棟子、白蕪荑、甘草各8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驅蟲(chóng)止痛。
    【主治】驅蟲(chóng)腹痛。
    【應用】本方適用于體質(zhì)較強,疼痛緩解的患兒。證見(jiàn)食欲不振,腹痛時(shí)作時(shí)休,面黃不澤,口流清涎,大便下蟲(chóng),或便檢有蟲(chóng)卵。每日1劑,分2煎內服。
    烏梅丸
    【配方】烏梅、細辛、干姜、黃連、當歸、附子、黃柏、桂枝、人參、川椒各30克。
    【制作方法】上藥研為細末,制成小藥丸。
    【功效】安蛔驅蟲(chóng)。
    【主治】寒熱錯雜蛔蟲(chóng)癥。
    【應用】本方適用于蛔蟲(chóng),證見(jiàn)寒熱錯雜,并出現腹痛、便秘、惡心嘔吐,甚至吐蛔者。烏梅丸每日5~10克,分2次溫水化服。
    小兒蟲(chóng)積方
    【配方】使君子10個(gè)(去殼炒香),檳榔3克,榧子10個(gè),甘草3克。
    【制作方法】上藥研為細末,以米飯為丸,如桐子大,共20丸。
    【功效】殺蟲(chóng)導滯。
    【主治】小兒蟲(chóng)積。
    【應用】適用于小兒面色不華,腹痛,便中帶蟲(chóng)。上藥1日分2次服。次日即便蟲(chóng),5日可痊愈。
    異功散
    【配方】黨參10克,白術(shù)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陳皮6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和胃。
    【主治】體質(zhì)虛弱蛔蟲(chóng)癥。
    【應用】本方適用于患者素體虛弱,驅蟲(chóng)之前,恐其不勝藥力,先調補為宜;或于驅蟲(chóng)之后,患者出現脾胃虛弱癥時(shí),亦可使用。每日1劑,分2次服用。
    香炒百部
    【配方】百部根適量。
    【制作方法】用慢火將百部根炒熟,研成末裝入瓶中。
    【功效】殺蟲(chóng)止痛。
    【主治】蛔蟲(chóng)病。
    【應用】本方適用于蟲(chóng)積腹痛型蛔蟲(chóng)病患者。一般表現為:腹痛繞臍,反復發(fā)作,睡中磨牙。每1歲服1克。每日1次,最大量不得超過(guò)8克。早或晚空腹1次服完。
    【小兒蟲(chóng)癥單驗方】
    1.檳榔30克,粳米30克,冰糖適量。將檳榔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待熟時(shí)加入冰糖,煮沸即可。每日1劑。3天為1個(gè)療程。連服2個(gè)療程可痊愈。一般服用本方第2天即可見(jiàn)蟲(chóng)體排出。
    2.烏梅15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如上煮成稀粥食用。每日1劑,3天為1個(gè)療程。本方治療小兒蛔蟲(chóng)積腹痛者效果明顯。
    3.百部、貫眾各10克,大米30克,冰糖適量。前兩味煎水取汁,去渣用藥汁加米煮成稀粥,熟后加入冰糖,煮沸即可。每日1劑,連服3~5天。
    4.艾葉15克,水煎得500毫升藥液。每劑分2煎服用。適用于小兒腹痛蛔蟲(chóng)。
    5.榧子去殼5個(gè),甘草1克,共研為末。以米飯為丸,食用。適用于小兒蟲(chóng)積。
    6.使君子10個(gè)去殼炒香,分3日服用。治療小兒蟲(chóng)積。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十四、月經(jīng)不調

    十四、月經(jīng)不調
    烏雞白鳳丸
    【配方】烏骨雞、鹿角膠、制鱉甲、煅牡蠣、桑螵蛸、人參、黃芪、當歸、白芍、香附、天門(mén)冬、甘草、生地黃、熟地黃、川芎、銀柴胡、丹參、山藥、芡實(shí)米、鹿角霜等份。
    【劑型與規格】蜜丸劑。每丸重10克或5克。
    【功效】補氣養血,調經(jīng)止帶。
    【主治】氣血兩虛,月經(jīng)不調。
    【應用】本方為非處方藥。常用于經(jīng)血不調引起的經(jīng)血先后無(wú)定期、量少色淡質(zhì)清、頭暈耳鳴、腰酸如折、五心煩熱、小腹墜重;帶下引起的平日帶多、清冷如涕、量多終日淋漓不斷、懶言神倦、身體羸弱;虛勞引起的面色萎黃、不耐勞作、潮熱盜汗、心煩易怒;以及西醫之?huà)D女更年期綜合征、青春期經(jīng)期紊亂、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男子性功能衰退等。凡具有上述癥狀者,均可選用本方??诜?。每服1丸,每日服2次,溫開(kāi)水送服。未成年女子可酌服1/2丸。凡屬實(shí)證者慎用,孕婦忌服。
    八珍益母丸
    【配方】黨參、熟地黃、白術(shù)、茯苓、當歸、白芍、甘草、川芎、益母草等份。
    【劑型與規格】蜜丸劑。每丸重9克。
    【功效】補虛益氣,養血調經(jīng)。
    【主治】氣血兩虛,月經(jīng)不調。
    【應用】本方為非處方藥。多用于月經(jīng)后期行經(jīng)或經(jīng)后腹痛、量少色淡、面色白或萎黃、食欲不振、倦怠乏力、氣短心悸、頭暈眼花等癥??诜?,每次服1丸,每日3次。忌惱怒及食生冷食物、寒涼藥物。
    加味逍遙丸
    【配方】柴胡、當歸、白芍、丹皮、白術(shù)、茯苓、梔子、薄荷、甘草等份。
    【劑型與規格】水丸劑。每50粒重3克。
    【功效】舒肝清熱,健脾養血。
    【主治】脅肋作痛,月經(jīng)不調。
    【應用】本方為非處方藥。臨床多用于目疾引起的目昏目脹、頭暈口苦、兩脅作痛、神煩易怒;月經(jīng)不調引起的經(jīng)行先期、經(jīng)量多、乳房脹痛等癥;以及西醫診斷的視神經(jīng)萎縮、中心性視網(wǎng)膜炎、無(wú)黃疸性肝炎、急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見(jiàn)以上癥狀者,可用本方??诜?。成人每次9克。每日2次,早晚溫開(kāi)水送服。兒童用量酌減。忌氣惱及辛辣生冷食物,虛寒證禁用。
    當歸紅棗沖劑
    【配方】當歸、紅棗、蔗糖。
    【劑型與規格】沖劑。每袋20克(相當于當歸生藥12.5克)。
    【功效】養血調經(jīng),活血止痛。
    【主治】月經(jīng)不調。
    【應用】本方為非處方藥。多用于脾虛血虧所引起的痛經(jīng)、閉經(jīng)、產(chǎn)后腹痛產(chǎn)生的月經(jīng)量少、質(zhì)稀或月經(jīng)后錯、經(jīng)行腹痛、喜溫喜按、面色少華、頭暈眼花、短氣懶言等癥??诜?,每次1袋,每日2~3次,溫開(kāi)水沖服。戒氣惱,避寒涼,忌辛辣油膩。孕婦慎用。糖尿病患者忌服。
    芩心丸
    【配方】黃芩60克。
    【制作方法】以米泔水浸藥7日,炙干再浸再炙。如此7次。將黃芩研為細末,醋調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清熱調經(jīng)。
    【主治】更年期月經(jīng)不調。
    【應用】本方適用于婦女更年期月經(jīng)過(guò)多或淋漓不止。每日服2次,每次服70粒約9克??崭裹S酒送服。
    兩地膏
    【配方】生地黃30克,地骨皮30克,麥冬15克,阿膠30克,白蜜40毫升。
    【制作方法】將前3味加水煎取濃汁300毫升。阿膠加熱水60毫升溶化。兌入藥汁,加白蜜,放在慢火上邊熬邊調勻,放涼裝瓶中。
    【功效】清熱涼血。
    【主治】月經(jīng)先期。
    【應用】本方適用于陰虛血熱型月經(jīng)先期。一般表現為:月經(jīng)提前,量少色紅,質(zhì)黏稠兩顴潮紅,手足心熱,舌紅少苔。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5日為1個(gè)療程。
    【月經(jīng)不調單驗方】
    1.艾葉9克,生姜15克與2枚雞蛋放下沙鍋煮熟,去蛋殼再煮10分鐘即可。適用于月經(jīng)后期,痛經(jīng)有寒癥。于經(jīng)前7天開(kāi)始服用。每日1劑,連服7劑,吃蛋喝湯。
    2.烏雞一只與絲瓜100克,雞內金15克煮湯,放入少許蔥、姜、鹽。適用于月經(jīng)量少,有補虛通絡(luò )作用。每日1劑頓服,連服7日。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十五、痛經(jīng)

    十五、痛經(jīng)
    痛經(jīng)丸
    【配方】當歸、炮姜、肉桂、香附(醋制)、木香、青皮、丹參、紅花、山楂(炭)、益母草、茺蔚子、延胡索(醋制)、五靈脂(酯制)、白芍、川芎、熟地黃。
    【劑型與規格】水丸。每袋重6克。
    【功效】活血散寒,溫經(jīng)止痛。
    【主治】寒凝血滯,經(jīng)來(lái)腹痛。
    【應用】本方為非處方藥。多用于月經(jīng)前或經(jīng)期中小腹冷痛或脹痛、得熱稍減,經(jīng)血量少、行而不暢,經(jīng)色紫黯有血塊、血塊排出后則疼痛減,或伴胸脅脹痛、形寒畏冷等癥。西醫診斷的慢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子宮位置不正、子宮痙攣性收縮等見(jiàn)以上表現者可用本方治療??诜?。每次6~9克。每日2次,臨經(jīng)時(shí)服,溫開(kāi)水送下。氣虛無(wú)瘀滯者、孕婦忌服。
    七制香附丸
    【配方】香附、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白術(shù)、陳皮、砂仁、黃芩。
    【劑型與規格】水丸,每袋18克;蜜丸,每丸9克。
    【功效】開(kāi)郁順氣,調經(jīng)養血。
    【主治】經(jīng)行腹痛,胸脅脹痛。
    【應用】本方為非處方藥。多用于痛經(jīng)、脅痛、郁證和惡阻所致的煩躁不安、經(jīng)量時(shí)多時(shí)少、胸悶不舒、胸脅脹痛、精神抑郁、脘腹脹滿(mǎn)、妊娠嘔吐等癥??诜?,水丸每次6克;蜜丸每次服1丸,均每日2次。外感實(shí)熱或陰虛發(fā)熱者慎用。
    三神丸
    【配方】橘紅60克,延胡索30克。
    【制作方法】上藥研為細末,黃酒煮米飯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活血理氣止痛。
    【主治】月經(jīng)不調痛經(jīng)。
    【應用】治療行經(jīng)腹痛,血少色暗,月經(jīng)不調等癥。每次服70粒約9克??崭褂冒~湯或米湯送服。
    黑豆紅花飲
    【配方】黑豆30克,紅糖30克,紅花6克。
    【制作方法】將黑豆洗凈,與紅花、紅糖一同加水適量煮沸。30~40分鐘即成,取湯。
    【功效】活血化瘀。
    【主治】痛經(jīng)。
    【應用】本方適用于氣滯血瘀型痛經(jīng)患者。一般表現為:經(jīng)前或經(jīng)期小腹脹痛,行經(jīng)量少,淋瀝不暢,血色紫暗有血塊,或為爛肉片樣,塊下疼痛減輕,乳房脹痛,舌紫暗。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3次,或作茶飲。連用5日。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十六、閉經(jīng)

    十六、閉經(jīng)
    當歸紅棗粥
    【配方】當歸15克,粳米50克,紅棗5枚,紅糖適量。
    【制作方法】將當歸用溫水浸泡30分鐘,加水200毫升,先煎濃汁約100毫升。去渣取汁,入粳米、紅棗、紅糖,再加水300毫升,煮至米開(kāi)湯稠為度。
    【功效】補血活血。
    【主治】閉經(jīng)。
    【應用】本方適用于氣血虛弱型閉經(jīng)患者。一般表現為:月經(jīng)未初潮或月經(jīng)周期逐漸延后,量少,色淡,繼而停閉,面色萎黃,頭暈眼花,心悸,倦怠無(wú)力,舌淡苔薄。每日服1劑,分早晚2次空腹溫熱服。10天為1個(gè)療程。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十七、帶下病

    十七、帶下病
    調經(jīng)止帶丸
    【配方】熟地黃、白芍(酒炒)、當歸、川芎(酒炒)、海螵蛸、赤石脂(煅)、牡蠣(煅)、椿皮、黃柏(鹽炒)、香附(酒、醋、鹽制)、遠志(甘草制)。
    【劑型與規格】水蜜丸。每丸重9克。
    【功效】補血調經(jīng),清熱利濕。
    【主治】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來(lái)腹痛。
    【應用】本藥為非處方藥。多用于治療月經(jīng)不調引起的月經(jīng)量多或量少而淋漓不盡、腰酸不適;崩漏引起的陰道出血、淋漓不斷、或突然下血、量少、腰酸腿軟;帶下引起的赤白相兼、量較多、腰酸不適、大便不爽;以及西醫診斷的子宮內膜炎、盆腔炎、宮頸炎、功能性子宮出血等見(jiàn)上述癥狀者??诜?。每次服9克,每日3次。忌食辛辣刺激食品。
    束帶湯
    【配方】鮮雞冠花90克(或干雞冠花30克),白術(shù)3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利濕。
    【主治】脾虛白帶。
    【應用】治療婦女脾虛終年白帶不止,甚至臭穢,如涕如唾者。每日1劑,連服2劑可愈。
    鎖精丸
    【配方】補骨脂、五味子、白茯苓、青鹽各等份。
    【制作方法】上藥研為細末,酒調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補腎祛濕。
    【主治】腎虛白帶。
    【應用】素體腎氣不足,下元虛弱,小便白濁,或白帶淋漓,小便頻數等可應用本方治療。每次服30丸,約5克。鹽湯或黃酒溫送服。
    帶下赤白方
    【配方】干姜15克,白芍60克。
    【制作方法】上藥炒黃,研為細末。
    【功效】溫中止帶。
    【主治】病久白帶。
    【應用】空腹每日服2次。每次服6克,米湯送服。治療病久不愈的婦女白帶。
    三味薏米羹
    【配方】薏米30克,山藥30克,蓮米30克。
    【制作方法】將3味洗凈,用慢火熬成羹。
    【功效】健脾利濕止帶。
    【主治】帶下病。
    【應用】本方適用于脾虛型帶下病患者。一般表現為:帶下色白或淡黃,質(zhì)黏稠,無(wú)臭氣,綿綿不斷,面色黃白,手足發(fā)涼,精神疲倦,食少便稀,舌淡苔白膩。分早、晚2次吃完,每日服1劑。7日為1個(gè)療程。
    【帶下病單驗方】
    1.酸石榴5個(gè),連皮搗爛成汁,每服30毫升。治療婦女赤白帶下。
    2.貫眾1個(gè)刷凈毛切塊,好醋蘸濕慢火炙熟研末。每次服6克,空腹米湯送服。治療婦女白帶。
    3.白鳳仙花研為細末。初服9克,次服6克,第三次服3克,3日即可??崭裹S酒送服。治婦女白帶。癥狀嚴重者,可從15克服,5天減至3克。
    4.鮮三七200克,搗爛成汁。每次100毫升與白酒空腹服下,治療赤白帶下。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十八、妊娠期疾病

    十八、妊娠期疾病
    二香散
    【配方】香附30克,藿香6克,甘草6克。
    【制作方法】上藥研為細末備用。
    【功效】理氣除濕。
    【主治】妊娠嘔吐。
    【應用】本方治療婦女妊娠嘔吐,胎動(dòng)不安,嘔吐酸水,飲食難進(jìn),起坐不安等癥。每日可服2次,每次服6克。鹽開(kāi)水送服。
    集驗青竹茹湯
    【配方】竹茹1個(gè),橘皮4.5克,生姜6克,白茯苓4.5克,半夏6克。
    【制作方法】上藥水煎。加水1000毫升,煎至700毫升,去渣留湯。
    【功效】化痰止嘔。
    【主治】妊娠嘔吐。
    【應用】本方治療婦女妊娠嘔吐清水,胃中反酸飲食不進(jìn)等癥。每日1劑,分2次溫服。服藥期間忌羊肉和魚(yú)等。
    蔥豉安胎方
    【配方】香豉、蔥白各30克,炙阿膠60克。
    【制作方法】先以水3000毫升煮蔥豉。至1000毫升,去藥渣放入阿膠,再煎令烊化。
    【功效】補血安胎。
    【主治】胎動(dòng)不安。
    【應用】治療妊娠,胎動(dòng)不安,氣血不足,面色不華等癥。1劑分6次服。每日可服1次,每次取10克左右。
    固胎丸
    【配方】杜仲150克,續斷、白茯苓各60克,白術(shù)30克。
    【制作方法】上藥研為細末,以紅棗肉搗泥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補腎安胎。
    【主治】習慣性流產(chǎn)。
    【應用】本方適用于素體氣血不足,易習慣性流產(chǎn)的婦女。應用于妊娠2~3個(gè)月。每月1劑,每次服50粒。米湯送服。
    全生白術(shù)散
    【配方】白術(shù)30克,生姜皮、大腹皮、陳皮、白茯苓皮各15克。
    【制作方法】上藥研為細末,每服6克,米湯送服。
    【功效】健脾利水安胎。
    【主治】妊娠水腫。
    【應用】本方可治療妊娠水腫,面目虛浮,下肢明顯水腫,并伴脾虛水濕者。每日2次,每服6克。
    麥門(mén)冬粥
    【配方】鮮麥冬汁50克,鮮生地汁50克,生姜10克,薏米15克,粳米50~100克。
    【制作方法】先將薏米、粳米及生姜煮熟,再下麥冬與生地汁。調勻,煮成稀粥。
    【功效】滋陰清熱除濕。
    【主治】妊娠嘔吐。
    【應用】本方適用于氣陰兩虛型妊娠嘔吐
    患者。一般表現為:精神萎靡,形體消瘦,
    四肢乏力,嘔吐劇烈,口渴發(fā)熱,尿少便
    秘,唇舌干燥,舌質(zhì)紅,苔薄黃而干??崭故?。每日服1劑,分2次服。
    黃芪三皮飲
    【配方】冬瓜皮30克,茯苓皮30克,生姜皮10克,黃芪30克,大棗5枚,白糖適量。
    【制作方法】將前5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糖溶化即可。
    【功效】益氣健脾消腫。
    【主治】妊娠水腫。
    【應用】本方適用于脾虛型妊娠水腫患者。一般表現為:妊娠數月,眼面四肢水腫?;虮榧叭?,皮膚淡黃或蒼白,皮薄面光亮,胸悶氣短,口淡無(wú)味,食欲不振,大便稀,舌質(zhì)胖嫩,苔薄白或薄膩。早、晚分2次服完,每日1劑。連服7~10日。
    鯉魚(yú)湯
    【配方】活鯉魚(yú)1尾(約500克),香菜25克,小辣椒1.5克,姜、蔥、料酒各5克,食鹽5克,醋、蓽茇各3克。
    【制作方法】先將魚(yú)宰殺,去鱗、鰓及內臟,洗凈切塊。將香菜、辣椒、蔥、料酒、食鹽調拌腌浸魚(yú)塊;下入鍋內,加清水煮,魚(yú)熟后放入醋、蓽茇和生姜片調勻即成。
    【功效】利水止渴安胎。
    【主治】小便不利胎動(dòng)不安。
    【應用】本品有止渴安胎的作用。服用時(shí)食肉飲湯可以作為輔助食療治療妊娠胎動(dòng)不安、口渴、小便不利等。
    赤小豆鯉魚(yú)湯
    【配方】大鯉魚(yú)1尾(約500克),赤小豆30克,陳皮10克,草果2個(gè),小椒10克,食鹽3克,姜2克。
    【制作方法】先將魚(yú)宰殺,去鱗,去鰓及內臟,洗凈下入鍋中,加水煎煮,煮沸后入藥物和調料,煮熟即成。
    【功效】利水消腫安胎。
    【主治】小便不利。胎動(dòng)不安。
    【應用】本品利水止渴。主治妊娠水腫、胎動(dòng)不安、黃疸、腳氣等病,空腹食肉喝湯作為輔助食療。
    【妊娠期疾病單驗方】
    1.大紅棗14枚燒脆存性,研為細末,溫水送服,每日1次。治療妊娠4~5個(gè)月內,心腹不適,疼痛等。
    2.破故紙炒熟研為細末,以胡桃肉1個(gè)作引子,空腹溫黃酒送服。治療妊娠腰痛難忍,每日1劑。
    3.大黑豆30克炒熟令香,以黃酒300毫升,煮豆至200毫升,去豆,空腹頓服。治妊娠腰痛。
    4.雞肝切碎,以酒60毫升送服。治療妊娠下血漏胎等病。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十九、產(chǎn)后病

    十九、產(chǎn)后病
    益母草膏
    【配方】益母草等。
    【劑型與規格】膏劑。每瓶500毫升。
    【功效】活血化瘀,養血調經(jīng)。
    【主治】月經(jīng)不調,惡露不絕。
    【應用】本方為非處方藥。多用于月經(jīng)量少、淋漓不暢、色暗有塊,經(jīng)前或經(jīng)期少腹脹痛、產(chǎn)后惡露不凈、澀滯不爽、量少等癥??诜?。每次5~10毫升,每日15~30毫升。溫開(kāi)水調服。孕婦忌服。崩漏經(jīng)多、無(wú)瘀滯者不宜用。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生化湯
    【配方】當歸18克,川芎9克,炮姜1.5克,桃仁1.5克,甘草1.5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生血活血。
    【主治】產(chǎn)后血虛腹痛。
    【應用】本方治療產(chǎn)后氣血不足,惡露不行,腹痛不適等產(chǎn)后病。每日1劑,水煎溫服。若腹痛緩解,可減去桃仁,再服數劑。
    養正通幽湯
    【配方】川芎6.5克,當歸18克,炙甘草1.5克,桃仁15粒,麻仁6克,肉蓯蓉3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養血潤腸。
    【主治】產(chǎn)后便秘。
    【應用】本方養血活血,對產(chǎn)后大便秘結,以及腹痛隱隱等癥均有明顯效果。每日1劑,分2次服。
    青娥丸
    【配方】胡桃12個(gè),破故紙240克,杜仲500克。
    【制作方法】上藥研為細末,煉蜜為9克丸藥。
    【功效】補腎止痛。
    【主治】產(chǎn)后腰痛。
    【應用】本方補腎強腰,可治療產(chǎn)后腰痛。每日可服2丸,早晚各1丸,淡醋湯送服。
    豬蹄湯
    【配方】豬蹄1個(gè),通草30克。
    【制作方法】加水1500毫升,煮至熟。
    【功效】通利下乳。
    【主治】產(chǎn)后缺乳。
    【應用】本方適用于氣血虛弱型產(chǎn)后缺乳患者。一般表現為:產(chǎn)后乳少,甚至完全沒(méi)有,乳汁清稀,乳房柔軟,無(wú)脹感,面色無(wú)華,神疲,舌淡少苔。趁熱1次頓服,每日服1劑,常食。
    當歸羊肉湯
    【配方】當歸、人參各21克,黃芪30克,生姜15克,羊肉300克。
    【制作方法】上5味加水1000毫升煮至肉熟,去渣。
    【功效】補氣養血。
    【主治】產(chǎn)后體虛。
    【應用】本方治療產(chǎn)后體虛,氣血不足,證見(jiàn)自汗、發(fā)熱、四肢酸痛等。每周可以做兩劑,食肉喝湯。每劑分兩天服完。
    回乳方
    【配方】麥芽30克,茯苓15克,當歸15克,牛膝9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調理氣血回乳。
    【主治】乳汁過(guò)多。
    【應用】本方治療產(chǎn)后不欲哺乳,而乳汁過(guò)多??擅咳?劑,每劑分2次煎,3劑即可。
    蟲(chóng)草汽鍋雞
    【配方】冬蟲(chóng)夏草2.5克,雞肉165克,胡椒粉0.5克,味精1.5克,生姜3片,蔥白3節,食鹽2克。
    【制作方法】雞肉洗凈切成2.5厘米見(jiàn)方的塊。在沸水鍋中先下蔥、姜、胡椒粉,再下雞塊焯去血水。待肉變色后撈出,瀝去水分放入汽鍋中。蟲(chóng)草去灰渣,挑出較完整的幾條,洗凈,擺在雞肉上。加入少量清水和調料,蓋嚴蓋子,上屜用旺火蒸約1.5小時(shí)即熟。
    【功效】和中補虛。
    【主治】脾腎兩虛。
    【應用】本膳長(cháng)于補益肺腎,培中運脾。對產(chǎn)后婦女、病后虛弱、神疲少食、腰膝酸軟有調治之功。產(chǎn)后1個(gè)月內可以每周服用1劑。
    參芪排骨湯
    【配方】黃芪15克,黨參15克,豬排骨250克,鹽、蔥、姜各5克。
    【制作方法】將排骨洗凈放入鍋內,加水1000毫升,煮沸。加入調料及參芪,共煮至排骨熟。
    【功效】補益氣血。
    【主治】體虛久病。
    【應用】本方可用于產(chǎn)后體虛乏力,氣血不足者。糖尿病神經(jīng)性病變引起的肌肉萎縮及體質(zhì)虛弱者,也可以作為佐餐食用,食肉飲湯。產(chǎn)后哺乳期,應減少藥物使用。
    山藥面
    【配方】白面100克,豆粉6克,鮮山藥50克,羊肉20克,雞蛋清2個(gè),姜、蔥、鹽適量。
    【制作方法】先將鮮山藥蒸熟去皮,搗成泥,與面、雞蛋清、豆粉調勻和面,搟成面條。另將羊肉洗凈切好煮湯,放入姜、蔥、鹽,下入面條,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溫脾和中,益氣補虛。
    【主治】氣血不足。
    【應用】本膳有補虛羸,益元氣的作用。
    凡屬體質(zhì)素弱、氣血雙虧、形體消瘦、喜
    暖畏寒、乏力少氣者均可選用。產(chǎn)后體質(zhì)
    虛弱、或生產(chǎn)時(shí)失血過(guò)多,陽(yáng)氣不足、氣血虛弱者可以選用。
    【產(chǎn)后病單驗方】
    1.柚皮陰干,以水煎服。治產(chǎn)后腹痛或流產(chǎn)后的腹痛均有效。
    2.艾葉1000克,焙干,敷于神闕穴,以紗布覆蓋,以熨斗熨之,待藥力借熱入腹,疼痛自止。主治產(chǎn)后感寒腹痛。
    3.甘草40克,以500毫升水煎取200毫升濃汁。每日服3次。治產(chǎn)后頭痛。
    4.雞血藤9克,加黃酒50克,水500毫升同煎。每日2次,溫服。治產(chǎn)后腹痛和瘀血諸病有效。
    5.紅豆100克煮熟,連湯帶豆一起吃,治產(chǎn)后乳少。食后乳出如泉??蛇B續服3~7天。
    6.絲瓜燒為末,每服6克,黃酒調服。蓋被微微取汗出,乳汁即通。治產(chǎn)后乳少有效。1~2劑即效。
    7.絲瓜200克,炒蝦皮。有通經(jīng)絡(luò )之功。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二十、婦女郁癥

    二十、婦女郁癥
    半夏厚樸湯
    【配方】半夏、厚樸、紫蘇、茯苓、生姜各1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化痰利氣解郁。
    【主治】氣滯痰郁。
    【應用】本方治療梅核氣?;颊哐手胁贿m,如有物梗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悶,伴有脅痛,舌苔白膩,脈弦滑。每日1劑,連服7劑。
    柴胡舒肝散
    【配方】柴胡10克,枳殼10克,芍藥12克,甘草6克,香附10克,川芎6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疏肝理氣解郁。
    【主治】肝氣郁結。
    【應用】本方治療郁癥,患者見(jiàn)精神抑郁、情緒不寧、善太息,胸脅脹痛,痛無(wú)定處,脘悶腹脹,月經(jīng)不調或閉經(jīng)。每日1劑,連服10天。
    甘麥大棗湯
    【配方】小麥30克、甘草10克、大棗8枚。
    【制作方法】上3味加水煎2次,去渣取藥汁,混勻。
    【功效】甘潤滋補,養心益脾。
    【主治】婦人臟躁病。
    【應用】本方主要治療婦女精神不振,情志恍惚,情緒易于激動(dòng),心煩眼差,發(fā)作時(shí)哭笑無(wú)常,呵欠頻作,伴口干、便結,舌紅苔少脈細而弦或數者。分2次內服。
    百合地黃湯
    【配方】百合15克,生地黃15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清熱除煩。
    【主治】更年期綜合征。
    【應用】本方治療肝腎陰虛,手足心熱,煩躁易怒,心悸不安,頭暈目眩者。每服1劑,分2次煎服。
    黃精山藥雞
    【配方】黃精15~30克,山藥100~200克,雞1只。
    【制作方法】將雞洗凈切塊,同黃精,山藥放入盤(pán)中,隔水燉熟,調味即成。
    【功效】補益脾腎。
    【主治】更年期綜合征。
    【應用】本方適用于腎陰虧虛型更年期綜合征。一般表現為:月經(jīng)紊亂,經(jīng)量時(shí)多時(shí)少,頭暈耳鳴,手足心熱,腰膝酸軟,或皮膚干燥瘙癢,口干,大便干,舌紅少苔。每劑分2次食用。隔日服1劑,連服5~7日。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二十一、婦人陰癢

    二十一、婦人陰癢
    蛇床子散
    【配方】蛇床子、川椒、明礬、苦參、百部各15克。
    【制作方法】上藥煎湯趁熱先熏后洗局部并可坐浴。
    【功效】清熱滲濕,殺蟲(chóng)止癢。
    【主治】外陰瘙癢。
    【應用】上藥每日1劑,每10次為1個(gè)療程。若局部有破潰處,可去掉川椒。本方為外洗方,不可內服。
    陰癢方
    【配方】狼牙60克,蛇床子90克。
    【制作方法】上藥加水3000毫升,同煎,煮十沸。
    【功效】殺蟲(chóng)、止癢。
    【主治】婦人陰癢。
    【應用】本方適用于婦女外陰瘙癢。用時(shí)每日1劑,加熱溫洗外陰處。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二十二、不孕癥

    二十二、不孕癥
    艾附暖宮丸
    【配方】艾葉炭、吳茱萸、肉桂、黃芪、當歸、白芍、川芎、地黃、香附、續斷。
    【劑型與規格】蜜丸。每丸重9克。
    【功效】暖宮調經(jīng)。
    【主治】血瘀痛經(jīng),宮寒不孕。
    【應用】本方為非處方藥。多用于痛經(jīng)、不孕、月經(jīng)后期引起的月經(jīng)排泄不暢、量少有塊、小腹劇痛難忍、四肢發(fā)涼、常感腰痛等癥??诜?。每次服1丸,每日2次。忌食生冷食物。實(shí)熱證禁用。
    開(kāi)郁種玉湯
    【配方】白芍、香附、當歸、白術(shù)、丹皮、茯苓、花粉各1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舒肝解郁,養血理脾。
    【主治】肝郁不孕。
    【應用】治婦女多年不孕,月經(jīng)不定期,行經(jīng)腹痛,經(jīng)血量少色暗有血塊,精神抑郁,乳房脹痛,煩躁易怒者。每日1劑,分2次煎服。連服7日。
    養精種玉湯
    【配方】熟地黃20克,山茱萸、白芍、當歸各1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養血益精。
    【主治】腎虛不孕。
    【應用】本方治不孕,經(jīng)血量少色淡,面色晦暗,腰酸腿軟,性欲淡漠,小便清長(cháng),便溏,形體消瘦者。每日1劑,連服10~20劑。
    啟宮丸
    【配方】半夏、香附、蒼術(shù)、陳皮、神曲、茯苓、川芎各1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燥濕化痰。
    【主治】痰濕不孕。
    【應用】本方治療婦人素體肥胖,帶下量多,行經(jīng)延后,面色白,胸悶泛惡,苔白膩之不孕者。每日1劑,連服7劑。
    不孕方
    【配方】益母草2000克,白芍、當歸、芍藥各500克,廣木香250克,川芎250克。
    【制作方法】上藥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蜜藥各等份。
    【功效】養血調經(jīng)。
    【主治】不孕。
    【應用】本方治療不孕,月經(jīng)不調,子宮寒冷者。用溫黃酒送服,每日2次,每次1丸。連服1個(gè)月。
    胖婦不孕方
    【配方】南星、半夏、蒼術(shù)、川芎、防風(fēng)、羌活、滑石各1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化痰祛濕,調經(jīng)利水。
    【主治】婦女肥胖不孕。
    【應用】本方治療體態(tài)豐厚肥胖的婦女,婚后久不懷孕,月經(jīng)不調,痰濕過(guò)盛。每日1劑,分2煎。連服10天。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二十三、男性性功能障礙

    二十三、男性性功能障礙
    五子衍宗丸
    【配方】枸杞子、菟絲子、復盆子、五味子、車(chē)前子。
    【劑型與規格】蜜丸劑。每丸重9克。
    【功效】補腎益精。
    【主治】腎氣不足。
    【應用】本方為非處方藥。用于腎氣損傷所致的遺精、陽(yáng)痿、早泄、精液清冷不育等病。西醫診斷的性神經(jīng)衰弱、慢性前列腺炎等屬于腎氣不足,精關(guān)不固者均可運用本藥??诜?。每次服1丸,每日服3次。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節制房事。女性腎氣不足也可以選用。
    大補元煎
    【配方】黨參、炒山藥、熟地黃、杜仲、枸杞子各12克,當歸、山茱萸、炙甘草各1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益精補腎。
    【主治】腎虛陽(yáng)痿。
    【應用】適用于男子陽(yáng)痿,精神苦悶,膽怯多疑,心悸,失眠等。每日1劑,分2次服。
    水陸二仙丹
    【配方】金櫻子15克,芡實(shí)3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補腎固精。
    【主治】腎虛遺精。
    【應用】主治男子遺精、滑精、頭昏目眩、耳鳴腰酸,面白少華,畏寒肢冷等證。每服1劑,分2煎。早、晚各服1次。連服7日。
    三才封髓丹
    【配方】天冬、熟地黃、人參、黃柏、砂仁、甘草各1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滋陰清火,安神固精。
    【主治】陰虛火旺遺精。
    【應用】本方治療男子夢(mèng)遺,夜臥不安,心悸、頭暈、體倦無(wú)力,小便赤熱,舌紅,脈細數者。每日1劑,連服7日。
    龜鹿二仙膏
    【配方】鹿角5000克,龜板2500克,枸杞子1000克,人參500克。
    【制作方法】先將鹿角。龜板鋸截刮凈,水浸,桑木火熬煉成膠。再將人參,枸杞子熬膏和入。
    【功效】補氣養血。
    【主治】氣血不足遺精。
    【應用】本方適用于氣血不足,瘦弱體虛,夢(mèng)遺早泄,目澀不明,腰膝酸軟之證。每晨以黃酒服9克。
    車(chē)前杜仲燉豬腎
    【配方】車(chē)前草15克,杜仲15~30克,豬腎1個(gè)。
    【制作方法】將車(chē)前草用紗布縫包。豬腎洗凈去筋,與杜仲共放入沙鍋內煮湯,肉熟后加入適量調味品即成。
    【功效】補腎溫陽(yáng)。
    【主治】陽(yáng)痿。
    【應用】本方適用于濕熱下注型陽(yáng)痿患者。一般表現為:陽(yáng)事不舉,痿軟無(wú)力,小便短赤,陰囊潮濕,瘙癢墜脹,舌紅苔黃膩。吃肉飲湯,隔日服1劑。連用5劑。
    雀兒粥
    【配方】麻雀5只,小米30克,黃酒10克,蔥5克,食鹽3克,花生油10克。
    【制作方法】先將麻雀去毛,凈膛洗凈。將油鍋燒熱后,放入麻雀,煸炒至熟;加入黃酒,煮燜約15分鐘;再加清水適量,煮開(kāi)后,將淘洗好的小米下入煮粥。至八成熟時(shí)放入蔥白、食鹽等即成。
    【功效】補腎溫陽(yáng)。
    【主治】脾腎兩虛,下元不足。
    【應用】本膳有補腎壯陽(yáng)之功。適用于腎陽(yáng)不足、命門(mén)火衰而引起的形體羸瘦、腰腿無(wú)力、陽(yáng)痿遺精、夜尿頻繁、畏寒喜暖等??勺鳛樵绮褪秤?。麻雀可大補元陽(yáng)之氣,故素體陽(yáng)亢或陰虛之人,不宜食用。
    桂心粥
    【配方】桂心2克,茯苓2克,桑白皮3克,粳米50克。
    【制作方法】先以水煎前3味藥物,約30分鐘。去藥渣,留汁,下入粳米,煎煮為粥。
    【功效】溫陽(yáng)化水。
    【主治】陰陽(yáng)兩虛。
    【應用】本膳有溫化水飲之功。凡陰陽(yáng)兩虛,尿頻量多、口渴多飲、陽(yáng)痿畏寒、面色黧黑、痰白清稀等,均可選用此方。
    一品山藥
    【配方】生山藥100克,面粉30克,核桃仁1克,什錦果脯4克,團粉2克,花生油1克,蜂蜜2克,白糖10克。
    【制作方法】①生山藥洗凈,蒸熟,剝去皮,放在大碗中。加入面粉,混勻壓碎,揉成面團,放入盤(pán)中按成圓餅狀。上面放上核桃仁、果脯,上屜蒸約20分鐘即可。②將蜂蜜、白糖、豬油上鍋加熱,白糖烊化后,加入濕團粉,加熱至煮沸,做成糖蜜汁。澆在蒸好的山藥餅上即可。
    【功效】補腎滋陰。
    【主治】下元虛損。
    【應用】本膳味香爽口,有滋腎養陰的功效。平人食之可增進(jìn)營(yíng)養;腎虛體弱,消渴、尿頻遺精等病人食之更為相宜。糖尿病人選食不加白糖。
    雞頭粉雀舌棋子
    【配方】羊肉25克,草果5只,豌豆2.5克,芡實(shí)粉50克,綠豆粉25克,姜汁0.5克,蔥0.75克,食鹽1克,大料1枚。
    【制作方法】將羊肉洗凈,與草果、豌豆、大料同煮湯。煮熟將羊肉撈出切成棋子大小,濾湯。將肉湯與芡實(shí)粉、綠豆粉和勻。鍋里水開(kāi)后下入,加入姜、蔥、鹽等,并將羊肉切碎入鍋同煮至熟。
    【功效】脾腎雙補、補中益精。
    【主治】脾腎陽(yáng)虛,下元虧損。
    【應用】本膳有補虛之功效。凡因脾腎陽(yáng)氣不足而引起的久泄不止、小便頻數滯濁、腰膝疼痛、夢(mèng)遺滑精等,均可作為輔助食療。
    法制黑豆
    【配方】黑豆500克,熟地黃、山萸、茯苓、補骨脂、菟絲子、旱蓮草、黑芝麻、當歸、桑椹、五味子、枸杞子、地骨皮各10克。
    【制作方法】將藥物放鍋內,加水煎煮。每半小時(shí)取藥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藥汁4次合并放在大鍋中,加入泡好的黑豆和食鹽25克,以小火煨燉至藥液干涸,撤火。曝曬黑豆至干,裝瓶罐中收貯。
    【功效】陰陽(yáng)雙補,強腰健骨。
    【主治】陰陽(yáng)不足,腰膝酸軟。
    【應用】本品有補腎益精、強筋壯骨之功效。每日可隨意食用??膳浜现委熒窬ト?、身體消瘦、尿頻遺精、腰酸腿痛、筋骨無(wú)力等。
    鵪鶉枸杞杜仲湯
    【配方】鵪鶉1只,枸杞子30克,杜仲10克。
    【制作方法】將鵪鶉宰殺煺毛,去內臟,洗凈;與枸杞子、杜仲一同入沙鍋,加水煎煮。至熟,去藥渣,留湯和肉食用。
    【功效】補肝益腎。
    【主治】肝腎兩虛。
    【應用】本湯補益肝腎精血。主治身體瘦弱,陽(yáng)痿、遺精、尿頻遺尿、腰膝酸軟等。糖尿病陰陽(yáng)兩虧者可選作食療補益輔食。食肉喝湯,頓服為宜。
    【男性性功能障礙單驗方】
    1.五味子研為細末,以面粉用醋調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30丸??崭沟}湯溫服。治療夢(mèng)遺。
    2.刺猬皮1個(gè),瓦上焙干細末,黃酒調服。每日早上服1次。治療遺精或夢(mèng)而后遺。
    3.白茯苓研為細末,溫水調勻??崭够蚺R睡服。每日可分4次服,每服15克。治療夢(mèng)中遺泄。
    4.韭菜子60克,炒熟研為細末。每服6克,空腹及睡前黃酒送服。治虛勞遺精。
    5.牡蠣沙鍋內燒醋淬火7次,研為細末,以醋調勻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空腹鹽湯送服。治夢(mèng)遺。遺精早泄。
    6.羊肉200克燉熟,加入干海米(蝦仁)50克,適量蔥、姜、鹽等,煮熟。適用于腎氣不固遺精患者,有補腎溫陽(yáng)作用。吃肉喝湯,常服有效。
    7.肉蓯蓉25克與羊腎一對燉熟,適量加入蔥,姜,鹽,調味,適用于陽(yáng)萎,遺尿,便秘患者,有補腎壯陽(yáng)作用,服食可蘸花椒鹽更香。
    8.大蝦200克炒韭菜300克,適用于遺精、遺尿、腹冷無(wú)力者,有溫補腎陽(yáng)作用??梢猿J?。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二十四、前列腺疾病

    二十四、前列腺疾病
    滋腎丸
    【配方】鹽知母15克,肉桂1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滋腎清熱,化氣通關(guān)。
    【主治】下焦血熱癃閉(前列腺腫大)。
    【應用】本方治療50歲以上男子,排尿困難,淋漓不凈,灼熱短赤,小腹脹滿(mǎn),腰脊酸痛。每日1劑,分2次服。
    竹葉茶
    【配方】竹葉10克,茶葉5克。
    【制作方法】用沸水沖泡。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應用】本方適用于濕熱蘊結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一般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適或有灼熱感,尿后有白色或渾濁分泌物滴出,會(huì )陰腰骶部脹痛,睪丸墜脹,舌苔黃膩。代茶飲,常服。
    雙耳湯
    【配方】白木耳10克,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
    【制作方法】將白木耳、黑木耳用溫水發(fā)泡,并摘除蒂柄,除去雜質(zhì),洗凈,放入碗內。將冰糖放入,加水適量,將碗放蒸蘢中蒸1小時(shí)即成。
    【功效】滋陰清熱。
    【主治】前列腺肥大。
    【應用】本方適用于陰虛火旺型前列腺肥大患者。
    一般表現為:尿少黃赤,點(diǎn)滴不暢,手足心熱,半夜咽干,睡眠出汗,舌紅少苔。吃木耳喝湯。每日1劑,分2次食用。連用1周。
    參芪精
    【配方】黨參250克,黃芪250克,白糖500克。
    【制作方法】將黨參、黃芪泡透煎煮,每30分鐘取藥液1次。共煎取3次。合并藥液,慢火熬至稠黏,放冷后加入白糖攪勻,曬干壓碎,裝瓷罐內備用。
    【功效】補益脾氣。
    【主治】前列腺肥大。
    【應用】本方適用于中氣不足型前列腺肥大患者。一般表現為:小便欲解不爽,或見(jiàn)脫肛,精神不振,少氣懶言,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每次服10克,沸水沖化服。每日2次。常服。
    茴香蔥白煎
    【配方】小茴香5克,蔥白4莖。
    【制作方法】同搗水煎去渣。
    【功效】溫陽(yáng)通利。
    【主治】前列腺肥大。
    【應用】本方適用于腎陽(yáng)衰微型前列腺肥大患者。一般表現為:小便無(wú)力,尿細不暢,面色蒼白,神疲腰酸,手足不溫,畏寒怯冷,舌淡。每日服1劑,分3次服,連服1周。
    【前列腺疾病單驗方】
    1.黑芝麻500克炒香搗碎,每次調入適量蜂蜜,開(kāi)水沖服。每日3次,常服。適用于前列腺肥大伴陽(yáng)虛火旺者。
    2.小茴香5克,蔥白4寸,水煎。適用于腎陽(yáng)衰微,畏寒肢冷,前列腺肥大者。每日1劑,分3次服用,連服1周。

《家庭常見(jiàn)病妙用小處方》 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二十五、不育癥

    二十五、不育癥
    固精種子羊腎丸
    【配方】羊腎10對鹽浸,枸杞子60克,蓮子60克,芡實(shí)120克,生地黃120克,何首烏120克。
    【制作方法】前藥共研為細末;將羊腎用900毫升黃酒煮熟,搗爛如泥,與藥末調勻為丸如黃豆大。
    【功效】固精種子。
    【主治】男子不育。
    【應用】本方有固精補腎作用,可治療腎虛精子量少,活力差等癥。每日淡鹽湯送服9克。
    宜男酒
    【配方】當歸60克,茯神60克,枸杞子60克,牛膝60克,龍眼肉60克,核桃60克,葡萄干60克。
    【制作方法】用米酒5000毫升浸上藥7日。
    【功效】養血壯神,益腎種子。
    【主治】男子不育。
    【應用】本方可以治療男子體虛,腰膝酸軟,婚后無(wú)子等。亦可男女同服此方,調經(jīng)補腎,治療下元虛損之不孕不育癥。每日50毫升,連服1~2劑。
    龍馬童子雞
    【配方】海馬10克,仔公雞1只(約900克),蝦仁15克,紹酒20克,食鹽3克,味精3克,蔥白25克,生姜15克,濕淀粉50克,清湯500克。
    【制作方法】①將公雞宰殺后煺毛,洗凈,剁去爪、膀,開(kāi)腹去臟,再洗凈入沸水鍋內。略焯后剁成小塊分裝在7個(gè)碗里(每碗約125克)。②海馬、蝦仁溫水洗凈,浸泡10分鐘,分放在雞肉上。加蔥段、姜塊及調料的一半,清湯適量,上籠蒸爛。③雞肉出籠后,揀去蔥、姜,瀝去原湯倒入炒勺中,放入剩下的調料,燒開(kāi)撇去浮沫,入濕團粉收汁,澆在雞肉上即成。
    【功效】補腎壯陽(yáng)。
    【主治】腎陽(yáng)虛損。
    【應用】本品有補腎壯強之效,對于陽(yáng)痿、早泄、尿頻、婦人腎陽(yáng)虛弱、腰酸如折、少腹冷感、小便清長(cháng)及年老體衰、神疲肢冷等,皆可用作治療之輔食。
    山藥湯圓
    【配方】生山藥50克,白糖50克,糯米粉30克,胡椒面少許。
    【制作方法】生山藥洗凈,蒸熟,剝去皮,放在碗里,加入白糖、胡椒粉,用勺壓拌調成餡泥。糯米粉加水揉成湯圓粉面,分成6份,逐一包入山藥餡做成湯圓。吃時(shí)煮熟即可。
    【功效】補腎滋陰。
    【主治】下元虛損。
    【應用】本品經(jīng)常食用可以治療下元虛損、男子虛寒精虧無(wú)嗣。老人幼兒食之可補氣益陰。糖尿病陰虛元氣不足者可選食,但應減少白糖用量或以甜味劑代替白糖。
    雙鞭壯陽(yáng)湯
    【配方】牛鞭100克,狗腎10克,羊肉100克,菟絲子10克,肉蓯蓉6克,枸杞子10克,雞肉50克,黃酒、花椒、姜、鹽適量。
    【制作方法】將牛鞭、狗腎、羊肉洗凈,加清水燒沸后,去浮沫,放入雞肉、黃酒等調料。同時(shí)把菟絲子、肉蓯蓉、枸杞子裝入布袋內,入鍋內煮,待肉熟后將牛鞭、豬腎、羊肉、雞肉切塊,取出藥袋即可。
    【功效】陰陽(yáng)雙補。
    【主治】肝腎不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容均由用戶(hù)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diǎn)擊舉報。
打開(kāi)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lèi)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lèi)似文章
薛氏祖傳秘方(小兒疳積)
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常用的單方
從“痿”到“偉”,這七個(gè)方子,不要錯過(guò)!
28種中醫偏方調治小兒遺尿
小兒感冒 咽喉炎,扁桃體腫大
民間方五則
更多類(lèi)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cháng)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diǎn)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成人网18免费韩国,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区综合,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