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分上中下三品,大概來(lái)自于《本經(jīng)》。上品延年益壽,基本無(wú)毒,可以長(cháng)期服用。中品調養治病,毒性較弱,病愈藥停。下品攻邪,毒性較強,急癥為主,不可長(cháng)期服用。中藥的分品是古代《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分法,是按藥物的有毒與無(wú)毒、養身延年與祛邪治病的不同,分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稱(chēng)為“三品分類(lèi)法”而不是以藥價(jià)的高低來(lái)分的。上品中藥一百二十種都有哪些
玉石(上品) 丹沙、 云母、 玉泉、 石鐘乳、 涅石、 消石、 樸消、 滑石、 石膽、 空青、 曾青 、禹余糧、 太乙余糧、 白石英、紫石英、 青石、赤石、黃石、白石、黑石脂等 白青、 扁青。 草(上品) 菖蒲 鞠華 人參 天門(mén)冬 甘草 干地黃 術(shù) 菟絲子 牛膝 充蔚子 女萎 防葵 柴胡 麥門(mén)冬 車(chē)前子 木香 署豫 薏苡仁 澤瀉 遠志 龍膽 細辛 石斛 巴戟天 白英 白蒿 赤箭 奄閭子 析蓂子 蓍實(shí) 赤芝 卷柏 藍實(shí) 芎 蘼蕪 黃連 絡(luò )石 蒺藜子 黃耆 肉松蓉 防風(fēng) 蒲黃 香蒲 續斷葉 漏蘆 營(yíng)實(shí) 天名精 決明子 丹參 茜根 飛廉 五味子 旋華 蘭草 蛇床子 地膚子 景天 茵陳 杜若 沙參 白兔藿 徐長(cháng)卿 石龍芻 薇銜 云實(shí) 王不留行 升麻 青蘘 姑活 別羈 淮木 木(上品) 牡桂 菌桂 松脂 槐實(shí) 枸杞 柏實(shí) 伏苓 榆皮 酸棗 蘗木 干漆 五加皮 蔓荊實(shí) 辛夷 桑上寄生 杜仲 女貞實(shí) 木蘭 蕤核 橘柚 人(上品) 發(fā)髲 獸(上品) 龍骨 麝香 牛黃 熊脂 白膠 阿膠 禽(上品) 丹雄雞 雁肪 蟲(chóng)魚(yú)(上品) 石蜜 蜂子 蜜蠟 牡蠣 龜甲 桑蜱蛸 海蛤 文蛤 蠡魚(yú) 鯉魚(yú) 果(上品) 藕實(shí)莖 大棗 葡萄 蓬蔂 雞頭實(shí) 米谷(上品) 胡麻 麻賁 菜(上品) 冬葵子 莧實(shí) 瓜蒂 瓜子 苦菜①草部〈29種〉:甘草(性平)、黃芪(性溫)、人參(性微溫)、沙參(性微寒)、肉蓯蓉(性溫)、天麻(性平)、白術(shù)(性溫)、巴戟天(性微溫)、遠志(性溫)、丹參(性微寒)、黃連(性寒)、柴胡(性微寒)、防風(fēng)(性微溫)、升麻(性平、微寒)、細辛(性溫)、川芎(性溫)、蛇床(性平)、白芷(性溫)、木香(性溫)、菊花(性微寒)、益母草(性微寒)、地黃(生地黃:性涼;熟地黃:性微溫)、牛膝(性平)、麥冬(性微寒)、決明子(性微寒)、車(chē)前(性寒)、菟絲子(性溫)、天門(mén)冬(性大寒)、澤瀉(性寒);
②谷部〈1種〉:薏苡仁(性微溫);
③菜部〈8種〉:莧(性微寒)、莧實(shí)(性寒) 、苦菜(性寒)、淮山(性溫、平)、冬瓜(性微寒)、靈芝(性平)、黃芝(性平)、紫芝(性溫);
④果部〈5種〉:紅棗(性熱)、橘(性溫)、葡萄(性平)、蓮(性平)、芡實(shí)(性平);
⑤木部〈9種〉:柏實(shí)(性平)、木蘭(性寒)、杜仲(性溫)、槐實(shí)(性寒)、榆樹(shù)葉(性平)、酸棗仁(性平)、女貞(性平)、枸杞(性寒)、茯苓(性平);
⑥蟲(chóng)部〈2種〉:蜂蜜(性平)、蜜蠟(性微溫);
⑦鱗部〈3種〉:鯉魚(yú)肉(性平)、鯽魚(yú)肉(性平)、生魚(yú)肉(性寒);
⑧介部〈5種〉:水龜甲(性平)、牡蠣(性平、微寒)、石決明(性平)、海蛤(性平)、田螺肉(性大寒);
⑨禽部〈2種〉:鵝(鵝肉:性平;鵝血:性平;鵝膽:性寒)、蝙蝠(性平);
⑩獸部〈3種〉:牛肉(黃牛肉:性溫;水牛肉:性平)、阿膠(性平)、牛黃(性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