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yǔ) 學(xué)而第一》講要
(三)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xué),吾必謂之學(xué)矣。
此章說(shuō)倫常之義。倫者五倫,常者不變也。此為人倫之學(xué),時(shí)代有變,此學(xué)不能變。
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
「賢賢」,上「賢」字作貴重講,下「賢」字作賢德講?!敢咨?,「易」作輕字講,「色」是美色。此明夫婦之倫。夫婦重德不重色,以正人倫之始。
「事父母能竭其力」,此理之當然。
君者國之領(lǐng)袖,國為大團體,既曰「事君」,則必先公後私,故曰能「致其身」。公教人員,食於民,當以民事為先。
交友必須信實(shí),辦事、言語(yǔ)、皆無(wú)欺,可謂「有信」。
五倫為學(xué)之本,行在五倫,即是學(xué)矣。
劉氏正義:今案夫婦為人倫之始,故此文敘於事父事君之前。漢書(shū)李尋傳引此文,顏師古注,「易色」,輕略於色,不貴之也。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xué)則不固;主忠信,無(wú)友不如己者,過(guò)則勿憚改。
此章講法有二。其一:
「君子不重則不威?!埂钢亍拐?,莊重?!竿?,是威儀。君子不莊重,則無(wú)威儀。
「學(xué)則不固?!箍装矅ⅲ骸腹?,蔽也?!埂督寡撜Z(yǔ)補疏》引《曲禮》鄭康成注:「固,謂不達於禮也?!菇故弦詾椋骸覆贿_於禮,是為蔽塞不通?!贡稳?,不達於禮,所以不莊重。求學(xué)則不蔽塞,故雲學(xué)則不固。
「主忠信,無(wú)友不如己者,過(guò)則勿憚改?!勾苏f(shuō)學(xué)。鄭注:「主,親也?!褂H近忠信之人,以忠信之人為師。學(xué)須有師,又須交友?!笩o(wú)友不如己者」,「如」字古註有異解,一作「似」字講。茲從之?!覆蝗缂骸?/font>,指在修養道德方面不似我,例如我講求忠信,彼則講求詐術(shù),彼我志不同,道不合,不能結交為友?!笩o(wú)友」之「無(wú)」,舊文作「毋」,義為「勿」?!笩o(wú)友不如己者」,即是勿交與我道不同之人為友。人有過(guò),而不自知,師友知而告之,則勿憚改。鄭注:「憚,難也?!褂羞^(guò),勿難於改也。
又一講法: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xué)則不固。主忠信?!咕硬磺f重,則無(wú)威儀,學(xué)則不堅固。欲其堅固,須以忠信為主?;省妒琛罚骸钢倚艦樾?,百行之主也?!构室灾倚艦橹?,所學(xué)則堅固,其人則能莊重而有威儀。
「無(wú)友不如己者,過(guò)則勿憚改?!怪v法如前。
楊子《法言?修身篇》,謂人須取四重。即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則有法,行重則有德,貌重則有威,好重則有觀(guān)。此處好字即是嗜好。嗜好高雅者,如琴棋書(shū)畫(huà)等,則有可觀(guān)。學(xué)者言行貌好皆須學(xué)其莊重。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孔安國注:「慎終者,喪盡其哀。追遠者,祭盡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歸於厚也?!?/font>
「慎終」者?!干鳌故侵斏?,「終」是壽終。父母壽終時(shí),須依喪禮,謹慎治理喪事。父母之喪,以哀戚為重。故孔注云:「喪盡其哀?!?/font>
「追遠」者。喪葬之後,須依禮依時(shí)追念祭祀?!缸愤h」之「遠」有二義。一為父母去世已經(jīng)久遠,二為祖父母以至歷代祖先,距今已遠,皆須追祭以時(shí),祭則必誠必敬。故孔注云:「祭盡其敬?!棺幼訉O孫,如是追遠祭祀,是為不忘本。
「民德歸厚」者。邢疏:「言君能行此慎終追遠二者,民化其德,皆歸厚矣。言不偷薄也?!孤}賢施教,以孝為本?!缎⒔?jīng)》:「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勾苏隆干鹘K追遠,民德歸厚」即是講孝道,厚德由行孝而來(lái)。
◎子禽問(wèn)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鄭康成注:「子禽,弟子陳亢也。子貢,姓端木名賜?!棺忧輪?wèn),夫子周游列國,所到之國,必與聞其國之政,此為求得之耶?抑其國君自願與之為治耶?子貢不答以求之與之,乃曰「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必曰求之,「其諸異乎人之求與?!勾艘馐钦f(shuō),亦有異於他人之求之也。程氏《集釋》引洪頤煊《讀書(shū)叢錄》:「其諸,是齊魯閑語(yǔ)?!埂钙渲T」之「諸」,當在字講,即在「溫良恭儉讓」五字上?!笢亍拐呙埠?,「良」者心善,「恭」者內肅,「儉」乃節約,「讓」即謙遜,具此五者,可謂不求之求,乃令列國之君信而敬之,不疑忌其乾人之政,故願推誠諮以政事,實(shí)由人君自與。
恭錄自《論 語(yǔ) 講 要》雪公 講述 ,徐醒民教授 敬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