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散方是陜西中醫藥大學(xué)周建龍自擬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方劑。
處方:炙黃芪20g,烏賊骨10g,延胡索10g,炒白芍10g,煅牡蠣15g,炒白及10g,廣木香10g,炒白術(shù)10g,五靈脂10g,炙甘草10g。
治則:健脾調中,止血活血散瘀,制酸和胃。
主治:胃脘痛(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神經(jīng)官能癥)。
服法:①胃脘痛早期:上藥加水400ml,煎50分鐘,取汁200ml。2煎加水300ml,煎水取汁100ml,2煎混勻后,早晚各服一半,每日1劑。②胃脘痛緩解期:上藥按比例加倍。打粉,早中晚飯前溫水送服,每次5g?;蜓b膠囊,每次5g。每日3次。
病案舉例
用潰瘍散為主,加減治療各類(lèi)胃病,取得滿(mǎn)意療效,舉例介紹如下:
蘇某某,女,43歲,2006年5月10日初診?;颊咭晕鸽渥仆?,口苦時(shí)作1年就診。1年前,患者始有上腹部、胃脘部不適,逐漸轉為胃脘部灼痛為主,時(shí)有口干,胃鏡顯示:胃體、胃竇黏膜充血,水腫,糜爛。
現見(jiàn)胃脘灼痛,肋脅隱痛,口干,口苦,惡心,納差,消瘦。最近一次胃鏡顯示:胃體和胃竇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右上腹輕微拒按,無(wú)反跳痛,墨菲氏征(-),舌紅苔黃厚,脈弦數。
西醫診斷:慢性糜爛性胃炎。
診斷:胃脘痛(肝胃郁熱)。
處方:炙黃芪10g,南沙參10g,烏賊骨10g,延胡索10g,炒白芍10g,煅牡蠣15g,炒白及10g,廣木香10g,炒白術(shù)10g,五靈脂10g,炙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劑,飯后溫服。7劑后,疼痛明顯減輕,食納增加。1個(gè)月后,臨床痊愈。囑其節制飲食,調暢情志。隨訪(fǎng)1年,未見(jiàn)復發(fā)。
潰瘍散適用于所有胃病,特別是久治不愈胃病患者,根據病人臨床癥狀,辨證加減運用潰瘍散治療,收效較佳。消化性潰瘍多屬實(shí)證,因失治誤治或遷延日久而致本虛,臨床常由外邪或飲食勞倦而引發(fā)。久治不愈胃病患者多有“胃酸過(guò)多(燒心,口干等)”癥狀,同時(shí)伴有“中氣不足(乏力,困倦等)”表現。
潰瘍散中黃芪、南沙參、白術(shù)、甘草,具有補益脾氣等功效;烏賊骨、牡蠣、白及,具有制酸止痛等功效。氣滯甚者加川楝、香附、陳皮;虛寒甚者加桂枝、炮干姜;血瘀甚者加丹參、乳香、沒(méi)藥;郁熱甚者加黃連、丹皮;嘈雜甚者加百合、石斛。
(注: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1
END
1
⊙版權聲明: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文章來(lái)源于網(wǎng)絡(luò ),版權歸相關(guān)權利人所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guān)點(diǎ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