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資料純屬網(wǎng)上搜集,供有需要者借鑒,發(fā)帖同時(shí)祝愿不幸罹患此病的表哥和所有受此病患折磨的人早日康復)
治療結腸癌的偏方
治療結腸癌的偏方 對于大多數治療結腸癌患者和家人來(lái)說(shuō),治療結腸癌的偏方,是否能治療全愈才是最關(guān)心的問(wèn)題這一。那么下面就給大家介紹治療結腸癌的偏方。
治療結腸癌的偏方-偏方1:
【方藥】紅藤30g,藤梨根30g,馬齒莧30g,土茯苓30g,半枝蓮30g,白英30g,孩兒茶10g,敗醬草30g,馬尾蓮20g,木香10g,厚樸10g,三棱10g,蓬莪術(shù)10g,川楝子10g
【功能】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治痢療瘡、消癰散結。
【適應癥】每日1劑,分頭道、二道煎服。
【用法】服藥后有個(gè)別患者出現惡心、嘔吐、胃滿(mǎn)、納差,可改用一次藥汁分兩次服,即可減去胃滿(mǎn)反應。
治療結腸癌的偏方-偏方2:
【方藥】槐角、銀花各12g,白花蛇舌草、生苡仁、藤梨根、土茯苓各30g,貓人參60g,無(wú)花果15g,側柏葉、苦參、生地各9g。
【適應癥】晚期便血,大便變細,有粘液及膿血,腹痛惡心,胃納不振,口燥而苦,苔白膩,舌質(zhì)暗
驗方:
復方半蓮湯:半枝蓮60g,石見(jiàn)穿30g,生地榆30g,苡仁30g,忍冬藤30g,昆布30g,山豆根15g,槐角15g,胡麻仁15g,白蚤休12g,幟殼9g,川樸9g。制成煎劑,每日1劑,分2次服。
療效:湖北中醫學(xué)院附屬醫院應用本方治療腸癌20余例,有效率1 00%。
偏方
?、裒柠湼鶞乎r根用米泔水洗凈,每天50—100克(干根用40—50克),水煎服。
?、邗r鵝血50—100毫升,每日1次口服。治療消化系統腫瘤,總有效率為65%
干姜肉桂飲
組成:干姜20克,肉桂10克。
用法:干姜、肉桂分別洗凈,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開(kāi)5分鐘,改文火煮30分鐘,濾渣取汁,分次飲用。
功效:溫補脾腎。
主治:大腸癌,屬脾腎陽(yáng)虛型,腹痛肢冷,便溏無(wú)力,五更泄瀉,舌體胖大者。
來(lái)源:民間驗方。
治療胃癌、肺癌、結腸癌偏方
處方:
魚(yú)腥草10克·白花蛇草15克·太子參10克·馬齒莧15克·問(wèn)荊(又稱(chēng)節節)草10克·山豆根15克·酸漿(又稱(chēng)落道秧子)一把·黃柏樹(shù)皮15克. 此為前七天方子一天的量。水煎服分三次服用每次三兩·)
處方2:丁毒豆2兩·仙人掌1付·山核桃皮(老皮)1付·白酒3斤(此為后七天方·泡在3斤白酒里·每天喝兩次·一次喝一錢(qián)。) 前七天方子喝完再喝后七天方子,然后再喝前七天方子,喝完再喝后七天方子。兩個(gè)方子交替使用直至癌癥治好為止。
【秘方一】
用木棉樹(shù)皮連刺約1000克,與純瘦無(wú)肥之豬肉約500克,燉至極爛,半肉半湯,食后會(huì )大瀉,繼續服用到治愈為止。
木棉樹(shù)有開(kāi)白花與開(kāi)紅花兩種,采用時(shí),應以開(kāi)白花者為最佳,治療胃腸癌頗有奇效。
【秘方二】
夏枯草45克,黃糖3片(改用烏黑糖3兩,尤為有效),用水3盅煎成1盅,每日煎濃,當茶常飲服,至痊愈為止。
此方專(zhuān)治腸癌。夏枯草有強和的抗菌作用,可清肝火、散郁結。對癭瘤瘰疬、癰腫、瘡毒的治療,頗有奇效。
佐療藥膳
鯽魚(yú)赤豆羹 【材料】大鯽魚(yú)一條,約300克左右,赤小豆30克,生姜15片,油、鹽少許。
【做法】鯽魚(yú)去腸雜,洗凈用油稍煎,加赤小豆、生姜同煮至爛熟,下少許鹽即可。
【功效】赤小豆為行水祛溫、消腫解毒治下痢散惡血要藥。
鯽魚(yú)性味甘平,入脾、胃、大腸經(jīng),有健脾和胃、祛濕止痢的功效。鯽魚(yú)營(yíng)養豐富,肉厚味美,尤宜虛人調養。而生姜有止逆開(kāi)胃氣之功,本藥膳作為腸癌下痢腹痛者的輔佐治療十分適合。
降氣鎮病湯水 【材料】白芍9克、廣木香6克、厚樸6克、沉香15克、元胡9克、生蒲黃9克、五靈脂9克、乳香6克(后下)、豬瘦肉適量。
【做法】以上各藥洗凈,同瘦肉共置瓦煲,加清水8碗,煲存2碗,早晚飯后飲服。
【功效】本湯諸藥有治氣、消積、去淤、止痛等功效,對腸癌進(jìn)行輔佐治療效果頗佳。
食療方 ?。?)菱角粥:帶殼菱角20個(gè),蜂蜜1匙,糯米適量。將菱角洗凈搗碎,放瓦罐內加水先煮成半糊狀。再放入適量糯米煮粥,粥熟時(shí)加蜂蜜調味服食。經(jīng)常服食,具有益胃潤腸作用。
?。?)菱薏藤湯:菱角10個(gè),薏苡米12克,鮮紫蘇12克。將紫蘇撕成片,再與菱角、薏苡仁用水煎湯即成。每日3克,具有清熱解毒,健脾滲濕?! ?nbsp; (3)荷蒂湯:鮮荷蒂5個(gè),如無(wú)鮮荷蒂可用干者替代,冰糖少許。先將荷蒂洗凈,剪碎、加適量水,煎者1小時(shí)后取湯,加冰糖后即成。每日3次,具有清熱,涼血,止血,大便出血不止者可用此膳。
?。?)瞿麥根湯:鮮瞿麥根60克或干根30克。先用米泔水洗凈,加水適量煎成湯。每日1劑,具有清熱利濕作用。
?。?)魚(yú)腥草蓮子湯:魚(yú)腥草10克,蓮子肉30克,以上藥用水煎湯即成。每日2次,早晚服用,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里急后重者宜用。
?。?)桑椹豬肉湯:桑椹50克,大棗10枚,豬瘦肉適量。桑椹加大棗,豬肉和鹽適量一起熬湯至熟。經(jīng)常服食可補中益氣,下腹墜脹者可用此方。
?。?)肉桂芝麻煲豬大腸:肉桂50克,黑芝麻60克,豬大腸約30厘米。豬大腸洗凈后將肉桂和芝麻裝入大腸內,兩頭扎緊,加清水適量煮熟,去肉桂和黑芝麻,調味后即成。飲湯吃腸,此膳外提中氣,下腹墜脹,大便頻者可選用。
(8)木瓜燉大腸:木瓜10克,肥豬大腸30cm。將木瓜裝入洗凈的大腸內,兩頭扎緊,燉至熟爛,即成。飲湯食腸,此膳具有清熱和胃、行氣止痛。
?。?)水蛭海藻散:水蛭15克,海藻30克。將水蛭和海藻干研細末,分成10包即成。每日2包,用黃酒沖服,此膳具有逐淤破血、清熱解毒的作用。
?。?0)茯苓蛋殼散:茯苓30克,雞蛋殼9克。將茯苓和雞蛋殼熔干研成末即成。每日2次,每次1劑,用開(kāi)水送下,此藥膳具有蔬肝理氣,腹痛、腹脹明顯者可選用。
?。?1)藕汁郁李仁蛋:郁李仁8克,雞蛋1只,藕汁適量。將郁李仁與藕汁調勻,裝入雞蛋內,濕紙封口,蒸熟即可。每日2次,每次1劑,具有活血止血,涼血,大便有出血者可選用。
大腸癌偏方
十三:
[組成] 黨參、白術(shù)各10~30g,女貞子、茯苓各12~30g,阿膠15~20g(烊),黃芪、枸杞子、麥冬、龜甲、鱉甲、丹參、天花粉各15~30g,肉桂川芎各5~10g,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各30~45g,干蟾蜍皮10~20g,當歸,三七、龍眼肉、王不留行各30g,夏枯草30~60g,雞內金10~15g,甘草15g。
[制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2~3次內服。隨癥調整劑量;4周為1個(gè)療程。與對照組14例,均根據病種采用化療方案。
[療效] 采用上藥治療晚期腫瘤(病種包括大腸癌、肝癌、肺癌、胃癌)52例(其中治療組38例,對照組14例),兩組分別完全及部分緩解12,2例(P<0.01);穩定21,5例,進(jìn)展5,7例。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1)。
十二:
[組成] 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生薏苡仁、瓜蔞仁、延胡索、五倍子各30g,木香、土鱉蟲(chóng)、烏梅肉各9g,紅藤、苦參、丹參、白及各15g、/乙月豐L 5g,守宮4.5g,甘遂1g。
[制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2次,保留灌腸,14日為1個(gè)療程。
[療效] 中藥保留灌腸治療直腸癌26例,治愈16例,顯效8例,無(wú)效2例,總有效率為92%。治程中未見(jiàn)不良反應。
十一:
[組成]
方①:黃芪30g,黨參、熟地黃、女貞子、芡實(shí)各15g,白術(shù)、茯苓、枸杞子,何首烏、懷山藥各12g,甘草3g,黃精、沙參、麥冬各l0g,雞血藤25g;
方②:黃芪30g,黨參、太子參,白花蛇舌草各15g,麥冬、沙參、玉竹、丹參各l0g,甘草3g,人參8g,茯苓、白術(shù)各12g;
方③:黨參,白花蛇舌草、半枝蓮、黃精、女貞子、仙鶴草各15g,白術(shù)、茯苓各12g,甘草4g,田三七1.5g(研粉沖服),黃芪30g,白英20g。
[制用法] 根據病情不同分別施行根治術(shù)、姑息術(shù)或僅做改道術(shù)。術(shù)后配合化療、放療及對癥處理?;熎陂g,用方①:放療期間,用方②:在各種攻伐療法的休止期或后期鞏固治療者,用方③。均水煎服。鞏固期1—2日/劑,連續1年。第2年每周3劑;第3年每周2劑。
[療效] 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中晚期大腸癌260例,1,2,3,4,5年生存期分別為251,229,192,169,131例。
十:
[組成] 白頭翁30g,馬齒莧、白花蛇舌草、山慈菇各15g、黃柏、象貝母、當歸、赤芍、廣木香、炒枳殼各10g。
[加減] 便膿血者,加貫眾炭、側柏炭、生地榆等;腹痛便秘者,加延胡索、瓜蔞仁、火麻仁等;便溏者,加訶子、赤石脂、石榴皮等;腹部觸及腫塊者,加鱉甲、龜甲、穿山甲等;淋巴轉移者,加夏枯草、海藻、昆布等;氣血衰敗者,加黨參,黃芪、黃精等。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3次后合并藥液,分早、中、晚內服,每日1劑。3個(gè)月為1個(gè)療程。并用槐花、鴉膽子各15g,敗醬草、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各30g、花蕊石60g,血竭,皂角刺各10g。濃煎后保留灌腸。每日1次。
[療效] 采用單純中醫藥治療晚期直腸癌18例,均獲得癥狀改善;1,3,5年生存率分別為100%,67%,39%。
九:
[組成] 黨參、白術(shù)、茯苓各12g,藤梨根,水楊梅根、虎杖根、山楂肉各30g,雞內金,甘草各6g。
[加減] 脾虛氣滯者,加廣木香、天仙藤、大腹皮;濕熱下注者,加薏苡仁、白頭翁、鳳尾草;肝腎陰虧者,加枸杞子、熟地黃、山萸肉。
[制用法] 每日1劑,將上藥水煎3次后合并藥液,分早、中、晚內服。本組31例中,行根治術(shù)23例,行姑息術(shù)8例,術(shù)后1個(gè)月內開(kāi)始用MeF(V)方案化療,4~6周為1個(gè)療程,術(shù)后3年內每年分別用3,2,1個(gè)療程。
[療效] 用上藥治療大腸癌31例,1,3,5年生存率分別為100%,81%,64%。24例測定癌胚抗原,治療后有明顯降低(P<0.05);復發(fā)或轉移9例。動(dòng)物實(shí)驗表明,本方抗癌譜廣,能延長(cháng)帶癌小鼠的存活期,改善帶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并有顯著(zhù)的抗腫瘤自發(fā)轉移的作用。
八:
[組成] 白花蛇舌草150g,蚤休、槐米各10g。
[制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2~3次內服。加服復方阿膠漿2支。
[療效] 用大劑量白花蛇舌草治·療直腸癌1例,效果顯著(zhù)?;颊?,男,60歲。直腸未分化細胞癌3個(gè)月,應用本方治療,服藥20日后,癥狀明顯減輕,食欲增加,大便漸通暢,堅持服藥2年后,大便通暢,基本成形,體重明顯增加,能參加輕微體力勞動(dòng)。直腸鏡檢查通過(guò)順利,腫塊明顯縮小。
七:
[組成] 藤梨根,虎杖根、野葡萄根各30~60g,黨參、白術(shù)、茯苓、八月札各15g,生薏苡仁30g,生山楂12g,甘草6g。本方亦可隨癥加減。
[制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熞訤OM方案為主。氟尿嘧啶(或去氧氟尿苷)每次10mg/kg體重/次,第1~5日稀釋靜滴;長(cháng)春新堿lmg/m2,第1日靜推;司莫司汀175mg/m2第1日口服。前兩者5周重復1次,后者10周重復1次?;熐昂缶R幖∽⒓籽趼绕瞻?0mg。輔助療法:常-規口服維生素C、維生素Bs。對照I組38例,用上述中藥;對照Ⅱ組20例用化療。均4周為1個(gè)療程,平均2.5個(gè)療程。
[療效] 用上藥治療中晚期大腸癌患者,治療組疼痛、腹脹、便血等癥狀改善率高于對照I組(P<0.05),對照Ⅱ組納差改善率低于對照I組(P<0.01);三組1年生存率分別為96%,94%,89%;5年生存率為21%,14%,11%。治療組癌胚抗原(CEA),ANAE值均高于對照I組(P<0.0l,P<0.05)。
六:
[組成] 黨參25g,黃芪30g,茯苓、白術(shù)、萆薢、澤瀉、丹參、王不留行、吳茱萸各15g,車(chē)前子、熟地黃、竹葉各10g。
[加減] 尿道疼痛者,加金銀花25g,連翹、黃柏各15g;雙下肢寒冷者,加官桂10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3次后合并藥液,分早、晚2次內服,每日1劑。
[療效] 采用上藥治療直腸癌子宮癌術(shù)后尿潴留34例,服藥1~9劑均獲治愈。
五:
[組成] 白花蛇舌草、槐角、槐花各35g,龍葵、仙鶴草、地榆各20g,當歸、生黃芪、敗醬草各10g,穿山甲、昆布各15g,三七、生大黃各5g,黃藥子30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成400ml,分早、中、晚3次內服,每日1劑。同時(shí)配合保留灌腸方含槐花、鴉膽子各15g,皂角刺、血竭各10g,白花蛇舌草、生大黃、敗醬草各40g,水煎2次合并藥液混合,取汁200m1,灌腸保留1~2小時(shí),每?日1次。并掌心握藥;取全鮮大蔥9根,大棗(去核)21枚,巴豆(去殼)21粒,黑砒霜10g,各藥混合,搗成藥餅,分成3個(gè),每次用1個(gè)握于手心,男左女右,外用凈白布纏扎固定,每握6小時(shí)休息3小時(shí),日夜連續使用。隔日換用藥餅,第?日用畢,休息1周后如法再制再用。握藥期間有發(fā)熱、口干反應;若手掌起泡即停止使用。以上3法同時(shí)進(jìn)行,30日為1個(gè)療程。
[療效] 采用通幽消堅湯合外治法治療直腸癌72例,未經(jīng)手術(shù)治療者53例中,顯效13例,有效、無(wú)效各20例;已手術(shù)者19例中,顯效3例,有效6例,無(wú)效10例。
四:
[組成] 蛇床子、苦參各30g,薄荷l0g,雄黃l0g,芒硝l0g,大黃10g。
[制用法] 先將蛇床子,苦參加水1 000ml,煮沸后加人大黃,熬2分鐘,再將雄黃、芒硝放人盆中,將藥液倒人盆內攪拌,乘熱熏肛門(mén)處,待水變溫則坐浴,每晚1次,3個(gè)月為1個(gè)療程。同時(shí)配合灌腸,鴉膽子15粒,白及15g,苦參、白頭翁、徐長(cháng)卿、乳香、沒(méi)藥各30g,加水1 000ml,熬至300~500ml,涼溫后用空針抽取,由遠端造瘺口推人,隔日1次,3個(gè)月為1個(gè)療程。
[療效] 采用中藥熏洗及灌腸療法治療肛管直腸癌患者共12例,其中直腸癌9例,肛管癌3例,肛門(mén)疼痛減輕、分泌物減少,精神好轉、飲食增加者10例,因癥狀加重中止灌腸者2例。 三:
[組成] 八角金盤(pán)、生山楂各12g,石見(jiàn)穿、山慈菇、八月札、黃芪、雞血藤各30g,敗醬草、黨參、丹參各15g,大黃6g,枳殼10g。
[加減] 便血者,加槐花炭,側柏炭;里急后重著(zhù),加川連、木香、赤芍;大便不通者,加瓜蔞仁、皂角子等。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服,每日l(shuí)劑。同時(shí)配合外治法:取蟾酥、雄黃各20g,白及粉15g,研細末,加顛茄浸膏5g,甘油75g并調成糊狀物;取甘油明膠65g置水浴上加熱,溶后加入上述糊狀物,攪拌均勻后,傾人已涂過(guò)潤滑劑的魚(yú)雷形栓模內,冷凝取蠟紙包裹備用?;颊吒┡P,取栓劑1顆輕輕塞人肛內約l0cm,俯臥30分鐘,2次/日。均以30日為1個(gè)療程。
[療效] 用上藥治療晚期直腸癌47例(本組患者均經(jīng)病理活檢確診且無(wú)手術(shù)指征者),生存期不足1年者2例,1~2年者10例,3~5年者35例。3年與5年生存率分別為74%(35/47)和40%(19/47)。
二:
[組成] 黃芪30g,黃精、枸杞子、雞血藤、槐花、敗醬草、馬齒莧、仙鶴草、白英各15g。
[加減] 脾腎兩虛型者,加黨參15g,白術(shù)、菟絲子、女貞子各10g;脾胃不和者,加黨參15g,白術(shù)、陳皮、茯苓、半夏各10g;心脾兩虛者,加黨參、棗仁各15g,茯苓、當歸各10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后,分2~3次內服,每日1劑。本方亦可隨癥加減。
[療效] 中藥配合化療治療Ⅲ期大腸癌92例,1,3,5年分別生存90,76,35例;生存率分別為98%,92%,71%。隨訪(fǎng)10年以上16例,存活12例。
一:
[組成] 生大黃(后下)、玄明粉、枳實(shí)、厚樸各9g,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30g,金銀花、玄參各9g。
[制用法] 將上藥濃煎成200ml。術(shù)前3日起每日下午服用本方頭煎,至術(shù)前晚上再用原方二煎做一次性灌腸。均不再予瀉藥和抗生素,不再做清潔灌腸。
[療效] 本方用于大腸癌患者術(shù)前準備15例,優(yōu)(手術(shù)中見(jiàn)腸腔癟陷,無(wú)明顯內容物殘留,細菌計數<10的4次方/ml,切口無(wú)感染)8例;良(術(shù)中腸腔無(wú)明顯充盈,僅有少量糊狀類(lèi)渣,細菌計數<10的6次方/ml,切口無(wú)感染)5例,差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