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癥多見(jiàn)于脾虛。脾胃是人體納運食物及化生氣血最重要的臟腑,對脾胃病患者來(lái)說(shuō),食療亦不可缺少,但必須根據病人平素的體質(zhì)和病情不同來(lái)選擇飲食,即所謂“辨證施食”,若平素
脾胃虛寒的人,或寒證的
胃痛、腹痛、泄瀉等,應多食性味辛熱的蔥、姜、韭、蒜、胡椒等,若
脾胃虛弱的人,宜食用紅棗、山藥、扁豆、芡實(shí)、
蓮子肉等。若胃熱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氣機阻滯的病人,宜多食蘿卜、佛手、金橘,或用
橘皮做成的調料。
●方1、橘紅糕:鮮橘皮10克,打碎成細粒后用糖浸漬,再和入面粉制成糕點(diǎn)。適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
痰多。
●方2、豆蔻饅頭:白豆蔻粉6克,撒入適量的面粉內,再蒸煮成饅頭,適用于腹脹、食欲不振。
●方3、紅棗益脾糕:紅棗30克、
白術(shù)10克,
干姜1克,雞內金10克。先煮熬取汁,再將汁與面粉500克及適量的糖制成糕,適用于胃呆納減,大便溏薄。
●方4、山藥飯:山藥、蓮肉、米仁、扁豆各30克,洗凈切碎,蓮肉去皮,芯后煮爛,再與粳米一起煮飯,適用于
脾虛泄瀉、食欲不振。
●方5、
八仙糕:
黃芪、白術(shù)、山藥、山楂、茯苓、
陳皮、湘蓮末、
黨參各5克。先將上述藥物煎煮取汁,再與適當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適用于脾虛泄瀉,食欲不振。
●方6、砂仁藕粉:砂仁5克,三七2克,藕粉30克,白糖適量,將砂仁、三七研為細末,拌勻即成。適用于胃脹痛、嘔吐
納呆。
●方7、麻仁玉米糕:
火麻仁、
芝麻各30克,玉米粉、紅糖適量,將火麻仁研末、芝麻洗凈,放入玉米粉拌勻,再加入紅糖用水和面做成糕。適用于脾虛名血虧損引起的便秘。
大便時(shí)溏時(shí)瀉,遷延反復,完谷不化,飲食減少,食后脘悶不舒,稍進(jìn)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明顯增加,面色
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
【
茯苓粉粥】
配方: 茯苓細粉30克,粳米30克,紅棗7枚。
制法: 先將粳米、紅棗加水適量煮粥,粥將成時(shí),加入茯苓粉,用筷子攪勻煮沸,加少許白糖調味。
功效:
健脾滲濕,調中止瀉。
用法: 每日1~2次,可作早晚餐食用。
【
薯蕷湯】
配方:
淮山藥30克,茯苓15克,神曲10克,紅糖10克。
制法: 上藥水煎頓服。
功效: 補脾滲濕止瀉。
用法: 每日1劑,頓服。
【
八寶飯】
配方: 薰米50克,
白扁豆50克,蓮子肉(去心)50克,紅棗20個(gè),胡桃仁50克,龍眼肉50克,糖青梅25克,糯米500克,白糖100克。
制法: 將前三味泡發(fā)煮熟,紅棗泡發(fā),胡桃仁炒熟,糯米蒸熟備用,在大碗內涂抹一層豬油,放入青梅、龍眼肉、棗、
核桃面、蓮子、白扁豆、薏仁米,最后放熟
糯米飯,再上蒸鍋蒸10分鐘,把八寶飯扣在大圓盤(pán)中,再用白糖加水熬汁,澆在飯上即可。
功效: 健脾益胃,
補腎化濕。
用法: 可作點(diǎn)心服食,一次不宜多食。
【黃芪山藥蓮子粥】
配方: 黃芪100克,山藥100克,蓮子肉(去心)100克。
制法: 將上三味洗凈共煮粥。
功效: 健脾益胃止瀉。
用法: 可作早晚餐服食
脾虛者宜吃以下食品。
粳米
性平,味甘,有補脾益氣之功?!妒宠b本草》即有記載:“粳米,皆能補脾,益五臟,壯氣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為第一。”《本草經(jīng)疏》亦云:“粳米即人所常食米,為五谷之長(cháng),人相賴(lài)以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無(wú)毒,雖專(zhuān)主脾胃,而五臟生氣,血脈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膚,因之而強健。”可以說(shuō)凡虛弱之人,粳米皆宜,尤脾虛之人,最宜食之。
便溏的飲食處理原則
1、調整飲食習慣:—日三餐要定時(shí)、定量,飯后不要受涼,要多食面食、豆制品、瘦肉、魚(yú)、禽、蛋等高蛋白食品,及時(shí)補充身體所丟失的營(yíng)養成分,維持機體代謝的平衡◇忌脂肪類(lèi)食物:長(cháng)期便溏者應忌食脂肪類(lèi)食品,因為脂肪食品會(huì )加重消化道負擔,特別是油脂的滑潤通便作用會(huì )加劇便溏。
2、多食脫水食品:應多食干制蔬菜和易吸收水分的脫水食品,亦可在食物中佐以少量的偏澀性食物,如烏梅、橘子、石榴、蘿卜、扁豆、牡蠣、淡菜等,均有澀腸止瀉功能。
3、飲食要充足:飲食充足不但能給人體提供必要的營(yíng)養物質(zhì),還能在大便的排泄過(guò)程中起載體作用。
4、細菌性便溏加大蒜等:若是細菌引起的便溏,可在飲食中加—些大蒜,或在菜肴中配以適量的洋蔥,盡量使用醋烹調,這些方法可以起到—定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