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shí)近月整理所得。由于部分冰川只是作為科考用途,所以技術(shù)資料比較難找。部分著(zhù)名冰川由于沒(méi)有合適的衛星圖而暫時(shí)沒(méi)有登上。![]() ![]() ![]() ![]() 中國冰川編目最新統計〔1〕,我國共有冰川4 62 98條 ,面積 5 94 0 6.15km2 ,冰儲量 5 5 89.75 66km3 ,是全球中低緯度帶山岳冰川最多、規模最大的國家 .這些冰川分布在迥然不同的的 3種類(lèi)型地區 :干旱荒漠的周邊、暖濕谷地的兩側和寒旱的高原上。 |
北喀拉斯河上源的喀納斯冰川,發(fā)源于阿爾泰山友誼峰,長(cháng)十二公里,融水匯成晶瑩清澈的喀納斯湖,本區冰川面積和冰儲量分別占整個(gè)阿爾泰山的74.46%和70.08%。友誼峰位于喀納斯湖以北56公里處,海拔4374米,是阿爾泰山在我國境內的最高峰。同時(shí),喀納斯冰川又是我國境內海拔最低的冰川,冰雪覆蓋面積約為400平方公里,溝谷中常年不化的冰雪深達數十米,是喀納斯湖水的最主要來(lái)源。白湖和友誼峰冰川既是旅游觀(guān)光圣地,又是科考工作者和探險家的樂(lè )園。但通往白湖和友誼峰的道路卻極為艱險,而且未經(jīng)批準也不能擅自前往。目前在喀納斯湖和白湖之間只有一條3米寬的森林防火道彼此相連。從喀納斯湖騎馬到白湖大約需要兩到三天。如果要去友誼峰冰川,需要的時(shí)間則更長(cháng)、難度會(huì )更大。![]() ![]() |
![]() ![]() 巴托拉冰川 世界著(zhù)名的中低緯度冰川之一。位于喀喇昆侖山系北部,呈北西—南東流向的樹(shù)枝狀縱谷冰川。雪線(xiàn)海拔4 500~5300米,伸入洪札河谷中,終止于2540米的地方。巴托拉流域面積687平方千米,冰川長(cháng)59.2千米,冰川總面積332平方千米,南側有12條冰流匯入冰川,北側有4條冰流匯入。粒雪線(xiàn)以上積累區面積為144平方千米,消融區面積141平方千米。冰川上游有充沛的降雪補給,雪線(xiàn)以上地區年降水量為2000毫米左右。因具有低溫條件,形成了融水徑流模數高、流量大、水位日變幅小、沖刷強烈等特點(diǎn)的常態(tài)活動(dòng)冰川,年徑流量達9.3億立方米。冰川床是南低北高不對稱(chēng)的U形谷,這種地形孕育了巴托拉冰川。200年來(lái)該冰川進(jìn)退幅度不大,冰流速變比較和緩。由于冰川的進(jìn)退和冰融水道的變遷,經(jīng)常影響聯(lián)結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友好公路—喀喇昆侖山公路的通行。 |

![]() ![]() |
![]() ![]() |
| 貢巴冰川位于橫斷山脈大雪山主峰貢嘎山的西坡,地理位置介于101°46′~101°52′ E, 29°32′~29°36′ N之間, 屬于海洋型冰川, 是貢嘎山5條長(cháng)度超過(guò)10 km的冰川之一[1]. 冰川融水通過(guò)貢巴溝補給田灣河, 然后匯入大渡河。 |
貢巴冰川.JPG (168.88 KB)
下載次數:176
2009-11-9 14:42

| 貢嘎山冰川簡(jiǎn)況 貢嘎山地區有冰川74條,冰川面積255.1平方公里,是橫斷山系與青藏高原東部最大的冰川群,屬以山谷冰川為主,包括冰斗冰川、懸冰川等的山岳冰川類(lèi)型。除主峰外圍的九海子山(海拔5528米)、白海子山(海拔6070米)和木杠嶺(海拔5528米)分布小型冰川群,占該區冰川總面積92%的冰川集中于主峰周?chē)?,沿大雪山脈分水嶺構成南北長(cháng)50公里、東西最寬20公里的羽狀冰川群。其中長(cháng)度超過(guò)10公里的冰川有海螺溝1號冰川、磨子溝冰川、貢巴冰川、南門(mén)關(guān)溝1號冰川與燕子溝1號冰川,其中以海螺溝1號冰川最為壯觀(guān)。 |
貢嘎山冰川1.JPG (255.51 KB)
下載次數:176
2009-11-9 14:45

貢嘎山冰川2.JPG (235.27 KB)
下載次數:167
2009-11-9 14:45

如夢(mèng)似幻的貢嘎山海螺溝冰川只有1600歲,與有著(zhù)百萬(wàn)年歷史的古冰川相比,她簡(jiǎn)直就象一個(gè)初涉人世的少女一樣,綻放出迷人而又年輕的光彩!海螺溝一號冰川全長(cháng)14.7公里,面積約16平方公里,是亞洲最大的冰川。海螺溝大冰瀑布高1080米,寬1100米,比著(zhù)名的黃果樹(shù)大瀑布大二十一倍,被喻為世界奇觀(guān)。
海螺溝冰川.JPG (250.85 KB)
下載次數:177
2009-11-9 14:50

| 磨子溝位于貢嘎山的山脈延續之處,溝口距海螺溝溝口僅4公里, 磨子溝冰川全長(cháng)12.5公里,系屬貢嘎山冰川五大冰川之一。左側為海螺溝冰川,右側燕子溝冰川,在兩條溝之間便是磨子溝冰川。磨子溝與燕子溝是姐妹溝,兩溝景色中間被山脊分開(kāi),遙相呼應、各有千秋。磨子溝的美雖不比燕子溝氣勢磅礴,她卻也獨樹(shù)一幟,秀麗瑰奇。 [ 本帖最后由 jason130 于 2009-11-9 17:44 編輯 ] |
磨子溝冰川.JPG (235.89 KB)
下載次數:186
2009-11-9 15:10

磨子溝.jpg (144.75 KB)
下載次數:187
2009-11-9 17:44

| 20多年來(lái)青藏高原冰芯研究的重大進(jìn)展與貢獻,特別是西昆侖山古里雅冰帽上長(cháng)達30816 m透底冰芯的鉆取,并應用了36Cl定年,確定了該冰芯底部形成于760 ka前;通過(guò)對該冰芯δ18O研究詳細恢復了自末次間冰期以來(lái)各種時(shí)間尺度上的氣候環(huán)境變化記錄,使冰期、間冰期的定年和氣候環(huán)境變化大大精確化。較詳細討論了早更新世希夏邦馬冰期以來(lái)歷次冰期、間冰期與環(huán)境變化;提出青藏高原最大冰期出現于600~800 ka前的中更新世初(稱(chēng)聶拉木冰期或昆侖冰期) ,當時(shí)高原冰川面積超過(guò)50 ×104 km2 ,為現代冰川面積的214倍(西部)至18倍(中東部) ,但沒(méi)有形成統一的冰蓋,有力否定了德國學(xué)者M(jìn)1Kuhle認為存在有統一大冰蓋的假說(shuō),是中國冰川理論研究中的重大發(fā)現和創(chuàng )新。 |
untitled.JPG (194.64 KB)
下載次數:162
2009-11-9 15:14

![]() ![]() ![]() ![]() |
| 特拉木坎力冰川位于喀喇昆侖山脈的特拉木坎力峰(海拔7441米)下,冰川長(cháng)28公里多,面積為124.53平方公里,冰川末端高度為4520米,冰川雪線(xiàn)高度為5390米。冰川冰凈儲量為26.774立方公里,換算成水量可達22.758億立方米,是一座名副其實(shí)的“固體水塔”。 特拉木坎力冰川最奇異的自然景觀(guān)是高達數十米的冰塔林,自海拔5200米處發(fā)育向下至冰川末端,長(cháng)度在11公里以上。冰川上的連座冰塔形成一座座冰峰甚是壯觀(guān),冰峰下常伴有冰湖,碧波蕩漾。冰舌上段冰面潔凈,冰塔及各種冰雕形態(tài)隨處可見(jiàn)。 |
克亞吉爾&特拉木坎力冰川.JPG (230.59 KB)
下載次數:89
2009-11-9 15:22

| 位于葉爾羌河河源區有5條冰川,面積都超過(guò)100平方千米,其中音蘇蓋提冰川為完全發(fā)育于我國境內的最大冰川。與音蘇蓋提冰川相比鄰的特拉木坎力、克亞吉爾等冰川面積也在100平方千米以上。據1985~1987年科考隊實(shí)地考察,在眾多冰川中有5條已接近或伸抵河谷,其中克亞吉爾冰川和特拉木坎力冰川抵達對岸,歷史上曾多次阻塞成湖,無(wú)規律突發(fā)性潰壩洪水就產(chǎn)生于此。 |
克亞吉爾&特拉木坎力冰川2.JPG (262.63 KB)
下載次數:89
2009-11-9 15:25

| 克亞吉爾冰川 |
克亞吉爾冰川.JPG (255.1 KB)
下載次數:56
2009-11-9 15:37

克亞吉爾冰川2.JPG (255.76 KB)
下載次數:75
2009-11-9 15:37

| 特拉木坎力冰川 |
特拉木坎力冰川_3d.JPG (255.52 KB)
下載次數:87
2009-11-9 15:38

246特拉木坎力冰川.jpg (373.17 KB)
下載次數:85
2009-11-9 15:38

![]() ![]() |
| 12號冰川---透明夢(mèng)柯冰川位于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境內的大雪山是祁連山的中斷塊而成的一個(gè)完整的小山地。其北為昌馬盆地,東界疏勒河峽谷,南臨野馬河谷地,西至公岔達阪山口。長(cháng)88公里,寬20至30公里,山地面積約2200平方公里。大雪山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峰5555米,是祁連山北端最高的山體,由于大雪山地處西北氣流直下的要沖,高山降水豐富。大雪山共有冰川203條,面積159.4平方公里。大雪山北坡老虎溝地區共有冰川44條,面積54.3平方公里。老虎溝內的12號冰川,長(cháng)10.1公里,面積21.9平方公里,是祁連山區最大的山谷冰川。 |
12號冰川3D.JPG (238.21 KB)
下載次數:68
2009-11-9 15:44

117b5dc5a2c老虎溝冰川.jpg (97.41 KB)
下載次數:83
2009-11-9 15:44

244透明夢(mèng)柯冰川![]() ![]() |
| 海拔3600米的木扎爾特冰川是天山西部汗騰格里峰冰川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所覆蓋的昭蘇、特克斯、鞏留三縣有冰川面積1495.5平方公里。這里地勢險要,氣候寒冷,冰川運動(dòng)激烈,常人難以涉足。木扎爾特冰川蒙古語(yǔ)叫木素爾嶺達阪,意思是白色冰川。 發(fā)源于雪蓮峰下的巴什克里米斯冰川和來(lái)自5000米以上雪山的冰川,在木扎爾特山口附近匯聚,形成一條30多公里長(cháng)、2公里寬的爾特冰川。托木爾峰是我國最大的現代冰川區,海拔7435.29米,為天山第一峰,被列為國家綜合自然保護區。 ![]() ![]() |
![]() ![]() |
untitled3.JPG (306.03 KB)
下載次數:61
2009-11-9 16:01

| 喀什地區的帕米爾高原、喀喇昆侖山、昆侖山,冰川分布很廣。在帕米爾東部山地,冰川總面積達2 200多平方千米。其中公格爾山——慕士塔格山冰川面積就達635平方千米,冰層厚度達100米,幾乎整個(gè)山體都被冰層所覆蓋。幕士塔格東坡的可可西里冰川,西北坡的羊布拉克冰川,公格爾山北坡的克拉牙——克拉冰川等,都長(cháng)達20千米,氣勢磅礴,景觀(guān)奇異??錾椒植贾?zhù)巨大的冰雪層和冰川,其中著(zhù)名的音蘇提冰川,長(cháng)40.2千米,是中國最大的代冰川之一。這些冰川為喀什提供了比較穩定的水資源,故有“固體水庫”之稱(chēng)。 |
公格爾冰川1.JPG (314.68 KB)
下載次數:77
2009-11-9 16:05

慕士塔格1.JPG (294.75 KB)
下載次數:72
2009-11-9 16:05

公格爾冰川![]() ![]() ![]() ![]() |
| 卡欽冰川,又稱(chēng)恰青冰川。位于念青唐古拉山東段南坡,西藏自治區東南部,波密縣八蓋鄉境內??J,為漢字譯音的藏語(yǔ)地名。意為大冰或大冰川的意思??J冰川,系山谷冰川。冰川朝向東南,冰舌末端伸入森林區。長(cháng)35公里,面積約172平方公里。冰舌末端海拔為2530米,是中國最大的海洋型冰川??J冰川也叫做暖冰川,在西藏境內各類(lèi)冰川中屬最大的一個(gè)冰川。 |
untitled1.JPG (296.79 KB)
下載次數:77
2009-11-9 16:17

untitled2.JPG (295.88 KB)
下載次數:68
2009-11-9 16:17

![]() ![]() ![]() ![]() |
卡欽冰川![]() ![]() |
| |



![]() ![]() ![]() ![]() |
昆侖山是中國西部一條極為重要的山脈,山體壯觀(guān)。一般山脊海拔5000-7000米,分東西二段,東段又分南北二支,北支叫做阿爾金山;南支可可西里山。各山都有冰川發(fā)育,雪線(xiàn)由西向東升高。山岳冰川集中分布于中西段的卡拉哈什河與科里雅河間。冰雪厚度甚至可達百米,冰峰雪坡彎曲錯落,明暗裂縫叢生其上;更有懸垂冰川,它吊臥在山體上部,似乎隨日寸都有崩塌的可能。由于多種原因,該地區雪崩頻繁,小規模雪崩隨時(shí)可見(jiàn),大規模雪崩也常常發(fā)生。![]() ![]() |




| 珠穆朗瑪峰面積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山岳冰川就有15條,最大的絨布冰川長(cháng)達26千米,平均厚度達120米,最厚處超過(guò)300米。這些冰川類(lèi)型齊全,其上限一般在7260米。冰川的補給主要靠印度洋季風(fēng)帶兩大降水帶積雪變質(zhì)形成。其中最大,最為著(zhù)名的是復式山谷冰川-絨布冰川。絨布冰川冰舌平均寬14千米,面積達86.89平方千米。 冰川上有千姿百態(tài)、瑰麗罕見(jiàn)的冰塔林、冰茸、冰橋、冰塔等千奇百怪,美不勝收。又有高達數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阱的明暗冰裂隙,還有險象環(huán)生的冰崩雪崩區。 [ 本帖最后由 jason130 于 2009-11-9 17:09 編輯 ] |
untitled.JPG (291.25 KB)
下載次數:69
2009-11-9 17:09

untitled3D.JPG (248.68 KB)
下載次數:68
2009-11-9 17:09

![]() ![]() |
| 音蘇蓋提冰川,位于新疆喀喇昆侖山脈喬戈里峰北坡,長(cháng)約42公里,冰舌長(cháng)約4200米,面積達380平方千米,估計冰儲量不少于116立方千米。是中國境內已知的最大的冰川,其融水注入葉羌爾河。 音蘇蓋提冰川屬于在高原內部干旱半干旱氣候條件下發(fā)育的大陸性冰川,冰川溫度低,消融慢,進(jìn)退幅度小運動(dòng)速度慢,它是由4條巨大的支冰川和10余條規模不等的冰流匯合而成的樹(shù)枝狀山谷冰川。冰川末端下伸至海拔4000米左右的谷地中,冰川消融區表磧密布,冰塔林十分發(fā)育,裂隙密集,又稱(chēng)為“裂隙冰川”。 |
untitled.JPG (256.68 KB)
下載次數:69
2009-11-9 17:12

![]() ![]() ![]() ![]() |
米堆冰川位于波密縣玉普鄉米美、米堆兩村,距縣城所在地扎木鎮90多公里。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線(xiàn)海拔只有4600米,末端海拔只有2400米。冰川下段已穿行于針闊葉混交林帶,是西藏最主要的海洋型冰川、中國三大海洋冰川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該冰川常年雪光閃耀,景色神奇迷人。米堆冰川所在的緯度為北緯29°,但冰川末端卻比北緯近44°的天山博格多山的冰川還要低,這是我國現代冰川中較為特殊的現象,與喜瑪拉雅山東南段的氣候有著(zhù)密切的關(guān)系。米堆冰川冰潔如玉、景色優(yōu)美、形態(tài)各異、姿態(tài)迷人,周?chē)谐扇旱呐Q?、古樸的藏式民居、雄偉壯觀(guān)的雪山,有常年不離的攀羊、猴子等野生動(dòng)物。此處旅游資源豐富,氣候濕潤,物產(chǎn)豐富,交通便利,開(kāi)發(fā)潛力巨大,可操作性強。景點(diǎn)所在村基本情況:米堆村有3個(gè)自然村,米堆村蟲(chóng)草資源較為豐富,2006年蟲(chóng)草收入就達到了上萬(wàn)元.![]()
來(lái)古冰川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