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每人心中都有一本“寶典”,是多年實(shí)戰+道聽(tīng)途說(shuō)的積累。遵循寶典對脂肪精打細算,屢戰屢敗仍然樂(lè )此不疲,我們好像得了“瘦癡”,不論戰績(jì),不計成本,只是不停地做著(zhù)那些減肥的事兒,甚至是傻事兒。
1.最無(wú)畏傻事:減肥期間吃得少,所以就要挑最好的吃!
“我在減肥,吃得特別少,為了犒勞我辛辛苦苦減肥的日日夜夜,我當然應該吃最好吃的!”
強力糾錯:吃“好吃的”?!這對于減肥計劃可不是什么明智之舉。消耗的熱量>攝取的熱量,這就是減肥的基本原理。所以低熱量的食物才是飲食首選。而“好吃的”——那些味道好的,往往是香的、油的、甜的,做工精細的食品,它們統統是高熱量的。
新概念:熱量密度指的是某一種食品含的熱量和重量的比值。熱量密度=熱量÷重量。 碳水化合物比脂肪和蛋白質(zhì)的體積大得多,但是熱量密度卻低得多。100克蔬菜水果含10卡的熱量,而100克牛排含250卡的熱量,就算你吃1/4塊牛排,熱量也大于100克蔬菜水果。處于金字塔底層的蔬菜、水果、谷物,都是體積大、熱量密度低的食物。減肥期間以這些食物為主,你根本不需要少吃。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