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對胃病患者食十分不利,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者值此時(shí)節更應格外注意保養,以防舊疾復發(fā)。以下4種藥膳對胃病患者有不錯的防治作用。 木耳炒肉片 因情志不暢導致的胃病,中醫辨證屬肝氣犯胃者,常有胃脘脹滿(mǎn)、疼痛連及胸脅、苔薄白、脈弦等癥。建議先用溫水發(fā)好、洗凈黑木耳干品15克備用,將豬瘦肉60克切片,放入油鍋中炒2分鐘,再倒入發(fā)好的黑木耳拌炒,放適量食鹽和少許清湯,燜燒5分鐘即成,每周3次。黑木耳益胃滋腎、調理中氣,與豬瘦肉合用,可補益脾胃。 砂仁羊肉湯 胃病中醫辨證屬虛寒者常有胃脘隱痛、泛吐清水、四肢不溫、神疲乏力、舌淡苔白等癥狀者,可取羊肉適量、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姜數片一起煮湯,熟后再加鹽,每周3次服用。砂仁溫中化濕、行氣和中;白胡椒、生姜辛溫理氣;羊肉辛溫補虛、養胃散寒。此湯具健脾散寒、溫胃止痛功效。 山藥百合大棗粥 胃病中醫辨證屬胃陰不足者,常表現為胃脘隱痛、口干咽燥、饑不欲食、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不妨將適量大米、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共同煮粥,每日2次服食。山藥補脾和胃,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苡仁健脾和胃。此粥具滋陰養胃、清熱潤燥作用。 十寶粥 十寶粥具強身、抗病毒、補脾胃、益肺腎、延年益壽的功效。材料為:山藥、茯苓、葛根各1兩,枸杞、松子仁、銀耳各4錢(qián),粳米4兩、黨參5錢(qián)、冬菇6個(gè)、玉米2根。 先將所有材料處理好:山藥用水浸透,葛根、枸杞子、松子仁洗過(guò)瀝干;粳米浸泡后洗凈;茯苓、黨參以水沖洗后,將黨參橫切為小段;銀耳、冬菇用水泡發(fā)后去蒂,分別撕成瓣狀、切薄片;玉米洗凈,每根橫切5段。 拿一個(gè)砂鍋,加入大約15碗水,放入藥袋(內裝葛根、茯苓、黨參)、山藥、玉米,用大火煮開(kāi)后,以文火熬1小時(shí),拿出藥袋(去藥渣不用)和玉米(煮熟后剝玉米粒備用),再放入銀耳、枸杞、冬菇、粳米,等水開(kāi)后,用文火熬1小時(shí)。須注意適當攪動(dòng),防止煮焦黏鍋底。煮到粥濃稠后放入玉米粒、松子仁,再煮沸5~1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