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枸 杞:
別 名:寧夏枸杞、西枸杞、中困枸杞、白刺(青海)、山枸杞(山西)、白葛針(內蒙
古)、津枸杞、土枸杞、地骨子、枸茄子、狗奶子、紅耳墜。
特征簡(jiǎn)介:廣泛分布于亞洲東部和歐洲等地,中南各省幾乎都有,為落葉蔓生灌木,野生較
多,人工培植也不少。
口味與性質(zhì):枸杞子:味甘,性平。根:味甘、淡,性寒。莖、葉:味苦、甘、性涼。
治療與功效:枸杞子:滋腎補血,養肝明目。根:清熱涼血,退虛熱。莖、葉:補虛益精,
清熱,止咳,祛風(fēng)明目。
參閱驗方:
1、目赤生翳:枸杞子搗汁,日點(diǎn)三五次。
2、補虛、長(cháng)肌肉、益顏色:枸杞子250克、酒1000毫升浸7日后適量飲。
3、高血壓、糖尿?。好咳沼描坭阶?span>15克,煎湯代茶,常服有效。
4、貧血衰弱、腎虧遺精、腰酸、頭暈、兩眼昏糊:桑葚子、女貞子、枸杞子各10克,水煎
服。
5、腰痛體弱:枸杞子30克,加蜂蜜30克,水適量,煎服,每次連服7天。
6、夜 盲、視力衰退:枸杞子5克、杭菊5克,開(kāi)水沖泡代茶飲。
7、陰 虛、虛火牙痛:地骨皮15克,煎湯服。
8、婦人陰腫或生瘡:地骨皮15克地骨皮煎水頻洗。
9、急性結膜炎:枸杞葉或嫩莖60克,雞蛋1只,稍加調味,煮湯吃,每日一次。
10、治痔瘡炎腫:鮮枸杞莖葉一把,煎湯熏洗。
11、年少婦人白帶:枸杞嫩莖頭做菜,同雞蛋炒食。
12、瘡癤:地骨皮燒焦黃(存性)研未,香油調搽涂。
13、口舌糜爛:柴胡、地骨皮各9克,煎水服。
14、頭目眩暈:枸杞9克、決明子5克、白菊花10克,水煎服。
15、治足趾雞眼:地骨皮同紅花研細敷之,次日即愈
中醫營(yíng)養話(huà)食療
先輩早有提出“有病食治,無(wú)病食養”,“五谷為養、五禽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
充”的養生大綱。
中醫營(yíng)養食療養生的基本原則:
1、因人而異,飲食有節制,做到三餐有變、有時(shí),杜絕偏食習慣,食不厭雜,所以每日
吃的食物種類(lèi)不可過(guò)少。
2、辯證用膳,因時(shí)而宜,人與天地日月相應,人之臟腑氣血運行與自然界的時(shí)令氣候變
化密切相關(guān)。
3、因地制異,入鄉隨俗不致生害。

富的鈣、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藕性溫,含豐富的單寧酸,具有
收斂性和收縮血管的功能。藕既可生食又可熟食。 若與蘿卜、荸薺
梨等蔬榨汁同飲,還可防治秋燥、清熱化痰、潤肺、生津止咳的功
效,是老幼婦弱及病患者的良好補品。還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對
治療便秘,促使有害物質(zhì)排出十分有益。榨汁煮沸稍涼溫飲,是涼
血補血、健脾開(kāi)胃的佳飲;藕汁有潤肺、鎮靜的功能,孩子考試時(shí)最好喝點(diǎn)藕汁,對考出好
成績(jì)有幫助。

大白蘿卜湯治風(fēng)寒咳嗽:
方 法:大白蘿卜一個(gè)(約200克)切成小塊,加冰糖30克、水
500毫升清煮20分鐘,趁熱連湯帶蘿卜片一起服下,15分鐘后就咳嗽就
會(huì )減輕,不防試一下。在用傷濕止痛膏剪成3lm×3lm小方塊前方帖在
天突穴,后方帖在第三、第四頸推處,不防試一試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