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提示
皮膚瘙癢癥的日常調養
1生活規律,早睡早起,適當鍛煉。及時(shí)增減衣服,避免冷熱刺激。
2全身性皮膚瘙癢患者應注意減少洗澡次數,洗澡時(shí)不要過(guò)度搓洗皮膚,不用堿性肥皂。
3.內衣以棉織品為宜,應寬松舒適,避免摩擦。
4精神放松,避免惱怒憂(yōu)慮,樹(shù)立信心。積極尋找病因,去除誘發(fā)因素。
5戒煙酒、濃茶、咖啡及一切辛辣刺激食物,飲食中適度補充脂肪
↓《方1.》↓
四黃蒲公英洗方
【原料】黃連6克,黃柏、黃芩、大黃各9克,蒲公英12克。
【制作法】用以上5味加水2升,煎煮過(guò)濾去渣,待冷備用。
【用法】浸洗或冷濕敷患處,每日數次。
【功效】清熱消炎,除濕止癢。適用于皮膚瘙癢癥。
↓《方2.》↓
花椒明礬湯
【配方】花椒30克,明礬15克。
【用法】將2味同煎湯,待稍涼后,洗患部,每日1-2次。
【功效】本方疏風(fēng)散寒,輔助治療風(fēng)寒襲表型皮膚瘙癢。
【來(lái)源】民間驗方。
↓《方3.》↓
地黃蜂房散治皮膚瘙癢
【方劑】熟地黃、露蜂房、丹參、地膚子、苦參各100克,蟬衣、鳥(niǎo)梢蛇各50克。
【用法】將上藥共研為極細末,過(guò)120目篩后備用(裝瓶密閉)。用時(shí),每服藥末4克,每日3次,1周為1個(gè)療程。直至痊愈止。
【主治】皮膚瘙癢癥
【驗證】用此方治療皮膚瘙癢癥患者145例,其中治愈140例,好轉3例,有效2例。用藥1個(gè)療程治愈者89例,2個(gè)療程治愈者51例。治程中未見(jiàn)不良反應。
↓《方4.》↓
加味物湯
【原料】熟地黃、首烏、當歸、白芍、川芎、威靈仙、刺蒺藜各12克,地膚子20克,蛇蛻1克,防風(fēng)、全蝎各6克,白鮮皮15克。
【制作法】將上述藥物加冷水浸泡半小時(shí),煎煮2次,分別取汁150毫升,將兩次煎液混勻。
【用法】每日1劑,分早、晚2次溫服。
【功效】養血潤燥,除濕止癢。適用于單純性老年皮膚瘙癢癥。
↓《方5.》↓
川芎桂枝湯治皮膚癌癢
【方劑】川芎15克,桂枝、白芍、大棗、生姜、蟬蛻、炙甘草各10克,肉桂6克,蜈蚣1條(研沖)。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功效】扶正祛邪,調和氣血?!局髦巍咳硇云つw瘙癢癥、風(fēng)寒癥。
【驗證】馬某,女,58歲。皮膚瘙癢1年,睡前及晨起時(shí)為甚,白天稍有風(fēng)冷也多次發(fā)作??淘\:全身皮膚游走性瘙癢,抓之局部潮紅,隨后起小紅丘瘡。平素怯冷,舌淡紅、苔薄白,脈緩。此乃病之正氣不足,腠理空虛,營(yíng)衛失調。用上方連服6劑,瘙癢面積縮小,時(shí)間縮短。后改散劑,連服半月而愈。觀(guān)察2個(gè)月,未復發(fā)
↓《方6.》↓
荊防飲:荊芥5克,防風(fēng)、蟬蛻各10克。加適量水煎煮,每日代茶飲用3.首烏藤30克,加水煎煮取汁,趁熱外洗皮膚瘙癢處。
↓《方7.》↓
每晚睡前,用面盆盛半盆清水,放適量食鹽或米醋,加熱至鹽溶解,用毛巾蘸水搽洗患處。此偏方適用于中老年人皮膚瘙癢癥,效果較好。
↓《方8.》↓
荊防牛湯
【原料】土茯苓30克,生地黃、玄參、丹皮、赤芍、當歸、蒺藜、白鮮皮、牛蒡子各15克,荊芥、防風(fēng)、銀花、菊花、連翹、薄荷、甘草各10克。
【制作法】將上藥以水煎3次,分別取汁,混勻。
【用法】每日1劑,分早、中、晚3次溫服。2周為1個(gè)療程。
【功效】調和氣血,疏風(fēng)解毒。適用于老年皮膚瘙癢癥。
備注:服用期間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使用熱水燙洗及刺激性皂液。
↓《方9.》↓
止癢熄風(fēng)方
【方劑】生地30克,元參、當歸、丹參、煅龍牡各9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養血潤嗓,熄風(fēng)止癢。
【主治】皮膚瘙癢癥,陰囊瘙癢癥,女陰瘙癢癥等。
【來(lái)源】全國著(zhù)名中醫皮膚科專(zhuān)家朱仁康驗方。
↓《方10.》↓
綠豆燉白鴿
【配方】幼白鴿1只,綠豆150克。
【用法】將白鴿除去毛及內臟,加綠豆和酒少許燉熟吃。
【功效】清熱利濕。輔助治療濕熱所致皮膚瘙癢,此癥多發(fā)生在女陰、陰囊、肛門(mén)等處。
【來(lái)源】民間驗方。
老祖宗們留下的偏方,很多簡(jiǎn)單且實(shí)用!
聯(lián)系客服